平頂山家長為孩子教育反覆換房,樓盤為吸引家長引進名校幼兒園

2020-12-17 個人房源網

今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又是孩子們的歡樂節日。然而,許多平頂山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開始發愁孩子的教育問題。自然,在買房子這件大事上,考慮孩子的未來教育問題,可以說是重要的選擇標準。多少人為了孩子教育,反覆換房;多少樓盤為了吸引家長,引進名校、名幼兒園……甚至為了孩子獲得更好教育資源,舉債赴外地買房的也不在少數。

選房,孩子教育成為重要標準

市民張先生家住市區誠樸路,為了孩子能上平頂山市一中,特意到市區光明路南段購買了一個小區的房子。其實他對該房並不是特別滿意,但只因離市一中近,為的就是將來孩子上高中方便。「買房子當然關心價格、戶型、小區環境,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小區內或小區周邊有沒有好的教育資源,如果有的話,出手就比較值。」張先生說,自己的孩子十幾歲了,正上初中,他的目標是孩子將來高中一定要上市一中,這樣才有可能考上比較好的大學。而且隨著二胎政策的出爐,他家裡的二孩也有三四歲了,這一次投資可是為了兩個孩子的將來考慮。

像張先生一樣,許多市民在已有住房的情況下,換房的一大理由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家住市區新華路南段的市民陳女士,自從女兒考入市實驗高中後,一直在附近看房子,從市區建設路口到平安大道附近的小區都看了,打算買個四五十平方米的一室一廳,就是為了陪讀。「高中有時會有晚自習,家住這麼遠,孩子折騰得受不了,我也覺得跑著太累。如果住在學校旁邊,減少了奔波之苦。將來也可以出租或轉手,畢竟靠近學校,房子升值空間還是很大的。」

除了孩子能上個好高中外,不少市民買房就是為了能讓孩子上個好的幼兒園。聽說新城區一小區內有家國際幼兒園,為了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市民張女士不惜每天從老城區開車跑到新城區送孩子,撐了半年多,還是決定在該小區買套房,「上下樓就能送孩子上幼兒園,多方便啊!」

家長們為了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資源,傾其所能購置一處擁有好學區的房產,已經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優質教育資源極少的情況下,每一位家長都想讓孩子讀好學校、名校和重點學校,更想讓孩子就近入學,在買房的時候必定會挑選離學校近的房源,更想挑選周邊配套齊全的房源。

為了孩子上學,不少鷹城人外地買房

家住平頂山市區光明路南段的市民羅先生今年43歲,兒子已經去鄭州一中上學兩年了。2015年,他們夫妻咬牙在鄭州市經開區買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承受了數十萬元的房貸。據其介紹,兒子小學畢業時,許多家長都想把孩子送到鄭州上中學,他也心動了,「畢竟鄭州教育資源比平頂山要好太多了,考高中、上大學都會更便利些。為了孩子將來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也決定跟別人一樣,給孩子報考鄭州市的中學。」

羅先生說,每個周末他還要赴鄭州給孩子洗衣、做飯,這些路費、油費都沒法計算了。經常一起拼車去鄭州的其他家長跟他說,得趕緊在鄭州買套房子,不然將來孩子上高中不能報考好學校。他一了解,原來排名前幾位的鄭州高中——鄭州外國語學校、省實驗中學等,沒有鄭州戶口是不能上的。於是,他和妻子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在鄭州買房子,有了房產證就能落戶了。但這意味著他們一家人的壓力更大,因為他在平頂山的房也背負著30多萬元的房貸呢,再到鄭州買房,根本受不了。「鄭州的房價比平頂山高好多倍,承受不了就回來唄。」記者說。羅先生說:「那不行,別的孩子都能在鄭州上高中,我們的孩子也不能落下啊!」於是東湊西借,無數次去看房,才買了套一室一廳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但這已經是他承受的極限了。他說,房子離孩子學校挺遠的,開車還要近半個小時,但是有房了,心裡就踏實了,仿佛孩子的將來就有保障了。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羅先生兒子所在的年級就有10多個平頂山的學生,他們的家長都在鄭州買了房。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再苦也是心甘情願的。近幾年來,將孩子送到鄭州上中學的鷹城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

樓盤開發,教育配套也將成標配

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成才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孩子的性格特徵在小的時候基本定型。因此,幼兒園、小學階段的教育對孩子至關重要。從結婚生子到孩子上學,父母都會在選房時重視教育資源的配套。顯然,鷹城各大樓盤也是看到了人們這一重要需求,在打造樓盤時,引進高端幼兒園、投資建設小學等,幾乎也成為標配。

在市區南環路上的一個小區一直銷售情況頗好,原因就是小區內引進了一家不錯的幼兒園,受到了眾多市民的青睞;在市區平安大道西段一樓盤,由於地段較偏,早在樓盤銷售前項目南側就已先建好了一座小學;在市區新華路南段今年一個新入市的樓盤,也在規劃中包含有一所小學的建設。

另外,為了建立健全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機制,保障適齡幼兒就近接受學前教育,近日,市教育局與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城鄉規劃局聯合制定了《平頂山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辦法》,新建小區超過3000人居住,須配建一所幼兒園。具體規定為:配套幼兒園用地標準按照每3000人口左右區域,預留一所3班以上規模的幼兒園建設用地;每5000人口左右區域,預留一所6班以上規模的幼兒園建設用地;每8000人口左右區域,預留一所9班以上規模的幼兒園建設用地;每10000人口左右區域,預留一所12班以上規模的幼兒園建設用地。根據此規定,配套幼兒園與新建住宅小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同步交付使用;分期建設的住宅小區,其用地範圍內安排有配套幼兒園項目的,要保證幼兒園與首期項目同步建設,優先交付使用。

顯然,在樓盤開發建設中,教育配套將越來越成為標準配備和基本設施。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較高的教育資源,這樣的小區自然會吸引更多的市民入住。所以,只要是房源的周圍有學校,買房者便會優先考慮,畢竟優勢在那裡。如果是名校,那周邊的房源更是搶手之貨,即便價格很貴。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會借錢當房奴,只為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條件,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

據地產業內人士介紹,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白銀時代,房地產開發商的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地產商向「地產+」的方向發展,尋求新的增長點,如「地產+教育」也已成為許多地產項目新的運營模式。「將來,可能不只是建設教育配套的硬體設施,還會進行名師名校的引進及教育機構的運營,更加深入地做好教育產業的服務,也會成為地產開發者的重要嘗試。」

不過,目前縱觀鷹城的各大樓盤,真正將教育地產的概念作為主打賣點的樓盤不是太多,大多都還是停留在僅完善配套設施上,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一些市民表示,如果平頂山能引進一二線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赴外地給孩子買房上學的比例也會大大下降,畢竟赴外地的生活、求學成本還是太高了。

相關焦點

  • 學府環伺樓盤大盤點 與名校為鄰 築夢孩子未來
    教育在社會中起著相當重要作用。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應該接受到良好的學校教育。在這一問題上,家長也不惜為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而四處奔波。為解決這一問題,小編特意總結了幾個臨近呼市各大學府,一站式教育全包括的書香樓盤。
  • 多數民辦幼兒園以特色課程吸引家長
    要求幼兒園認真落實教育部2012年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堅持科學保教,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嚴禁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要求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  教育部的要求獲得一片支持。不過,不允許幼兒園「小學化」,此前在教育部諸多文件裡都有涉及,此次再重申,說明這一狀況和趨勢仍沒有根本扭轉。
  • 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幼兒園家長會教師發言稿
    看到在座的各位家長準時地來到幼兒園,我替我們的孩子感到高興,因為今天邀請各位家長來參加家長會,也是我們交給孩子的一個家庭作業,所以因為您的準時,讓您的孩子完成了此次家庭作業,因為您的準時,讓孩子們知道應該做個守時的人,也因為您的準時,證明您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是非常重視的。
  • 要好房子更要好教育 君和名城受家長青睞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尊師重教,「孟母三遷」的故事就體現了父母為子女成長的良苦用心,現在大多數父母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環境,這也促使名校教育資源成為了不可多得的稀缺優勢。良好的人文環境歷來都是購房者選擇居住地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說自然生態環境是樓盤不可複製的天然優勢,那麼濃鬱的人文氛圍則是樓盤品質的體現。
  • 重慶規定樓盤賣房不得用名校宣傳,能緩解家長的「學區房焦慮」嗎
    近日,重慶多部門出臺規定,不得將入學資格與樓盤銷售掛鈎,看起來,這是一個針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規定,但實際上,它解決的只是一些衍生的問題。 近些年,包括重慶在內,多地樓市都大打「學區房」這張牌,買房讀名校,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宣傳語一套接一套。
  • 9大教育集團加持!荔灣名校旁有樓盤單價破11萬/平
    編者按:教育是塑造人品格人格、學習文化知識、實現人全面發展的最好途徑。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校而居。而這一切皆是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環境。現代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愈發增長,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所以選擇一個好的學區房就十分有必要。為此,鳳凰網房產推出主題策劃「樓盤教育季」,為您剖析廣州的真·教育靚盤。荔灣,總是讓人感受著厚重的歷史感。
  • 家長對孩子自我評價的影響,家長應正確認識、評價孩子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幼兒園應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言談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比教師的評價影響更大。
  • 媒體調查讓家長「頭大」的幼兒園作業:為給孩子做手工熬通宵
    和很多家長一樣,女兒入託兩年,她覺得自己像「開掛」一樣練就了十八般武藝,甚至常常感慨「仿佛重新上了一次學」。讓家長「頭大」的作業李萌家住北京海澱區,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女兒正在上幼兒園中班。原本以為女兒上幼兒園後,自己身上的擔子能輕一點,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從孩子入託後,作為家長的她,「功課」反倒多了起來。
  • 幼兒園「超前」教育,表面造就天才實則毀掉孩子,家長們切莫坑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而這股壓力原本不應該出現在孩子們的身上,卻因為家長的焦慮,變向的影響到了孩子,大多數家長在這股競爭壓力下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出類拔萃,讓孩子在這個充滿壓力的大環境下,展現出自己獨有的優勢,
  • 幼兒園階段即開始瘋狂培訓 誰製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
    徐明說,身邊的家長都很憂慮,從胎教、親子班到拼命打聽各種小道消息,費勁巴拉地送孩子上好一點的幼兒園,再到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興趣班,如今又到了幼兒園沒上完就退園上學前班,為的是搶先一步為小學打基礎,「也為上小學時面試加分。另外很多家長也在暗暗努力,給孩子報班,請老師專門輔導,聽著都讓人感到壓力山大」。
  • 【「名校+」局長談】新城區:以「名校+」為強勁引擎 把好學校辦在孩子的家門口
    今天,我們來看看新城區如何推進「名校+」工程。 新城區將以「名校+」為強勁引擎,持續推動教育供給側改革,把好學校辦在孩子的家門口,把孩子家門口的學校辦成好學校,把公辦學校做優、做強、做大,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幼兒園中班家長會發言稿
    今天我們聚在一起,無論談什麼,都離不開一個話題,那就是我們的孩子,如何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才。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幼兒教育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兒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須兩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我想這句話是對我剛才提到的問題的最好回答,那就是「家園共育」。這也是今天我們召開家長會的目的。
  • 為什麼那麼多家長要為孩子讀書移民香港?真相原來是這個……
    但真的有篇新聞報導過,中國著名的體操王子李寧很早就移民了香港,在談及移民原因時,李寧說:「都是為了孩子讀書」。像李寧這樣的家長還有很多,為什麼一個香港小島能夠吸引這麼多的大陸父母,那邊的教育到底好在哪裡呢?原因是有幾種因素組成的:雙語教育,中西文化融匯貫通;名校匯聚,全球認可。
  • 引進名校,會成為天津樓市的「興奮劑」嗎?
    在今年的天津樓市中,並沒有享受到各大樓盤打折所帶來的快感。反而被一個集中出現的現象亮瞎了雙眼——籤約名校。有的是以單個樓盤的身份引進學校: 融創星耀五洲籤約小外學校; 未來城籤約北京十一學校; 金海雲城籤約浙江路小學; 和平翰林公館籤約天津實驗小學; 綠城誠園籤約師大二附小; 中冶德賢華府籤約育嬰裡德賢分校; 融創星河和平印籤約和平中心二小……對於這些板塊和樓盤,首先要恭喜它們喜提學區
  •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為家長減負:教育要分工不要「積怨」
    範小青在22日晚間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家長負擔帶來的焦慮是非常普遍且亟待重視的問題。教育孩子本該是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幸福時光,而不是「積怨」。但為家長減負,關鍵在於教育分工與頂層設計。在她看來,目前中國的小學教育不可謂抓得不緊不嚴,在校「教和學」,回家繼續「幹」。在放學回家的時間段,小學生的學習就交給家長「全程陪同」。
  • 幼兒園請來家長扮演「人販子」 20分鐘「拐走」46名寶寶
    原標題:幼兒園請來家長扮演「人販子」 20分鐘「拐走」46名寶寶  孩子年齡越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越弱。記者從鎮江新區實驗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的一次演練活動中了解到,這種能力還是「弱」的可怕。孩子實在好騙!防拐防騙的教育,亟待加強。
  • 廣州外圍學位房逆襲,「第二梯隊」名校成家長新寵
    今年,廣州各區公辦小學將於4月15日前公布招生人數和招生地段,5月5日開始幼升小招生報名工作,不少家長為了搭上學位申請的末班車,趕在這個時間段購置學位房。本期記者走訪了廣州各區二手樓市,為市民推薦一些性價比較高的學位房。
  • 華盛頓郵報:中國家長為子女進名校「行賄」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 美國媒體稱,在中國的學校,如果家長有人脈,或者有足夠的金錢,幾乎所有的東西,從入學到分數到老師的推薦,都是可以商量的。因此,許多人認為,教育系統正在惡化而不是彌補普通人與精英階層之間的巨大差距。
  • 某幼兒園擅自教3歲孩子識字,被家長一紙訴狀告了,結果引人深思
    文|秘籍君現在有家長認為,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應該識字。孩子早一點識字,將來上小學會更輕鬆,學習成績也會更好。而部分幼兒園為了招生,在宣傳的時候,也會打著「安排孩子學習小學知識」的旗號來吸引家長。部分幼兒園和家長這副為孩子的前程做打算的模樣,倒是和多年前發生在的一場官司追求的結果相反。19世紀60年代美國內華達州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叫做伊迪絲的3歲小女孩,有一天指著禮盒上的單詞「OPEN」中的一個字母「O」,當著媽媽念出它的讀音。媽媽驚訝於女兒居然認識,小女孩說是幼兒園裡的老師教的。
  • 金牛區這幾所幼兒園和小學,名氣不大,但家長都說「真香」
    因為很多人判斷一個區的教育質量,會很淺表地看所謂名校數量,但事實上,一些名氣不那麼大的學校,實力照樣不容小覷。 客觀來說,金牛區整體而言,初中確實相對薄弱一些,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