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對一個城市有非常重大的政治、交通及經濟意義,地鐵是任何一個城市的夢想,在前幾年的地鐵建設熱潮中,國家叫停了幾個城市的地鐵建設,並定下了入門標準:城區人口300萬,GDP3000億。
地鐵已經成了一個城市的名片,判斷一個城市的前景,地鐵公裡數是最簡單及最有效的指標。
地鐵是一個規模效應的交通項目,要達到一定的經濟效益,減輕當然政府的補貼壓力,至少要達到4至5條線,總裡程100公裡以上,並形成網狀,而要支撐這個公裡數,要求城市人口500萬以上,GDP5000億以上,才是比較合理的要求。
下面我們從政治、交通、經濟三方面來說下對城市的意義
一、政治意義。
事實上有國內有很多城市並不適合運行地鐵的條件,都是4至5條線的建設。這些城市開建後,第一件事是禁摩,就是為了增加地鐵客流,很明顯當地政府也明白地鐵客流是不足的,人流是當前之急。
政治意義表現在,弱省強省會模式,明確告訴全省人民:集中全省人力物力建設省會,別的城市沒有多大發展機會,你們都來省城吧!反正地鐵投資和運行補貼都是全省的血,你們誰也逃不了,來省會共同富裕,不來也吸乾你。這段話不是開玩笑,在當前的基建狂魔時期,沒地鐵的城市就是政治能力低下的表現!而經濟並不是地鐵的唯一表現!!!
二、交通意義。
交通對於城市建設地鐵是次要意義。若不是為了人流引導,政府並不想在建人口密集區,反正是人口少的開發區修建地鐵,成本更低,所以地鐵的常規做法是一半的人口密集老城區,一半的人口稀少開發區,並不完全為交通服務。當一個城市新建一條地鐵完成是為了交通服務,而不要走郊區,那這個城市就是很有前途的城市,值得你留下的城市!
地鐵對城市交通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引導人口走向及加強交通中心。
引導人口就是把人口引導到一些商業體,加強交通中心就是把人口引導到一些重點交通點。地鐵是一種交通工具,疏通本是目的,但引導是手段,請注意引導,引導的主動在政府,疏通的主動在居民!
三、經濟意義。
地鐵對一個城市的終極意義是經濟意義,在高昂的建設費用,2億左右每公裡,以及入不敷出的運行成本,票價永遠杯水車薪!坦白說,地鐵對一個城市的意義就是土地開發的意義,買地搞房地產的意義!
呼和浩特地鐵
呼和浩特地鐵是服務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第一條線路於2019年12月29日開通試運營,使呼和浩特成為中國內地第38座開通地鐵的城市 。
截至2020年10月,呼和浩特地鐵已開通運營線路共2條,為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全市地鐵運營裡程總長49.019千米,共設車站43座 。
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1日,呼和浩特地鐵客運量為31.7709萬人次 。2020年12月6日,呼和浩特地鐵客運量為17.16萬人次。
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與分類
軌道交通是一種利用軌道列車進行人員運輸的方式。城市軌道交通(Rail Transit)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及其環境
產品分類:軌道交通包括了地鐵、輕軌、空中軌道列車、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
輕軌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由於輕軌的機車重量和載客量都較小,列車長度、寬度都不及地鐵,使用的鐵軌質量也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鐵軌每米的質量為60公斤,由此得名「輕軌」。
地鐵也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運能與輕軌相比較大。它必須有單獨的道路;車輛由多節車廂組成,速度及加速都較快;有複雜的信號系統;並需有較高的站臺上下客。行駛的道路一般在地面、地下和高架線上。國外交通系統包括了市郊列車、地鐵列車等。如上海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都屬於這一類。
運量分類:根據其運能大小,大致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大容量的軌道交通方式, 主要是地下鐵道和市郊鐵路,適合於市中心區和市郊有大密度客流的地區與方向。二是中等容量的軌道交通方式, 主要是指輕軌交通,適合於市郊間、市區次中心之間,甚至市區(主要是中、小城市) 等有相當客流量的方向與地區。 三是低容量的軌道交通方式,主要是指傳統的有軌電車和單軌系統等, 適應於較小運量的地區或方向。上述三個層次與常規公交汽、電車互相有機配合,可高效、快速地完成城市人口的出行需求。
此外,從能源使用的角度來說,大多數軌道交通工具都是用電驅動的,低碳、環保。
各種軌道交通方式的不同分類
呼和浩特鐵運營情況——運營線路
據2020年7月呼和浩特地鐵官網顯示,呼和浩特地鐵共運營2條線路。
線路,起止站點,車站數,裡程,車輛編組,標誌色,開通日期: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伊利健康谷站、壩堰(機場)站,20,21.719千米,6B,紅色,2019年12月29日;
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阿爾山路站、塔利東路站,24,27.3千米,6B,藍色,2020年10月1日。
呼和浩特地鐵運營時間
線路,起止站點,首班時間,末班時間: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伊利健康谷站,06:00,22:00;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壩堰(機場)站,06:00,22:00;
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阿爾山路站,06:00,22:08;
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塔利東路站,06:00,22:04。
城市軌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經濟特徵
1.城市軌道交通是準公共產品
從經濟學角度看,地鐵項目兼具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特性,即地鐵運輸服務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有一定排他性的基本特徵,屬於準公共產品。理論上純公共產品由政府提供,純私人產品應由民間部門通過市場提供。準公共產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給予補助的條件下,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即政府和民間合夥的方式。
2.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應主要是正外部效應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誘發沿線土地升值,促進沿線房地產、商業等行業的加速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會經濟福利,帶來巨大的正效應。
3.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徵
城市軌道交通發揮作用以網絡規模為前提,覆蓋面越大,城市軌道交通效率越高。由於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正外部性的存在,其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項目盈利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帶來的總收益不可能全部量化為項目投資者的帳面收益,如城市軌道交通到達地區房地產升值的部分,城市軌道交通的暢通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時間成本的節約,城市軌道交通的建成對城市交通及環保的貢獻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經營具有時空局限性,盈利空間有限。
但是,城市軌道交通權益具有放大性,資產的保值增值能力強。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增大、路網增加,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將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從長期看具有一定的增長趨勢。而且城市軌道交通的洞體使用年限長達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升值潛力巨大。因此從長期看,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權益可以不斷放大,資產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能力。
呼和浩特地鐵車輛設施
呼和浩特地鐵1、2號線列車
車輛參數
類型:B型列車
生產廠家:北車長客
數量:144輛
投運時間:2019年12月
運營線路:1號線、2號線
運營最高速度:80千米/小時
產量:24組
最大載客量:2062人
呼和浩特地鐵乘坐導引——導引標識
呼和浩特地鐵導向標識系統在每個出入口均設置了呼和浩特地鐵LOGO標識及車站站名牌;進入車站後在通道及站廳內對於引導乘車、問訊、購票、進站、乘車方向、地鐵線路圖等均明確設置;站臺上設有PIS屏顯示列車到站時間;上車後車廂兩端有IDU屏,配合車輛廣播一起發布到站信息;到達車站站臺後每個樓扶梯口均設有出站導向牌。
站外導引標識
站內導引標識
軌道交通在城市公交體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軌道交通在城市公交體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從系統的層次性分析,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和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三者之間是遞階包涵的關係。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地位與作用
1——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2——城市綜合交通系統;3——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
首先,城市是相對於鄉村的社會、經濟大系統,從某種意義講,其本質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高效率與高效益,城市必須保持充分的活力和相當的發展空間。
實踐證明,一個城市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一個高效率的城市綜合交通系統作支撐。這是因為城市交通系統是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與開發提出相應的交通需求,需要一個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統來支持;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統的發展,交通可達性的提高,又會反過來影響城市土地的利用與開發,引導城市形態向一定方向演化。因此,城市要科學合理的發展、演化,除了要做好城市總體綜合規劃之外,還應該規劃好城市交通子系統。
城市交通系統與土地利用的相互關係
其次,城市是一個人口密集,各種交流活動頻繁的特定空間區域。在這個區域中交通需求集中、定時、密度大,同時還要求快速、高效、安全、方便、舒適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其高效、優質的服務和節省資源、輕度汙染的特性恰好滿足上述技術、經濟方面的要求。因而成為城市交通系統的骨幹。相應地,其它交通方式(如常規公交汽、電車,計程車,小汽車,自行車等)則起到補充、配合的輔助作用。因此,一個好的城市交通系統首先要規劃好、建設好和管理好其核心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
呼和浩特地鐵票務指南——基本票制
呼和浩特地鐵票價實行裡程分段計價票制,如下:
乘坐裡程,票價
0-5千米,2元;
5-10千米,3元;
10-15千米,4元;
15-21千米,5元;
21-28千米,6元;
28千米以上,每10千米增加1元。
註:成人帶領一名身高不滿1.3米兒童乘車時,兒童免票,按照「兒童在前,成人在後」刷卡通過閘機。帶領兩名及以上身高不滿1.3米的兒童乘車時,一名兒童免票。
呼和浩特地鐵車票種類
車票種類,適用情況:
單程票,現場購票;
儲值卡,預充值購票;
優惠卡,老年卡、學生卡、愛心卡等;
手機二維碼,青城地鐵APP、北京軌道交通億通行APP、支付寶地鐵乘車碼。
呼和浩特地鐵單程票
呼和浩特地鐵優惠政策
優惠類型,優惠對象,優惠力度,辦理條件:
老年卡,60周歲至69周歲老年人,5折,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福利票,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福利票,傷殘人民警察,免費,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福利票,盲人及1名陪護人員,免費,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福利票,離休幹部,免費,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福利票,現役軍人、殘疾軍人,免費,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福利票,消防人員,免費,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福利票,其他殘疾人,免費,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學生卡,在呼和浩特市中小學就讀的學生,5折,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愛心卡,在呼和浩特市從事環衛工作的環衛工人,5折,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愛心卡,市級及以上先進模範人物,5折,攜帶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前往指定車站辦理。除福利票為乘車前領取外,其他票種需按時進行年審。
呼和浩特地鐵換乘站點
站點名稱,路線1,路線2
新華廣場站,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呼和浩特地鐵2號線
截至2020年10月
呼和浩特地鐵文化特色——地鐵標誌
呼和浩特地鐵標識以藍天白云為背景,將呼和浩特的英文首字母「H"融入蒙古風格的列車之中,表現美好大草原的寓意。
呼和浩特地鐵標誌
呼和浩特地鐵吉祥物
呼和浩特地鐵吉祥物「飛飛」
呼和浩特地鐵吉祥物為小青馬「飛飛」。飛飛是一匹活力的機器馬,融合了呼和浩特地鐵科技感與內 蒙古傳統文化,同時也展現了內蒙古自治區各族人民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 。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與城市發展、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它是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的核心,起到客流組織的骨幹作用。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具有多層次結構。第一層次(高架或地下全隔離系統)——軌道交通、快速幹道(汽車交通);第二層次(地面部分隔離)——軌道交通或公交幹線、城市幹道(汽車交通);第三層次(延伸至居民區及其它功能區)——公交線路、城市道路(汽車交通)。顯然,第一層次是骨架與主幹(大動脈),第二層次是輔助與補充(一般血管),第三層次是集疏與延伸(毛細血管)。
(2) 它是城市發展與演化的必要條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夠滿足大運量、長距離的快速客運要求,因而可解決城市面積拓展與空間合理開發運用的客運通道問題。
(3) 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在土地佔用、能源消耗、空氣品質、景觀質量、客運質量等主要交通、環境指標方面,軌道交通可達到最優水平。
呼和浩特地鐵建設規劃——擬建線路
線路(段),起止站點,線路長度(千米),車站總數(個):
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二期,金海工業園區站—金川客運中心站,5.2,4;
呼和浩特地鐵3號線一期,沙梁子村站—西菜園站,22.3,20;
呼和浩特地鐵4號線一期,下石頭新營村站—煉油廠生活區站,14.8,13。
呼和浩特地鐵總體規劃
《呼和浩特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7-2023)》共包含3段線路,分別為1號線二期工程、3號線一期工程、4號線一期工程,規劃線路長度42.3千米。其中:1號線二期工程由金海工業園區站至金川客運中心站,線路全長5.2千米,共設車站4座;3號線一期工程由沙梁子村站至西菜園站,線路全長22.3千米,共設車站20座;4號線一期工程由下石頭新營村站至煉油廠生活區站,線路全長14.8千米,共設車站13座 。
呼和浩特地鐵近期建設規劃
其中:1號線二期工程由金海工業園區站至金川客運中心站,線路全長5.2km,共設車站4座;
3號線一期工程由沙梁子村站至西菜園站,線路全長22.3km,共設車站20座;
4號線一期工程由下石頭新營村站至煉油廠生活區站,線路全長14.8km,共設車站13座。
1、1號線二期工程
1號線二期為1號線一期西延工程,該線將城市核心區與金川工業園區相連,線路西起金川客運中心,沿起金海路、匯金道、鄂爾多斯西街敷設,東端接一期工程西端起點,線路全長5.2m。1號線二期全線採用地下敷設方式。
1號線二期共設車站4座,全部為地下車站,平均站間距約1.25km,最長區間為三間房站——金海工業園區站(跨西二環路),站間距1.58km;最短區間為伊利新工業園站——三間房站,站間距1.13km。
2、3號線一期工程
3號線一期工程為連接東部副中心與主中心南部區域的「L」型線路,線路主要沿百合路(在建)、滿洲裡路(規劃)、鄂爾多斯大街敷設。線路由北向南、由東向西串聯了東部新區核心區(火車東站)、如意開發區、城市核心區南部區域、以及現狀通達客運南站。一期工程線路全長22.3km。線路北端設沙梁車輛段。
3號線一期全部採用地下敷設方式。 3號線一期工程共設車站20座,全部為地下車站,平均站間距1.17km。最長區間為金隅時代小區站——二十九中站(跨東二環路),站間距1.83km,最短區間為北廣場站——呼和浩特東站,站間距0.775km。
3、4號線一期工程
4號線一期工程為連接金橋開發區與城市核心區的南北向線路,線路主要沿興安北路與興安南路布設,一期工程線路全長14.8km。線路北端設毫沁營車輛段。工程穿越城市核心區及金橋開發區,均為開發成熟區域,全部採用地下敷設方式。
4號線一期工程共設車站13座,全部為地下車站,平均站間距1.23km。最長區間為下石頭新營村站——安通駕校站(跨北二環路),站間距1.61km,最短區間為林業廳站——怡園別墅站以及南二環南站——後巧報站,站間距0.87km。
軌道交通系統的有機銜接
隨著城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交通需求日益高漲,交通供給增長速度落後於交通需求,城市交通狀況日漸惡化。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己成為城市交通界的共識,特別是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已成為大多超級城市的首選。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銜接成為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熱點,其間的銜接對整個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的發展及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具有重要意義。此主要優勢為:
1、有利於發揮軌道交通大運量優勢
軌道交通吸引範圍包括一次吸引範圍和二次吸引範圍口胡口引,一次吸引範圍又稱直接吸引範圍,它是指軌道交通吸引的直接客流區域範圍,是步行到軌道交通的客流分布範圍,是軌道交通的合理步行區域範圍。二次吸引範圍又稱間接吸引範圍,是指通過非步行出行方式與軌道交通銜接的客流區域範圍,是軌道交通的影響區域範圍。對軌道交通的一次吸引範圍,不必藉助其它交通方式進行;然而,由於軌道交通一次吸引範圍內的客流出行量遠遠不能滿足其正常運量,為了提高軌道交通的運輸效益、提高軌道交通實載率,必須充分吸引軌道交通二次吸引範圍的客流。協調銜接為軌道交通集聚和疏散客流起到保障功能,沒有軌道交通與常規銜接,無法充分發揮軌道交通的運能最大效益,不利於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經營發展。合理的銜接既有利於軌道交通的良性發展,也推動著常規公交的復興。
2、有利於構建高效的公共運輸系統
軌道交通建成後,城市交通會逐步呈現出軌道交通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互協調的城市綜合交通局面。常規公交是構成城市綜合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與軌道交通一起構成了不同功能和服務水平,多元化的城市公交客運系統。由於常規公交相對於計程車等城市交通有其自身優勢,為軌道交通做好聚集、疏散客流的重任就落到其肩上。在軌道交通不能覆蓋的區域,它是城市骨幹公共運輸客運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覆蓋的區域,它是集散軌道交通客流的重要接駁方式。一個軌道交通系統效率的發揮,需要藉助於作為集散客流的常規公交。
3、有利於提高公共運輸的競爭力
協調高效的銜接系統可以為公交線網的調整、優化提供必要條件,增加常規公交運營線路的應變能力,提高其運營效率,為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分階段、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合理方便的銜接可以充分適應城市出行者的選擇要求,縮短交通出行時間,方便城市居民出行,提高公共運輸的競爭力,促進城市公共運輸的發展。
呼和浩特地鐵價值意義
呼和浩特地鐵開通,讓大家出行更加便宜和便捷,也會給沿線的商業設施帶來客源的變化。地鐵開通以後,地鐵沿線的城市邊緣人群可以坐地鐵往返城市中心進行娛樂活動從而享受到更高質量的城市服務和娛樂活動 。
地鐵的通車提高了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品位,縮小了呼和浩特市與中國國內其他現代化都市的差距,在交通出行、城市服務等方面給市民提供了更多便利 。
呼和浩特(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呼和浩特,通稱呼市,舊稱歸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北方沿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內蒙古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4個區、4個縣、1個旗,總面積1722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2.6萬人,城鎮人口218.3萬人,城鎮化率69.8%。
呼和浩特地處中國華北地區、北部邊疆、歐亞大陸內部,是呼包銀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是聯接黃河經濟帶、亞歐大陸橋、環渤海經濟區域的重要橋梁,也是中國向蒙古國、俄羅斯開放的重要沿邊開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先秦時期,趙武靈王在此設雲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託克託縣境。民國時期為綏遠省省會,蒙綏合併後,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市中心城區本是由歸化城與綏遠城兩座城市在清末民國合併而成,故名歸綏。1954年改名為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經濟實力百強城市,被譽為「中國乳都」。2018年12月,被評為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2019年10月23日,被確定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