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兩次稱帝,做了3件大事,2件被世人唾罵,臨終前1件名垂青史

2020-12-06 穿越歷史的迷霧

此人9歲稱帝,一生做了3件大事,1件讓他名垂青史,2件使他遺臭萬年

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囊括了太多太多的逸聞趣事,有極其嚴謹、肅殺的正史傳記,也有詼諧、風趣的百家野史。如同中國古代那些讓人如痴如醉的詩詞歌賦一樣,有高大上的陽春白雪,也有不入流的下裡巴人,正所謂「雅俗共賞,相得益彰」。

今天,我們的故事主角是一位皇帝,說到中國古代的皇帝,相信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感觸頗深,皇帝又被稱為「天子」,顧名思義就是上天的兒子,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能夠掌握乾坤、主宰萬民的職業。非大智大勇、大賢大才之人絕對無法勝任。

帝王之術作為指導皇帝唯一的一門學科,絕非一般常人所能理解,讀懂了帝王之術,你就是一位稱職的皇帝,就可以施展平生所能開疆拓土、澄清寰宇,以建立千秋不朽之功業,而後流芳百世被萬世敬仰;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智慧,對帝王之術一竅不通,那你就是屬於那種帝王中殘次品。

雖然,你僥倖成為了一國之君,也無法阻擋你成為權臣的傀儡、奸臣的棋子,無論你如何的折騰,上竄下跳也避免不了你那遺臭萬年的悲慘命運。正如中國古代一位皇帝那樣,在剛生下李4個月就被立為了太子,9歲繼承大統當了皇帝,一生卻只做了三件事。

其中有一件足以使他名垂青史,不過可惜的是,他另外做的兩件事卻註定了他必將遺臭萬年,被後人唾罵?那麼問題來了,此人是誰?他做了什麼事情能夠讓他遺臭萬年?他又做了什麼事情讓自己名垂青史了呢?

此人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明朝第六任同時也是第八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鎮,明英宗朱祁鎮生於宣德二年,也就是1427年。因為他是皇后孫氏所生,所以在他出生後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被明宣宗敕封為了太子,在1435年明宣宗突然病逝,年僅9歲的朱祁鎮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繼明宣宗之後大明帝國的又一任皇帝。

由於,當時朱祁鎮只有9歲,容易給人一種主少國疑的錯覺,因此很多大臣都紛紛上書表示,要求當時的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雖然這種要求被張氏給斷然拒絕了,可是朝廷大權依舊是張太皇太后在掌控,即使當時朝廷裡面著名的「三楊內閣」也都紛紛表示沒有異議。

就這樣,朱祁鎮在無憂無慮中度過了自己最為寶貴的童年,漸漸的養成了吃喝玩樂的懶散習慣,因為在明英宗朱祁鎮看來,國家在自己的祖母張太皇太后以及三楊內閣的治理下國泰民安、井井有條,並不需要自己多事。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正統五年楊榮去世,正統八年張太皇太后駕崩,年輕有為的朱祁鎮被推到了歷史的前臺。不曾想在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卻聽從了宦官王振的挑唆,倉促之下調集數十萬明軍宣布對瓦拉御駕親徵。

於是,就有了堪稱明朝歷史上最恥辱的一場戰役——土木堡之變,該場戰役直接導致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五十萬明軍精銳全軍覆沒,同時也造成了北京門戶大開,直接暴露在瓦拉大軍的攻擊之下。

後來在瓦拉軍營中被囚禁了數年的明英宗,經歷了千辛萬苦又回到了大明,而且陰差陽錯的又成功的發動了「奪門之變」,再次登上了帝位。不過,再次登上帝位之後的明英宗朱祁鎮不但沒有反思,反而誤聽讒言誅殺了在北京保衛戰中護國有功的千古忠臣于謙,明英宗做的這兩件事情足以讓世人認為他是一個徹頭徹腦的昏君,遺臭萬年是歷史的必然。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明英宗在臨死之前還做了一件被萬民稱頌的事情,那就是廢除了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的宮妃殉葬制度,以至於後代的史學家和現代的專家紛紛認為,拋開其他不論,單單明英宗這一舉措,說他萬古流芳並不為過。

相關焦點

  • 呂雉做了3了件事被後世唾罵千年,一件讓劉邦吐血,一件氣死兒子
    呂雉做了3了件事被後世唾罵千年,一件讓劉邦吐血,一件氣死兒子眾所周知,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家有賢妻良母,勝似國有賢臣良相」,寥寥數語道出了家國天下之間的微妙聯繫,讓人不禁感嘆平凡既是偉大。悠悠華夏五千年,似乎所有世人的眼光都聚焦在了那些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身上,而忽略了一個比較重要的群體。這個被後世忽略的群體就是皇帝的老婆,一類被稱之為「母儀天下」的皇后。雖然在封建時代皇權都是以「皇帝」為中心的,可是皇后也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般情況下,皇后的賢明與否,會直接影響著這個皇帝究竟是「仁德之君」還是「無道昏君」。
  • 他是張學良衛隊長,一生做了3件大事,2件錯,有1件讓他安享晚年
    回顧孫銘九的一生,可以這樣總結:他一生做了3件大事,2件錯事,1件讓他得以安度晚年,得以善終。 那麼孫銘九一生中做的這3件大事,都是啥呢? 第一件是西安事變中「驪山捉蔣」。 西安事變是張學良、楊武城領導的,孫銘九起了什麼作用呢?
  • 狗狗臨終前會做的5件事情
    狗狗要離開了會做什麼事情呢?很多主人很傷心狗狗的離去,後悔沒有陪它最後的一段時間,下面介紹一下狗狗準備離開前會做的幾件事情。1、狗狗臨終前會特別黏人,狗狗會知道自己的壽命不長了,所以在臨終前對主人異常的激情,時刻都想和主人在一起,好像要跟主人做最後的道別。所以如果你發現家裡年邁的狗狗突然特別黏人就要留意了。2、狗狗眼光始終會看著主人。有些狗狗不一定會時刻黏著主人,但是會經常凝視主人,跟隨主人的活動。
  •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三件怪事,是真的嗎?
    在秦始皇生命的最後一年,接連發生3件怪異事件,處處預示著「王命將崩,王朝將覆」,這對秦始皇來說,無疑是致命打擊。秦始皇胸懷天下統一六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在蕩平海內後,秦始皇廢黜分封制,開創郡縣制,實現「三統一」,奠定了中國封建王朝延續千年的政治格局,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實至名歸。
  • 被世人唾罵的袁世凱,80天內做了3件大事,每件都為中國做貢獻
    中國歷史上湧現了無數英雄人物,他們或是戰無不勝的將軍,又或是指點江山的帝王,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事跡都被載入了史冊,永遠地流傳了下來,後又被世人所知。不過,即使史書儘可能地還原了當時事件所發生的所有細節,但是每一個觀看歷史的人,對歷史都有不同的解讀.
  • 張獻忠臨終前做了三件大事,第三件事如若成功,歷史或將改寫
    說到張獻忠,想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血洗四川之事,因為這件事,張獻忠一直被後人戳脊梁骨。其實很多明朝史料缺失,現在大家看的更多的是清朝的記載。下面講講張獻忠臨終前所做的三件事,看完你並知道張獻忠也算是個偉大的人。殺妻兒,斷留念當時張獻忠被清軍圍攻,迫不得已準備去陝西與清軍決一死戰,這個時候張獻忠決定放棄成都,並殺掉自己的妻兒,雖然一向對別人狠毒,但是沒想到對自己也狠。
  • 人生苦短,25件臨終前會後悔的事你做了幾件
    第一悔,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第二悔,沒有實現夢想;第三悔,做過對不起良心的事;第四悔,被感情左右度過一生;第五悔,沒有盡力幫助過別人;第六悔,過於相信自己;第七悔,沒有妥善安置財產;第八悔,沒有考慮過身後之事;第九悔,沒有回故鄉;第十悔,沒有享受過美食;第十一悔,大部分時間用來工作
  • 「民族罪人」司馬光一生幹了三件事:兩件名垂青史,一件臭名遠揚
    司馬光一生,幹了三件「流傳千古」的事,一件是小時候的私事——砸了自家的缸,一件是公事——編寫《資治通鑑》和一件是國家大事——反對變法,前兩件名垂青史,而後一件臭名遠揚,反對變法這件大事幾乎葬送了大宋的江山,堪稱民族罪人。
  • 蜀漢第一才子:一生只做兩件大事,勸劉備稱帝,讓劉禪投降
    三國時期,蜀地處於蜀漢政權統治之下,也出現了不少才子,其中有一位堪稱第一,此人才華橫溢、博學多才,甚至被後世譽為「蜀中孔子」。不過,這位才子在政治上乏善可陳,一生只做了兩件大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一、此人是誰?
  • 備受世人唾罵的袁世凱,80天內做了3件大事,每件都為中國做貢獻
    袁世凱是近代史上最具有爭議的一個人物,客觀來講他所做的一切有功有過,但是在中國的史書與各大報刊上,對他的評價都是負面的信息,說他逆天行事重建帝制,使得孫中山先生辛苦努力的一切化為烏有。雖然他的行為被人們所不恥,但在他當皇帝的80多天裡,卻做了影響深遠的三件大事
  • 宋慶齡臨終前,曾經做了這兩件事情,都是空前絕後的大事
    宋慶齡一生擔任了許多重要的職務,但是宋慶齡臨去世前做的兩件事情,絕對是空前絕後的,至今都無法有人能與之相媲美的。這第一件事就是臨去世前的十四天,宋慶齡加入了共產黨。那時候宋慶齡已經88歲高齡了,宋慶齡也是那一代人中加入共產黨年齡最大的一個人,恐怕以後也絕對不會再有人超越了。宋慶齡並不是第一次入黨,早在1930年宋慶齡就秘密的加入了共產組織,即世界共產黨。
  • 《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
    《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由澳大利亞作家、詞曲創作者兼歌手邦妮·韋爾女士所著,講述的是韋爾女士在八年姑息護理工作中所收穫的最智慧的生命哲學。在中文網絡中,新浪微博上關於本書的「五件最後悔的事」被轉載與評論數十萬人次。
  • 臨終前後悔的6件事你完成了幾件,不要留有遺憾
    偶然的機會讀了《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這本書,深有感觸,總結提煉了一下,人在臨終前最容易後悔的有6件事。1、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曾經看過一個報導,日本的一位90歲老人過世時,家人問她還有什麼遺憾,她說最後悔的事情就是60歲的時候想去學小提琴,可是想著有點晚了,就沒有繼續去學,現在想想,如果從60歲的時候開始學,現在已經演奏了30年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等,最佳開始的時間,就是現在。
  • 人們在臨終前,最會後悔的五件事,件件扎心
    日本最年輕的臨終關懷醫師大津秀一,在多年行醫的經驗基礎上,耳聞目睹過1000例病患者的臨終遺憾後,寫下了《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一書。綜合該書所述,下面是人們在臨終前,最會後悔的五件事。以前有個流行語說: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有時候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需要的僅僅是一點勇氣。
  • 明英宗朱祈鎮:兩次登基,做過外俘,做過家奴,做過兩件好事!
    由於朱祁鎮即位時還是個熊孩子,所以國家的大事小事都是太后和有資歷的老臣們做主,所幸這群老臣沒有簒權的念頭,所以英宗前期明王朝還是很和諧的。而這時候,剛當上皇帝的代宗已經做皇帝做出了癮頭,不想撒手了,英宗朱祁鎮當然也不是傻子,將心比心也知道弟弟心裡那點小九九,於是承諾回北京後絕不覬覦皇位。代宗這オ算放了點心,勉強同意將英宗接回北京,軟禁南宮。
  • 1776年,世界發生3件大事 清朝有3件大事,清朝為何衰弱?
    這一年世界上發生很多大事,清朝也發生了很多事。但就在這一年,世界在變化,清朝也在變化,世界在發展,清朝開始走下坡路。 世界變化在哪? 1776年,正是十八世紀後期,但這一年世界發生三件大事,徹底改變了世界發展進程。讓我們看看世界上三件大事。
  • 狗狗在臨終前,會做這6件事,看完讓人異常心痛!
    狗狗可以預知自己的死亡,如果狗狗知道自己快不行了,通常會做這6件事,你一定要注意了。1、經常睡覺臨終前的狗狗,可能會長時間睡覺。這一點並不容易發覺,因為年老的狗狗也是比較喜歡睡覺的,但是臨終前狗狗的情況會更加明顯。
  •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的3件異事,2000年前卻無人能解,是野史杜撰?
    秦始皇還是死了,不過當秦始皇死後,秦朝也日薄西山了,在秦始皇臨終前發生了3件異事,在2000年前卻無人能解,這難道是野史杜撰的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知道這3件異事究竟是什麼事件,我們一一來看。熒惑守心。
  • 百姓「開門七件事」件件是大事
    王文濤強調,百姓「開門七件事」件件是大事。要做好「改」、「變」、「留」三篇文章,抓好拆違拆臨後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構建15分鐘生活圈,滿足市民生活需求,給市民提供就近方便,把濟南建設成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今年以來,在廣大市民群眾的支持下,我市「拆違拆臨、建綠透綠」工作進展順利。針對部分老舊小區拆違後早餐點減少的問題,各級各方面加大早餐點等便民服務設施的建設力度,努力滿足市民的早餐消費需求。
  • 海賊王941話:多康身份之謎終於解開,臨終前透露三件大事!
    海賊王941話:多康身份之謎終於解開,臨終前透露三件大事!喜歡海賊王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根據最新話941話的情報我們得知,黑炭大蛇勢力抓住了常年盤踞在財神鎮的義賊【丑三小子】。相信大家之前或多或少也有猜測過,丑三小子主要突出了就兩個字,醜和小,也就是外貌醜陋,身材矮小,一做對比,直接就能知道是誰。沒錯,就是財神鎮的「菩薩」,多康。據小忍和勘十郎所言,多康的身份居然是和光月御田齊名的大名之一,康家大人,他在20年前是【白舞】的領主。當時在大蛇和凱多的進攻下,多康應該也做出了反抗,但是最後失敗了,大家都以為多康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