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貴州經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央媒集中聚焦貴州

2020-12-15 澎湃新聞

展現「貴州經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央媒集中聚焦貴州

2020-11-30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1月30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媒體,在頭版等重要版面大篇幅聚焦貴州。對貴州構建「煤—電—網—用」產業鏈利益緊密聯結機制;探索建立多類型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制度,以及脫貧攻堅工作等進行了高密度大篇幅報導,集中展現了貴州在社會綜合治理、生態建設、脫貧攻堅等方面取得成效亮點。具體報導如下:

《人民日報》聚焦貴州創造性提出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

11月30日,人民日報刊發《機制暢通水火相濟——貴州優化「煤—電—網—用」產業鏈利益聯結模式(經濟聚焦)》,聚焦貴州創造性提出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以市場調節和政府調控相結合,破解能源發展困局,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具體報導如下:

↓請點擊下方圖片、標題進入精彩報導↓

《光明日報》聚焦貴州探索建立多類型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制度

11月30日,《光明日報》刊發《為綠水青山記本明白帳——貴州探索建立多類型自然資源資產統一確權登記制度》,用頭版三分之一版面聚焦貴州探索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基本解決了自然資源所有權邊界模糊、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不斷被蠶食等問題,為綠水青山記下了一本放心帳、明細帳、明白帳。具體報導如下:

↓請點擊下方圖片、標題進入精彩報導↓

《經濟日報》聚焦貴州脫貧攻堅成效等

11月30日,經濟日報脫貧攻堅版以三分分之二版面頭條刊發《山水龍塘寨門開——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龍塘村精準脫貧紀實》,聚焦貴州的國家二類貧困村龍塘村的完美蛻變之旅。

↓請點擊下方圖片、標題進入精彩報導↓

刊發《「水困村」變成「幸福村」——貴州黔南州龍裡縣水利扶貧出成效》,聚焦貴州省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現從「喝水難」「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轉變,切實保障農村群眾飲水安全。

↓請點擊下方圖片、標題進入精彩報導↓

下一步,貴州將積極推進完善各項制度建設創新,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不斷推進位度優勢與治理效能的協同提升,打造創新樣板,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來源: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新華每日電訊)

綜合整理:張良勝

原標題:《展現「貴州經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央媒集中聚焦貴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今天,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都在頭版關注貴...
    本文原標題:《今天,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都在頭版關注貴州這件事!》2月17日,貴州同時登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三家中央媒體頭版。5年來,貴州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聚焦「精準」,率先實行貧困縣退出「摘帽不摘政策」激勵措施,率先探索實踐「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的精準識別「四看法」,啟動建設「精準扶貧雲」,實行省領導定點包幹極貧鄉鎮,設立省委省政府「扶貧專線」,抓好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脫貧攻堅連戰連捷,5年來,貴州減少貧困人口近700萬人,
  • 貴州貧困縣清「0」,5家央媒這樣聚焦
    此後,貴州以每年減貧100萬人以上的速度推進脫貧攻堅。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東西協作……一系列脫貧攻堅舉措在貴州推進。僅易地扶貧搬遷,貴州就創造了搬遷188萬人的全國紀錄。  特別是今年以來,貴州省集中力量向脫貧攻堅「最硬骨頭」發起總攻,對9個未摘帽縣和3個剩餘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的縣(區)掛牌督戰,推動了絕對貧困「見底清零」。
  •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今天,南通在央媒又刷屏了
    今天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央媒,在顯著位置聚焦南通近年生態保護和修復的綠色實踐。臨江臨海的南通,港口是發展引擎,造船、化工等產業沿江聚集,奠定了經濟強市地位。但由於歷史原因,沿江地區一度出現了資源多頭分割管理、質態不優,港口產業單一、效能偏低,散貨碼頭設施老舊、生產工藝落後、能耗汙染大等嚴峻問題,港城結合地帶成為髒亂差的集中區域。「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令當地百姓較為不滿。在長江邊上生活了74年的卞大爺回憶,「雖然距離很近,但長江是看不見的,更別提感受它的美了。
  • 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中央媒體為何聚焦楊浦?
    連日來,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多家中央主流媒體的報紙上都出現了楊浦~這些媒體為何聚焦楊浦!……光明日報上海:社區健康師定期進社區《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8日 頭版「我要提個意見。」正在上海殷行市民健康促進中心鍛鍊的張繼明笑著說,「希望這裡法定節假日也能開放,前幾天放假在家不能來急死了。」
  • 今天Ta過生日,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這些央媒紛紛發祝福
    >中國日報、光明日報......等央媒紛紛發來慶生祝福這陣容,夠排面!讓我們一起來拆開看看他們都給深圳準備了什麼樣的禮物?>《人民日報》刊登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的署名文章:始終牢記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以先行示範區擔當作為再創新的更大奇蹟人民日報整版聚焦深圳40年:在這裡,有太多創新創業的故事人民日報客戶端和讀特客戶端
  • 央媒齊發聲贊河南真「中」!中央媒體集中關注河南70年發展成就引...
    7月25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多家央媒「扎堆」點讚河南。光明日報7月25日,光明日報刊發《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河南篇》。河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鏗鏘步伐在央媒的報導中生動呈現,引起強烈反響。報導一經發出,立刻掀起了河南熱,全國多地媒體同時聚焦河南,為河南點讚。河南各大媒體及不少河南民眾及時跟進轉發。在外奮鬥的河南老鄉也通過這些報導與「老家河南」親切邂逅,紛紛跟帖點讚。
  •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多家...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多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多家央媒整版報導!》猜你喜歡80多年前,中央紅軍和紅二、六軍團先後向西長徵,如兩條紅色巨龍,在雲嶺高原與滔滔金沙江不期而遇,書寫了兩次關係中國命運的渡江傳奇,留下了各族群眾捨生忘死支援紅軍長徵、救助紅軍戰士的慷慨壯歌。如今,在金沙江兩岸紅軍長徵走過的地方,紅軍不怕遠徵難的偉大精神仍然激勵著各族人民建設家園,決戰脫貧攻堅。
  • 《光明日報》關注貴州:留給2020年的獨特印記
    在貴州未摘帽貧困縣的採訪中,有幾個瞬間,讓人動容:  在威寧縣榮和社區新營苗寨,78歲的李文芝老人從記者入門時的緊張羞澀,到圍坐拉家常時慢慢熟絡,再到臨別時站在自家小洋樓門前放聲高歌,心扉逐步打開。「我年輕時唱得好卻沒心情,現在雖然老嘍,但就是開心!」
  •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頭版聚焦海南自貿港建設
    《人民日報》頭版報導關注半年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加快 《人民日報》頭版報導關注半年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海南日報海口12月2日訊 (記者陳卓斌)12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報導《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加快》指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實施半年來,在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政策優勢正不斷體現,自貿港建設開局良好、步伐加快。
  • 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等10餘家央媒及省媒 集中點讚溫州實現全國...
    12月10日、11日,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央廣網、中國日報網、中國文明網、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浙江新聞客戶端、浙江在線、文明浙江等10餘家央媒及省媒,以罕見的集中報導方式,揭示溫州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的奧秘,以及溫州文明創建亮點與成效。
  •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人民網等...
    3月9日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香港商報》、人民網、中國經濟網
  • 兩會聚焦丨吳煒市長談柳州產業升級,《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
    聚焦兩會2020年5月21日-28日 提要:正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柳州市市長吳煒的相關發言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人民日報吳煒代表:加快打造先進位造業體系5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市長吳煒代表:加快打造先進位造業體系》,報導了吳煒市長在兩會期間的發言。
  • 「貴州日報」「十三五」時期 貴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92萬人
    1月6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貴州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92萬人,累計建成949個集中安置點,建成安置住房46.5萬套,實現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全面收官和後續扶持全面推進。
  • [廣東新聞聯播]央媒看廣東 光明日報:白衣渡江海 紅燭照烏蒙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1月17日 21:13 視頻簡介 央媒看廣東——光明日報:白衣渡江海
  • 【央媒觀洛】光明日報|河南洛陽再現陸渾戎王級大墓
    【央媒觀洛】光明日報|河南洛陽再現陸渾戎王級大墓 2020-12-04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芳焯:一顆「文心」見「貴報」|創刊70年·我與《貴州日報》徵文
    在無數次投稿失敗之後,我反思自己,開始向報紙「求教」,拿起報紙細細研讀起來,其中最令我愛不釋手的首當《貴州日報》。伴著鉛字的馨香,我一則一則地看,一遍一遍地讀,主要是學習和領悟作者的行文手法和文章構架,從信息、通訊,再到文學副刊,一篇都不放過。圖文並茂的《貴州日報》排版精緻,頁面精美,內容精煉。
  • 2020央媒這樣點讚章丘!
    面對抗疫大戰和發展大考的雙重考驗,章丘紮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主動融入濟南市「東強」格局,聚焦「1266」工作布局,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紮實推進「六保」落地,經濟發展逆勢上揚,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完成,「十三五」圓滿收官。位列2020年全國百強新城區第49位、工業百強區第59位、城市品牌形象百優縣第7位,創建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山東省創業型城市。
  • 央媒紛紛聚焦畢節這3個縣!
    現在的「納威赫」不僅「去得」更「留得」央媒紛紛聚焦「納威赫」一起來看看 9月19日《光明日報》刊文 《走訪畢節三個未摘帽貧困縣》全文如下「納威赫,去不得。」這是一句貴州老話,說的是畢節市下轄的納雍、威寧、赫章3個縣出了名的貧窮落後。人口多、地瘠薄、缺產業是這3個未摘帽貧困縣的「通病」。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決勝全面小康之際,記者來到去不得的「納威赫」,看到的是優雅整潔的村落,幸福自信的笑臉,忙碌勞作的腳步,大夥都說現在的「納威赫」,不僅「去得」更「留得」!
  • 時間給出了答案——央媒聚焦深圳經濟特區40年(歷程篇)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熱度持續發酵8月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等中央媒體持續聚焦深圳,全方位透視深圳發展40年,從不同視角觀察深圳,記錄這座城市40年來在各領域的改革發展創新成就。
  • 新華社、人民日報紛紛聚焦!申遺成功一周年,良渚又成了「爆款」!
    申遺成功一周年   良渚成了各大媒體的焦點   新華社、人民日報……   眾多央媒省媒紛紛聚焦!   人民日報   今天   人民日報第12版刊發了   《良渚古城 有聲有色》一文   介紹了良渚古城遺址   挖掘、發現、保護所經歷的事情   點擊此處查看文章詳情   早在7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   便以半版篇幅刊發報導   《讓中華文明「提前」1000年,就是這座「城」》   進行預熱報導   光明日報   今天   光明日報客戶端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