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頭版聚焦海南自貿港建設

2020-12-16 南海網

《人民日報》頭版報導關注半年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

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加快

《人民日報》頭版報導關注半年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

海南日報海口12月2日訊 (記者陳卓斌)12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報導《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加快》指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實施半年來,在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政策優勢正不斷體現,自貿港建設開局良好、步伐加快。

報導指出,開局良好,緣於營商環境日益優化。今年首屆「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創新獎」出爐,18個獲獎項目中有一半以上涉及營商環境優化。在商務部公布的全國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中,海南的「服務貿易管理事項納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優化事業單位對外籍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名列其中。

開局良好,緣於高質量發展路徑清晰。海南加快建設以網際網路、5G等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到10月份,園區已完成了年初預定的500億元營收任務。」海南生態軟體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淳至說,「眼下,我們的目標是在第四季度再增長100億元。」

開局良好,緣於天下英才紛至沓來。海南先後出臺數十項人才政策,以創新之舉聚四方之才。6月初至11月20日,海南共引進各類人才10.3萬人。11月24日,海南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公職人員容錯糾錯辦法(試行)》,為在自貿港建設中敢擔當、幹實事的幹部撐腰鼓勁。

報導稱,一項項重要政策相繼落地,海南自貿港建設快馬加鞭。今年前三季度,海南實際利用外資5.28億美元,同比增長93.1%。半年來,全省新增企業9.91萬戶,同比增長185.47%,增速居全國前列。

《光明日報》在頭版刊發報導,關注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

海南自貿港半年收穫早期成果

《光明日報》在頭版刊發報導,關注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

海南日報海口12月2日訊 (記者陳卓斌)12月2日,《光明日報》在頭版刊發報導《海南自貿港半年收穫早期成果》。報導指出,11月4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旨演講中,兩次提到海南自貿港,明確指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

報導稱,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標誌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正式啟航。半年來,海南加快推進11個重點園區建設,夯實重大功能平臺,承接自貿港政策落地,把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制度優勢和原有的生態優勢相融合,切實轉化為海南發展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從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到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從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到零關稅原輔料清單;從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進出口管理制度,到便利跨境貿易投資資金流動政策落地;從開放第七航權,到允許進出島航班加注保稅航油。一系列重要政策落地,海南自貿港開局順利,穩步推進。

據統計,6月1日以來,海南集中開工三批434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235.8億元;集中簽約三批140個高質量項目,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投資海南。截至11月20日,全省新增市場主體18.09萬戶。其中,新增企業9.91萬戶,較去年同期增長185.47%,佔全省新增市場主體數的53.71%,增速全國第一。6月至9月共新設外資企業388家,佔前三季度新設外資企業總數的72%。人才引進步伐提速,6月1日至11月20日,海南全省共引進人才10.3萬人。

海南自貿港建設半年:

提升「生態自覺」推動「美麗轉換」

■ 中新社記者 尹海明

「這裡以前是魚塘、蝦塘,以後是溼地景觀公園。」在海口江東新區溪頭村,近日帶領記者參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的該村民小組組長陳永利說,村裡被徵用的600多畝水塘變成「綠水青山」,是大好事。

良好生態環境是海南「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海南建設自貿港,被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之一是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這進一步提升了海南的「生態自覺」。

海口江東新區是海南自貿港建設11個重點園區之一。在每畝地價過千萬元人民幣的新區CBD旁邊,當地規劃了總面積達8517畝的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一期建設2225畝。記者在工程接近尾聲的項目現場看到,項目將魚塘、蝦塘水系打通,建設一個個「小島」,種植紅樹、椰樹等花草樹木,並通過步道串聯,大型溼地園林景觀躍然眼前。

海口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陳松說,作為新區第一個生態修復項目,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通過退塘還溼、退塘還林,打造成新區CBD的「綠心」,與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起,形成新區的東、西生態兩翼,為海南自貿港築牢生態基底。

海口推進溼地生態修復,接連獲評首批國際溼地城市、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自然守護」類別年度大獎,成為近年來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案例。

海南全省範圍內通過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管控海岸帶、生態紅線區域以及中部生態核心區內的房地產開發,在中國率先出臺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全面「禁塑」,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系列「組合拳」,全力促進海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同時,推動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環保舉措轉換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海南12月1日起全面啟動「禁塑」,替代品產業隨之興起。據海南省工信廳介紹,目前已有42家企業通過海南省禁塑信息管理平臺報備。洋浦經濟開發區中科院「年產50萬噸PBS/PBAT生物降解樹脂一期項目」、中石化「年產6萬噸PBST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基材生產項目」等一批工程正加快推進。海南還將持續利用自貿港政策優勢,圍繞打造全生物降解產業千億級產業鏈招商。

海南推廣新能源汽車成效明顯。《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9年3月發布以來,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超過一倍,充電樁建設增長近三倍。省會城市海口公交領域新能源汽車佔比已達到100%。海南正聚焦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謀劃打造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高端製造基地、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轉化中心、新能源與智能網聯融合發展和體驗中心。

11月下旬,在海南白沙,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首個生態搬遷安置點迎來了整村生態搬遷的村民。與此同時,一些旅遊新業態正在熱帶雨林中萌芽。全球紀實娛樂節目領導者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全球授權最大的綜合型旅遊景區項目,11月落地海南保亭開工建設。在海南瓊中黎母山,一座由林場老校舍改造而來的「學而山房」,依託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用全新的研學方式引得全國各地的學生慕名而來。

「我們正聯合民間機構整理海口溼地自然、人文資源,擬推薦溼地旅遊線路,給市場提供『菜單』。」陳松說,「溼地旅遊『接地氣』,可與大景區形成互補。」

陳永利和村民們敏銳地看到了「綠水青山」中蘊含的「金山銀山」,這是他口中「大好事」的底氣。

「溼地公園建成後需要管理和維護,遊客多了會產生吃、住、行、娛等消費需求,這些都是工作機會和發展機遇。」退休返回溪頭村居住的林書發正與陳永利一道,謀劃著引進企業合作,發動村民入股,結合該村美麗鄉村建設,帶動村民轉型發展。

(據中新社海口12月2日電)

責任編輯:曾令瑾

相關焦點

  • 中央媒體看海南 | 新華社、光明日報等聚焦海南發展建設
    設立市場化、專業化運作的具有公共服務職能的法定機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最具發展活力區,率先承接自貿港相關政策……在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之年,11個重點園區將率先實施相關政策和進行壓力測試,引領自貿港時代開放步伐。
  •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央媒集中聚焦貴州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央媒集中聚焦貴州 2020-11-30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今天聚焦海南!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發文章聚焦海南在自貿港建設方面的一系列舉措3月24日《人民日報戰疫同時,海南自貿港建設像美蘭機場二期建設一樣全面推進。「自貿港建設要開好局,就是要知道做什麼,知道要幹出什麼成效,知道怎樣才能幹一件成一件!」3月11日的海南省委常委會上,省委明確向全省黨員幹部提出要求。「三知道」是督戰鼓,聞鼓而動,戰疫不懈。3月23日,海南已連續32天確診病例零增加。在慎終如始嚴格防控的同時,海南更注重科學研判、精細管控、著眼長遠。
  • 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中央媒體為何聚焦楊浦?
    連日來,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多家中央主流媒體的報紙上都出現了楊浦~這些媒體為何聚焦楊浦!為了「還江於民」,上海聚焦濱江公共空間建設,將生產性、封閉型岸線,轉變為生活性、開放型的生態景觀岸線。近3500家單位動遷換來的,是兩岸貫通45公裡的濱江景觀帶。
  • 今晚,央視《新聞聯播》聚焦海南自貿港建設
    今天晚上,央視《新聞聯播》播發報導《開放腳步加快 海南自貿港建設提速》。詳細內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半年來,海南改革開放力度加大,政策密集落地見效,自貿港建設步伐提速。前不久,海南國際投資「單一窗口」正式上線。「單一窗口」將13個部門的20個政務系統整合到「一張網」上,縮減企業提交表單材料55%,縮減審批時限和環節近70%,企業辦理全流程業務最快2個工作日即可辦結。「極簡審批」等政策的穩步實施極大激活了市場投資,半年來,海南新增市場主體18.09萬戶,比去年同期增長24.04%。
  • 今天,《新華日報》頭版、《人民日報》同時聚焦邳州!
    昨天央視聚焦邳州今天(7月10日)《新華日報》頭版、《人民日報》又同時關注了邳州報導中說了啥?一起了解下新華日報頭版邳州「文明答卷」鎖定「民心坐標」▼仲夏,行進在邳州城鄉,所到之處莫不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一個個德行善舉的提示,一次次微笑周到的服務,一條條背街小巷的整治,一片片老舊小區的出新……多年來,邳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腳步越走越紮實,留下了一處處清晰可感的印跡
  • 今天,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都在頭版關注貴...
    本文原標題:《今天,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都在頭版關注貴州這件事!》2月17日,貴州同時登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三家中央媒體頭版。5年來,貴州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聚焦「精準」,率先實行貧困縣退出「摘帽不摘政策」激勵措施,率先探索實踐「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的精準識別「四看法」,啟動建設「精準扶貧雲」,實行省領導定點包幹極貧鄉鎮,設立省委省政府「扶貧專線」,抓好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脫貧攻堅連戰連捷,5年來,貴州減少貧困人口近700萬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厲兵秣馬再出發
    本報訊(記者郭景水)4月13日,光明日報在一版刊發報導《厲兵秣馬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周年掃描
  • 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交通話題
    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實施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運輸政策,實現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那麼,海南自貿港建設涉及哪些交通運輸相關政策?
  • 顧清揚:「成功和卓越,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唯一選項」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顧清揚:「成功和卓越,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唯一選項」■ 海南日報記者 梁振君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
  • 領航自貿港丨聚焦生態海南 暢遊田園大茅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百日成效初顯,海南衛視《潮起海之南》推出特別策劃—《領航自貿港》,聚焦「總部經濟建設」、「央企進海南」、對話自貿港重點企業一把手,講好自貿港背景下的大時代故事,展現自《總體方案》公布以來,海南自貿建設的加速度。
  • 今天,海南日報刊發整版報導,聚焦這件大事!
    >今天(12月3日)海南日報A03整版刊發報導《勇立潮頭揚勁帆》聚焦海南「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從「加快探索」到「加快推進」,再到「順利開局」以及發揮「引領作用」,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指示要求,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深切厚望。親切關懷,激勵人心;殷殷囑託,催人奮進。五年來,海南鬥志昂揚。
  • 區塊鏈成海南自貿港建設方案高頻詞 2025年前建設國家級區塊鏈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邢萌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自貿港方案」)正式發布,區塊鏈成為其中一大亮點。自貿港方案6次點名「區塊鏈」,從產權保護、高新產業、社會治理、政府職能等多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另外,還明確了未來15年的重點任務,即2025年前建設海南國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2035年前建立數據確權、數據交易、數據安全和區塊鏈金融的標準和規則。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自貿港方案的逐步落地,海南有望成為區塊鏈創業的樂土。
  • 兩會聚焦丨吳煒市長談柳州產業升級,《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
    聚焦兩會2020年5月21日-28日 提要:正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柳州市市長吳煒的相關發言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人民日報吳煒代表:加快打造先進位造業體系5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市長吳煒代表:加快打造先進位造業體系》,報導了吳煒市長在兩會期間的發言。
  • 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 洋浦在五大方面交出亮眼「成績單」
    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2020年,海南自貿港揚帆啟航。洋浦再次被省委、省政府賦予新的歷史使命:打造自貿港建設先行區示範區、全省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為此,洋浦依託區位優勢、港口條件和產業基礎,緊緊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先進位造業基地、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和新型國際貿易先行區這四大產業定位,全力做好「基地、通道、平臺」三篇文章。
  • 海墾攜手國泰君安 以金融力量助推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墾攜手國泰君安以金融力量助推海南自貿港建設海南日報海口7月22日訊 (記者鄧鈺 通訊員楊光 吳昊)7月22日,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控股集團)與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
  • 2020海南自貿港粉絲節系列活動一一看
    作為自貿港粉絲節的重點活動內容之一,「2020海南自貿港粉絲節暨南國都市報創刊20周年慶」不僅為讀者朋友們獻上粉絲的狂歡盛典,也為商家朋友們準備了回饋粉絲的大酬賓活動,為廣大企業、商家和創業者提供和粉絲深度互動機會,給企業、商家和創業者們表達自己對粉絲、自貿港建設的祝福,對美好新海南的期望。
  • 光明日報頭版聚焦,點讚華中大這件大事!
    在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如何成為思政課最生動的教材11月29日《光明日報》頭版聚焦華中大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一起來看>圖為11月29日《光明日報》頭版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從對未來生涯的迷茫到堅信「學習的知識就是手中的槍」,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學生吳逸桐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思想態度發生轉變
  • 我和我的自貿港|海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夏鋒:為...
    在海南自貿港建設進程中,專家學者不斷為海南高標準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發揮著「智庫」「智囊」作用。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夏鋒就是其中一員。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夏鋒正行程匆匆地趕往一場自貿港政策宣講會,雖然忙碌,但他精神飽滿、幹勁十足。
  • 「海南自貿港是我們千載難逢的機遇」
    海南三亞亞特蘭蒂斯度假區。 新華社記者 張麗芸攝「海南自然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海南自貿港是全域、高水平的開放,這對廣大臺商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日前,國臺辦副主任裴金佳在海口向前來考察的臺商推介海南,希望他們及早布局,把握商機,積極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