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過坎:史上最大規模架構調整 劉強東殺伐決斷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記者:孫冰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4月12日晚間和4月14日凌晨,久未對外發聲的劉強東兩次發文,回應了近期來京東一系列組織人事調整引發的爭議。

實際上,最近一兩個月來,京東一直都在各種花式上頭條、上熱搜:京東一天離職400人、京東多位C×O離職、京東將裁員1.2萬人、京東將淘汰10%高管、京東取消快遞員底薪調整公積金、京東全員995/996、京東多位「元老」高管調崗……

那場風波之後,雖然劉強東已經很少對外公開露面,但種種跡象表明:他回歸了。裁員、末位淘汰、換血、架構調整、補課、業務優化……劉強東為何要對京東「動刀」,而且還如此殺伐決斷?京東能跨過這道坎「重回創業時代」嗎?京東接下來路向何方?

「史上最大規模」架構調整

「京東最近四五年沒有實施末位淘汰制了,人員急劇膨脹,發號施令的人愈來愈多,幹活的人愈來愈少,混日子的人更是快速增多。這樣下去,京東註定沒有希望。」劉強東在4月12日的朋友圈中寫道,這算是給京東近期的一系列外界看不懂、內部也很蒙的操作一個官方解釋。

雖然媒體以「驚魂60天、譁變60天」的標題來描述當下京東正在發生的事情,但《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多位京東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此輪調整其實從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最近兩個月,由於到了具體人事調整密集落地和對外公布的階段,大量人員變動尤其是離職,才引發了不少波動。預計這輪調整會在4月底左右結束。

這場變革是自上而下的,攥著手術刀的正是劉強東。經過這場「史上最大規模」架構調整後,京東集團被劃分成為了京東零售、京東物流、京東數字科技三大子集團,分別由京東商城CEO徐雷、京東數字科技CEO陳生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帶領。

京東商城無疑是京東集團目前最大的業務板塊,從財報上看,它承擔了京東集團90%以上的收入,擁有超過3.7萬名員工;京東數字科技的前身是京東金融,2013年10月開始脫離集團獨立運營;京東物流則是在2017年4月拆分成立,劉強東對其的期望是5年後成為年收入規模過千億元的物流科技服務商。

在這三大業務內部,原有的架構也都被大力度調整。以京東商城為例,被重新劃分為前、中、後臺三大板塊,大快消事業群被拆分,生鮮事業部與生鮮超市7FRESH合併。而一些沒有被納入三大板塊的業務,就面臨著「關停並轉」,成為了「優化人員結構」的重災區。

對於此次調整的目的,京東內部提出的口號是「重回創業時代」,這個口號當然意有所指。

京東到底有沒有大企業病?這其實都不需要回答:2014年京東上市時只有約5萬名員工,4年時間就膨脹3倍多,僅年薪超過百萬元的副總裁級別高管就近百人。

成為巨頭當然是京東的目標,但管理這道坎兒能不能邁過去,確實是個考驗。小公司往往被對手擊敗,但大公司往往是自己絆倒自己。

一位經歷過京東創業時期的部門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京東此次調整除了是京東戰略轉型上的布局要求,另外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老劉在內部多次表達過對京東內部存在管理問題的不滿,他甚至用了『人浮於事、拉幫結派』這種很嚴重的詞兒。裁員和管理層洗牌都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有文化上的改變,老劉希望整個公司回到『戰鬥狀態』。」

這位人士還告訴記者,由於離職人員眾多,而且從VP(副總裁)、高管到總監、員工都有,因此公司裡但凡有一點兒風吹草動,都會被人在脈脈(職場社交APP)上爆料,大到各級老闆的離職轉崗、公司發布的內部郵件,小到新的加班規定、員工離職手續的辦理流程、辦公區的標語,甚至連茶水間的飲料機被抬走了都有人發到網上,並能引發吃瓜群眾的一片擔憂:京東連免費飲料都不給喝了?

據記者了解,京東這次組織調整被重用的多是「老京東人」,駕駛「三駕馬車」的徐雷、陳生強、王振輝都是京東的創業元老、劉強東的鐵桿心腹。而那些履歷亮眼的職業經理人成為了主要的「優化」對象。

這不禁讓人想到阿里巴巴也曾走過類似的「彎路」,在上市前後,阿里也高薪招募了大量服務500強、有國際化背景的頂級職業經理人,但這些職業經理人很難融入,更不要說引領公司的戰鬥文化,最終多數出局。

殺伐決斷,劉強東回歸

「優化」,是這個寒冬,無論BAT、TMD,還是創業公司,都沒能逃過的漩渦,因為人口和流量紅利正在消失,行業增長放緩,加之大環境不好,這是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要面臨的問題。

京東確實是旋渦中心的那家,而且也是第一個「開刀」到VP級別的大公司。京東此刻面臨的問題非一日形成,改變當然也難憑一夕之功,但劉強東用如此猛藥,動刀又快又狠還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雖然這也非常符合劉強東一貫的行事風格。

京東上市時,「公司是否會過分依賴劉強東個人」是投資人們很擔憂的問題,因此,劉強東會有意識地淡出京東日常管理,並把更多的管理權交給團隊。但如今的種種跡象表明:劉強東回歸了。

與C×O離職和高管調整相比,最受關注的還是京東對於快遞員薪資的調整,畢竟這涉及到十幾萬人和他們的家庭。京東自今年3月開始,將快遞員公積金係數從12%降到7%(北京市規定的最低線是5%)。《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了幾位京東快遞員,他們大多數月薪在稅後8000元左右,少數人或者特別忙的旺季可以過萬元。

一位多年從事財務工作的專業人士介紹,如果以年薪10萬元(稅後)計算,京東公積金係數的變化,可以為公司每人每年節省5000元成本,如果再以15萬人計算,年節約成本將超過7.5億元。

4月14日晚,劉強東發內部信回應近期京東快遞員取消底薪所引發的爭議。劉強東在內部信中表示,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億元,如果扣除內部結算,虧損總額超過28億元,而且公司已經虧了12年,如果這麼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

但劉強東表示,做如此安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節約成本,而是為了打破大鍋飯,以增加攬收單量、增加公司外部收入,提高快遞員的收入,最終讓公司免於倒閉。此次薪酬調整會大幅提高攬件提成,改變過去京東快遞員只派件不攬件、收入差距小的典型大鍋飯機制。

他還透露,這種新模式其實在華南已經測試了差不多半年,優秀的配送員靠多攬件可以月收入四五萬元,甚至八萬元。

10年前,劉強東執意自建物流,較高品質的物流服務形成了京東的核心競爭力,才得以在電商混戰中殺出重圍。但今天,物流能不能獨立營利和發展?這是京東要邁過的又一道坎:跨過去,京東物流大概率會成為又一個千億市值的「順豐」;邁不過去,這個巨大包袱將成為「不可承受之重」,甚至有可能讓京東的任何夢想都籠上陰影。

成也物流,敗也物流。

十字路口的京東也要to B轉型?

靠「搬箱子」起家、利潤一直徘徊在盈虧線上下的京東,大企業病肯定是致命的。但更根本的還是要為京東找到一條新路。而劉強東對京東「下狠手」的最終目標無疑也與京東的轉型有關。

京東將自己的未來計劃描述為從「零售」向「零售+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轉型。這意味著,過去京東主要是直接服務C端的用戶,做的是把商品銷售給消費者的to C生意;而未來,京東要做的是「to C + to B」,用京東成立20多年來積累的在供應鏈、物流、技術、服務等方面的一系列核心能力,構建零售基礎設施能力,在滿足自身的業務需要之外,將這些業務能力對外開放給商業合作夥伴,而京東自身的生長空間,也將在這次開放中,完成從「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的躍升。

這一思路,可以說與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統一了方向。市場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在宏觀經濟環境不佳時,企業的問題和困難會更明確地凸現出來。選擇轉型的不止是京東,騰訊、百度、阿里都在談轉型,都在謀劃著以怎樣的姿態迎接網際網路的下半場。

不過,與媒體的擔憂情緒不同,資本市場對京東的轉型還是表現出了耐心和信心。資本市場對負面新聞頻上頭條的京東給出了看多的態度。最近一個月,京東股價上漲了11%,並未受到人事地震的影響。

實際上,京東股價自從去年11月股價跌至谷底之後,在過去幾個月裡一直穩步回升。目前,京東市值穩步回升至450億美元以上,也終於甩開了一度超過了自己的拼多多。拼多多已經在用戶數量上超過了京東,只不過2018年京東的用戶人均貢獻GMV(全年交易額)約為5568元;而拼多多人只有894元。

但to B這條路可並不好走,畢竟這是「基因」層面上的改變。祝東哥和他的兄弟們好運。

來源:新浪財經

相關焦點

  • 全球公司快報:京東一年兩調架構 劉強東放權二把手
    以2018年11月20日收盤價計算,創辦3年的拼多多當天市值達到256.3億美元,與創立20年的老牌電商京東在市值上的差距只有不到26億美元。習慣每年1月份發布最新組織架構的京東,罕見地在2018年的一頭一尾宣布了兩次針對京東商城的架構調整。2018年12月21日晚,京東發布內部信宣布了京東商城新的組織架構。這一次,京東首次採用中臺的組織架構概念。京東商城曾於2018年1月份設立的三大事業群,在這次的架構調整中也被拆分到前臺和中臺業務中。
  • 京東零售組織架構調整 原3C家電事業群負責人閆小兵轉任國際業務...
    摘要 【京東零售組織架構調整 原3C家電事業群負責人閆小兵轉任國際業務負責人】近日京東零售集團完成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原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負責人姚彥中被任命為京東零售3C家電零售事業群負責人,繆欽則被任命為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負責人,二者均向京東零售
  • 36氪獨家|京東零售組織架構調整,閆小兵轉任國際業務負責人
    36氪獨家獲悉,近日京東零售集團完成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原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負責人姚彥中被任命為京東零售3C家電零售事業群負責人,繆欽則被任命為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負責人,二者均向京東零售CEO徐雷匯報。
  • 京東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劉強東未現身現場,「聲譽事件」影響深遠
    6月18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東集團」)在港交所二次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9618。此前,京東集團曾在2014年在美國納斯達克完成IPO。京東集團表示,在香港的二次上市,標誌著京東集團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通過在香港上市,京東集團將進一步擴大規模並增強規模經濟,進一步通過增強用戶互動和擴大客戶群體來提升用戶體驗,提升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服務能力。
  • 京東零售組織架構調整 挖掘各部門精兵強將組建社區團購團隊
    據36氪報導,近日京東零售集團完成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原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負責人姚彥中被任命為京東零售3C家電零售事業群負責人... 據36氪報導,近日京東零售集團完成了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
  • 解讀京東財報:營收增速反彈,劉強東 「鬆口氣」
    在經歷了較長時期的低谷期後,調整後的京東終於重回正軌。昨晚,京東發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業績。在收入、利潤、現金流以及活躍用戶數四大核心指標上,均實現了不同浮動增長。其中,淨收入為15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9%;淨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644%,創下歷史新高。
  • 劉強東「復出」搞團購 京東急什麼?
    先是傳出京東將合併旗下3 個社區團購業務推出「京東優選」;而後,根據《時代周報》報導,京東將收購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社區團購品牌「美家買菜」,收購價約2 億美元;緊接著,據Tech星球12月 7日的最新消息,承擔新項目孵化重任的京東商城市場部、被戲稱為「模仿」拼多多而生的京喜事業部、以及原京東四大事業群之一的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將合併升級為京喜事業群,劉強東親自
  • 2000億美金的京東系,鎂光燈外的劉強東
    由此,京東健康擁有國內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且其醫藥零售業務的增速,超行業平均增速4倍。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對於劉強東及其京東系的打法邏輯,有這樣的總結:無論何種業務,關鍵是抓住兩端,前端是用戶體驗(如產品的價格、品質以及客戶服務),後端是成本和效率,兩端共同的驅動力是技術。
  • 京東劉強東的管理法則:「專制」的勝利
    對於一個真實的劉強東,微博沒能體現的是,從單槍匹馬的創業者,到如今上萬人規模的企業管理者,劉強東的鐵腕管理無所不在。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京東商城2009年決定從3C轉型到日用百貨,這個決策遭到了來自員工甚至投資人的強烈反對。投資人認為,京東商城在3C領域已經足夠大,而且看到了盈利的希望,繼續深耕這個領域,在2009年肯定能實現盈利。
  • 劉強東「復出」搞團購,京東急什麼?
    ,將合併升級為京喜事業群,劉強東親自「復出」帶隊。2019 年 9 月,京東拼購小程序更名為「京喜」可見,由於社區團購這門生意,京東內部組織架構和資源的調整動作是巨大而頻繁的。一直以來,劉強東對實體零售生意的重視,並不比對手少。出人意料的,在所有做社區團購的網際網路巨頭裡,京東可以說是最早入場的那一個,也是到現在為止,聲量、規模最弱的那一個。
  • 60天京東譁變:劉強東鐵腕裁員 員工每天搶活幹
    發表完上述講話後沒幾天,這位高管就被調離了原崗位,成了京東本輪人事變動的又一粒「炮灰」。時間倒回到2個月前,在2月中旬的集團開年大會上,京東坦誠布公地宣布,「2019年將末位淘汰掉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一時間輿論譁然。作為一家擁有18萬員工的企業,京東此輪調整的高管可能達到幾十甚至上百人規模。
  • 騰訊成京東最大股東,劉強東真的拱手將京東「讓」給馬化騰了嗎?
    劉強東,一個出生在三線城市農村的男人,卻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創立了京東集團。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的京東已經成為國內第二大的電商平臺。劉強東的故事讓人刮目相看,但是有人說如今的劉強東依舊在為他人作嫁衣裳,這是為什麼呢?
  • 劉強東密集換帥:京東三駕馬車轉向何方?
    時至2021前夜,京東卻忽然密集換帥,零售集團高層變動之餘,股肱之臣京東數科CEO陳生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也先後調離一線崗位。這不是京東第一次架構調整。京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組織架構變革後:京東商城被劃分為前臺、中臺、後臺三部分;新成立了平臺運營業務部、拼購業務部,整合生鮮事業部併入7 Fresh;徐雷被推到臺前任輪值CEO,京東內部三大事業群從向劉強東匯報,改為向徐雷匯報。
  • 大裁員、狠殺伐、鐵腕掌權,頂級企業家如何做到「心慈刀快」?
    柳傳志曾經奉勸創業者,要做孤膽英雄,要會「殺伐決斷」:「有些經濟學家也把事情分析得非常透徹,但是他們做不成企業的CEO,當不了領導。因為(領導)這個角色需要該下決心的時候能下決心,該下手的時候能下手。」
  • 離職員工自述:戰略惰性害苦京東,劉強東說一不二,成兄弟得喝酒
    當前的京東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無論是從持續的時長還是從深度、廣度上看,都聞所未聞。京東這場關係生死存亡的變革,始於2018年年底的組織架構調整。京東一反常態,將慣常每年年初的組織架構調整提前到12月,並宣布將組織架構按照前中後臺重新劃分。2月,對高管動刀,宣布2019年要淘汰10%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
  • 劉強東最新全員信: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只做第一是京東的精神內核
    創業家訊 3月30號消息,今天,劉強東發布全員內部信,將京東價值觀全面升級為「T型文化」 ,正道成功、客戶為先、只做第一;從企業願景、工作標準和價值追求三點,打造基業長青的企業文化。劉強東信中提到近日一位中歐校友在我們平臺上一次非常不愉快的購物體驗所引發的輿論風波。事件發生後,全集團的高管圍繞這個案例進行了多次的剖析,並開展了深刻的反思。劉強東表示為一起投訴在全公司上下進行深刻反思、架構調整,這在京東的歷史上應該是第一次。
  • 劉強東前女友龔曉京重回京東,意味著什麼?
    首先,龔曉京是劉強東的女人;其次,龔曉京是劉強東舊部。女人與舊部,對京東而言,意味著什麼?又被京東刷屏,因為劉強東的前女友、京東的「京」回來了。消息稱,在近日某財經會議上,流出龔曉京代表京東參加該會議的桌籤及籤到表格的照片。京東集團對此的回應是:「龔曉京女士從原單位離任後,目前擔任京東集團公共事務戰略顧問。」龔曉京身份特殊,她具備兩重身份。
  • 京東取消快遞員底薪,劉強東食言背後的邏輯
    2017年11月2日,劉強東在泰國一場講座中表示,京東快遞員的平均工資高出同行業50%,任何快遞員在京東工作個5年,可以帶著足夠的錢回鄉買棟房子。劉強東當時強調,京東快遞員的要求也很嚴格:一年內,接到兩個投訴,即使是顧客無理取鬧,也要炒魷魚,並且再也不會被錄用。
  • 京東到家合併達達,劉強東O2O「屯兵百萬」
    十億美元級別的合併 今天,劉強東的一封全員郵件,宣布了京東旗下O2O子公司「京東到家」與目前最大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的合併,這是一個涉及資產十億美元級別的行業併購案,又因為合併一方是電商巨頭京東集團,勢將對中國O2O市場格局產生相當的影響。
  • 組織架構調整,如何重新分贓?
    1.組織架構調整核心難點就在如何重新分贓。架構調整一定會有血雨腥風的,在內部遭遇最大挑戰就是人事和利益鬥爭。 比如抗戰勝利後,原本是百廢待興,但大家都期望著老蔣論功行賞,文官要位子地盤軍人要部隊糧餉。可形勢需要大裁軍啊,這時候裁誰不裁誰裁多少就很有學問了,組織裡面各派系的你都裁就是不動自己嫡系,這樣大家肯定是有意見的,甚至還有反水帶槍轉投中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