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理應是個褒義詞,無關掉價無關卑微。它是一種人生選擇,一種姿態的展示,一種信號的釋放,一種對機會的把握,也是內心足夠自信的表現。
01
第一次認識江疏影,是在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裡。
那時被朋友拖去電影院,她對性格鮮活分明的女一鄭微喜歡的不行,而我卻被這個渴望寧靜與安全的清純校花扮演者一一江疏影圈粉。
她的長相淡然而端莊,一顰一笑間儘是柔情。讓我從此記住了這個女演員。
再見到她時,已是在她和蔡康永搭檔亮相《恕我直言》中。
節目中,蔡康永詢問起江疏影曾經的感情生活。
說起來,她最廣為人知的一段戀情便是曾經和胡歌因戲生情。
後來不知因為什麼,曾經的男才女貌不到一年便分道揚鑣。
談及這段戀情,江疏影紅了眼眶,哽咽著說:
「我是在感情中的一個失敗者,一個輸家,我是被動在感情中。」
隨後她還坦誠,在曾經的感情裡,幾乎都是她「被分手」。
聽得一眾觀者驚呼「不可能吧」,連蔡康永也表示「我完全沒有辦法想像這件事」。
要學歷有學歷,要長相有長相,要身材有身材,這樣完美的女神居然總是被分手?
原來,再優秀的人,也沒人會一直在原地等你。
02
感情裡,女生是否應該主動?
前段時間很火的韓國綜藝節目《Heart signal》為我們提交了一份答卷。
在節目裡,節目組邀了請八位互不認識的素人,四位男性四位女性,共同生活在一幢別墅中。
每晚的十二點時可以給有好感的異性發簡訊傳達心意,但需匿名,只能在最後一集挑明心意。另外,還有多位嘉賓在演播室對他們的愛情進行推理點評。
節目因為展現了各種性格的男女在戀愛裡的真實狀態,自作聰明的小心機、面對愛情時的小害羞、處理感情時的小技巧等等,深受年輕男女的喜愛,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
其中最受關注的吳英珠、林玹珠、金賢佑之間的三角關係,尤其值得今天提出來講一講。
①女一吳英珠一一28歲的精英白領,國外名校畢業,現在微軟做市場營銷,面對愛情真誠勇敢:
②女二林玹珠一一26歲的大學生,服裝設計系在讀的,戀愛技巧豐富,被稱為「戀愛天才」:
③男主金賢佑一一曾在日本留學,現在首爾經營一家日式家庭餐廳:
男主一出場便提到,五年前曾在女一的公司下面開餐廳,那時第一眼便記住了她。
看到這裡,所有人都覺得這對應該是穩的不行的官配了。
然而劇情在男主和女二出去旅遊一趟回來後,發生了360°反轉。
在最後一集的互相選擇裡,男主走向了女二。
彈幕裡一片心疼女一的聲音:
明明就看起來更加優秀的女一,還從開始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為什麼會輸給女二?
在我看來並不意外。
女二不單贏在有些許戀愛技巧,更重要的是,贏在了主動二字。
她會主動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愛情,而非坐著等待愛情的到來。
03
「冒險若得當,僭越就是親密的開始。」
常常聽到有人說,主動的女生沒有好下場。
太主動了,會顯得掉價;太主動了,就會不被珍惜。
我從來就不贊同這句話。
一方面,那些因為你的主動從而不再珍惜你的經歷,究其原因,是你遇人不淑,而非主動追求這個行為有什麼問題。
另一方面,怕顯得主動,即使很想念對方,也要等到他先開口邀約;怕顯得不夠矜持,明知對方的心意,也要等到他來捅破這層紙。會導致很多份感情在這個等待中無疾而終。
也許是有人後來居上,也許是對方主動了太久,得不到回應,選擇了放棄。
其實,過分的自珍是無意義的,只會讓不斷付出的另一方倍感疲倦。
愛情本就是相互的。若果因為是女方便理所應當的付出的少之又少,這種不對等的關係,幾乎十有九悲。
喜歡便去追,追到了皆大歡喜,追不到權當經歷一場。
灑脫的女孩子,要迷人的多。
04
不僅愛情,生活裡亦是如此。
部門裡好不容易有一次晉升機會,大家都在積極的去領導辦公室自薦,只有你坐在座位上,心想是金子總會發光。
有時候忽然想起某個朋友很久沒聯繫了,轉念一想,她肯定很忙。等她空了,自然會約我。從此除了過節的群發消息,你們沒有任何聯繫。
如果當初主動一點,是不是一切都會不一樣?
在你優柔寡斷的時候,那些勇敢的女孩,早就帶著熊熊燃燒的熱情大刀闊斧的向前走,甩了那些那些始終矜持的乖乖女們好幾條街。
不管結局好壞,最起碼,她們能在掌握自己的人生上,擁有更多話語權。
最起碼,多年後回憶起來,不會覺得「當時要是勇敢一點就好了」。
主動一點吧,所有的主動最終通往的,都是更自信更果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