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者是跑步好還是走步好?為了健康,跑量,配速多少合適?

2020-12-05 東方體育

50歲以上者是跑步好還是走步好?為了健康,跑量,配速多少合適?

2019-12-18 16:15  青春之歌一1942

在我們小區50多歲的人,走步者為多數,跑步者為少數,比例為4:1。這說明了多數人對跑步產生疑慮,用我家人的說法是怕傷了膝蓋。我在2OO8年為了健康,開始跑步。2013年又參加了馬拉松比賽,第一次以1小時57分的成績拿下了第一個半馬。家人始終反對我跑步,在2014年被迫仃跑6個月。後來在我的堅持下又恢復了跑步。

很多朋友反對我跑步的理由是年令大了,還是走路比跑步安全。我為此做過試驗,體驗到了走路與跑步的區別。我曾利用一個月時間進行對比,結論是在同樣時間內,跑步比走路效果好六倍。

我以配速10:00走路六公裡,用時60分鐘,減重O.2斤,以配速7:OO跑步用時42分鐘,減重0.8斤。以減重數量計算,跑步效率比走步效率高六倍。

我跑步的目的是為了排溼,以減重i作為效率標準是合適的。這證明了我跑步的選擇是正確的。對於減肥為目的者也可適用的。

如何保證跑步安全,不受傷害就是同樣關鍵的向題。資料介紹,跑步本身不但不能造成膝蓋傷害而且還可防止骨質疏鬆,更利於骨骼吸收營養。如何做到呢?

我堅持跑步十年,很注意安全跑步,重來設有傷過一次,腿不疼也不酸,也不太累,三分鐘內就恢復正常。我的原則是慢跑,循序漸進,加強力量訓練,使五

分勁,不主張堅持。

慢跑,就是配速平均保持在6:20以下,大多數保持配速7:20左右,每天跑十公裡不超量,第一公裡為預熱跑,弟十公裡為拉伸跑,配速在8:00左右。周跑為變速跑,周一配速為8:O0,周日為6:20,周中為漸近跑。

循序漸進,跑量配速逐年緩慢增加,十年中每天跑量由2公裡增加到10公裡不再增加,配速由8:O0增至今年6:20,最高不超6:O0,2O22年(80歲)後不再提速。

加強力量訓練,每天跑步就是力量訓練的一部分,但這是不夠的,還要做伏地挺身,啞鈴操,下蹲。站樁,以彌補力量的不足,沒有力量訓練就有安全保障。

不主張堅持,每天跑步只用五分力,感覺累就休息,跑馬拉松也只用五分力量,累了就休息,去掉堅持二字。

十年跑步體會,跑步比走步好,堅定不移。慢跑好,不求配速好,只求跑得久,循序漸進是個寶,力量訓練少不了,堅持二字要忘掉。

相關焦點

  • 健康跑,每周的最低跑量是多少?最高不能超過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跑步時光機,本專欄的內容主是解決在跑步中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比如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裝備?遇到傷病該如何恢復和預防?如何備戰馬拉松?如何提高自己的跑步成績?如何通過跑步瘦身?如何科學的補充營養等等,讓大家能夠科學無傷的跑步,跑得長長久久。
  • 跑步過量會不會致死,多少跑量才是最合適的?
    跑步新手經常會問,我每周跑幾次?每次跑多少好?跑步過量會不會有猝死風險?所以,至少從科學研究表明,並不是跑的距離越短和跑的時間越長就越快樂,你的身體所能承受的跑步強度,心裡對跑步的預期,大腦分泌的內啡肽多少,這些都能影響你跑步的愉悅指數,關鍵是找到自己的跑步節奏和舒適區間,45分鐘是大部分跑者最佳愉悅區間。
  • 雲南牛人:月跑量高達623公裡,業餘跑者月跑量多少合適呢?
    網友可愛de33:這個月我也只有你三分之一 那麼作為一個業餘跑者,我們每個月保持多少跑量最合適呢? 在跑步圈子裡,跑量是個永恆的話題。每天在朋友圈曬跑量也成為一種「炫富」,總之,沒有曬過朋友圈的跑量,相當於沒跑。
  • 作為佛系跑者,周跑量多少最健康?聽聽職業跑者的經驗之談!
    說出這句話的人,跑不了幾年一定會後悔。 真正健康跑步的人,都會以周為單位,設置最適合自己的跑量,在保證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提高成績。這樣的周跑量該怎麼設置?今天咚妞就來科普一下~
  • 每月多少跑量算正常呢
    新聞上說一位68歲的老人從2016年到目前,一共跑了33次半馬,31次全馬,平均每個月300km的跑量。最重要的是,跑步之後的身體比之前更健康了。這就是堅持了這麼久的成果。那麼,問題來了,每月多少跑量算正常呢
  • 中年人跑步,一天跑多少公裡比較好?
    大家請記住,對於中年人跑步,因人而異,因地制宜!誠然這個時代,媒體報憂不報喜,人們也只願意看到自己喜歡看的和喜歡聽的!接下來我就分析一下,中年人跑多少公裡合適!首先,不是問題的一天!是隔天!天天跑,只會讓你提前坐上輪椅!你可以一天跑。一天慢走,或者慢跑和快走相結合的方式!那麼多久合適呢?10公裡最佳,你可以快走一公裡,在慢跑(7分鐘的配速)一公裡,注意跑姿尤為重要,我們年輕這代的跑者都怕受傷還會注意!總之,快走慢跑相結合是最適合這個年齡段的人!還有就是十公裡適合那些時間充裕,身體比較好點的人。
  • 沉迷於跑量傷害大,那一周跑量多少才是正確的?
    跑者總是執念於跑量,認為跑得越多越好。但是,除非訓練量保持在能讓他釋放潛力的範圍內,不然跑量並非越多越好。超出這一範圍,跑得越多,受傷機率也就越大。跑量對照如果你剛剛開始跑步,或者只是想通過跑步來保持健康,看到以上每周跑量,你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基本是這樣的:這跑量也太大了。
  • 每天十公裡的跑者,每月的跑量是不是合理?
    跑步追求的一個耐力和速度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需要通過跑量來積累的。由此這時候每天的距離就決定了你的跑量多少。有的跑者為了加大跑量的積累,每天或者每次的訓練計劃都安排10公裡跑,這樣的距離是不是適合跑者?出現以上狀態,有的跑者就陷入了迷茫中,長期堅持不懈堆積的跑量怎麼對跑步能力的提高沒什麼效果?這就會讓許多跑者陷入了瓶頸期。正確的解決辦法是跑者應該改變下思路了。堆積跑量如果方法得當是會有積極效果的。高效地堆跑量,是建立在訓練模式不斷周期性變化,長期堅持的基礎上的。單純地進行LSD,身體得不到恢復性提高。
  • 跑量跑速究竟應該是多少?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隨著馬拉松熱度的持續增加,一些大眾跑者在沒有經過系統訓練,也沒有跑過這麼長距離的情況下,「跟風」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但是你要知道,超過一定的運動量就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抵消運動帶來的好處,甚至弊大於利。
  •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用5公裡、10公裡最好成績計算自己的專屬配速
    跑步的方法有很多,每種方法都有自己固定的強度,但是由於跑友們的能力不同,這個固定的強度就需要因人而異,很多初跑者並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配速跑步。所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各階段跑友的訓練配速標準,讓大家有更明確的跑步計劃可以借鑑。
  • 大眾馬拉松跑者的最優比賽配速策略
    對於很多普通人,隨著跑步熱潮的高漲和越來越多的城市組織比賽,挑戰一個馬拉松的願望,也似乎從遙遠的仰望變得觸手可及。但是不管是新人想完成首馬的挑戰,還是經驗跑者對個人最好成績的衝擊,下一個馬拉松都會是一個新的徵途,充滿未知,令人敬畏又讓人熱血沸騰。
  • 月跑量達到多少就可以跑半馬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跑步逐漸地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重要部分之一,那麼,對於很多跑者來說,5KM、10KM、15KM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開始探索半馬、全馬的方法了,那麼,月跑量達到多少時就可以跑半馬了?
  • 不要再看月跑量啦,科學跑者都在用周跑量衡量訓練狀態
    用六條原則來決定你的周跑量。文/biubiu  圖/網絡如果你是一個嚴肅跑者,如果你在認真的備戰一場馬拉松(比如還有50多天的無錫馬拉松!),如果你有一場比賽想要PB,或想取得不錯的成績。你至少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以及一份科學的訓練計劃來備戰。
  • 你知道,跑步時的最佳配速是多少嗎?
    你知道,跑步時的最佳配速是多少嗎? 每一個跑步的老鳥都知道,跑步的能力強弱並非看一個人跑的有多快,而是看他跑步過程中配速的控制能力。正確的配速可以幫我們降低身體的負擔,同時達到最大效率的燃脂效果。那,我們該如何找到自己跑步的最佳配速呢?
  • 大眾跑者,每月多少「跑量」合適?
    特別是不以競技為方向的大眾跑者,在「大強度」訓練模式並不是首選的前提下,「運動量」的合理安排,則顯得有至關重要。或許跑友會問:每月多少「跑量」合適?或者說每月多少「跑量」既不影響身體健康,又能取得相對好的成績。
  • 月跑量300公裡是如何做到的?是全馬330以內跑者的標配嗎?
    沒有跑量積累就無法打下堅實的耐力基礎,雖然不乏天賦異稟者用較少的跑量就能達到比較好的成績,也有很多人聲稱要避免垃圾跑量。 總體而言,小編還是不太相信沒有跑量作為基礎,能取得相對比較好的成績,特別是對於訓練時間有限、訓練水平有限的大眾跑者而言。
  • 跑步十公裡,要如何跑才好?一般需要多久?
    我作為一個有五年跑步經歷的業餘跑者,現在10公裡最好成績是43分52秒。業餘跑者的10公裡按完賽時間一般可以分成六個級別:1級:初跑級,60分鐘以上。2級:入門級,50分鐘到60分鐘。業餘跑者10公裡可以努力達到第三級第三級的配速已經在4分鐘到5分鐘之間了。如果用這個配速去跑全程馬拉松,完賽成績在三小時到三個半小時之間。對業餘男跑者來說,全程馬拉松跑進四小時是入門,三個半小時是道坎,三小時十分是座山,三小時是個夢。
  • 50歲疾病纏身 53歲開始跑步 58歲跑馬拉松 如今活成少年!
    馬拉松跑步人物推薦2020年12月6日的千島湖馬拉松,一位15071號的老年選手吸引了很多人的視線,他就是58歲的雲南大學博士汪小金,賽場上他開心的像一個少年。因為這一天,他以 4小時39分的成績跑完了人生第一個官方全程馬拉松,比預設的樂觀成績5小時快了21分鐘!
  • 跑步,到底跑多長算好?
    也許有的朋友是為了減肥,有的朋友是為了身體健康,有的朋友是為了消除煩惱。不管你的目的是什麼,對於剛接觸運動的人來說,我認為跑步並不是最佳的運動首選,或許你覺得我跑題了,但是為了對你自己健康著想,請耐心看下去。原因有2點:1.
  • 跑步配速到底有多重要?怎麼提升配速?
    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的跑友對於跑步配速這個名詞都不會陌生。配速,是指在完成一段跑步過程中,每跑1公裡所用時間的平均值。簡言之,就是你跑步時的速度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