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呂不韋: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竟然是秦始皇生父

2020-12-04 通讀經典

說起呂不韋,有好幾個關鍵詞都和他有關,如《呂氏春秋》、奇貨可居、秦國統一天下功臣、雜家等,關鍵還有一個信息,他居然是秦朝嬴政——秦始皇的生父啊,這個讓後人沒有想到。要說周朝末落的境地是群雄並起,諸侯紛爭,戰爭不斷,百姓遭罪。終於有了一個秦國,強大到滅了諸侯各國,一統天下,這也為西周的屈辱劃上了一個句號,華夏歷史從此開啟了新的篇章。說到統一,我們不得不提到秦國的丞相——呂不韋。

呂不韋不是秦國 人,而是衛國的人。按理應該為衛國效忠,可是衛國作為秦國的附庸國後,捲縮在濮陽這個彈丸之地,難有才華施展。再說,戰國時期,謀士都是效忠賞識他的人,並非效忠出生地所在國,所以也就有不少諸侯國的丞相併非本國人士。呂不韋亦如此。

無法考證呂不韋的出生日期,成為名人後,自然有了死亡年份的記載,呂不韋於公元前235年卒。後人評價他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現在,我們來說說後世稱道的呂不韋幾件大事。

呂不韋奇貨可居,以太子之位做了一筆大買賣

呂不韋早年經商,家有千金,非常富有。他儘管有錢,可他並不滿足,政治野心也隨之膨脹。秦昭王四十年,秦國的太子死後,昭王將次子安國君立為太子。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他非常寵愛一位姬妾,立她為正夫人,號稱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這樣由誰來做未來的太子,華陽夫人有很大的決定權。

安國君還有一位姬妾,叫做夏姬,夏姬有個兒子,名叫子楚。由於夏姬不受寵愛,所以子楚也不受重視,他被秦王派到趙國去做人質。秦國總是攻打趙國,趙國對子楚的態度也明顯變壞,趙王常有殺子楚的念頭。這樣,子楚在趙國的境遇也就非常悲慘。

當時,正在趙都邯鄲經商的呂不韋,見到子楚生活窘迫,便滋生了側隱之心,心想:「畢竟是秦王的孫子啊,將來有一天說不定可以發達呢!說不定是奇貨可居呢!"?呂不韋經過再三謀劃後就持金去拜見子楚,一見面就對子楚說:「我能光大你的門第!」子楚苦笑著說:「我現在這個樣子,誰也救不了我,您還是先去光大您自己的門第去吧!」呂不韋說:「您有所不知,我的門第要等您的門第光大之後,才能光大起來。」

子楚對呂不韋的快言快語很感興趣,但更感興趣的則是改變自己的命運,聽說呂不韋可以改變他的命運,他便誠懇地邀請呂不韋坐下深談。呂不韋說:「安國君是太子,是老皇帝的指定繼承人。安國君最寵愛的華陽夫人沒有兒子,您何不去做她的兒子,將來太子之位很自然就是您的了。您如果不這樣做,太子之位怎麼也輪不到您頭上來,您父親有二十多個兒子,您又不是最年長的。而且您的母親也不受太子的寵愛。她怎麼可以幫助您呢?只有華陽夫人能夠幫助您做太子。」子楚無奈地說:「對呀,是這樣!我該怎麼辦呢?」呂不韋說:「您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結交國內外的親戚朋友,擴大自己的影響,讓別人說您的好話。我呂不韋雖然不富裕,但願意拿出千金,一半供您去結交親成朋友,另一半我替您去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您為繼承人。」子楚萬分感激地說:「如果計策成功,我願意分封秦國土地,與您共同享受榮華富貴。」呂不韋很是高興。

呂不韋就到處購買奇珍異品,準備帶著這些厚禮去秦國秘密活動。他一到秦國,就先去拜訪了華陽夫人的姐姐,通過她見到了華陽夫人,並把帶來的東西全部獻給華陽夫人。趁這個機會,呂不韋便試探著對姐妹倆說:「夫人不知道您們姐妹二人已經大禍臨頭了嗎?華陽夫人的姐姐萬分驚恐地說:「您這話怎麼講?」呂不韋說:「憑美色來侍奉人總不是辦法,一旦人老珠黃,人家就不會再寵愛了。現在華陽夫人侍奉太子很受寵愛,但自己卻沒有兒子,等到年齡漸長,還靠什麼來維持自己的地位呢?依我看,不如趁早找個有才能而且孝順的兒子,認他做義子,爭取讓他以後成為太子。這樣,丈夫在世的時候,夫人會受到尊重;丈夫去世以後,義子繼位,也不會失去地位和權勢。我看秦王的二十多個孫子當中,子楚最聰明,夫人不妨認他為自己的兒子,輔助他成為太子,那麼夫人會終生受益。」華陽夫人答應了呂不韋,以子楚做太子,安國君也答應了她,就跟華陽夫人立文書為憑證,約定立子楚為繼承人。此後,子楚的聲譽青雲直上

沒想到嬴政居然是呂不韋的兒子

呂不韋娶了一個天資聰慧、能歌善舞的邯鄲女子,她也是趙國豪強家的女兒。當呂不韋知道她懷有身孕的時候,為了進一步加強與子楚之間的關係,將其送給子楚為妾。來到子楚身邊,這位邯鄲女子巧妙隱瞞了自己身懷有孕的現狀。過了一段時間,生下了兒子,名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由此,她備受子楚青睞。秦昭王五十年,秦國派兵圍攻趙國國都邯鄲。趙王在危急與憤怒之中想要殺掉子楚。在呂不韋的策劃下,子楚送了600斤黃金給守城的官吏,才得以逃脫,順利回到了秦國。趙王想殺了子楚的妻子(子楚的妾)和兒子贏政(實際上是呂不韋的兒子),但子楚的妻子提前聞到風聲之後,躲過了殺身之禍,她帶著贏政在趙國艱難地生存了下來。

安國君當了秦王之後,華陽夫人當了王后,子楚成為太子。子楚的妻子和兒子贏政都回到了秦國。

權傾朝野,相當於太上皇

安國君死後,太子子楚繼位,是為莊襄王。莊襄王所認的母親華陽王后就成為華陽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為夏太后。莊襄王沒有忘記對呂不韋的承諾,讓呂不韋做了丞相,封為文信侯,將河南洛陽10萬戶作為他的食邑。呂不韋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比原先做一個小商人要威風多了。

秦王贏政即位之後,他尊奉呂不韋為相國,稱他為「仲父」。當時,秦王政才剛剛10歲,還沒有到親政的年齡,於是大權都歸呂不韋掌握。太后因過去與呂不韋有私情,於是經常與呂不韋私通。呂不韋的權力得到進一步鞏固,他聲名顯赫,權勢無限,僅家僮就有上萬人。呂不韋在任職期間,秦國的國勢日益強盛,伴隨著秦國國勢的增強,呂不韋的野心也更大,更加講究排場,他大肆招徠賓客,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僅他門下的食客就多達3000人。

《呂氏春秋》系呂不韋和門客合作而成

呂不韋招攬這些門客並不是沒有事情可做,他發現了眾門客之中有很多都是飽學之士,於是呂不韋便將他們匯聚在一起著書立說,將有道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錄下來,彙編成書,書名叫《呂氏春秋》。這本書籍日不韋門客的見聞而成,實際上記述了先秦各派的學術資料,內容極其豐富,尤其是其中包含的經濟、政治、軍事等內容,為呂不韋的戰略方針提供了理論基礎。這系列的理論與實踐,代表了當時秦國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他為推進秦統一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後來秦國丞相李斯也是呂不韋的門客。

「兒子」未殺呂不韋,倒是自己害怕而飲鳩(jiū)自殺

秦王嬴政當政之後,想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對呂不韋漸漸冷落,呂不韋感到惶恐不安,他害怕自己與太后私通的事情被秦始皇發覺,於是就偷偷將嫪毐(據說其人男女之事厲害)以宦官名義帶入宮中獻給了太后。太后經常與嫪毐通姦,並懷有身孕。生下兩個兒子後,便搬到了雍富。嫪毐依靠太后,勢力也更加強大起來,他的家僮有數千人,甚至有千多人為謀求官職而投奔嫪毐。呂不韋、嫪毐與秦始皇這三人之間的權力之爭愈加明顯。秦始皇九年,有人告發嫪毐與太后的醜行,秦王聽說後立即下令嚴查,得知了事情的全部真相。於是將嫪毐誅滅三族,捕殺了太后與嫪毐所生的兩個兒子,太后被軟禁在雍宮。由於嫪毐是呂不韋舉薦給太后的,因此這件事很自然地牽連到了相國呂不韋。秦王想將呂不韋處死,但考慮到他的功勞很大,最終沒有殺他,只是將他嚴厲斥責一番,並免去了他相國的職務,將其遣發至河南封地。

呂不韋遷徙到封地之後,由於他的名聲大,在政治上很有影響力,因此各國諸侯都派使者前來拜訪呂不韋。秦王對呂不韋的政治影響力非常害怕,就馬上讓他遷徙到蜀地去,因為那裡山高路遠,不可能有使者前去拜訪。呂不韋接到詔令,害怕有朝一日被滿門抄折,為了不連累家人,他便飲鳩自殺了。

秦始皇清除了嫪毐和呂不韋,消除了對王權的威脅,便開始對東方六國採取軍事行動。他繼承了祖輩的基業,繼續用「遠交近攻」的戰略,前後用約十年時間滅掉六國,統一了中國。

編後語:呂不韋是商,商道用在了政道,謀取了高位。關鍵是他竟然竊取了秦國的天下,這點讓後人沒有想到。無法考證秦朝皇帝嬴政到底知不知道他的父親竟然是呂不韋,不過,嬴政在發現其母親和呂不韋的勾當後,一個被逐出宮,一個則趕往封地,是不是有所懷疑他們的血緣關係,這就無從知道了。

相關焦點

  • 商人、政治家呂不韋開創了商人從政史上的先例、改變了中國歷史
    呂不韋作為商人,開創了商人從政史上的先例。甚至可以說他改變了中國歷史。他擔任任丞相,先後輔佐秦莊襄、秦王羸政十餘年,使秦國保持了強勁的勢頭,把東方六國拋在身後,拉開了統一世界的大幕。
  • 《大秦賦》中秦始皇,生父究竟是呂不韋還是秦異人?這裡有答案!
    影視劇秦始皇當然異人的上位離不開呂不韋,呂不韋原來是商人,呂不韋從一個大商人搖身一變,成了政治家,這個異人繼位以後,果然兌現了他給呂不韋當初的諾言,呂不韋為相邦,掌握這個天下的權力影視劇呂不韋我們從現在史記的記載中間至少可以看到兩篇相關的傳記,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生父是秦異人,在史記的呂不韋列傳中說生父是呂不韋,再後來班固的漢書、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都是延續了史記呂不韋列傳的說法
  • 從商人到政治家,呂不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的?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那是個縱橫紛爭的時代,各個諸侯國相互攻,相互併吞,風起雲湧,波瀾壯闊;那是個雄才輩出的時代,在時代洪流的淘洗下,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脫穎而出成為當時之豪傑,後世之楷模。他們中間有這樣一位:他是一位商人,斂財萬貫,更是以「立主定國」的大氣魄,在政治舞臺上遊刃有餘,實現了商人與政治家的完美結合,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 秦始皇的生父真是呂不韋?《史記》中他的身世為何模稜兩可?
    秦始皇的生父是誰?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千古一謎,有人說是秦莊襄王,畢竟人家是從他那得到的王位,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秦始皇的生父應該是呂不韋。,與她同居,並且知道了有身孕在身,子楚(莊襄王)來呂不韋家喝酒時,看上了這位女子,請求將此女子賜給他。
  • 《皓鑭傳》:呂不韋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
    呂不韋想必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是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衛國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國,並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秦始皇的生父真的是呂不韋嗎?
    原作者 | 李開元摘編 | 徐悅東呂不韋不是秦始皇親父的法律證據為了追查秦始皇的生父是誰,我們對與案件有關的主要嫌疑人呂不韋做了嚴密的審查。從法律角度來看,秦始皇的生父是誰是一個直接關係到秦國王位繼承法的問題,具體而言,就是王位繼承人子異的嫡長子身份認定問題。那麼,秦國的法律對於子女的身份認定是如何規定的呢?如果我們將相關法律引入到本案的判定中,將會得到什麼結果呢?
  •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呂不韋還是嬴異人?且看我慢慢分析
    後世編造的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主要出自《史記 呂不韋列傳》,因為這裡加了一個呂不韋貢獻姬妾的前提,那就是趙姬身懷六甲。這說明司馬遷並不認同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而呂不韋貢獻懷孕姬妾的故事司馬遷將其放在《呂不韋列傳》,這是呂不韋的一個重要傳說,於是予以記載。其實《史記》記載的很多玄幻故事大多都在列傳之中,類似於奇聞異事。
  •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呂不韋還是嬴異人?且看我慢慢分析
    秦始皇的生父之謎來自於《史記》的不同記載。在《史記 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後世編造的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主要出自《史記 呂不韋列傳》,因為這裡加了一個呂不韋貢獻姬妾的前提,那就是趙姬身懷六甲。這是司馬遷不嚴謹嗎?胡編亂造寫下的記載嗎?恰恰相反,這是司馬遷嚴謹的史學態度。
  •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嬴異還是呂不韋?
    秦始皇の爹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誰,自古至今都是一樁疑案,沒辦法,這都是司馬遷惹的禍。 眾所周知,這司馬遷撰寫了《史記》,《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
  • 呂不韋是秦始皇的生父嗎?這傳聞如何而來?
    秦始皇和呂不韋是君臣關係,但是更多人說他倆是親生父子,其中有何隱秘?,出生於戰國末期的衛國。屆時,呂不韋作為商人,週遊各國販賣商品,遊至趙國時他遇到了異人,異人是安國君的兒子,因為是庶出,又不被重視所以被當作質子送至趙國。看到異人,呂不韋高興極了,仿佛是商人看到一件利潤極大的商品一般。
  • 秦始皇生父是呂不韋?史記未必正確
    大秦賦中,少年秦始皇對自己的身世產生了疑惑,與呂不韋的對峙的情節引發了一波全民討論。其實,何止是秦始皇本人,後世關於他生父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那麼,秦始皇的生父是否如傳言所說是呂不韋呢?接下來宿管阿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千古謎題。
  • 小櫻講歷史:亂世英雄呂不韋,傳言是秦始皇生父,真相竟是?
    小櫻講歷史:亂世英雄呂不韋,傳言是秦始皇生父,真相竟是?呂不韋,衛國濮陽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前249年以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呂不韋有如此成就,與一個人是分不開的,那就是他的老情人趙姬。
  • 秦始皇的生父是誰?異人還是呂不韋,至今沒有答案
    說到秦始皇的傳奇人生,就避免不了聯繫到呂不韋驚世絕豔的做派。秦始皇的傳奇一生多半都是呂不韋的福利加持而來,就連秦始皇名義上的生父秦異人的地位都是呂不韋運用自身巧舌如簧的言談爭取而來,秦始皇的生父在歷史上依然是眾說紛紜的未解之謎。
  • 歷史上三大未解之謎,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誰?是呂不韋嗎
    第三個,秦始皇「生父」是誰?一般說來,秦始皇是戰國末期秦國國君莊襄王和趙姬的兒子。但是秦始皇除了有嬴政和趙政兩個名字外,還有一個名字叫呂政。嬴是秦人姓,趙是指出生在趙國,那呂姓又作何解釋呢?這就涉及到關於他生父的另一種說法了,那就是趙國商人呂不韋。
  •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誰,究竟是不是呂不韋?為何一直未真相大白?
    統一天下第一人秦始皇功業千古,卻也為我們留下千年謎題。觀歷代帝王皆身世血脈清晰,唯有秦始皇生父之謎至今仍眾說紛紜,未有明確定論。這還要從呂不韋在趙國經商,偶遇秦國質子異人說起。呂不韋為人精明,擅於抓住機遇。他雖以經商發家,但他知士農工商等級森嚴,縱使商人家財萬貫卻屬末等人。呂不韋為改變身份地位,只得搜索可借力的潛力股,由此他一見異人便覺奇貨可居,冒險風投異人,並將自己愛妾趙姬獻給異人為妻。
  • 呂不韋戰國末期有名商人丞相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中國戰國時代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南)著名商人,戰國後期著名政治家,後位及秦相,在秦為相十三年。廣招門客以「兼儒墨,合名法」為思想中心,合力編撰《呂氏春秋》,有系統性的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後為先秦雜家代表人物之一。
  • 一代權臣呂不韋,是如何實現商人到政治家的角色轉換?
    一代權臣呂不韋,是如何實現商人到政治家的角色轉換?呂不韋,本來是一個普通的商人,最後如何一步步成為,秦朝的宰相,甚至是秦始皇的仲父?呂不韋本人是衛國人。他的祖上也沒有做官的人,反而本人精通商業。但是就這麼一個普通的商人卻締造了,秦始皇后面的偉業。
  • 君父,仲父,繼父,《史記》記載自相矛盾,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誰
    秦始皇繼位前,秦已經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具有吞併六國的條件。但在他親政時突然發生一場叛亂,而這場叛亂卻是由他的"父親"發起的,能否經得起這次考驗,將決定秦國的命運和前途,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會出現秦始皇之父的爭論呢?
  • 狸貓換太子,秦始皇身世成謎,呂不韋是秦始皇的生父嗎?(上)
    秦始皇嬴政的生父是誰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姫,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這段記載說,秦始皇是莊襄王的兒子。莊襄王在趙國做人質的時候,在呂不韋家見到趙姬,一見鍾情,娶為妻子,生下了贏政。莊襄王就是嬴異,也叫子異,是秦國的第三十三代國王,莊襄王是他死後的諡號。在這裡,司馬遷將秦始皇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明言他是子異和起姬所生。
  • 《大秦賦》中的呂不韋,是不是秦始皇嬴政的生父?看看正史如何說
    談秦說漢(320) 《大秦賦》中的呂不韋,是不是秦始皇嬴政的生父?看看正史如何說 事實上,關於嬴政的生父,《史記》與《資治通鑑》裡是有很詳細地描述的,間接地指向呂不韋。 公元前259年,長平之戰後,趙國與秦國籤署了兩國休戰結盟協議,趙國承諾割讓六個城邑給秦國,相互派遣人質。於是秦昭襄王不受待見的孫子,異人被派往邯鄲。但後來雙方毀約開戰,趙國對異人不以禮相待,直到遇到了邯鄲商人呂不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