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真正開悟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2020-12-14 明月天心

佛教裡講究「覺悟」,一切眾生皆可通過修行而明心見性、覺悟成佛。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開悟了呢?開悟是不是就像佛菩薩的神通那樣無所不能呢?並不是。佛教從來不是談玄說妙、搞神通,佛陀也告誡後世弟子嚴禁以神通說法,因為這樣易使人走上邪路和迷信。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覺」,佛法的照現離不開我們樸素的生活,在實際生活中去醒悟、實踐,才能真正受用。人的起心動念、行住坐臥無不是修行,把當下的生活過好了,不執念過去、不憂懼未來,才能實現人生的究竟自在和解脫。不必把「開悟」搞的太神秘,真正開悟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一、心中無事、心無掛礙,不生任何雜念妄想。

佛教禪樂《春歌》裡寫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一個人最大的福氣不是家財萬貫,而是內心的安寧與清淨。身上事少,自然苦少。「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們之所以整天煩惱不斷、憂心忡忡,就是因為想的太多,看不開、放不下,心中貪念、執念太多,既想得到這個,又想要那個,故而感受人生之諸苦。

一切唯心造」,人生之苦樂皆由心而感知,心亂則一切亂,心安則一切安。人生在世猶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學佛應時刻觀照好自己的念頭,如如不動,心能轉境,而不被外境所轉,才能於任何境緣中處變不驚、鎮定自若。不論是遇到順境還是遭遇違緣,都能保持平靜淡然的心態,如此即為開悟的狀態。

二、為人處世中道,不走極端。

正所謂「月滿則虧,物極必反」,凡事不可強走極端,應知中庸之道,處事不偏不倚、調和折中,中間才是恰到好處。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歡劍走偏鋒,信佛也是迷信神力,認為自己一旦求佛,佛菩薩就必須加持自己,否則就質疑佛法的真實性,簡直是愚痴無知。

一個人如果太極端,就會深刻地感受到命運的大起大落、大是大非,從而也會令自己的心時刻處於跌宕起伏之中,不得安穩。比如,遇到得意之事,不要過於忘形,因為往往福禍相依;遇到悲傷之事,也不要過於哀愁,因為往往苦盡甘來。

凡事不要做得太滿,花開最好的時候是半開,而一旦全開,就離花落不遠了。人生最貴莫過於一個「忍」字,不大喜大悲,沒有善惡美醜之分別,時刻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自然泰然處之,遠離一切煩惱妄想,斷除一切苦厄。

三、不盲目相信和崇拜,有自己的智慧和悟性。

學佛應當向內求,「心外無物、心外無法」,不要搞形式主義、自欺欺人,更不要盲目相信和崇拜,要有自己的認知和覺性,不要人云亦云,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是否真正受到佛法的利益,要問問自己的心,不要看別人,修行是自己的事,與別人無關。

學佛學什麼?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有了智慧,才能不迷惑、不迷信,建立正知正覺,不斷修福修慧修身,精進修學,從而擺脫苦厄、遠離愚痴煩惱。

以上這3大特質,你身上有嗎?希望大家都能夠持戒修行、秉持正法,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祈願正法久住、利樂有情。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真正「開悟」過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質,你有過嗎?
    導語現今時代,拜佛學佛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夠得道開悟的人卻寥寥無幾。我們常說的得道開悟,其實是兩個概念。得道是得道,開悟是開悟,得道開悟是分開的。所謂的道,即自然界的運行法則。若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都能夠與該法則相應,沒有絲毫違背,就叫得道。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有這5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佛家常說一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佛教普渡眾生,廣度有緣之人,與佛無緣的人,佛也渡不了。雖然佛陀曾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但又因為眾生業力有別,業障重的人是難以聞到佛法的,即使你有意去渡他,他也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
  •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這三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學佛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讓自己開悟,開悟與明心見性不同,開悟的解釋是指開智悟理。也就是悟道一些道理的人,都可以說是當時開悟了,這種開悟與佛教常提到的明心見性則不同,簡單理解平常的開悟,也就是小悟,而真正的覺悟,則是大徹大悟。真正學佛開悟的人很多,但達到大徹大悟境界的人卻寥寥無幾。
  • 佛教:真正的「開悟」人通常有這三個特點,你有嗎?
    介紹在的時代,有很多人崇拜和學習佛教,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得到教化。我們常說啟蒙其實是兩個概念。啟蒙就是啟蒙,啟蒙就是啟蒙,啟蒙是分開的。所謂道是自然法則。如果我們的身、口、心都能符合這一規律,而沒有違反,那就是道。明白法律,看到自己的心,叫做覺悟。
  • 佛說:命好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你有嗎?
    世人常說一句話: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命裡有福的人,往往人生順風順水,坎坷少、時運佳;而命裡無福的人,往往障礙重重,多磨難、福氣薄。為了改變自己的運勢,許多人可謂想盡了辦法,比如到廟裡燒香,找算命先生卜卦等等,這些辦法有用嗎?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身上都有這4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相比陽善,陰德更有功德,更能被上天所記功。一個人廣積陰德,自有上天善神護佑。有句話叫「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我們所做每一份善業都沒有白白流失,都是在為自己積攢陰德,最終都會到了自己身上。世間萬般,唯有因果最為公正,不會誤導人。利益他人就是惠及自己,為自己修福,人生有因果、命運有輪迴,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 佛教:命好之人,身上都有這5大「特質」,看看你佔幾個?
    常言說得好: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命好有福的人,往往諸事順遂,一生活得幸福自在;命苦福薄之人,往往諸事不順,一生活得顛沛流離。有人就質疑:真的有命運一說嗎?命運無法改變嗎?並不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所謂命運,皆是人自己感召來的,完全掌握在人自己手中。
  • 佛教:命好福深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你有嗎?
    為何別人事業有成,家庭和睦,自己卻什麼都得不到,別人的好運和福氣,又是從何處來呢?佛門中講「因果」,世間萬有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一個人的福報和運氣,當然也是因緣法,不會憑空而來,也不會憑空而去。如是因,如是果,我們周遭的境遇,不管順遂還是困頓,都是前因招致的後果。舉例來說,「因」就如同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而「果」就是落在枝頭上歇腳的鳥兒。
  •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這三大特徵,看看你身邊有沒?
    如果他依然對你笑,那就是個高僧;如果不動聲色,那就是個很厲害的和尚;如果拂袖而去,說明水平也還行;如果跟你對罵,那估計是個普通角色;如果一幫和尚出來打你,那你就趕緊跑吧!這是那位同行半開玩笑說的話,但是卻也從表明,像高僧這種開悟的人,他們早已將人世喧譁放下了。那麼真正開悟的人,都有什麼特徵?
  • 真正開悟成佛的人,往往有這些顯著特徵,看看你有嗎
    隨著佛學在全世界的推廣,如今學佛的人可以說是越來越多,學佛的人越多,產生的問題也就越多。尤其在如今信奉科學的年代,學佛之人最疑惑的就是佛和菩薩真的存在嗎?存在的話又身處何方呢?修佛修的是心,是指心靈的開悟,但是對於開悟許多人並不了解,畢竟學佛之人無數,開悟的能有幾個?修心如何才算是開悟?很多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陷入迷茫,就像船在狂風暴雨中沒有方向一樣,永遠也駛不到終點。
  • 佛教:開悟前的三種特徵,看看你都有嗎?
    禪宗是漢傳佛教八宗之一,又名佛心宗,隨著佛法的興盛,越來越多的信眾開始參禪打坐,以求開悟明心。尤其當參禪的人,以宗門的機鋒轉語設問,我們不能應答,更覺得禪宗法門高妙。究竟何為開悟?《法華經》云:「照明佛法,開悟眾生。」《華嚴經》說:「開悟一切愚暗眾生。」開悟,就是開智悟理。
  • 佛說:這三種人慧根最高,很容易開悟,看看有你嗎?
    「慧根」兩個字出自佛教,佛教認為,一個人如果能通達真理,就可以稱為「慧」。慧也可以理解為智慧,智慧越高的人慧根越高,慧根越高,越容易開悟。智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稱慧根。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菩薩就在我們每一個慈悲的念頭裡,在我們的心中,心中有佛、有善的人,時時處處都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真正有佛緣的人,也可能不信佛,不研習佛經禪理,不在寺廟,而就在紅塵中。許多人喜歡到寺廟裡燒香拜佛,往往也會偏執地認為只有寺廟裡那尊尊木雕泥塑的佛像才靈驗,這就顛倒無知了。
  • 佛教:大富大貴的人,身上都有這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安娜卡列尼娜》中說過: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沒錯,天底下幸福的人,真的是相似的,那些大富大貴的人,身上也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看看你有嗎?這世上有四種人,第一、大富大貴的人。第二、貧窮困苦的人。第三、富貴的窮人。
  •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大都具備這3種特質,你有嗎?
    你是為了公司變得更好而工作,還是為了自己變得更好而工作?若你與老闆生在同一時代,你能比老闆做得更好嗎?大多數人努力工作,放棄自己的生活,看似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實則根本搞不懂自己到底是為誰在工作。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你的生活與做得工作並非有直接聯繫,你的婚姻幸福也不允許你為了工作,忽視自己的家庭。以前我在工作的過程之中,一位關係不錯的同事跟我說:「我要是與老闆生在同一時代,肯定做得比他更成功。」
  • 身上具備這「兩種特質」的人,是真正的富貴命,你有嗎?
    文|凌小麥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衣食住行,什麼都是需要錢的。沒有錢,你的生活質量真的會很糟糕。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富貴命,但富貴這東西,還真是強求不來。一個人身上若具備這兩種「特質」,大富大貴是早晚的事。用這些特質對自己也做一個基本的判斷和對照,以便為自己的未來也可以發展得越來越好。心地善良,為人厚道。人善人欺天不欺,真正富貴的人,一定是有一顆善良的心。
  • 心理學:謙虛的人才最有魅力,真正謙虛的人,身上都有這三個特質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與一個謙虛的人打交道,謙虛的人身上既有實力,又有人情,這是他們身上最大的魅力。而一個真正謙虛的人,身上必有這三個特質,這是他們贏得人心的關鍵,也是他們能夠走入別人世界的關鍵。看看你是謙虛的人嗎,這三個特質你有嗎?
  • 佛教:「與佛有緣」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相信每一個到寺院拜佛的善信都希望自己能夠得佛菩薩庇佑,與佛菩薩感應道交,那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與佛有緣」呢?是那些天天往寺院跑的人嗎?是那些天天燒香磕頭的人嗎?未必。心中若無佛,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用。
  • 佛法:開悟的人,往往都有這三個特徵,你有嗎?
    我們以各種方式修行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能學習到佛的智慧,最終開悟。開悟就是打開智慧之門,悟出人生的道理的意思。信佛學佛之人對生活或多或少都有所悟,有的人悟道淺顯一些,有的人悟道深刻一些。我們大部分人在學佛的過程中開悟的時間都是相對很短暫的。
  • 佛教:佛渡有緣之人,這3種人佛也渡不了,看看有你嗎?
    佛教有四大禁忌,即無緣不能渡、因果不能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有些人很好奇,不是說佛菩薩慈悲,眾生平等嗎?怎麼還「無緣不渡」,區別對待呢?這並不是區別對待。雖然所有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的佛,但因為每個人的業力和根本機制不同,不是每個人在今生都會有福報和善緣與佛陀結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