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周佳 菏澤報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為報導講好新時代、新動能、新菏澤故事,近日,「新動能新菏澤——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菏澤行」菏澤採訪團實地走訪山東湖西王集團鑄業有限公司、山東恆舜新材料有限公司,探究菏澤市新舊動能轉換的創新發展之路。
正在生產的器械
產業蝶變發展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單縣北環路中段的山東湖西王集團鑄業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技術改造項目現場。
在項目改造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看到一座4萬平方米廠房正在建設當中,已初具規模,預計2021年10月建成投產。
「新廠房將啟用現代化的智能化自動生產線,建成投產後,湖西鑄業整體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以上,實現利稅2億元以上,其中稅金過億元。」山東湖西王集團鑄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啟軍說。
湖西鑄業生產出來的產品
「我們的智能化生產技術改造項目,以智能化、綠色環保為主導,智能防錯、少人化,採用行業先進的生產工藝,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智能綠色工廠,實現能耗監控、物料自動配送、狀態跟蹤、智能調度、設備運行狀態監控等全過程的智能化質量追溯和管理。」朱啟軍介紹,「公司國際市場客戶主要分布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國內客戶主要為中國重汽、陝汽、三一重工等。」
據了解,智能鑄造的生產效率是同等規模傳統鑄造的3倍。產品主要用於商用車、農業裝備、風電等六大系列領域。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交匯,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融合發展,讓技術為傳統製造業賦能,是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破題之舉。
培育新動能 創新是第一動力
年產6萬噸高性能不溶性硫磺項目現場
單縣化工園區的年產6萬噸高性能不溶性硫磺項目現場。土建已基本完成,廠房內的核心反應設備正在進行管道安裝。項目正式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實現利稅4億元。
設施正在安裝
據悉,目前尚舜已經建成了3萬噸級全球第二大的高熱穩定性不溶性硫磺生產線,具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該項目共獲得授權專利4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
「我們兩個車間共有48臺核心反應設備,每臺設備重量大約在500噸左右,造價約200萬。」山東恆舜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波說到。
部分已經安裝好的設備
王波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不溶性硫磺是子午線輪胎生產以及高端橡膠製品的必備助劑。我們生產過程採用獨創的一步法工藝,整個生產過程不使用水,全程除少量生活汙水及地面衝洗水外,基本無生產廢水產生。溶劑二硫化碳循環使用,使用先進的尾氣回收工藝,基本沒有廢氣產生。副產物結晶硫磺經處理後循環套用,完全實現了硫循環,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環保工藝。」
恆舜擬建六萬噸級的不溶性硫磺生產裝置將是全球最大的高性能不溶性硫磺單體生產線,對于振興民族橡膠工業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2020年,單縣縣委、縣政府為加快傳統動能優化升級,共實施技改項目34個,1-9月份完成技改投資11.2億元,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6%,製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8.4%,在全市各縣區中位列第3。全縣規模以上化工企業達到10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
【來源:大眾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