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坤
● ● ●
在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中,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指向了一個財務指標「毛利率」。
11月18日,蔚來汽車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在這份備受關注的財報中,蔚來刻意強調自身第三季度汽車銷售毛利率達14.5%,綜合毛利率為12.9%,環比第二季度的8.4%毛利率上漲4.5個百分點。
在蔚來公布第三季度毛利率之前,小鵬汽車也宣布小鵬第三季度毛利首次實現轉正,毛利率為4.6%;理想汽車則是將整體毛利率提升至19.8%,直逼特斯拉。
三大造車新勢力毛利率的轉正,讓外界開始聚焦三大造車新勢力,畢竟毛利率提升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公司盈利能力的加強。這讓不少投資人士猜測,三家新勢力正試著跳過了資本市場給汽車企業定下的剛性指標,以描繪未來的方式不斷給關注者注入信心。
但也有行業人士針對毛利率轉正尖銳的評價,當新能源汽車中概股把「毛利率轉正」當做自身股價飆升的說辭時,也許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轉移人們的視線。因為從根兒上講,還沒誰能把眼下新勢力在資本市場的異常表現說的那麼清楚。「畢竟目前為止造車新勢力仍然沒有爬出事實虧損的泥潭」。
1
毛利率轉正的三大造車新勢力
單從毛利率這一財務指標來看,目前三家車企的狀況均呈現持續好轉態勢,毛利率均已實現轉正。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理想汽車的毛利率分別為8%、13.3%及19.8%;蔚來汽車毛利率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轉正,第三季度則繼續提升至12.94%;小鵬汽車在第三季度才得以轉正,毛利率僅為4.2%,而前兩年分別為-24.33%、-24.05%。
·理想智造2018年、2019年毛利率水平沒有查詢到
至於毛利率轉正並增長的原因,三大造車新勢力不約而同的將原因指向了:「由於某些材料的購買價格下降,以及產量提升導致單位製造成本降低等有關。」
儘管三家企業毛利率呈現了令人欣喜的上漲態勢並轉正,但從關鍵的淨利潤指標來看,三家造車新勢力卻並沒有爬出虧損的泥潭。
根據三個企業的財報,2020年第三季度,蔚來汽車歸母淨利潤為-11.49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收窄58.5%,與上一季度相比收窄11.0%;小鵬汽車方面,小鵬汽車第三季度淨虧損11.48億元,與2019年同期淨虧損7.76億元相比有所擴大;理想汽車2020年前三季度淨虧損分別為7710萬元、7520萬元和1.07億元,不過第三季度淨虧損環比增長42.2%。
一面是輿論熱議的不斷熱炒的毛利率轉正並持續增長,一面是還沒有事實淨利潤轉正的財務情況。兩方截然不同的印象就是目前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市場和外界印象的割裂存在。
2
毛利率究竟能反映什麼?
根據資料,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指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上述計算可以看出,銷售毛利率的增長主要關係收入和成本。無論是售價降低,還是成本上升了,都會造成毛利率的增加。
從表面上來看,毛利率越高意味著公司產品的盈利能力越強,公司服務的盈利能力越好,這是從銷售收入中減去銷售成本後非常直觀的結果。但評價企業經營水平的複雜性遠不止毛利率這一指標。
相關行業人士形象舉例:假設你有一個小賣鋪,進貨價1塊錢的康師傅,賣了2元,毛利50%;但是在此基礎上,整整一年時間就賣了一瓶,拋去房租人員等等剛性成本,淨利潤可能虧損十分嚴重。
對於大多數造車新勢力而言,由於單車價格較為昂貴,配合短期內新車交付量的上升,整個營收毛利率可能會出現改善的情況。但由於新能源汽車在開發設計層面需要巨額投入,同時也有固定資產的損耗,因此用毛利率評價企業經營情況不夠準確。至少不能很全面的評價現階段企業的經營情況。
觀察人士指出,如果從財務數據價值上來看,淨利潤比毛利潤更有意義。不管毛利多高,如果淨利潤為負,那還是虧損,經營會有很大問題;毛利很低,如果運營效率高,出貨量大,淨利潤可以保持在一個較好的水平。
造車新勢力從2012年以來,基本上處於燒錢的階段。在產品上市初期,造車新勢力大多處於虧本賣東西的狀態,隨著交付量的上升虧本賣東西的情況得到改善。但是前期的大部分投入和運營成本仍然巨大。
對於大多數造車新勢力而言,如果想真正賺錢(淨利率為正),必須讓毛利潤支付公司的所有費用和盈餘,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目前廣告和其他費用遠遠超過產品本身的製造成本,這將導致高毛利,低淨利潤甚至虧損的情況。
總的來說,高毛利和低淨利潤的出現,是由於市場規模小和大量支出平均分攤到每個單位產品上造成的。這就是為什麼市場份額有時極其重要。這就是薄利多銷的道理。
但消息人士也對汽車預言家強調,毛利是淨利的基礎,一家企業毛利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它的淨利,而淨利最終是要分給大股東,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話,盈利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股價走勢。
總而言之,所謂毛利率對於目前造車新勢力的經營情況評價有限。如果以毛利率高低吹捧造車新勢力,那顯然是捧錯了,觀察人士坦言。
3
「毛利率比較好『炒』」
既然沒有絕對的參考意義,為什麼現階段造車新勢力還在狂炒毛利率概念?針對這一問題,來自華泰證券的相關人士明確表示,相比事實的淨利潤虧損而言,上漲並且轉正的毛利率對資本市場來說有著強大的號召力。
「對於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大家還是保持了一定的投資熱度。因此具有噱頭的造車新勢力評價指標有助於這些企業在資本市場層面的更進一步表現。『毛利率是新概念企業最好炒的概念之一』」。
汽車預言家梳理發現,在毛利率轉正並持續增長信息公布後,三家造車新勢力企業在市場當中的股價都呈現了一定程度的上漲態勢。這表明在資本市場當中,毛利率是能夠充分影響投資人判斷的一項重要財務指標。
因此,對於毛利率的粉飾優化變成了資本市場中大家心照不宣的常規操作。
究其原因正是毛利率這項指標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些私募大佬們口傳心授的一個「選股妙招」。由於毛利率高的公司從概率上代表著公司有很強的溢價能力和談判能力,而銷售毛利率高的公司還意味著公司的淨利潤相比較高。因此很容易在企業特定發展時期用來大做文章。
不過,一位資本人士向我們道破了其中奧秘,毛利潤高從長期持股的結果導向看,主要集中在行業壟斷類的企業中。換句話說,行業制約才是左右毛利率是否該作為衡量企業的一項硬指標。而當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新勢力造車在淨利潤都沒能轉正的情況下,這項標準的意義也定然是大打折扣。
回到新勢力的身上,在製造成本沒能得到有效分擔,單車利潤很難提升的前提下。鼓吹毛利率的意義顯然很容易得到投資者和輿論的關注,這對已經赴美上市的新勢力企業就成了一個很好的說辭。
根據這樣的推斷,不難理解毛利率成為短期內其博弈市場的一個重要話術背後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