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間時分,中通快遞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封《中通快遞關於調整快遞價格的告客戶書》,中通快遞表示,因快遞業受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即日起調整快遞價格。
不久之後,韻達快遞亦在其官方網站發布通知價格調整的《告客戶書》。原因同中通快遞一樣,均為人力、物料以及運營成本等因素的影響。
網友調侃:為什麼漲價你心裡還沒點X數嗎?馬上雙十一就要到了……
不過,據了解,目前除中通和韻達外,順豐、圓通、申通等尚未有調價通知。
目前,國內快遞業發展迅速。根據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監測數據顯示,單今年國慶、中秋假日(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快遞業就共完成快遞業務量7億件,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長15.5%。這背後,電商的繁榮功不可沒。
日前,中國郵政網發文聚焦國內快遞物流發展三季度。文章指出,近年來,快遞業的高速發展中,電商一直都是其重要助推器。「京東618」、蘇寧「818」、淘寶「雙十一」,國內電商巨頭們的「造節」讓快遞也呈現出了爆發式增長。去年「雙十一」,商務部公布的數字顯示,全網交易金額超過1800億元,產生了6.57億件快遞,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為4.6億。
那麼,物流企業利潤成本幾何呢?目前,國內物流巨頭中,「三通一達」及順豐都已上市。根據財視傳媒在啟信寶上查詢公開信息得知,於今日宣布快遞價格上漲的韻達快遞,2017年一季度營收18.92億元人民幣,毛利潤為5.38億,淨利潤2.79億元。其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額為14.7億,其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2.21億元。
此外,隨著快遞逐步滲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快遞員這一職業也開始被關注。數據表明,單順豐就有近40萬名快遞員。
不過,儘管企業強調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存在,但實際上基層快遞員的薪資水平卻不容樂觀。今年年初,就不斷有快遞網點「倒閉」的現象出現。
今年2月,有媒體報導,位於上海市徐匯區龍吳路的申通上海「盧灣公司」倒閉,造成大量快件積壓。無獨有偶,同月,北京圓通某站點亦被網友曝光,網友投訴稱,該站點積壓了幾萬件快遞,電話也打不通,疑似站點倒閉。有消息稱均系站點業務員改行跳槽所致。京東集團執行長劉強東還在網上發聲,稱目前大眾只能看到電商表面,但看不到背後90%以上的電商從業人員沒有五險一金或者少的可憐的五險一金。劉強東喊話,以剋扣配送員和賣家從業人員的福利帶來的快遞業、電商表面「繁榮」該停止了。
據一份2016年發布的《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數據,快遞員的薪資大都由基本工資和計件工資構成。大多數快遞員薪資普遍在4000~5000元之間,8000元以上的薪資佔比不到1%。此外,還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員工不穩定,部分公司還將快遞員定為「臨時工」並沒有繳納社保,報酬則是按業務提成計發。
不過,此前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曾在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通達」系快遞多加盟模式,而而加盟式快遞發展長期依賴低價策略,快遞費用多年停滯不前,快遞底層確實越來越貧瘠。此外,近年來隨著各種合規、合法要求下,快遞商的人力等成本的確在大幅上漲,已經佔到服務總成本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