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的西北部,漠漠黃沙中,有一片碧海藍天,傳說在2500年前,大名鼎鼎的古代哲學家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在此得道升仙。這就是居延海。「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仲秋的早晨,居延海已寒風似刀削,我從頭到腳全副武裝翹首以待,那是當年徵戰匈奴的將士們故鄉的方向。漢唐明月下的將士,是否也如我一般守候過日出東方?微弱的星光灑在湖面,那樣的清晨,他們在浴血殺敵,還是在夢回故裡?
風吹過,如鏡的水面泛起層層漣漪,靜謐的湖邊,仿佛能聽到自己的心跳。雲層變幻,紅日靜靜地升起,不緊不慢地將天空和湖面染成自己的顏色,而蘆葦蕩在這一片濃鬱的朝霞中婀娜地搖擺著,人們驚嘆聲未落,驚呼聲又起——海鷗!成群的海鷗呼啦啦飛了過來!
恍惚間,我仿佛回到了洱海,彩雲之南,蒼山腳下,紅嘴鷗也曾圍繞在我身邊,鳴鳴其音,翽翽其羽。時光經年,大漠之北再相遇,我相信,這就是在洱海與我嘻戲過的故友。
穿行在茫茫蘆葦中,就穿過了塞北與江南,穿越了千年的時光。紅霞褪去,行走在大西北特有的藍天白雲下,悠然自得,正所謂「道法自然,無所不容」。剎那間雨點狂落,來不及躲避,又是晴空萬裡了。遊道的盡頭,湖中的親水平臺上,是老子騎牛塑像。秦時明月漢時星光,唐時戰鼓宋時狼煙,都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唯有碧海藍天和漠漠黃沙組成了色彩瑰麗的西北畫卷,在寂靜中綿延著亙古與曠遠。
居延海距額濟納旗60公裡,車程1小時。我們是9月底去的,日出時間大約7點半,實際上6點多就晨曦初露了。清早沒有景交車,從景區門口走到蘆葦蕩還很遠。因此,看日出要在5點就出發。沿棧道走不遠就有兩個日出觀景臺,其實棧道上並不是看日出很理想的地方,要走到水邊。最佳地點應該是差不多走到老子騎牛像那一帶了。
秋天的清晨寒風凜冽,臉上象被刀子刮似的,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天氣變幻莫測,忽晴忽雨,要帶上雨具。我們看完日出,走了一段蘆葦蕩,坐了一段景交車出來。看日出這段時間是景區遊人最多的時候,如果是看完日出離開,能走出去就還是走吧,景交車能不坐還是不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