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臺釣?估計你釣了10幾年魚了,還搞不清這個概念

2020-12-16 漁課堂

到底什麼是臺釣?估計你釣了10幾年魚了,還搞不清這個概念。

無論是咱平時用的技法,還是咱買的裝備,還是咱議論的話題,還是咱教給大家的知識,絕大部分都是建立在「臺釣」這一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咱們大家搞的都是臺釣。自臺釣在內陸流行了30來年,這種悠哉的釣法太受人喜歡了,不過,你真的「認識」臺釣嗎?本期《漁課堂》呀,小漁就給大家聊聊臺釣的真正面貌。

一、臺釣的必備裝備。

想玩好臺釣,或許你認為你正在玩臺釣,那先看看你的裝備是否符合臺釣的標準吧。起碼,你要有一套臺釣魚竿、一套立式浮漂、一套線組、一套魚鉤,以及釣箱、餌盆、凳子、魚護等等。如果缺了,對不住,你這臺釣還沒玩開。為什麼這樣說?往下看。

二、臺釣的核心思想。

臺釣被發明出來的真正用意,大家想過嗎?其實臺釣就是為「悠閒」釣魚人設計的。你看,不需要那麼長也不需要多麼結實的竿,更便於看的清晰浮漂,鉤子還多了一個,而且最重要的,只需你坐在那裡不用動,就能釣上魚。所以,適合臺釣的環境,是那種魚多的地方,比如魚塘。只不過,臺釣由於讓人「過於舒服」,加之中魚率較高,漸漸成了人們都喜歡的釣法,迅速風靡。

三、越界已久的臺釣。

說了臺釣的初衷和其適用範圍,咱們再看看現在的臺釣都越了多少界了吧。適合釣複雜水情和淺水的傳統釣,被臺釣戰略了,釣大魚常用的多抓鉤等釣法以及新入的路亞也被臺釣佔領了。基本上,釣魚的地方基本都是臺釣了。但是,人家臺釣還真在各路高手手中,成了,釣什麼都能釣到而且效率不低。

說白了,臺釣猶如一個小美女,專長是做做飯掃掃地,但卻幹了修車、拉貨等等很多大老爺們的活兒。說到這,各位釣友是對臺釣更有信心了呢還是想去嘗試用別的釣法了呢?起碼你對臺釣,有了更深的認識了吧?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好,希望本文能幫到各位釣友,能為各位釣友拋磚引玉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您有不同意見或有更好技巧,請盡情吐槽和指導。喜歡的釣友煩請動下金手指點個關注哦~~就不說您的關注是我的動力了,您不關注,漁課堂也會每天為您更新更好更有用的釣魚內容哦~

《漁課堂》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你知道臺釣中的釣行程是什麼意思嗎?
    在翻閱一些關於臺釣文章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個詞叫做「釣行程」,也有很多釣友們在先聊天或者是留言的時候也會提到這個詞,那麼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作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什麼是釣行程?在垂釣時,在水皮到水底之間的水層吃餌,垂釣者會根據魚兒的覓食水層來決定鉤餌所在的位置,魚兒在水皮到水底之間的吃餌水層,就叫做釣行程。釣行程是相對於釣底,釣定層,釣翻身等而言的,從廣義上來說,它應該屬於釣浮的範圍,但是它跟釣浮又是不一樣的。很多初次接觸到釣行程的釣友很容易將釣浮和釣行程搞混,其實兩者有著一定的不同點。
  • 冬天野釣:沒有障礙物的水域,魚都藏哪裡?臺釣和傳統釣哪個好?
    冬季魚難釣,除去魚的活性低、覓食不積極外,重要的是魚趨溫的特點,棲息、躲藏在深水處、水草窩裡,基本不四處遊弋,打窩、聚魚有難度,自然難以垂釣。而釣友的問題很有意思,「在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垂釣,到底是「臺釣好、還是傳統釣好」,想要回答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需要從下面幾個點入手,具體如下:1、臺釣、傳統釣法簡介2、魚在沒有障礙物的前提下,它的分布、棲息在哪裡?3、在不同條件、環境下,到底是臺釣效果好,還是傳統釣好?想要清楚的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知道魚的棲息特點,層層推進,具體如下。
  • 春釣鯽魚還是臺釣技巧最好用,精通臺釣調漂技巧,鯽魚必釣到爆護
    我是釣魚人冰冰,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釣魚技巧,大家趕緊點擊上方關注我!春天來了,很多釣友又要春季臺釣了,而我們最常釣的魚種便是鯽魚了。臺釣時影響魚獲的重要一個因素便是調漂了,春季釣鯽魚何時凋零何時釣鈍,若不注意往往是會影響魚獲的。浮漂調釣的直觀靈敏,是會大大提高中魚率的。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春季臺釣鯽魚時有關的調漂技巧。浮漂的靈與鈍歷來是大家臺釣時爭論的焦點,有的主張凋零,有的主張調鈍,真是眾口難調,這也給新手帶來了困撓,究竟應該怎樣客觀的調漂呢?
  • 釣魚釣到所謂的白條到底是什麼魚?為什麼那麼多!
    那麼釣魚釣到所謂的白條到底是什麼魚?為什麼那麼多!白條魚,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鯉科屬的一種魚類。中文別稱:條、鰷、子、白鰷、白鱎、藍刀魚、遊刁子、青鱗子、尖嘴子、浮鰱、餐條、餐子、川條子。臺灣別稱:白鰷、餐條、苦槽仔、海鰱仔、奇力仔。
  • 臺釣釣魚的時候,有什麼辦法讓雙鉤同時中魚?辦法是有,但不敢用
    臺釣釣魚的時候,有什麼辦法讓雙鉤同時中魚?辦法是有,但不敢用。 不知釣友們想過沒有,咱釣魚的時候是上鉤中魚好呢,還是下鉤中魚好?估計有的釣友會說,肯定是「雙棒」最好啊(雙棒就是雙鉤同時中魚),這不抬槓,除了機率很小的雙棒,到底上下鉤哪個中更好呢?咱本期《漁課堂》來說一說。
  • 臺釣浮漂調釣的原理,到底是調重要還是釣重要
    這兩方面度重要,非要說哪個更重的話,那釣的部分顯然是更加重要。很多釣友特別是新入坑的選手,對於浮漂的調釣都是一知半解,而且這種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反正我就是這樣。對於一些關於浮漂調釣的術語也不甚了解,像什麼釣靈釣鈍,調高釣低,調低釣高,甚至跑鉛,飛鉛等等,可能我們都會使用,但是原理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接下來我們來仔細說明。為什麼有傳統釣和臺釣之分呢?
  • 臺釣中,主線與子線搭配到底遵循什麼規則
    臺釣的等竿線組裡,有人說不包含子線,有人說包含子線,說包含的主流是一些開黑坑塘釣的老闆,當然這些年這個說法目前也很少了,說不包含子線的主要是跟著目前國內競技釣比賽中的條款,大線等竿,子線對摺後長度一般不超過35~45之間這一條,當然具體包不包我也問過圈子裡好幾個大佬,也是眾說紛紛,
  • 調四釣二究竟是不是萬能調漂?搞清楚調目和釣目,你就明白了!
    現今釣魚圈子裡用得最廣泛的釣法,莫過於臺釣了,而每個接觸過臺釣的釣魚人,對於「調四釣二」這個詞肯定不陌生。調四釣二是在臺釣最初傳入國內時和臺釣一起傳過來的,是一種調漂方法,指的是調目為4目,釣目為2目。
  • 臺釣被禁?不存在,從釣魚的角度看長江禁漁
    臺釣會被禁止嗎?這個問題恐怕會讓幾千萬釣魚人嚇出一身冷汗。出現這個疑問源自於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於加強長江流域禁捕執法管理工作的意見》,在禁捕的前提下,制定了開放娛樂性垂釣的一些規範,其中一點是:允許採用一鉤、一線、一竿的方式。
  • 天冷就知道盲臺釣?學這一招傳統釣,不釣30斤都不好意思收竿!
    這些水域面積都不大,而且有著很多的障礙物,像什麼雜草,藕根,水面可能還漂浮著許多的浮萍、革命草等等。但是就在這小小的水域中,由於網工難以作業,電工藥師又遭遇嚴打,使得水域成為魚類的一方樂土。但是在這種水域下,我們尋常的懸墜式釣法無法有效的作釣,那麼就得請上我們今天的主角——傳統釣。傳統釣其實在大陸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在臺灣的懸墜式釣法傳入大陸以前,我們都是在用長竿短線七星漂的傳統釣進行垂釣。
  • 釣到一條魚,眼睛「炯炯有神」,臉上還帶「閃電」,是什麼魚
    時隔五六年了,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它的名字。我們從圖片上看到,這條魚的臉上有點藍色的「閃電」,而且它的眼睛炯炯有神,跟常見的魚還真不一樣!我是搞不明白,所以我要分享給見多識廣的釣魚人,讓大家來給出正確的答案,如果你知道,不要吝嗇留言處告訴我!據這位釣友說,自己出差了十來天,期間也無法去釣魚。當日垂釣的時候,也是剛到家。自己心想回來了,得去找個地方釣釣魚過癮!說幹就幹,到家收拾好釣具就要出門,剛出門就碰到了同村的二狗。二狗問他要幹啥去,他說去村口河邊釣魚。
  • 這就是你釣不到魚的真實原因,真後悔才知道,為啥沒人早點告訴我
    許多釣魚時間不長的釣友經常會因為釣不到魚而困擾,看到許多老釣手在那裡不斷的上魚,自己的浮漂紋絲不動,也是感覺很洩氣,但是釣不到魚的原因也有很多,有可能你用的餌料,線組都和其他老釣手一樣,但是自己卻總是釣不到魚,很可能是你下面這四個方面出現了問題!
  • 為何說野釣鯽魚,用傳統釣朝天鉤,效果比臺釣更好一些
    ,改臺釣為傳統釣,亦或者改子線雙鉤,為朝天鉤釣法,而且越來越多的釣友認為,朝天鉤釣法,似乎效果比臺釣更好一些。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慨,是因為朝天鉤釣法,相較於臺釣而言,確實是有著好幾個方面的優勢,如投放精準、不宜掛底、吃口清晰、調釣簡單、餌料適用性廣、釣距釣深比較遠,如果說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大板鯽的上鉤率,確實比臺釣的釣法要高一些;因為朝天鉤釣法可以用10米以上的長竿,釣深、釣遠,都不是臺釣能媲美的,所以優勢自然比較明顯,那麼,這些優點,具體在哪些細節上
  • 越來越多的釣友轉而選擇橋筏釣,方便利索魚釣的又多,釣過還想釣
    相比於臺釣,橋筏釣不用疲於到處尋找釣位,也不需要行走在坑坑窪窪、雜草叢生、布滿荊棘的水邊。每次垂釣結束後、滿鞋子的泥巴,回去還要被家長一頓臭罵。其實,在乾淨的橋邊上,你也一樣能讓人享受到垂釣的快樂,這就是橋筏釣。橋筏釣目前在我國南方比較盛行,它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可以讓人在河中心上垂釣,這是臺釣竿難以到達的地方。
  • 臺釣水域走水走漂如何應對?4個技巧釣流水走漂也能連竿爆護
    臺釣最典型的的特點就是鉛墜懸浮,如果水流嚴重很容易導致浮漂和鉛墜漂移,對於應對流水走票確實有一定的困難,總結幾個小技巧,流水走漂一樣可以釣到魚。一、釣遲鈍釣遲鈍應對流水不太強的情況可以使用,比如你調四釣二,那你可以增加鉛墜的重量,調平水釣二目。
  • 不是說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嗎,怎麼亮水區比草洞還好釣?
    地勢的不同也可以理解為亮水區存在著優勢條件,什麼意思呢?釣位的選擇或說水裡某一區域有沒有魚,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一般的規律,深度合適且有水草確實是選擇釣位的有利條件,但是對於水底的某一地,到底是否適合魚群的停留,這又不是唯一的條件。
  • 臺釣調漂技巧,調目和釣目之間有啥關係?
    臺釣中的調漂是比較複雜的一個技巧,方法很多,但是說到底也無非是調目和釣目的變化而已,通過調目和釣目的變化來達到適應當前魚情。很多釣友學習臺釣的調漂都是從調四釣二開始的,那臺釣中的調幾目,跟釣幾目之間到底有啥關係呢?
  • 黑鯛魚的兩種垂釣方法,臺釣選擇釣位是關鍵,避開風浪才能上大魚
    常見的有黑鯛、白鯛、黃鰭鯛魚,這幾種都屬於鯛科魚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黑鯛的垂釣技巧。黑鯛生性多疑,膽小,警惕性非常高,感覺到一點點的危險立馬開溜,屬於雜食性魚類,主要食物有小魚、小蝦、海蟲、蚌類、甲殼動物、海藻等等。
  • 從日本的黑拉釣法,對比臺釣,淺談中日釣魚文化的差異
    第三,則是體系,日本的各種文化體系,如茶文化、食文化,都是形成的固定的體系之後,才能冠以文化,簡單點說,就是必須要有步驟,而這些個步驟,不僅僅是為了襯託儀式感,而是要追溯,到底為什麼要這樣,要麼有歷史淵源,要麼有哲學理念,要麼有科學概念;簡單點說,就是必須要有理論支持。
  • 想要釣好魚就要先打窩,如何做好窩才是決定漁獲最關鍵的因素
    古人最開始釣魚的時候是沒有打窩這個概念的,只是後來無意中發現了打窩的好處,才有了誘魚釣魚的概念,然後一直流傳下來。而臺釣的流行,更加豐富了打窩的形勢,臺釣的優勢就是誘釣結合。一個是量要夠足,一個是要經常補窩,玩黑坑釣友都知道,一般釣個幾條魚起來後,馬上就會進行補窩,或鉛皮帶窩,或帶散炮,野釣也同樣適用。不能因為釣了幾條魚後就興奮起來,忘記了補窩,這樣會越釣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