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副省級城市房價變化:深圳是長春7.6倍!4城在下跌

2020-12-07 明墨財經

副省級城市是中國城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行政級別僅次於直轄市。在金九銀十之後,現在的副省級市的房價是多少?哪個城市的房價上漲壓力更大?首位財經記者梳理了中國住房市場平臺上15個副省級市的平均單價數據,發現深圳在15個城市中排名第一,廈門排名第二。#房價#

排在榜首的深圳,比排在榜末的長春貴7.6倍。副省級市房價也出現分化,東南部幾個城市面臨上行壓力,而山東和東北副省級市房價正在下跌。需要解釋的是,這裡的價格是平均單價的概念,是全市的價格。

一般而言,中心城區主要城區的一手房價格,將明顯高於這一價格。據數據顯示,2020年10月,深圳的平均單位價格達到每平方米78722元,遠遠領先於其他15個城市,是全球第二貴的城市廈門的1.6倍,是長春的7.6倍。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10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價格變化的數據,在過去的五年裡,深圳的二手房價格上漲了83.6% ,是70個城市中漲幅最大的。此外,10月份深圳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9% ,同比上漲15.5% ,兩項指標均居首位。

與此同時,深圳房價仍然受到供求關係的影響,雖然需求方面的調控已經明顯加強,但購房需求仍然較大,需求方面的缺口依然明顯。數據顯示,在過去四年中,深圳實際提供了七百六十六點六公頃的住宅用地,僅佔實際建設用地供應量的百分之十四點二。

過去3年,每年僅提供8.1萬套住房,難以滿足平均37萬新居民的需求,居民住房擁有率僅為24% 。總體而言,副省級市房價呈現南北差異,部分城市房價居高不下,全部來自東南沿海地區,最後6個城市全部來自北方。從空間分布上看,華南最高,長江三角洲次之,山東、中西部次之,東北最低。

如果你從國家計劃具體指定的城市來看,房價依次是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呈現出由南向北逐漸下降的趨勢。對於副省級市來說,房價最低的三個城市都來自東北,而且都處於每平方米幾萬元的低水平,距離排名倒數第四的西安很遠。

其中,最低長春為10303元/平方米,哈爾濱為10990元/平方米,明顯低於江蘇、浙江、福建許多中小城市。城市房價南北差異與經濟發展,特別是新興產業的發展和人口流動,以及經濟結構和地形有關。中原房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北方很多地方都是國有企業主導的,早期工業化和大量的非商品房,包括大量的棚戶區,很多人不必購買房產。

相關焦點

  • 15個副省級城市房價:深圳是長春7.6倍!青島呢?
    副省級城市在行政級別上僅次於直轄市,不但有足夠的實力,還在周邊城市影響力上有特殊的意義。其房價波動,也成為一面鏡子,透視著城市發展的相關內核。近日,相關媒體梳理中國房價行情平臺上15個副省級城市的平均單價數據,其中,深圳位居第一,廈門位居第二,位居榜尾的則是長春。第一的深圳房價甚至是長春的7.6倍。
  • 深圳平均單價是長春7.6倍,濟南青島等4城房價在下跌
    副省級城市在行政級別上僅次於直轄市,是我國中心城市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在金九銀十過後,副省級城市當前的房價如何?哪些城市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中國房價行情平臺上15個副省級城市的平均單價數據發現,15個城市中,深圳位居第一,廈門位居第二。第一的深圳房價是榜尾的長春的7.6倍。
  • 副省級城市房價分化:第一名是最後一名的7.6倍
    近日媒體梳理中國房價行情平臺上15個副省級城市的平均單價數據發現,2020年10月,深圳的平均單價達到了每平方米78722元,在15個城市中遙遙領先,是第二名廈門的1.6倍,是最後一名長春的7.6倍。整體上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房價呈現出南北分化的態勢,房價高的幾個城市,全部來自東南沿海地區,後六名城市全部來自北方地區。從空間布局上看,華南最高,長三角次之,山東、中西部再次之,東北最低。如果從五個計劃單列市的情況來看,房價高低順序依次是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呈現出由南向北逐漸遞減的態勢。
  • 副省級城市有哪些名單 副省級城市GDP數據排名(表)
    1993年7月,中央明確除深圳、重慶、大連、青島、寧波、廈門這6個非省會城市仍保留計劃單列市外,其餘省會城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1994年,原14個計劃單列市和濟南市、杭州市共16個市的政府機關行政級別被定為副省級,但仍為省轄市。重慶則於1997年成為直轄市,副省級市減少為15個。
  • 15個副省級城市,你打卡過哪幾個城市?
    截止2020年,我國有15個副省級城市。副省級城市比一般地級市有更高的行政地位以及政策優惠。 1.廣州 代表性景點:廣州塔,長隆野生動物園,長隆歡樂世界,沙面,陳家祠,白雲山等等。2. 武漢 代表性景點: 黃鶴樓,東湖,戶部巷,武漢長江大橋,武漢歡樂谷,武漢大學等等。
  • 15個副省級城市70年|長春,塞外名城「長」成現代都市
    (圖片提供:中車長客)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偉大時刻,全國15家副省級城市黨報,聯手奉上了一份「慶生禮物」,接力講述15城解放發展70年故事!今天,請將目光對準長春!長春是在近代崛起的一座年輕城市,從1800年建治長春廳到現在,她已經走過了219年的歷史。
  • 2019年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深圳第一 廣州第三
    據瀋陽統計局數據,15個副省級城市中,深圳、廈門、廣州、武漢、南京、成都常住人口的人口密度超1000人/平方公裡。 城市面積小,常住人口源源不斷增加,這使深圳成為「最擠」之城,2019年深圳人口密度6730人/平方公裡。廈門位居第二,人口密度僅2525人/平方公裡,1950年廈門人口密度343人/平方公裡,廈門人口密度增長7.4倍,目前,廈門島內人口密度很高。
  • 一促一提,這兩座副省級城市樓市呈現兩重天
    因此當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這個概念後,我們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陸續發現全國城市的房價已經由全盤高漲演化為重點城市持續高增長、部分三四線城市庫存高企、小部分地級市房價下跌。 但即便如此,房價下跌的趨勢仍舊出現在部分地級市,一二線城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的房價依舊堅挺且保持穩定增長(部分城市出現高增長)。
  • 北方22城房價過萬:北京天津青島西安領跑,多城房價下跌
    濟南、大連和西安這三個副省級城市均價都超過了每平方米1.5萬元,分列四到六位。第七和第八名的城市均來自河北,分別是河北省省會石家莊,以及鄰近北京的廊坊。此外,同樣來自河北的唐山,位居北方第十。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國三大城市群之一,整體購買力較強。在黃河流域的幾個中心城市青島、鄭州、西安和濟南都是萬億城市或者準萬億城市。其中,青島、濟南和西安都是副省級城市,西安和鄭州是國家中心城市。這些城市整體經濟實力在北方地區位居前列。
  • 15個副省級城市聯手!哈爾濱,共和國長子亮相!
    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南京日報、廣州日報、深圳特區報、杭州日報、寧波日報、長江日報、廈門日報、濟南日報、青島日報、西安日報、瀋陽日報、大連日報、長春日報、哈爾濱日報和成都日報等15家副省級城市黨報,聯手製作了一份「慶生禮物
  • 我國有15個副省級城市,東北佔4個,看一下你的家鄉有幾個
    1994年,為了促進城市經濟更好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國家把將部分城市定為副省級市。這些城市的黨政機關主要領導幹部行政級別為省部級副職。這些副省級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地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到目前為止,一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我們看一下是哪些地方,有沒有你的家鄉。
  • 15個副省級城市,如今兩個一線,7個新一線,東北4市落後了
    有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共計15個副省級城市的水平,這些城市在當時是各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如今又取得了怎樣的發展呢。廣州和深圳,這是兩個雙胞胎兄弟城市的城市,在同一省,不僅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在中國的一個省2個一線城市同時出現的是非常罕見,江蘇作為經濟大省,目前還沒有一線城市一個也沒有,廣州和深圳,一個是老牌城市,一個是新星城市,現在經濟總量差不多了,武漢、成都、南京、西安、杭州、青島、寧波等中國的城市現在成為了新一線城市中,實力也對中國的未來,一線隊伍的城市房內特別是上遊的成都
  • 15個副省級城市相比,怎樣做經濟排名呢?你怎麼看?
    15個副省級城市相比,怎樣做經濟排名呢?你怎麼看?至少不能僅僅看GDP總量副省級城市是在1994年2月25號正式實施的 ,至今已經26年歷史,其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某些城市能夠更好的發展經濟,帶動周邊經濟發展。除了在1997年重慶直轄之後,少了一個副省級之外,這二十多年來並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 南北方房價差異明顯,你會怎麼選擇
    副省級城市是中國行政層次僅次於直轄市的第二大城市,是中國中心城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黃金時代之後,目前各副省級城市的房價是多少?哪些城市的房價壓力更大?數據顯示,2020年10月,深圳平均單價達到78722元/平方米,遠遠領先於15個城市,比廈門高1.6倍,比排名最後的長春高7.6倍。
  • 東北城市普遍遇冷,一線城市房價堅挺
    隨著疫情的影響逐步褪去,市場活躍度逐步提升,3月份開始價格環比漲幅持續擴大,隨著6、7月份以來多城紛紛出臺收緊調控政策,市場均價環比漲幅自6月份開始呈現回落跡象,本月二手住宅市場均價止漲轉跌,整體來看二手住宅市場呈現穩定運行態勢。
  • 廣東房價前三甲:深圳是廣州2倍,第三名又會是哪兒?
    廣東房價前三甲:深圳是廣州2倍,第三名又會是哪兒?廣東,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是目前國內人口最多的省份,自1989年起,該省生產總值便連續領跑全國各省,近些年取得的驕人成績,大家有目共睹。第一名:深圳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深圳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各地人才,不過佔地面積是硬傷,只有1997.47平方千米,卻擁有常住人口1343.88萬。
  • 中國15大副省級城市房價排行:瀋陽購房壓力最小!
    1、深圳:56746元/m2、廈門:49443元/m3、廣州:33543元/m4、南京:31031元/m>5、杭州:30499元/m6、寧波:25919元/m7、青島:16672元/m8、武漢:16782元/m9、成都:16129元/m10、濟南:15209元/m11
  • 長三角、珠三角房價飛漲,京津冀房價卻哭了!
    >各級城市房價漲跌變化趨勢來看,一線城市房價有漲有跌,其中深圳和廣州表現上漲,北京與上海二手房價格表現下降,北京同環比連續兩月下降。下跌城市中,濟南同環比雙跌,環比跌幅超7%,其他城市基本穩定。>38城11月房價表現又會是如何?
  • 安徽16城最新房價出爐!滁州房價下跌4.54%……
    安徽省16個地市最新一周房價一覽 1、本周16城中,9城房價出現上漲,合肥 2、數據顯示,本周7城房價出現下跌。其中,下跌城市為滁州、淮南、淮北、亳州、宿州、銅陵、宣城,下跌幅度最大的城市為滁州,跌幅為4.54%。
  • 3月全國121城二手房房價下跌 2020年房價走勢如何?
    根據中國房協主辦的中國房價行情數據顯示,全國3月份121個城市二手房房價環比2月下跌。從監控的318個城市看,近4成城市二手房房價下跌。那麼,2020年房價走勢如何?01一線城市二手房房價均下跌截至4月7日,根據中國房協主辦的中國房價行情數據顯示,從具有象徵意義的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看,3月二手房房價環比2月均不同程度下跌。分別跌幅為2.85%、5.85%、3.63%、1.21%。其中深圳跌幅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