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2020年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論壇暨格致論道•灣區

2021-01-13 澎湃新聞
報名|2020年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論壇暨格致論道•灣區

2020-08-17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論壇

暨格致論道•灣區 第6期

『 破曉 』

2020,疫情突發

夜幕之下,星月無言

華夏兒女,整裝齊發

奮戰一線,探究起源

追溯病毒,篩選藥物

為心靈造樹洞

述一座城的悲喜

8月23日 廣州·廣東科學中心

跨領域的五位講者

用他們的故事、堅守和熱淚盈眶

讓「破曉」來臨

演講嘉賓

陸家海 X 全球健康共同體

只有動物和環境健康了,人才能健康

中山大學流行病學和微生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和澳洲埃迪斯科文大學兼職教授、One Health 研究中心主任,衛生檢驗檢疫中心主任、廣東省科學技術實驗室聯合會會長,廣東省熱帶醫學會副會長,廣州市預防醫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流行病學、one health(同一健康,如 新發傳染病、抗生素耐藥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共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200 餘篇,主持或參與國家重大專項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10餘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5 項,是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中華預防醫學雜誌、國際病毒學雜誌等編委和國外期刊如Vaccine,BMC Infectious Diseases, One health 等雜誌的審稿人或編委。2003年曾作為廣東省「非典」科技攻關領導小組成員,研究出首個「馬抗SARS病毒免疫球蛋白」,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特邀專家參與SARS疫苗研製規程和動物模型標準制定等,新冠發生後,和世界著名流行病學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有「病毒獵手」之稱的利普金(Lipkin)建立國際合作。曾獲得廣東省委、省政府抗擊「非典」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榮立解放軍三等功等榮譽。

朱華晨 X 病毒與人類進化

人類8%的基因來自於病毒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終身教職,汕頭大學兼聘教授,汕頭大學•香港大學聯合病毒學研究所副所長。自2011年開始,連續六年每年均獲得香港大學年度最佳研究成果獎,2013年獲得國際流感與呼吸道疾病學會(ISIRV) 頒發的優秀青年科學家潛質獎,2016年獲得香港大學傑出青年科學家獎,2017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019年獲得首屆「英雄杯」中國實驗醫學傑出青年獎,2020年獲得第16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金鐘 X AI 篩選新藥

有了超算,神農不必嘗百草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高性能計算部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獲美國埃默裡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性能生物醫藥計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於國家高性能計算環境的生物醫藥應用服務社區」項目負責人和中科院先導項目課題負責人。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委員、生物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計算(機)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遺傳學會生物大數據專業委員會委員。已在國際知名學術雜誌上發表SCI論文40餘篇並受邀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上作學術報告40餘次。

張陳茜 X 拯救睡眠

疫情期間,超三成醫護人員受到失眠困擾

香港中文大學精神醫學系博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醫生,廣東省突發事件心理危機應急幹預專家。參與國家多項科研項目研究,已在國際知名學術雜誌上發表SCI論文10餘篇。所在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撰寫了中國醫師協會《「新型冠狀肺炎病毒」防控時期健康睡眠手冊》和中國睡眠研究會《對「新型冠狀肺炎病毒」防控時期睡眠監測的建議》,且與深受大眾歡迎的小林漫畫合作出版了《抗疫心理防護實用手冊》。

丁璨 X 春天的武漢記憶

是中國人的良善,戰勝了這場疫情

從事媒體行業十年。大型醫療紀錄片《人間世》分集導演。曾任合肥廣播電視臺《晚間播報》、《早安合肥》新聞主播。加盟上海廣播電視臺後,導演作品有《人間世2》之《暴風雪》、《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之《臉龐》、「舌尖上的安全」系列直播,滬昆高鐵通車大直播、北盤江特大橋通車等大型報導等。其中《人間世2》獲得第25屆白玉蘭「最佳系列紀錄片」獎、2019上海廣播電視獎二等獎。

了解詳細報名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

活動時間:2020年8月23日 10:30-12:30(入場時間為10:00-10:15,10:15後禁止入場)

活動地點:廣東科學中心-學術交流中心多功能廳

報名入口

溫馨提示:

按照防控要求,參加現場活動的觀眾請提前準備好惠康碼或穗康碼綠碼,在進場前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進場後全程佩戴口罩,不得隨意走動。

如果沒有預約上或不能到場的觀眾也不要著急,本場活動我們還將於8月29日進行網絡首播。首播連結將在8月28日推出,敬請期待!

網絡首播平臺:新華社客戶端、百度APP、騰訊大粵網、虎牙、一點資訊、新花城

格致論道主辦: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

本場活動指導單位:廣州市科學技術局、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廣州市科技進步基金會

本場活動主辦方: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本場活動承辦方:中國科普博覽

本場活動戰略合作媒體:百度百家號

媒體支持: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日報、科技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科學報、中國青年報、文匯報、解放日報、共青團中央、環球時報、央視新聞、百家號、虎嗅網、觀察者網、瞭望智庫、環球科學、騰訊新聞、騰訊科技、新浪科技、騰訊精品課、網易公開課、愛奇藝、西瓜視頻、秒拍、快手、抖音、微博科普、今日頭條、一點資訊、企鵝號、知乎、喜馬拉雅FM、廣州市科協公眾號、廣州科普網、羊城晚報、廣東省電視臺、廣州廣播電視臺、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新浪網廣東頻道、央廣網廣東頻道、鳳凰視頻、活動行

關于格致論道

「格致論道」,原稱「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的科學文化講壇,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中國科普博覽承辦。致力於非凡思想的跨界傳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獲取更多信息,歡迎關注格致論道官網:self.org.cn,微信公眾號:SELFtalks,微博:格致論道講壇。

關于格致論道 · 灣區

格致論道 · 灣區,是講壇落地粵港澳大灣區的系列品牌,由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負責運營落地,邀請中國散裂中子源陳和生院士、重離子加速器夏佳文院士、香港大學蘇萌教授、澳門大學王山鳴教授、臺灣中央大學阮啟弘教授、法國音樂家彭小波等20多位重磅嘉賓登臺,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來源:格致論道

原標題:《報名|2020年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論壇暨格致論道•灣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雙院士12月18日將登臺2020海交會暨格致論道·灣區講壇
    12月18日上午,作為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的特邀講壇,格致論道·灣區第9期「起航」(簡稱「2020海交會暨格致論道·灣區講壇」),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與大會開幕式同期舉辦,由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州科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 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創投生態(前海)合作論壇舉辦
    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創投生態(前海)合作論壇參會代表合影。論壇主辦方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8日從中國科協獲悉,時值前海合作區成立10周年之際,為促進在海峽兩岸暨港澳及未來大灣區發展趨勢下產學研孵化加速緊密合作,「海峽兩岸暨港澳協同創新創投生態(前海)合作論壇」7日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辦。
  •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開幕
    造型頗具未來感的無人駕駛汽車駛到入口處,嘉賓在現場觀眾的歡呼與掌聲中走過紅毯步入會場……8月23日,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6位院士、專家以走紅毯的方式「閃亮登場」,拉開了今年廣州科技活動周的序幕。  今年恰逢全國科技活動周舉辦20周年。
  •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論壇在浙大舉辦
    7月26日,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大學校長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辦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輝出席論壇。浙江省副省長成嶽衝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在浙大120年的歷程中,創新已成為其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據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介紹,浙江大學已經初步形成了「創意、創新、創業」一體化的拔尖人才培養體系、「原創、研發、轉化」全鏈條的科研創新生態體系。浙大培養出的創新創業人才,還與阿里系、浙商系、海歸系並稱為浙江創新創業的「新四軍」。
  • SELF格致論道講壇首登海交會 向世界講好灣區故事
    SELF格致論道講壇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18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蔡浩梅)12月18日上午,作為2019海交會的特邀講壇,由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主辦的SELF+Guangzhou講壇,以「融·歸」為主題,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嶺南大會堂開幕
  • 兩岸暨港澳地區百餘影視人會聚臺北 共論中華文化「起承轉合」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新華社臺北12月26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26日,第十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第七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臺北開幕,吸引了120多位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影視藝術家、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參加,共同研討交流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影視藝術產業發展。
  • 2018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群眾徒步登山大賽在順昌舉行
    2018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群眾徒步登山大賽在順昌舉行 發布時間:2018-11-22 來源:福建省體育局 字體:
  • 西安交大參加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
    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於7月17日-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澳門大學、臺灣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超過40所院校機構,近400位參會者參加論壇。牛津大學等國外高校代表也特邀參會。西安交大學生處處長周遠一行10名師生代表受邀參加此次論壇。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大學成功舉辦
    本站訊(通訊員 胡業飛)2019年4月20日至21日,由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公共管理學院承辦的第十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原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大學成功舉辦。共有來自88家參會單位(其中港澳臺參會單位19所)的179名學者齊聚天大,圍繞政府轉型與社會治理、健康養老與社會保障、公共服務與公共治理等多個主題,展開學術探討。
  • 2020年「廣東科普十大好作品、好策劃」獲獎名單出爐!
    廣東企鵝新媒體學院、中山大學網際網路與治理研究中心支持的2020年「廣東科普十大好作品、好策劃」評選活動於2020年9月1日至9月25日舉行。9月25日第三屆廣東科普嘉年華暨2020年全國科普日廣東省主場活動正式開幕,作為本次嘉年華的重要環節之一「融媒智庫 科普傳播 科技抗疫」2020年廣東科普新媒體交流峰會同日在廣東科學中心珠江廳舉行
  • 格致論道走進校園之「科學大觀」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2021年1月12日,格致論道走進校園,為雙榆樹第一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新年禮物——第十六期活動《科學大觀》。劉勇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太陽系的那些事》人類對太陽系充滿了好奇,人類未來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命運取決於我們對太陽系,對宇宙的了解。我們不僅可以在太陽系中尋找資源,更可以預防來自太陽系和宇宙的災難。劉勇老師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介紹了太陽和它的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帶,最吸引同學們的是科學家關於宇宙最新發現。「八大行星中會有可能撞在一起嗎?
  • 探索未知、發現奇蹟,開啟尋夢之旅|格致論道·海澱活動回顧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11月21日,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第60期「正在發生」活動走進北京未來劇院,一場靈感與思考的碰撞正在發生,從宇宙信使到水語密碼,從柔弱植株到鑄刻珍奇,從未知生命到暗夜精靈,從北方土壤到小眾職業,八位講者講述了正在發生的科學奇蹟
  • 中科院第六期「SELF格致論道」公益講壇在北京聯合大學開講
    中科院第六期「SELF格致論道」公益講壇在北京聯合大學開講 2016-04-18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 「活動預告」探索者·創新之光|格致論道 第56期
    格致論道 第56期格致論道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探索者·創新之光』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火星探索、晶片技術……世界各國在前沿科技領域的競爭如火如荼我們對原創性創新的渴望對基礎科學發展的需求或許沒有哪個時刻如今天這樣迫切
  • 「活動預告」科學大觀|格致校園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格致校園系列之十六46億年前一個巨型星際分子雲的引力坍縮形成了太陽系至今太陽系內所有的行星都已經被人類發射的太空船探訪人類探測太陽系的腳步從未停止
  • 2020海峽兩岸(德州·慶雲)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暨兩岸中醫學術論壇...
    下面,我就海峽兩岸八極拳文化交流成果、2020海峽兩岸(德州·慶雲)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暨兩岸中醫學術論壇安排情況作簡要介紹: 一、海峽兩岸八極拳文化交流成果 八極拳發源於慶雲,創始人吳鍾,距今已有240多年歷史,在中國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2008年6月7日,八極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企業家創新創業發展論壇在青島開幕
    人民網青島11月27日電 (劉穎婕)11月26-28日,以「互聯互通 共創共贏·創意青島」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企業家創新創業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在為期三天的時間裡,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的青年企業家、從事深度研究的科技專家、洞察行業發展趨勢的產業大咖、助力科技創新的金融機構專家學者共400餘人齊聚島城,分享行業見解,展示創新成果,激發思考創新,深化交流合作。
  • 聽「未來N重奏」餘音震蕩|中科院格致論道第62期活動回顧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2020年12月19日,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第62期「未來N重奏」活動在上海海事大學港灣校區順利舉辦。本場活動由格致論道、上海市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中科院院士上海浦東活動中心、中科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聯合主辦。12月17日,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和前幾次探月任務相比,嫦娥五號任務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採樣返回」。是哪些「法寶」讓嫦娥五號既能精準著陸,又能帶回月球「寶藏」?
  • 2020年第四季度兩岸暨港澳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京發布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2020年第四季度兩岸暨港澳消費者信心指數於2021年1月8日在北京發布,大陸(內地)消費者信心總指數為106.6,排名居首;臺灣為96.0;澳門為86.5,香港居末,為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