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真的就是「棄禮義,任刑法」嗎?

2020-12-05 小白看古人

圖片源自網絡

在歷史上一直都存在著許多的未解之謎,今天筆者來說說「焚書坑儒」的事,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史學家們對秦始皇下令焚燒民間文史典籍一事充滿了怨言。而這似乎也成了始皇帝一生暴政的鐵證了。但是秦始皇為什麼要下令「焚書坑儒」呢?

圖片源自網絡

首先我們來看看史料上是怎麼記載的:秦始皇三十四年的時候,在秦始皇的壽宴上,有個名叫周青的僕射就開始對秦皇狂拍馬屁,什麼八荒六合呀,日月當空呀,拍的秦始皇一陣暗爽,並且還給始皇諫言,要把諸侯國改置為郡縣,結果這下就有一群人看不下去了,怕始皇一下就答應了從而損害到自己的利益,於是就上前對秦始皇說,商周建國近千年以來,都是統一天下後分封有功之臣,給君王當作輔佐,而陛下卻要讓有功之臣成為百姓,要是發生齊國田常、晉國六卿之類謀殺君主的臣子,沒有輔佐,誰來救援呢?所以要學習古時候的皇帝,分封有功之臣,天下才能長久。

圖片源自網絡

秦始皇也不知道誰說的更有道理,就問丞相李斯,李斯就說,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五帝的制度也不是一代重複一代,始皇陛下開創了大業,建立起萬世不朽之功,這本來就不是愚陋的儒生所能理解的。況且他們還是說的夏商周的制度,這更不值得學習了,現在天下一統,所有法令都是陛下一人說了算,百姓在家就應該致力於農工生產,讀書人就應該學習法令刑禁。結果他們不好好學習陛下的法令,卻要去學習古人,就建議廢除百家。秦始皇就說,好。 然後就開始了「焚書坑儒」。

圖片源自網絡

而這樣的一場中華文化史上的浩劫,在漢朝的文人眼中認為是秦始皇「棄禮義,任刑法」。以至於他們這樣的觀念對後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就算是現在的不少著作都是說秦始皇焚書其目的在於滅絕儒學,專用刑法。但是,這樣的觀點就對嗎?筆者並不覺得,原因有二:

其一,從前面的史料記載可知,「焚書坑儒」是由丞相李斯提出來的,而李斯他自己就是師從荀子,等於說他自己就是半個儒家弟子,所以他需要滅絕儒學嗎?而李斯又為什麼要提這樣的建議呢?

其二,「棄禮義,任刑法」的說法最先出自漢朝,而漢朝大家都知道是崇尚儒家文化的,特別是漢武帝時期,更是獨尊儒術。不言自喻,漢朝的學者肯定會這樣說咯。

根據以上兩點,筆者就可以推斷,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絕對不是「棄禮義,任刑法」,因為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儒家,而是為了帝國的治安。可以說那個時候的秦始皇絕對不可能會是被酒宴上一兩個臣子的言論就不知道怎麼辦的。只是做這樣的事情影響太過劇烈了,他問李斯不過是借李斯之口說出來而已,後來李斯被殺和這件事絕對有直接的聯繫,自古君王不都是這樣的嗎?何況是千古一帝的始皇帝呢。套路啊!至於秦始皇又為什麼會消滅百家典籍呢?

圖片源自網絡

這一點還是因為經過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分裂太久了,在這段天下紛爭的時間裡,諸子百家在長期辯難爭鳴中,相互取長補短,吸收借鑑,到戰國後期出現學術融合的趨勢。而學術融合是政治統一在意識形態領域裡的反映。所以,百家的學術絕對會對帝國的統治造成阻礙,所以他才會下定決心廢除百家而「任刑法」。這其實和漢朝的治國思路是一致的,只不過他們的路線不一樣,漢朝時「尊儒」而已。都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萬變不離其中。可以說漢朝江山能有400多年的歷史,秦始皇「焚書坑儒」絕對要記大功。

圖片源自網絡

至於秦始皇為什麼會「任刑法」,咱們明天再說咯。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真的焚書坑儒了嗎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焚書坑儒就是控制人民思想的措施。但是秦始皇真的焚書坑儒了嗎?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支持了李斯的觀點。實行郡縣制。同時採用並實施了李斯焚書的建議。下令除秦朝的典籍,醫藥,卜筮,農書以及國家博士所藏詩書諸子百家書之外,其他典籍,統統焚毀。並下令禁止談詩書中所示的內容,更不允許以古非今違令者當嚴懲。這就是焚書事件。
  • 焚書坑儒真的是秦始皇做的嗎?
    按照《史記》中的記載,「焚書坑儒」的確是秦始皇幹的,至少「焚書」這件事是確確實實發生, 沒有爭議的。李斯說這些人都是道古害今,虛言亂實,善其私學,非上(即秦始皇)所建(功業),應該令行禁止,違命者嚴懲。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議。除了秦記(秦國的史書)、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還有博士官們的藏書之外,其他的諸如《詩》、《書》、百家言論的書統統焚毀。這件事就是所謂的秦始皇「焚書」事件。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他真的殺學子燒史書了嗎?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他真的殺學子燒史書了嗎?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誤區,大家都說焚書坑儒,就把他們當成一件事情了,其實,這是兩件事情:焚書和坑儒。
  • 秦始皇都統一全國了,為啥還要焚書坑儒?焚書坑儒的目的是什麼?
    秦始皇都統一全國了,為啥還要焚書坑儒?焚書坑儒的目的是什麼?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自稱為始皇帝,開創了此後幾千年的皇帝制度。歷史上對秦始皇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認為他功大於過,有的認為他過大於功。但是無論後人怎麼評價,秦始皇都對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影響一直深入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幾千年。後代的皇帝很多行政統治手段都多多少少受到秦始皇的影響。
  • 焚書坑儒?這真的是秦始皇的真實寫照嗎?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北擊匈奴,南徵北越,修築長城,開闊西南,這樣一個創造了歷史的皇帝,卻在史學家的筆下,被描繪的兇暴、殘忍、迫害百姓、重視刑法、為君不仁。直到近代的史學界對始皇帝的描述才相對客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秦始皇真的「焚書坑儒」了嗎?是誰讓秦始皇背了黑鍋?
    也不知道他們自己信不信能找到神仙,如果自己信,這還好說,如果自己明明知道沒有,還敢這樣整天忽悠秦始皇,那他們也是膽兒夠大的。據科學家考證,我們的祖先智人,之所以能打敗其它人類,獨霸地球,就是因為我們能編故事。忠孝、公司、國家、世界等等都是我們人類編的一個故事,科學家叫:想像的共同體。只要你這個故事有人信,那對於信的人就是真的。
  • 秦始皇真的焚書坑儒了嗎?他做這些事都是有原因的
    焚書坑儒真的是秦始皇幹的嗎?焚書和坑儒是兩件事情,先說焚書,焚書並不是秦始皇所為,因為早在秦朝之前,就已經有了焚書,而且最初大家都認為當時是因為儒生反對秦始皇他才進行的焚書坑儒,其實不是的,當時儒家本來是來投靠這個君王的,然後傳播和歌頌他來取悅他,然後有一個儒生對君王的這個要求或者說是要功名的這個心太急切了,他想要讓秦始皇像古人一樣可以分封自己的和自己的兒子到各種為王,這個秦始皇當然是不可能答應了,而且還是對秦國的立國精神的挑戰
  • 你知道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嗎?焚書坑儒對後世造成了哪些影響?
    一直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心懷芥蒂,於是便想對當時的歷史背景做一番推敲,弄清焚書坑儒的因果,從而正確認識這一歷史事件。焚書坑儒是大的歷史背景下所產生的社會思潮的變更到了東周,周朝廷的威嚴被消費得越來越少,諸侯之間互相傾軋,戰爭不斷,出現了春秋五霸,形成了戰國七雄。
  • 秦始皇真的焚書坑儒了嗎?其中另有隱情
    世人皆知秦始皇焚書坑儒,卻對其中緣由知之甚少,但是,秦始皇為什麼這麼做? 焚書坑儒,這則典故大家一聽到腦子裡就會浮現出秦始皇嬴政的身影,他就是這次事件的始創俑者。 這件事件發生於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12年。
  • 秦始皇真的焚書坑儒了嗎?其中另有隱情
    世人皆知秦始皇焚書坑儒,卻對其中緣由知之甚少,但是,秦始皇為什麼這麼做?焚書坑儒,這則典故大家一聽到腦子裡就會浮現出秦始皇嬴政的身影,他就是這次事件的始創俑者。這件事件發生於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12年。
  • 焚書坑儒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是因為秦始皇殘暴不仁討厭儒家嗎?
    焚書坑儒歷來被視為秦始皇一生當中,最大的汙點之一。秦始皇一生統一六國,創立皇帝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當中,秦始皇大概是最有資格稱之為『千古一帝』的皇帝了。那麼,焚書坑儒這件事,真的就是一件徹頭徹尾的壞事,沒有一點正面意義嗎?其實也未必。雖然從後世的角度來看,焚書坑儒是一場文化浩劫。但如果我們考慮到當時時代背景的話,這個所謂的暴行,其實是非常有正面意義的。秦始皇是第一個位打下這麼多地盤,拿下這麼多土地的皇帝。而秦朝也是是我國歷史上首個能容納多民族,同時又是中央集權控制的國家。
  • 焚書坑儒真的是秦始皇搞出來的嗎?
    一提起「焚書坑儒」似乎世人都會直指秦始皇的暴政,說他出於個人自私而坑害了儒家學子,毀滅了大量文集,阻止了文學的進步的,還大開殺戒,一次活埋了四百多位儒生。然而,對於這起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歷史事件,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秦始皇並未坑儒,他坑的是一些江湖術士。受了成語「焚書坑儒」的影響,很多人都會以為焚書和坑儒是同一件事,但其實是兩件事,發生在兩個時期。首先焚書究竟是因為誰才出現的呢?歷史上有兩個人主張並最終促成了焚書,而巧的是,兩次焚書都發生在秦。
  • 秦始皇為何焚書坑儒?三大說法引爭議,影響華夏五千年
    「焚書坑儒」一詞出處《史記·卷121·儒林列傳》的說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學習過歷史的朋友應該對「焚書坑儒」這四個字都很熟悉吧?當然,之所以熟悉,不是因為我們對這四個字的理解有多麼的深,而是因為一個人,他就是秦始皇。
  •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真的是無奈之舉嗎?
    秦王嬴政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提起秦始皇,很多人都會想到「焚書孔儒」。也是我們歷史課本上讀到過的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歷史汙點。 「焚書坑儒」作為秦始皇身上的汙點之一,秦始皇為何要「焚書坑儒」呢?其實從根源上講,主要源於秦滅六國之後六國與秦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六國階層對中央集權制的反對,秦始皇在嘗試化解矛盾失敗之後,最終採取了激烈手段。問題根源,在天下一統後的劇烈衝突,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全面推行中央集權統治,如此一來卻導致國內衝突加劇,主要有三點原因: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並非殘暴不仁
    內容簡介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為了統一思想而採取的行動,因為運動主要針對儒家,在漢武帝時期之後儒家開始得勢,便將秦始皇形容得一文不值,並且將焚書坑儒行動形容為一場驚天屠殺。其實這並不是真相,焚書坑儒與秦國實行的「中央集權郡縣制」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 秦始皇焚書坑儒,真正目的是什麼?具體是為了打擊什麼人
    漢·孔安國《〈尚書〉序》中寫道:「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提到「焚書坑儒」這個歷史上著名的大事件,我們會想到的,一定同上邊這句話一樣。秦始皇暴虐殘忍,為了鞏固自己的專制統治,而焚毀經典,迫害儒生,對中國的文化傳承產生了巨大的打擊。
  • 秦始皇到底是為什麼要焚書坑儒?
    歷史上有很多人都在批判秦始皇''焚書坑儒'',難道秦始皇焚書坑儒真的做錯了嗎?秦始皇焚書坑儒不一定就全都是錯的,凡事都有個因果,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他不可能說一時頭腦發熱,然後就下令焚書坑儒了吧。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誘發原因是公元前213年,在秦朝都城鹹陽皇宮裡面的一次宴會上引起的,當時有一個叫做淳于越的博士在宴會上指責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建議的郡縣制制度。淳于越認為自周朝以來,天下八百多年都是實現的分封制度,現在秦朝不搞分封制卻弄個什麼郡縣制,這是不符合傳統的,淳于越還頌古非今來諷刺秦朝的郡縣制。
  • 焚書坑儒真的發生過嗎?或許歷史欠秦始皇一個解釋
    說起焚書坑儒這件事,很多文人都會憤恨的牙痒痒,因為歷史上記載秦始皇把一大堆的儒生和很多文獻典籍統統都給燒了,這給中國文化傳承帶來了極大的損失。但是,歷史上真的焚書坑儒是怎樣的呢?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你們了解嗎?
    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圖片來源:網絡 縱觀秦始皇一生的功過,「焚書坑儒」無疑是其中一件備受詬病的事情。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正確的嗎?為什麼會惹那麼多爭議呢?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正確的嗎?焚書坑儒並不是焚了所有異己的書,而是保留了相當一部分有用的書,比如關於耕種,紡織以及計算等,秦始皇隨後更是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為的正是更徹底的「大一統」局面。可以說嬴政打開了君主權力的大門 ,而焚書坑儒只是一個相應的措施,往後的千年都在延續著秦朝的制度,可想而知秦始皇的作為還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