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副館長人選公布 均為博士

2020-12-09 騰訊網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日前(5月底)宣布,吳志華博士將出任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一職。吳於 2018 年 9 月已借調至西九作暫任館長,協助創立香港故宮,他將於今年 8 月 5 日履新。此前一個月(4月下旬),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布委任王伊悠博士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院的合作項目,計劃於2022年啟用。該館將有7600平方米的展廳,用於展示故宮博物院所收藏中國藝術和文化文物,以及來自世界各地其他頂尖博物館的中國及國際展品。此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致力於學術研究和教育項目,藉此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的地位。

  相關報導:

  快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日動土 建築面積3萬平米 常設展藏品至少600件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吳志華

  吳志華出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

  吳志華將負責發展博物館的策略願景、展覽和節目,以及管理其館藏、展覽、教育、觀眾拓展策略、營運、籌款和財務管理。他將於2019年8月5日履新。

  吳志華於1988年投身公共博物館工作,在香港多間博物館擔任研究、策展和管理職務,至2002年晉升至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在2014年至2019年出任康文署副署長(文化)期間,他負責監督署方博物館、表演藝術場地、視覺藝術中心和圖書館等文化相關機構。

  他於2018年9月由康文署借調至管理局協助督導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發展,特別是有關展覽、策展、研究和建築工程。

  作為暫任館長,吳志華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一系列關鍵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包括團隊建立、展覽規劃和策略營銷。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管理局行政總裁栢志高先生等均讚揚吳志華是優秀人才及最佳人選。

  吳志華則對獲委任為館長感到榮幸。他透過新聞稿稱:

  非常榮幸獲委任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表明博物館將會創造一個充滿活力及創新的平臺,以啟發公眾和鼓勵公眾參與、促進對話和合作,以及推動創意和互惠的交流,「我很高興能夠帶領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啟首個章節,以及創建其成為世界領先致力推廣中國藝術文化的博物館」。

  王伊悠

  王伊悠出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委任王伊悠博士 (DaisyYiyou Wang)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研究策展及節目)。她將負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研究、館藏、展覽、出版、學習及公眾參與職能,以助實踐該館的核心使命及策略規劃。她將於7月2日履新。

  據介紹,王伊悠曾任美國波士頓迪美博物館中國與東亞藝術部主任策展人,策劃了一系列新展覽,還豐富了館藏並大力推動學術研究和國際合作。此前,她供職於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史密森博物學院旗下的佛利爾.賽克勒藝術博物館,獲得該學院頒發的博士後獎金、學術研究獎和弘揚世界文化獎。她曾在上海美術館、紐約所羅門.R.古根漢博物館、亞洲協會博物館及波士頓美術館等機構從事研究和策展工作。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表示:「王伊悠博士有助於我們努力為香港構建一個別樹一格的文化樞紐,展現一系列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特中國及國際藏品。她亦將扮演重要角色,確保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能達到和超過觀眾對一流博物館體驗的期望。」

  王伊悠曾策劃多場世界性展覽,她也是明清宮廷肖像與漆器、中國當代藝術及藝術收藏史的專家,曾策劃和聯合策劃多場成功展覽;包括與司美茵(Jan Stuart)共同策劃了「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大型展覽(2018-2019年),以新的角度來研究和展示皇后在清代宮廷藝術與歷史中的地位。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成員名單

  今年4月份,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布委任兩名新成員加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限公司(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任期由2019年4月1日起至2020年3月31日止,為期一年。新委任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成員如下:

  廖長江議員,SBS,JP

  鄧楨先生,大紫荊勳賢,SBS,JP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為管理局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負責制訂博物館的願景和使命,並為博物館的研究策展事宜、專業水平和營運制訂策略、政策和指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現屆全體成員名單詳見附件。

  附: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現屆全體成員名單

  主席

  陳智思議員,GBS,JP

  副主席

  李焯芬教授,GBS,JP

  成員

  丁新豹教授

  利張錫齡女士,JP

  林業強教授,MH

  婁瑋先生

  莫家良教授

  梁穎宇女士,JP

  馮永基教授,JP

  靳埭強博士,SBS

  葉傲冬先生,JP

  廖長江議員,SBS,JP

  鄧楨先生,大紫荊勳賢,SBS,JP

  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候補成員: 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2))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

  當然成員

  管理局行政總裁

  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在建文化項目之一,願景是為香港在濱臨維多利亞港、佔地40 公頃的填海土地上,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新文化地帶。文化區內設有製作及舉辦世界級展覽、表演節目和文化藝術活動的各類劇場、演出空間和博物館;並有佔地23 公頃的公共空間,包括長達兩公裡的海濱長廊。

相關焦點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由北及南,穿越半個中國;從古至今,橫跨歷史長河;傳統中華文化與香港都市文明碰撞、交融、輝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說:「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是緊密合作的夥伴關係,我們將來會攜手合作,一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這5位院長、館長來自同一所大學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如此,歷史博物館、歷史研究院等就成為後人認識歷史、了解歷史的主要來處之一。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省博物館……從蘭州大學走出的諸多校友,正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為中國歷史文化傳承與發展努力著。
  • 對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希望透過香港視角展示中華文化
    中新社香港11月28日電 (記者 龍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希望透過香港視角把中國的藝術和文化帶給全世界觀眾,說好故宮文物的故事」,出席第二屆「博物館高峰論壇」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28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闡述該博物館未來將在中華文化傳承上扮演的角色。
  • 京交會故宮分會場論壇舉行,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作主題演講
    【撰文/張喜斌 統籌/劉姝蓉】5月29日,「2019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故宮分會場論壇」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舉行。論壇的主題是「一帶一路」背景下文化保護與交流互鑑,來自國內外文化保護和交流領域的專家學者近300人參加論壇。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 計劃2022年開幕
    中新社香港11月18日電 (記者 劉辰瑤)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18日宣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結構竣工,標誌著這座世界級博物館及香港重要的文化機構邁向另一個裡程碑。圖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介紹博物館情況。
  • 館長帶你去博物館——第一站:故宮博物院
    ◆◆從今天開始,館長要帶你遊博物館啦!別怕,有館長,帶你看遍全球博物館。而故宮博物院的歷史你知道嗎?隨著清王朝的滅亡,故宮作為封建統治者的居所,也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宮殿收為國有,1914年成立了古物研究所。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為了躲避戰火,在經歷了多次文物南遷後,1947年故宮文物終於安頓下來,古物研究所合併至故宮博物院。
  • 國博舉辦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
    來自五大洲24個國家的40餘位國際一流博物館館長或代表以及國內50餘位博物館館長或代表齊聚北京。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歐敏行等出席開幕式。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副館長單威主持開幕式。「國之交在於民相親。」
  • 六大博物館館長齊聚 共話《書聲》精彩故事
    已經舉辦了六期的《書聲》欄目日前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呈現2019年度SMG《書聲》文博盛典,攜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侯寧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院長李舉綱和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登臺,共話《書聲》故事,共享文博精彩。
  • 周功鑫做客上海交大堂·世界博物館館長文博講堂
    許婧 攝   中新網上海3月30日電(記者許婧)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30日晚間做客上海交通大學堂[TANG]·世界博物館館長文博講堂,帶來題為《華夏之美——臺北故宮肩負的使命:中華文化的傳播》的主題演講。  「世界古老文明中,惟有中華民族所創造的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不曾中斷,並屹立至今。」
  • 前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受聘河北省正定縣博物館名譽館長
    據微信公眾號「正定發布」(ID:zhengding01)5月28日消息,5月28日,正定縣聘請原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擔任正定縣博物館名譽館長。正定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娜,副縣長趙軍會代表正定縣委縣政府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為他送去了聘書。
  • 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漢魏碑刻展為書法愛好者帶來文化大餐
    大家話經典|孔子博物館副館長楊金泉:漢魏碑刻展為書法愛好者帶來文化大餐編者按: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今年以「傳習經典融古慧今」為主題,以中華傳統文化推廣為重點。曬書活動啟動儀式在曲阜孔子博物館舉行。中國古代先賢探索曬書、曝書之法,肇始於周漢。每年農曆七月七,都有曬書的傳統。古人曬書是為了防潮防蛀,更好地保護書籍,又逐漸涵養了獨特的書籍文化。那些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籍得以世代相傳,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峨眉山藝術博物館館長-陳耿輝
    峨眉山藝術博物館館長-陳耿輝時間:2018-06-26 11:0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峨眉山藝術博物館館長-陳耿輝 四川省峨眉山市藝術博物館位於峨眉山市勝利鎮旅博大道99號。是峨眉山市唯一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擁有專職、兼職研究員、藝術家20餘名。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 預計2021年底完工
    1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主辦方介紹,項目封頂後還將進行內部建設裝修等工程,預計2021年底完工。封頂儀式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工地舉行。主辦方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於2017年6月29日由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標誌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由中建集團旗下中海集團負責承建,歷經三年多的建設迎來了封頂的重要時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表示,現在正在進行機電設施設備安裝工程,包括發電機、機電裝置等的安裝工作。
  • 央視啟動《國家寶藏》 九大博物館館長集體亮相
    中新網8月23日電 8月22日,中央電視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在北京召開項目啟動儀式,故宮博物院等9家博物館館長集體亮相。該發布會是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音員康輝主持。歷經兩年的籌備、研發,央視傾盡全力希望為全國觀眾打造又一場文化盛宴,以及具有高度關注話題的文化事件。
  • 62歲馮明珠接任臺北故宮新院長
    玉螭紋觿(戰國)本版藝術品均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懸缺1個半月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人選於昨日塵埃落定,馬英九辦公室13日宣布,任命馮明珠為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積極推動故宮南院建設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博物館和臺北故宮的關係一直非常好,這幾年兩館之間交流頻繁,他本人和馮明珠的私交也很好。「她在臺北故宮任職多年了,」談及馮明珠,陳燮君給予了很高評價,「她待人非常熱情,對中國文化非常認同,對歷史也很有造詣。她本身是一位歷史方面的學者,從未中斷過對於學術的追求,同時,她策划過一系列的大展。」
  • 【對話館長】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張銘心(中國博物館協會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館長)  「多元、包容、平等」為主題,似乎是特意給民族博物館準備了一個宣講的平臺。  白瑪頓珠(中國博物館協會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藏博物館副館長)  在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們創造有意義的體驗方面的潛力,是各博物館社會價值的中心。作為變革的推動者和被信賴的機構,博物館從未像今天這樣以建設性的姿態參與現代社會政治、社會、文化議題,以此展示其與社會的緊密聯繫。
  • 金磚國家博物館聯盟成立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擔任首屆主席
    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  昨日,首屆金磚國家博物館聯盟大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召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博士擔任首屆聯盟主席。 會上,巴西博物學院、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印度國家博物館、南非迪宗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金磚國家文博同仁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金磚國家博物館聯盟成立,共商金磚國家博物館合作共贏大計,為未來開展務實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 故宮博物館館長做客東莞文化周末大講壇,面對「段子手」稱號,他...
    館長金句頻現 惹來掌聲陣陣「延禧宮靈沼軒,全北京最老的『爛尾樓』」、「還沒進故宮博物館,孩子先丟了」、……在講座現場,單霽翔時不時爆出金句,惹得臺下不少笑聲和掌聲,只有他一人在臺上保持這嚴肅臉。單霽翔被外界稱為故宮的 「掌門人」,他卻堅持稱自己是最大四合院裡的「看門人」。將職工食堂改成洗手間、增加故宮休息座椅、簡化售票流程……單霽翔從2012年擔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他在任六年間,從小到大提升了故宮博物館的服務,故宮的開放區域從去年便達到了80%以上。
  • 那個給故宮文創啟蒙的館長,退休了
    另一個,是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於今日退休,繼任者為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過後單霽翔回應稱:「光榮退休,期待已久,但每天還會在故宮博物院走走,看看門。」  資料顯示,單霽翔生於195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  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象徵,代表著共同的民族記憶。在老一輩人眼中,故宮的形象是莊嚴、肅穆。
  • 圓桌|六大館長共話文物故事,故宮將展《韓熙載夜宴圖》
    澎湃新聞獲悉,這一文博盛典邀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等六大博物館館長、院長共話文博,通過現場互動問答方式,解答如何真正讓「文物活起來」。疫情期間,上博運用新媒體手段,通過『雲展覽』等形式進行文化傳播。博物館能夠凝聚人心,振奮人心,撫慰人心,療愈人心。對於城市而言,博物館具有燈塔的作用,是文化的燈塔、精神的燈塔,這也是上博未來不變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