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館長做客東莞文化周末大講壇,面對「段子手」稱號,他...

2020-12-14 廣州日報

館長金句頻現 惹來掌聲陣陣

「延禧宮靈沼軒,全北京最老的『爛尾樓』」、「還沒進故宮博物館,孩子先丟了」、……在講座現場,單霽翔時不時爆出金句,惹得臺下不少笑聲和掌聲,只有他一人在臺上保持這嚴肅臉。

對於大家戲稱他是「隱藏的段子手」,單霽翔表示不解:「大家都說我在講段子,但其實我說的都是故事、都是事實,都是真實做過的事情,我沒必要笑……但是,大家的笑點好像普遍都比較低。」

單霽翔被外界稱為故宮的 「掌門人」,他卻堅持稱自己是最大四合院裡的「看門人」。

將職工食堂改成洗手間、增加故宮休息座椅、簡化售票流程……單霽翔從2012年擔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他在任六年間,從小到大提升了故宮博物館的服務,故宮的開放區域從去年便達到了80%以上。

「這些都不難,真正難的是服務好每一個觀眾。」 單霽翔說。

讓文化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2016年底,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在網上獲得好評,而且喜歡這部紀錄片的,年輕人居多,大家表示要轉行到故宮「修文物」。「沒想到年輕人會喜歡。」 單霽翔說到,「要是大家真的喜歡,各地還有很多待修的博物館,大家可以去。」

除了紀錄片,故宮的文創產品都被人所熟知。單霽翔介紹,除了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的「萌萌噠」故宮古人、文物造型,還有各種如針對各種年齡群體的故宮網站、app軟體、VR影院等。

「要想傳播文化,就要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單霽翔表示,「我們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不斷通過各種渠道和技術,把博物館的東西展現出來;第二階段是講故事,比如『宮貓記』、『紫禁城初雪』……這些大家喜歡看的內容。」

觀點

文物都是當時最時髦的東西

針對故宮最近幾年頻頻呈現出極具現代感、時尚感的文創產品,單霽翔表示,其實故宮的這些文物都不是落後的東西,反而是當時最好的、最時髦的東西,不能因為時代久了,就讓它們蒙塵、離開大家的生活。我們丟掉了很多,文物告訴我們很多經驗,也告訴我們很多人生的哲理,人們需要從中汲取古代裡積累的智慧,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

單霽翔舉了一個例子,二十年前他曾想模仿永樂大鐘裡外刻文,製造相似的「世紀大鐘」,結果無人敢應標。 「不是今人不如舊人,而是我們把這個技藝喪失了。不是說一定要恢復,而要汲取古人的智慧,把文物裡面蘊涵的精神運用到各項工作中,從而迎接更偉大的時代。而我們的責任就是把文物藏品真正活起來,融入人們的生活,滿足人們的需求,這才是我們的責任。」

東莞應逐漸培養人們的文化忠誠度

「隨著人們文化需求不斷增長,人們花更多時間在文化上。」單霽翔表示,「博物館要培養觀眾的興趣,也就是使人們感受到這座博物館的溫度,它的展覽、文化傳播和現實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讓人們感覺博物館是了解文化的一個渠道。博物館不應該僅局限於靜止的文物陳列,要讓博物館的文物走出去,走到大千世界。」

「博物館還面臨一個培養人們文化忠誠度的問題。東莞可以根據群眾的需求,策劃一些展覽、精品複製展,舉辦一些學術報告、研討會等,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當人們感受到博物館對自己的現實生活有益,忠誠度便隨之增加,這會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單霽翔說。

當提到東莞如何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單霽翔表示,除了在「硬體」方面如豐富的文化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情況,還有普通公眾對文化名城的認知和支持度,東莞應該深入挖掘自己的城市文化內涵,對自己的文化重新梳理和提升。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黎慧瑩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童丹

相關焦點

  • 周功鑫做客上海交大堂·世界博物館館長文博講堂
    許婧 攝   中新網上海3月30日電(記者許婧)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30日晚間做客上海交通大學堂[TANG]·世界博物館館長文博講堂,帶來題為《華夏之美——臺北故宮肩負的使命:中華文化的傳播》的主題演講。  「世界古老文明中,惟有中華民族所創造的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不曾中斷,並屹立至今。」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副館長人選公布 均為博士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日前(5月底)宣布,吳志華博士將出任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一職。吳於 2018 年 9 月已借調至西九作暫任館長,協助創立香港故宮,他將於今年 8 月 5 日履新。此前一個月(4月下旬),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布委任王伊悠博士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 「我只是故宮看門人」 故宮博物院院長做客上海科普大講壇
    據《勞動報》報導,昨日,上海科普大講壇《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聽故宮「掌門人」講故宮》在上海科技館舉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發表了題為《匠心仁者———一座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追求與夢想》的主旨演講,分享了故宮博物院在邁向世界一流博物館的進程中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期盼。單霽翔說,我不是故宮掌門人,只是故宮的看門人,責任就是看好這個院子。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北有北京故宮博物院。雕梁畫棟,堆金彩畫,稀世珍寶,匠人工藝……紫禁城見證六百年歲月流轉,故宮博物院沉澱九十五載寒來暑往,故宮文化凝聚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美。南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眺大嶼,南望港島,上寬下窄,中西合璧……西九龍文化區緊鄰維港,故宮文化博物館2022年預計啟幕,將故宮文化繼往開來,承先啟後。
  • 對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希望透過香港視角展示中華文化
    中新社香港11月28日電 (記者 龍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希望透過香港視角把中國的藝術和文化帶給全世界觀眾,說好故宮文物的故事」,出席第二屆「博物館高峰論壇」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28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闡述該博物館未來將在中華文化傳承上扮演的角色。
  • 新晉「段子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個人資料簡歷
    「千萬不要買故宮的行李牌,太漂亮了容易丟」「越是主要領導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他看不好的地方」……2017年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一段視頻演講火了,這段視頻來自2015年,他不僅分享了故宮故事,還妙語連珠,網友們都感慨又是一個「被耽誤的段子手」。
  • 臺灣地區國學大師傅佩榮東莞暢談國學與重塑心靈
    臺灣地區國學大師傅佩榮東莞暢談國學與重塑心靈   中新網東莞4月25日電(李映民 李純)臺灣地區著名國學大師傅佩榮25日做客廣東東莞「文化周末」大講壇,以《重塑心靈——國學和心身靈的整合與定位》為題,與東莞觀眾暢談如何用國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修養。
  • 臺灣學者董金裕做客齊魯大講壇開講傳統文化
    原標題:臺灣學者董金裕做客齊魯大講壇開講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很重要,可如何應用於現實生活卻遇到不少難題。21日(周三)下午3點,臺灣學者董金裕將做客齊魯大講壇,就傳統文化的實踐與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對話,並與聽眾現場互動交流。
  • 館長帶你去博物館——第一站:故宮博物院
    ◆◆從今天開始,館長要帶你遊博物館啦!別怕,有館長,帶你看遍全球博物館。今天第一站自然是來我們的大帝都,來參觀故宮博物院關於故宮的歷史大家都有很多了解,畢竟在這裡發生的故事,承包了中國古裝劇的大半邊天。
  • 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這5位院長、館長來自同一所大學
    如此,歷史博物館、歷史研究院等就成為後人認識歷史、了解歷史的主要來處之一。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省博物館……從蘭州大學走出的諸多校友,正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為中國歷史文化傳承與發展努力著。本期推送,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從蘭大走出的歷史文化研究領域的部分傑出校友——(按照入學年份)樊志民,現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館長。蘭州大學歷史系1977級校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 前故宮「看門人」單霽翔受聘河北省正定縣博物館名譽館長
    據微信公眾號「正定發布」(ID:zhengding01)5月28日消息,5月28日,正定縣聘請原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擔任正定縣博物館名譽館長。正定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娜,副縣長趙軍會代表正定縣委縣政府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為他送去了聘書。
  • 走進故宮博物館現場聆聽旗袍發展史
    9月19日下午,遼海·瀋陽講壇之講好瀋陽故事活動第五期於瀋陽故宮館內舉辦。這也是遼海·瀋陽講壇活動首次以遊覽觀光結合專家講解的新形式開展,故宮博物館副館長李理為現場的讀者、網友講述了旗袍的發展史。  距李理介紹,這次「故都旗裝展」共展出14件清朝宮廷的旗袍珍藏。
  • 烏小花教授做客「亮麗北疆」講壇,分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烏小花教授做客「亮麗北疆」講壇,分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0-11-21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京交會故宮分會場論壇舉行,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作主題演講
    【撰文/張喜斌 統籌/劉姝蓉】5月29日,「2019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故宮分會場論壇」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舉行。論壇的主題是「一帶一路」背景下文化保護與交流互鑑,來自國內外文化保護和交流領域的專家學者近300人參加論壇。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乃恩做客南開講授「故宮文化遺產保護理念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美廷 孫靜姝 攝影 王軍)5月28日,作為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之一,南開大學博物館、教師發展中心邀請到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乃恩做客南開,為我校師生作了一場題為「故宮文化遺產保護理念與實踐」的報告。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動土儀式 預計2022年竣工
    儀式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能夠在西九文化區建立一所故宮文化博物館,跟中央在「一國兩制」下對香港特區的支持和香港的獨特優勢是分不開的。資料圖片:故宮博物院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就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籤署備忘錄。
  • 「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毛佩琦教授做客江蘇揚州講壇
    「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毛佩琦教授做客江蘇揚州講壇 2017年10月23日 15: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揚州訊 21日下午,央視「百家講壇」明史專題主講人毛佩琦教授應邀登臨揚州講壇,主講《明代陳誠通西域與鄭和下西洋——天下共享太平之福》,解讀明成祖遣使陳誠與鄭和的真正用意,
  •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廈大教授傅小凡本周六將做客齊魯大講壇
    齊魯大講壇又將迎來一位重量級嘉賓!11月16日上午9:30,央視《百家講壇》知名主講人、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傅小凡將登陸濟南,做客齊魯大講壇。傅小凡教授2014年3月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崇禎那些年》受到觀眾熱捧後,又先後在2015年7月主講《大明疑案》,2015年10月主講《走近朱熹》,2016年7月主講《大明疑案》下部,2017年8月主講《國寶迷蹤》第一部,2019年1月主講《國寶迷蹤》第二部。他淵博深厚的學識、風趣幽默的語言,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風格深受大家喜歡。
  • 國潮口紅、故宮文創都出自他手?這場文化「飯局」不容錯過!
    國潮口紅、故宮文創的構思,都出自他手?古代「搖滾樂器」賈湖骨笛,竟是樂器起源的一代宗師?近日爆紅的小學生「一米帽」,原來是宋代人的發明……那些你不知道的文化趣聞,不再高高在上枯燥難讀歷史知識,鮮活有趣的現場文物講解,鄭州萬科V-Talk首期訪談即將為你開啟。
  • 市博物館館長徐衛眼中的故宮前掌門:「網紅」院長立了標杆開了窗
    金華新聞客戶端4月11日消息  金華日報記者  葉 駿「入宮」7年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了。4月8日傍晚,這個消息毫無意外衝進熱搜前十,國內諸多媒體爭相報導。單霽翔此前的「網紅」操作及其開放、親民特質,讓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遠遠超出其所處的文博界、文化圈。金華市博物館館長徐衛也一直關注著單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