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裡這些餐桌禮儀和待客做客禮儀,你家孩子做得到嗎?

2020-12-11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2月25日訊 (記者 劉千)寒假裡,各種社會實踐和培訓活動也開展的如火如荼。有關於國學的、藝術的、親子的、還有生涯規劃的……年前,娃哈哈未來城的「古道人德」國學中心試水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送禮」冬令營,目的是教會孩子待人接物的禮節,養成「知書達理」的好習慣。

  春節七天下來,冬令營課堂上學的禮儀,也被孩子們運用到了生活中去,家長們不斷追加好評。

  冬令營的主題叫做「送禮」,一語雙關,既要教會孩子「知書達理」,也要把一個懂禮貌的孩子送給父母。「孩子聰明、可愛惹人喜歡;要是如果出入應對、孝老敬長等禮節、教養也同時具備,將會令人刮目相看!」 「古道人德」國學中心的主任金順星說,春節正是人來客往最多的時候,幾乎天天都要拜年、吃飯,一個禮數周到、教養良好的孩子,不僅自身會顯得從容、自信、快樂,做父母的也會臉上有光、感到無比自豪。

  「我們教的禮儀,不是繁文縟節,是現實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比如餐桌禮儀、待客做客禮儀,出入應對禮儀等。」金主任介紹,這次冬令營特別講究「實戰演練」,「老師教完後,我們會進行情景模擬,從教室的這個門出那門進,讓孩子們反覆練習,我們的互動遊戲也很多,老師會在玩中講道理。」

  果然,春節裡,不少孩子都能把餐桌禮儀運用自如了。6歲的鐘李想小朋友和弟弟妹妹一塊過年,餐桌上滿噹噹的菜,還有一份肉夾饃。「他沒動筷子,而是等菜都上齊了,先讓長輩們夾,在讓弟弟妹妹夾,最後才是自己。」鍾媽媽看到孩子如此禮讓的一幕,非常感動。

  還有個孩子回家對奶奶說,從現在開始我自己事情要自己做,說著就搬來小板凳,坐在一旁幫奶奶摘菜、洗米。

  除了學禮儀,孩子還會學習剪窗花、畫臉譜、捏麵人、製作線裝書等民俗活動,每天都會朗讀弟子規、堅持跳國學操。在冬令營的家長群的,家長們分享著孩子的窗花作品、親手做的線裝書,非常開心:「真不錯,參加這場送禮冬令營真正能學到東西!」子彈媽說。

  據悉,「送禮」冬令營的所有課程都是,娃哈哈未來城「古道人德國學」中心聯合浙江理工大學的教授團隊一起開發的,今年寒假首次推出後,未來還將在周末開設常規班,年後,浙江小記者站也將會送出一批免費體驗名額,詳情請關注「浙江小記者站」公眾微信號(zhejiangxjz)。

  最後小編也整理一些基本禮儀,快來看看,下面這些禮儀你的孩子能做到嗎?

  A:餐桌上的禮儀

  學一學:有禮的孩子這麼吃飯

  吃飯前先要洗洗手

  坐在孩子該坐的位置上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長輩沒入座時不入座

  菜上來要等長輩先動筷自己才動筷

  爸爸媽媽做的飯菜都好吃,不挑剔

  坐正姿勢吃飯

  雙手端碗接過爸爸媽媽給夾的菜,並感謝

  只在自己面前的菜碗裡夾菜

相關焦點

  • 春節帶孩子拜年,注意這些禮儀家庭教育
    2、學會節制很多孩子在家裡都是小皇帝,各種物質無限滿足,養成了自私,無節制的需求。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得到,得不到就大哭大鬧,完全不顧場合。這樣的孩子父母都不好意思春節帶出去。到了別人家就是標準的熊孩子。所以小時候我們就要教育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 歡歡喜喜過大年,這些春節的禮儀,要提前教給孩子哦
    我家習慣於今天貼對聯,貼年畫;但是孩子奶奶家就是在年三十兒才貼對聯、貼年畫。所以,各地的規矩不同,入鄉隨俗就好。說到「入鄉隨俗」,其實在整個過年的氣氛中,有些春節禮儀,還是要提前講給孩子聽哦!可是,春節期間本身就是人來人往,相互拜訪的親人和客人很多。很多親朋好友是小朋友第一次見到,所以不知道怎麼稱呼;也有些孩子則是因為緊張和害羞而不願意張口。所以,父母不妨提前做一些功課。
  • 這些必備的拜年禮儀,讓孩子走親訪友更討喜!
    再過不久就是春節啦!過年期間,親朋好友之間要互相拜年,這正是教孩子學習各種禮儀的大好機會!那麼,孩子該學會哪些春節禮儀呢?今天育姐就來說一說,大家趕緊讓孩子們補補課。孩子缺乏人際交往經驗,在春節拜年時大家要讓孩子多多學習以下這些基本禮儀:
  • 不僅待客有禮儀,做客也有禮儀,主人說這2句話暗示你該走了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不僅待客有禮儀,就是作為客人也要明白做客的禮儀。 ,儘量不要弄髒主人的地面,是基本的禮儀。 (去別人家做客主動叫長輩) 除了這些之外,也一定要明白一些暗語,很多時候主人有事情,或者是某些原因,沒有辦法留客,那麼就會說出一些比較隱晦的話
  • 文明禮儀普及小知識|待客和做客禮儀篇
    見面的基本禮儀有微笑致意、點頭禮、注目禮、舉手禮、握手禮、鞠躬禮、介紹、交換名片等,一般用於迎送、被別人引見、初次拜訪等。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講講「待客和做客禮儀」。0 1待客禮儀待客包括迎接客人、招待客人和送別客人等一系列過程。待客有許多情況:有應邀來客,有不邀自來的訪者;有老朋友的會面,有新交朋友的初會;有談公事、洽商務的交談,也有私人間的交往有研究問題的切磋,也有無事而來的閒聊等等。
  •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可不能忘
    春節期間少不了走親訪友、吃飯聚會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春節禮儀就要注意了拜年禮儀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待客禮儀主人要穿戴整齊,不能太隨意。居室收拾乾淨,待客的必備物品如茶、茶杯、開水、水果、點心、毛巾等都要備齊,有需要清洗的要洗淨。
  • 不想孩子遭人嫌棄,這些做客禮儀不注意怎麼行!太重要了
    在中國這樣歷來注重禮儀的國家,人們經常免不了到別人家去做客。這時候,如果你給孩子穿得邋邋遢遢,髮型也沒有好好打理,似乎無形中就傳達出你對這次做客不重視的意思,這樣主人肯定不會太開心。所以,家長帶孩子去做客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吃飯不挑挑揀揀餐桌禮儀是很多中國人都比較重視的禮儀之一,所以父母帶孩子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要注意吃飯的時候不要挑挑揀揀的。
  • 紅紅火火過大年,這些傳統禮儀,父母要早點教給孩子,以免尷尬
    一年一度的春節就要來了。關於迎接新年,體驗年味,南北略有差異,南方流傳著「二十八,貼年畫」的習俗,北方流傳著「二十八,把面發」的風俗!我家屬於偏南方的地帶,所以照老樣子,要貼上紅色的對聯,貼上吉祥的年畫;也有些地方是在年三十兒才做這些事兒,規矩不同,接地氣、入鄉隨俗就好。
  • 帶孩子做客的禮儀和規矩,熊孩子得爸媽自己管這麼教
    跟好大人,不要亂跑去別人家做客,一般都是在客廳或飯廳活動。如果主人家有小孩,可以讓孩子跟著小主人去兒童房玩。如果主人家沒有孩子,隨便去別人臥室是很不禮貌的。小孩子不會懂這些,所以大人要提前告知到孩子,不能在別人家裡亂跑。更不能像家裡一樣脫了鞋在沙發上又跳又蹦,做客人就要有個客人的樣子。
  • 帶娃過年走親訪友,這些做客禮儀家長提前教,別讓孩子成為熊孩子
    畢竟春節是咱們中國人家庭和家族社交活動的高峰期,也是一年裡最喜慶和熱鬧的時候。過年串門,到親朋好友家裡做客,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待人接物的禮儀都應該要知道。今天略略為寶爸寶媽們分享帶娃過年走親訪友,提前要教孩子的的做客禮儀,別讓孩子成為熊孩子。
  • 茶七飯八酒倒滿,這些待客禮儀你肯定用得到
    但不管怎麼說,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或許你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解釋。茶七七分茶俗話說得好:「茶滿欺客,話滿欺人」,「七分茶」是中國大多數地方都遵循的一個待客禮儀。
  • 王院峰:要想讓孩子人見人愛,這些做客禮儀不能忽視!來看看吧
    要想讓孩子人見人愛,這些做客禮儀不能忽視!來看看吧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禮儀之邦,注重尊師重道,注重尊老愛幼。做家長的平時就應該多教育孩子一些做客的禮儀,因為孩子的一言一行也反應了家庭的教育問題。要想讓孩子人見人愛,這些做客禮儀是不能忽視的,現在就來一起學習一下吧!1、穿戴整齊。在中國人的心理,有一種為人態度就是尊重。當你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穿戴整齊就是對客家最起碼的尊重。
  • 春節拜年,這8大基本禮儀家長一定要教給孩子
    如果這時孩子不懂得一些基本的禮儀,在大人說話、吃飯時大吵大鬧,對人沒有禮貌,很可能就會讓家長陷入尷尬的境地。所以,在春節到來之際,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這8項基本禮儀。 4、帶客禮儀家裡有客人時,家長要引導鼓勵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等到客人進屋之後,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為客人倒水等。
  • 春節文明禮儀
    口頭上的問候拜年自然必不可少,還可以讓孩子通過一些實際行動來表達感情。比如,飯後洗碗擦桌,幫老人削個蘋果剝個桔子,陪坐在家人中間,與老人拉拉家常。要知道,真正的骨肉親情大多是小溪般涓涓地流淌出來的。看似不起眼的舉動,既培養了孩子的勞動意識,又能讓他們享受到自己的行動營造出來的親情氛圍。  春節期間,孩子們會跟著爸爸媽媽去探親訪友做客人,也會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招呼客人做小主人。
  • 拜年走親戚 這些基本禮儀一定要教給孩子
    拜年有講究,這些禮儀要記牢在熱鬧、喜慶、祥和的春節裡孩子們肯定要跟著爸爸媽媽去走親訪友,在把孩子打扮一新之餘,你是否已經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春節禮儀了呢?別小看小些禮儀,它會讓你的孩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 這些中國人的餐桌禮儀,你知道嗎?
    這些中國人的餐桌禮儀,你知道嗎?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曾經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讚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現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是在繼續傳統與參考國外禮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 「倉廩實而知禮節」,品盛世大唐的餐桌禮儀,感受禮儀文化的魅力
    但是,其中另有乾坤你知道嗎?面對你真的會「吃」嗎?的疑問,我們該怎樣答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著稱,孔穎達曾說過:「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句話的意思是:因為中國是禮儀之邦,所以被稱為夏,而夏有含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所以叫做華。一句簡單的話我們可以中感受到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禮儀文化的尊崇。
  • 帶孩子去閨蜜家玩,回家後發現被拉黑,孩子做客禮儀別忽視
    尤其是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家長們會特別開心,因為朋友的孩子可以跟自己的孩子一塊玩兒,既省去了帶孩子的苦惱,也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聊生活。 家長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之前,一定要教孩子一些做客的禮儀,這樣才能避免朋友因為自己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而對自己和孩子敬而遠之。
  • 別小看春節餐桌禮儀,關係到娃的修養,這6個餐桌禮儀要教給娃
    再過兩天就是除夕了,在全家歡聚一堂、走親訪友的日子裡,正是家長教孩子學習中華傳統禮儀的好時機。民以食為天。在走親訪友當中,基本上都繞不過去一個「吃」字。如果孩子不懂基本的餐桌禮儀,就很可能被人恥笑沒教養,陷父母於尷尬的境地。
  • 春節· 禮儀丨 拜年、用餐、待客、送禮,禮多人不怪
    關於過年裡必不可少的走訪親友、聚餐聚會的最基本的春節禮儀。1、守歲禮儀除夕之夜,合家點燈熬夜,辭舊歲,迎新年,俗稱守歲。守歲有許多活動,如吃飯、做遊戲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在守歲的時候切記娛樂要適度,通宵達旦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