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過年走親訪友,這些做客禮儀家長提前教,別讓孩子成為熊孩子

2020-12-18 幼兒園全攻略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即將迎來新春佳節,小家大家團聚走親訪友是必不可少的。

畢竟春節是咱們中國人家庭和家族社交活動的高峰期,也是一年裡最喜慶和熱鬧的時候。

過年串門,到親朋好友家裡做客,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待人接物的禮儀都應該要知道。

今天略略為寶爸寶媽們分享帶娃過年走親訪友,提前要教孩子的的做客禮儀,別讓孩子成為熊孩子。

-01- 做客不空手

拜年拜年,除了教孩子送祝福,帶上拜年禮物也是很重要的。不僅是過年登門拜訪,平時串門做客,最好都教會孩子要帶上一樣小禮物。主人不在乎禮物的貴重,注重的是客人的心意。

過年串門,禮物肯定是爸爸媽媽買,但是如果主人家裡有同齡小孩,可以讓孩子來選擇買什麼禮物,同時在要到主人家時讓孩子自己提,進門口自己送,並送上新年祝福。

做客不空手,是中國人的禮數,講究的是禮尚往來。

-02- 主動打招呼

首先家長不能強迫孩子打招呼,更不能給孩子亂貼標籤說孩子「害羞」、「沒禮貌」。正確的做法是,家長主動以孩子的口吻打親戚好友招呼,給孩子做示範和榜樣。並給孩子介紹要打招呼的長輩,簡單說明跟父母的關係,給孩子安全感。

還可以教會孩子一些新年吉祥話,如過年好、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闔家歡樂等等。畢竟會打招呼和說吉祥話的孩子沒人不喜歡!

-03- 不到處亂跑

過年到別人家做客,一般都只會在客廳或飯廳活動。如果是主人家有小孩,可以讓孩子跟著小主人去兒童房玩。若是主人家沒有孩子,隨便去別人臥室的話是很不禮貌的。

孩子小可能不會懂這些,所以大人要提前告知到孩子,不能在主人家裡亂跑。更不能像在家裡一樣,脫了鞋就可以在沙發上又跳又蹦,做客人就要有個客人的樣子。

-04- 不亂碰亂拿

當孩子來到客人家時,往往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孩子總會這裡瞧瞧那裡看看尋找神秘的「寶藏」。

可再好玩的東西,再好吃的食物,那都不是自己家的,想要吃想要玩都需要得到主人家的允許。

所以咱們父母在帶孩子做客前,一定要教會孩子如果想要什麼東西得先詢問主人「我可以玩一玩那個嗎?」而且並不是只要詢問了主人孩子就會得到允許,家長要尊重主人的決定並正確引導孩子「這個可不是拿來玩的,不能碰喲,對於哥哥來說十分重要,可不能弄壞了。」

尤其是主人家裡有模型或人偶等昂貴的收藏品,不要讓孩子成了熊孩子當了破壞王。

-05- 守用餐禮儀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都會有不同的用餐禮儀。在我們國家傳統文化裡,「長幼有序」是一致的。待所有人全部入座後,主人家說開始用餐才能動筷。用餐過程中,不能大聲咀嚼食物發出聲音,更不能用筷子或勺子指著別人說話。不能佔年齡小就霸佔菜品,也不能浪費碗裡的食物。

有長輩幫自己夾菜要記得說「謝謝」,吃完了結束用餐前要給主人說「我吃好了,大家慢慢吃。謝謝阿姨,你做的菜真好吃」。

-06- 要注意衛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受,其實很歡迎過年期間有人來家裡做客,也挺願意請客的。但是唯一煩心的就是客人走後,自己要整理和打掃衛生。因為做清潔比做飯還累,真的是太辛苦了。

因此帶孩子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可要注意衛生。一要穿鞋套,二不亂丟垃圾,三不隨意地當眾做一些行為(如摳鼻子、打噴嚏、擦鼻涕等行為),如有需要請爸爸媽媽幫助自己到衛生間進行清理。

同時飯前飯後,便前便後一定要洗手,講衛生講文明。

這六點,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做客禮儀。孩子要做好這些,前提要求也是家長先做到。

否則沒有任何說服力,尤其是咱們的爸爸些,做客時不要滿口髒話加隨意抽菸。

不僅是孩子的行為,還有家長自己的表現,無時無刻都彰顯一個家庭的教養。

一個熊孩子的背後,一定還有熊爸熊媽。拒絕當熊孩子,先沒有熊爸熊媽。

馬上就要過年了,希望所有孩子跟大人走親訪友時都能當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客人!也希望咱們父母能成為孩子的偶像和榜樣。

最好的禮儀教育,就是模範的父母。

今日話題:過年帶娃做客,你有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嗎?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相關焦點

  • 家有熊孩子,「春節必備禮儀」要提前教,別等娃捅婁子了再後悔
    但是,有的孩子太放飛自我了,很容易被大人貼上「熊孩子」的標籤。尤其是在春節過年的這個特殊時刻,哪家「熊孩子」一旦出名,十裡八村、街坊鄰居、七大姑八大姨都知道了。輕則,別人說句「小孩子沒規矩」,重則大人被說不會管孩子,孩子「沒家教」,甚至到孩子長大也落一個「壞名聲」,說不定還影響婚嫁呢。所以,家有熊孩子,「春節必備禮儀」父母要提前教,別等娃捅婁子了再後悔。
  • 帶孩子做客的禮儀和規矩,熊孩子得爸媽自己管這麼教
    熊孩子在自己家熊,別人管不了。若帶孩子去別人家,那請教會孩子做客的禮儀和規矩,熊孩子的爸媽自己管這麼教。穿戴乾淨,主動問好想必寶媽們平時家裡再髒再亂,如果有客人要來也會提前收拾打掃乾淨。跟好大人,不要亂跑去別人家做客,一般都是在客廳或飯廳活動。如果主人家有小孩,可以讓孩子跟著小主人去兒童房玩。如果主人家沒有孩子,隨便去別人臥室是很不禮貌的。小孩子不會懂這些,所以大人要提前告知到孩子,不能在別人家裡亂跑。更不能像家裡一樣脫了鞋在沙發上又跳又蹦,做客人就要有個客人的樣子。
  • 過年走親訪友時 禮儀規矩如何遵守
    李曉徵是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也是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她說,外國朋友給的禮物或爺爺奶奶鼓勵晚輩拆紅包,那就大大方方當面拆,但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還是講究不當面拆紅包,家長應該教育孩子遵循這一習俗。她提醒,如果提前告知後熊孩子仍不配合,家長不能因為覺得沒面子就當面訓斥孩子。
  • 國慶帶娃走親訪友,主人這4句是「送客暗語」,別揣著明白裝糊塗
    執筆:歐陽比文 今年國慶加中秋,一共有8天假期哦,你會帶著孩子去串門嗎? 大部分寶媽表示,不得不帶!不過帶娃出門也是要學會察言觀色的,要約束好孩子的行為,否則很容易給對方造成困擾。
  • 春節拜年,這8大基本禮儀家長一定要教給孩子
    1、行動規矩孩子都是活躍、充滿好奇的,而春節期間,在走親訪友時,經常會進入陌生的環境,接收都很多新鮮的事物,所以孩子便會容易激動、興奮。這時家長需要採用一些方法,來控制孩子的情緒:家長可以用一些約定好的小動作,來讓孩子安靜下,但要避免呵斥孩子,這樣會加劇孩子的情緒波動。
  • 春節帶孩子拜年,注意這些禮儀家庭教育
    一個人的教養都是在一點一滴中形成的,家長要從現在開始,教給孩子應該遵守的規矩,幫助他們成為舉止得當、彬彬有禮的孩子,學會與世界相處。春節,拜年串門,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釐清家族人物關係和各種稱謂;走親訪友,可以讓他們學會年俗傳統文化和禮儀。
  •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可不能忘
    春節期間少不了走親訪友、吃飯聚會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春節禮儀就要注意了拜年禮儀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紅包禮儀過年會有長輩給小孩子發紅包,小孩子應雙手接過紅包並致謝,表示禮貌。另外,紅包不可當面拆。
  • 拜年走親戚 這些基本禮儀一定要教給孩子
    大街小巷車水馬龍,在「過年好」的道賀聲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拜年有講究,這些禮儀要記牢在熱鬧、喜慶、祥和的春節裡孩子們肯定要跟著爸爸媽媽去走親訪友,在把孩子打扮一新之餘,你是否已經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春節禮儀了呢?別小看小些禮儀,它會讓你的孩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 這些必備的拜年禮儀,讓孩子走親訪友更討喜!
    有些稱呼孩子很少用到,叫起來很不習慣,若等見到客人才教往往會讓孩子叫不出口。所以大家在出門前要讓孩子多多練習,等到與客人見面時,叫起來就會顯得親切自然。另外,過年期間的吉祥話,也要讓孩子練習說一說喲~☛ 學會分享東西過年期間,孩子會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大家要告訴孩子,好吃的東西要學會分享,不能吃獨食。
  • 過年走親訪友,該教孩子說哪些吉祥話?
    過年啦,走親訪友都能說哪些吉祥話你們知道嗎?貼心的小窗給大夥準備了一份吉祥妙語清單,家長們可以教教孩子,今年上(shou)門(ya)拜(sui)年(qian)再也不用擔心啦~恭賀新春吉祥語講究的是心意,無論是簡單的一句新年好亦或是各種拜年詞,過年送給親人朋友的吉祥話,心意最重要。另外,關於一些說話的規矩,也可趁著過年教給孩子。很多人都覺得「童言無忌」,孩子是最純真最可愛的,無論說什麼都不必太介懷。這話其實不全對,有些話,父母需要教會孩子得體的說,有些話,父母要提醒孩子不能說。
  • 別小看春節餐桌禮儀,關係到娃的修養,這6個餐桌禮儀要教給娃
    再過兩天就是除夕了,在全家歡聚一堂、走親訪友的日子裡,正是家長教孩子學習中華傳統禮儀的好時機。民以食為天。在走親訪友當中,基本上都繞不過去一個「吃」字。如果孩子不懂基本的餐桌禮儀,就很可能被人恥笑沒教養,陷父母於尷尬的境地。
  • 紅紅火火過大年,這些傳統禮儀,父母要早點教給孩子,以免尷尬
    熊孩子可以吃各種零食吃到肚子圓,收紅包收到手軟,然而在整個過年的歡樂氣氛中,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有關春節的禮儀,父母務必不要忽視,最好提前教給孩子。比如給長輩拜年時應該怎麼說話?在收長輩紅包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在餐桌上吃飯怎麼做才禮貌?
  • 歡歡喜喜過大年,這些春節的禮儀,要提前教給孩子哦
    我家習慣於今天貼對聯,貼年畫;但是孩子奶奶家就是在年三十兒才貼對聯、貼年畫。所以,各地的規矩不同,入鄉隨俗就好。說到「入鄉隨俗」,其實在整個過年的氣氛中,有些春節禮儀,還是要提前講給孩子聽哦!有些不常見的親戚或者不常用的稱呼,提前教給孩子,讓孩子熟悉一下;這樣孩子稱呼起來就會自然很多;若是孩子不願意或者害羞不張口,父母不要太著急,也不要勉強孩子,更不要在人前數落孩子,給他足夠的時間,溫柔且堅定的告訴他要做一個禮貌的孩子,就好了。
  • 帶孩子去閨蜜家玩,回家後發現被拉黑,孩子做客禮儀別忽視
    尤其是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的時候,家長們會特別開心,因為朋友的孩子可以跟自己的孩子一塊玩兒,既省去了帶孩子的苦惱,也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聊生活。 家長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之前,一定要教孩子一些做客的禮儀,這樣才能避免朋友因為自己孩子的一些錯誤行為而對自己和孩子敬而遠之。
  • 過大年歡聚多,走親訪友,到別人家做客,有哪些禮儀和禁忌呢?
    過年期間免不了走親訪友,之前我們講了作為主人,在待客時需要注意哪些禮儀習俗,那麼作為客人,訪問親友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到親友家做客有哪些禮儀和禁忌吧。中國是禮儀之邦,在做客時也講究尊重當地的習俗,所謂「入鄉隨俗」。
  • 在中國做客的禮儀要求
    禮儀的作用:1、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各樣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2、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3、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得恰到好處。總之一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走親訪友是最常見的一種交際形式,在走親訪友之前應做好必要的準備,儘量避免到主人家裡出現令人尷尬的場面。
  • 王院峰:要想讓孩子人見人愛,這些做客禮儀不能忽視!來看看吧
    要想讓孩子人見人愛,這些做客禮儀不能忽視!來看看吧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禮儀之邦,注重尊師重道,注重尊老愛幼。如果一個孩子可以做到講文明、懂禮貌,那麼這個孩子走到哪裡都是受到大家歡迎的,它不僅體現了這個孩子自身的素質,而且也可以增加別人對他的好感。過年過節,父母總是喜歡帶上自己的孩子出門做客,有一些孩子,跟著父母后面很聽話,而有的孩子去了別人家,總是東翻翻西翻翻。雖然主人嘴上不說什麼,其實心裡並不喜歡這樣的孩子。
  • 春節裡這些餐桌禮儀和待客做客禮儀,你家孩子做得到嗎?
    有關於國學的、藝術的、親子的、還有生涯規劃的……年前,娃哈哈未來城的「古道人德」國學中心試水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送禮」冬令營,目的是教會孩子待人接物的禮節,養成「知書達理」的好習慣。  春節七天下來,冬令營課堂上學的禮儀,也被孩子們運用到了生活中去,家長們不斷追加好評。  冬令營的主題叫做「送禮」,一語雙關,既要教會孩子「知書達理」,也要把一個懂禮貌的孩子送給父母。
  • 放假回家,這些井陘老規矩要教給孩子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國慶假期闔家團聚、走親訪友,正是孩子們學習文明禮儀的大好時機。這些咱河北的老規矩,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多少?客人在約定時間到來,應提前出門迎接。 做客時要整理鞋子 領著孩子去別人家做客
  • 快過年了,一大波孩子即將「出籠」,如何讓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年
    年關將至,各個學校已經陸陸續續放假了,這也就意味著讓人又氣又愛的"熊孩子"掙脫束縛,呼吸這充滿年味的自由空氣。在孩子們眼裡,假期是最好的時光,因為脫離了書本束縛,不用面對老師冰冷的臉,和家長關於學習的爭吵,一切都充滿著團圓的祥和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