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高手在民間!上聯:祖衝之圓周率三點一四,網友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2020-11-24 騰訊網

果然高手在民間!上聯:祖衝之圓周率三點一四,網友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hello,大家好呀,在中國古代,考驗人文化水平高低的一種很常見的方式就是對對聯了,畢竟一個好的對聯可不是那麼好對的,需要押韻,應景,同時還要抒發個人感情,可以說是很能體現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了,因此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的對聯,下面就一起來看其中一個吧。

這副對聯的上聯是:祖衝之圓周率三點一四,也是很有意思了,祖衝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個數學家天文學家了,在當時條件還那麼落後的時候,就已經算出了圓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在當時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可以說是非常明顯了,看到這裡在看這副對聯是不是感覺更有意義了呢,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人為這副對聯對出一個讓人滿意的下聯。

再後來,一位網友對出了下聯,收穫大家一致好評,很多人都表示,果然高手在民間,這個網友對出的下聯是:華羅庚優選法六點一八。華羅庚也是中國一位非常優秀的數學家,且後面的數字也是華羅庚一項重大發現的代表,因此很多網友看到這一下聯後都表示簡直讓人拍案叫絕,那麼大家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嗎?

相關焦點

  • 上聯:祖衝之圓周率三點一四,下聯實在是太神了,堪稱古今絕對!
    上聯:祖衝之圓周率三點一四,下聯實在是太神了,堪稱古今絕對!我國歷史上的文化非常燦爛,比如現在過年依然流行的貼對聯便是我國歷史上流傳下的習俗之一。看過古裝劇的都知道,說起古代的才子,一般都是相貌堂堂,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而且特別會對對子。
  • 上聯:「祖衝之圓周率三點一四」,下聯太經典了
    喜鵲是中國非常常見的一種鳥,也有人曾用它作過對聯,對聯的上聯是喜鵲攀枝花欲醉,大家聽過之後,是不是覺得這個上臉真的很美妙,喜鵲偶然間飛到了花枝上,被陣陣花香所迷倒,猶如喝醉了一般。上聯如此美妙,下聯更是讓人拍手叫好!這個下聯是,「畫龍點睛意更絕」,意境也是非常明顯,形容的便是畫龍點睛之美,其實對聯人人都可以對,並不是非要與其搭配。
  • 先生一上聯:「祖衝之圓周率三點一四」,書童對絕妙下聯
    先生一上聯:「祖衝之圓周率三點一四」,書童對絕妙下聯關於對聯,大家應該都會有一些了解,專門去研究對聯的人可能不多,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慢慢都會認識到它。在中國,除了還不懂事的孩子,就沒有人不知道對聯了。
  • 牛人謝新遠解密「祖衝之圓周率3.1416」算術千古懸聯
    其中一條算術聯更是千古懸聯,上聯「祖衝之圓周率三點一四」,曾有人對過「乾隆爺寫詩句四萬三千」、「孫大聖起跟頭十萬八千」,有人拍手叫好,就此看來,這兩人所對下聯都十分經典。依我所見,因是算術懸聯,至今未有合適應聯。
  • 上聯「孫悟空筋鬥雲十萬八千」,理科版和醫科版的下聯都經典到爆
    多少對聯迷茶飯不思、徹夜難眠,為的就是對出一副令人拍案叫絕的好聯,這是出於興趣,更是出於對漢字的喜愛。大家千古別小瞧了對聯,世上很少有書法家寫不出的字,很少有詩人寫不出詩境,但卻有很多數百年都無人能對出的上聯。
  • 上聯「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東扔」,網友對4個下聯,高手在民間
    在讀了很多對聯後,筆者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有趣的對聯,都是出自「萬能」的網友之手。隨便舉個例子,古代有個被稱為絕對的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曾難倒了不少名家高手,但網友們倒是對出了不少經典下聯,比如:悟空受戒,猴頭菇;悟淨出恭,沙拉醬;魔王翻書,牛百頁。大家不要覺得這個上聯很容易,其實它藏了好幾個「坑」。首先,八戒就是豬,下水就是洗澡,而「豬下水」還是一道菜名。網友用悟空、悟淨、牛魔王來對下聯,引出了猴頭菇、沙拉醬、牛百頁三種食物,當真是妙不可言。
  • 上聯:大嫂二娘和三娘,都是梁山女將,網友的下聯經典到爆
    下聯是說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終於一雪前恥,打敗了強大吳國並一舉復國。下聯完全是代表了一股不屈不撓的意志,跟上聯堪稱是渾然天成,因而組成了一副非常勵志的對聯。所以,對聯其實也可如詩歌一樣,可「言志」。當然對於更多的人來言,對聯屬於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於是對聯便又出現了一些「機巧」。
  • 上聯:「祖衝之匹3.14」,下聯絕對!
    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外出巡視百姓,乾隆皇帝和紀曉嵐來到縣令面前,縣令見是大才子紀曉嵐,想找他的麻煩,便出了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這難不倒紀小蘭。紀曉嵐看到院子的鸚鵡說:"鸚鵡有雌雄稱兄",不得不說紀曉嵐真是才華橫溢,讓人佩服。這裡有一副對聯:"祖衝之圍3.14",這下怎麼行出來了呢?
  • 上聯: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網友下聯高深,不愧是高手
    熟悉中國對聯文化的人都知道,對聯這種東西,其實非常簡單,無非就是平仄對齊,然後自己通過生活中的感悟,古典,古籍等地方上的參考,就可以創造出新的對聯。因為篇幅比較小,因此很多人都能輕鬆創造出對聯來。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二三四五六七」這樣的句子都能成為上聯,下聯對上「忠孝禮義孝廉恥」,這樣一看,也是一副千古絕對呀!一點都不掉檔次的那種。並且從古到今,我們看到了很多對聯,不止是王侯將相,就連民間的普通百姓閒來都能對上幾句,可以說對聯極大的豐富了農民的生活,對中國古代的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清華出上聯「孫行者」,考生對出下聯,得高分
    對聯在古代備受人們的喜愛,現在好像會對對聯的人很少了,不過對聯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藝術之一,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對對聯的,別看對聯也就幾個字,但是其講究卻很所,對仗工整,平仄協調,而且在對的時候還有許多的參考因素,回看一下從古到今留下來的千古絕對,對聯文化真是有許多值得我們研究的東西。
  •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網友下聯令人讚嘆,大寫的服
    比如民間有這樣一個經典上聯:「一塊五花肉花五塊一」,就曾難倒了不網友。大家別小看這個上聯,它正讀反讀都一樣,而且還用了兩個數量詞,據說是一個肉攤老大爺所寫。後來有網友腦洞大開,對出了下聯「日照老年人年老照日」,日照是個地名,也算是對得相當工整了。民間像這樣的對聯還有很多,而且個個都能令人拍案叫絕。據說宋代有位才女,在和一位和尚一塊兒吃麵條時,想出了上聯:面對面吃麵。
  • 上聯:孫悟空金箍棒,能長能短 下聯堪稱經典
    不過若說起對對聯的好手,首先浮現腦海的人,大概就是唐伯虎了吧!與影視劇中風流形象不同,真實的唐伯虎生活貧困,需要依靠賣字畫維持生計。當時縣令想為廁所求對聯,凡是稍微有點名聲的才子,全都避之不及。但聽說能夠得到十兩賞錢,唐伯虎也就放下文人自尊,欣然前往。略微思索片刻,大筆一揮寫下這幅對聯,瞬間贏得了眾人的誇獎。那麼究竟是什麼內容呢?
  • 清華大學出了道對對子,上聯「孫行者」,那麼下聯對什麼呢?
    而這道對對子的題目很簡單,上聯為「孫行者」,考生只要對出下聯即可。然而,當考生看到這道對對子後,很多都傻了眼,不知道如何動筆,甚至有一半考生都直接空了此題。當然了,1932年的國立清華大學畢竟早已是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來應考的考生自然也是有一批高手的。
  • 有人出高考試題,上聯「孫行者」,下聯比較意外
    比較有趣的對聯如蘇州滄浪亭的楹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上聯是歐陽修詞句、下聯蘇舜欽詩,清風明月與近水遙山,不僅對偶還平仄,無價有情也對仗工整,堪稱絕妙之對。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裡面也有巧妙對聯,對穿腸說上聯,「十口心思,思君思國思社稷」,即將思拆成三個字,十、口、心。
  • 有人給村霸門前寫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有人給村霸門前寫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讓人拍案叫絕中華民族的文化經過五千年時間的沉澱與積累,形成了現如今我們所見到的這許許多多的文化形式,其中就包括對聯。雖然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多時候,對聯是以一種習俗的形式出現。
  • 最早發現圓周率的人並非祖衝之,為何古人認為祖衝之是圓周率之父
    π即是圓周率。它指的是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的比值,歷史上曾經以π的精確程度來確定數學發展的程度。雖然說圓周率π是無限不循環小數,但是依靠如今發達的科學技術,可以精確地算到π的小數點後十幾億位。那麼在古代沒有數字,沒有高科技,古人是如何計算得出圓周率的呢?
  • 對聯高手出上聯「唐伯虎」,難住詩詞大會選手,康震對出下聯解圍
    毫不誇張的說,會寫律詩的人,一般都會對對聯。《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記得在第五季的一期節目中,「百人團」中來了一位「對聯高手」,他儀表堂堂、自信滿滿,他說:對聯和詩歌是親戚,古代文人有一門必修課,叫作對課,是專門教大家對對聯的。節目後,我特地查了一下這位談吐不凡的「對聯高手」。他叫金銳,網上說他是中國楹聯論壇創始人之一,而且還是《文化周刊》的主編。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對下聯的網友是奇才!難不成學設計的
    你不能上聯表示歡喜,下聯來句悲傷,這就是驢頭不對馬嘴了。所用的詞還有分為動詞與名詞。上聯用動詞下聯也要用動詞,動詞同時要相對,這些都是明面上的規矩。古代選拔官員的時候,經常以對聯為題,考生如果能在短時間對出下聯,才算是考試過關。還有的人以對聯替老百姓伸張正義,打抱不平,充滿諷喻的色彩。當然也有的人用對聯招親,比如北宋時期,女子以對聯選擇夫君的事例不勝枚舉。
  • 祖衝之和圓周率
    求算圓周率的值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困難的研究課題。中國古代許多數學家都致力於圓周率的計算,而公元5世紀祖衝之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說是圓周率計算的一個躍進。 祖衝之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衝之於公元429年出生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他家歷代都對天文曆法有研究,他從小就接觸數學和天文知識,公元464年,祖衝之35歲時,他開始計算圓周率。
  • 民間對聯:上聯太刁鑽,下聯無人能對出,你覺得下聯寫什麼好?
    其中對聯文化,世界獨有,發展至今,仍然讓人津津樂道。明末清初年間,當時有位貌比西施才比李清照的大才女。卻不知因為什麼人世間的哀怨遁入空門,任達官貴人如何伸出橄欖枝,就是不問俗世,實在是令人惋惜。或許是萬事都有一線「生機」吧,該女子在空門尼姑庵外的牆上貼出一句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並坦言如果有人能夠對出下聯,便願意隨著對出下聯的人長相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