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我仔細看過電影,也看過原著小說,與之對比能夠發現原著小說的故事更加詳細和合理。
電影的改編令故事更加緊湊和精彩,但是有一些細節都沒有充分交代。按照作者史蒂芬·金的思路,他想要塑造一個與你我相似的普通人,他在遭遇人生命運的極大挫折之後,被激發的潛力,而這份潛力也深藏在你我身上。
如果安迪沒有含冤入獄,那麼他將作為一個優秀的銀行職員,從事平常的工作,和這世上大多數人一樣,默默無聞的度過自己平常的一生。
而正是他的含冤入獄和在監獄裡所遭受的一切,激發出了他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使其完成人生的蛻變。
因此如果安迪不是無辜的,而是在那個晚上一怒之下親手開槍打死了他的妻子和她的姘頭,那麼他就不是含冤入獄,這就完全不同了。
因為一人有罪之人入獄服刑,和一個含冤的人被送進監獄,心態上是完全不同的。
有罪之人不會覺得自己憋屈,只會自知有罪。
在監獄中他也許會良心發現,那樣的話他就會選擇誠心懺悔,以改過自新,而不會想到要重新找回自己失去的自由和人生。
如果是這一種情況,那麼瑞德就是他的模板。因為瑞德就是個有罪之人,他因為縱火而燒死了人,一直對自己犯下的錯無法釋懷,也一直誠心的懺悔自己的罪過,他也沒有想過要越獄。
而需要注意的是,安迪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智商很高的人,在原著小說中,他在入獄前也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好人。
在電影中他幫助典獄長洗錢,用一個假的身份開了一個銀行帳號來存放那些貪汙所得的贓款,後來當他越獄後,他就以那個假的身份成為一個自由人。
而在原著小說中可不是這樣寫的,小說中那個假身份和銀行帳號是他在入獄前就已經有了的,所以他對越獄後以另一個身份活著一直充滿信心。
可見安迪其實並非完人,是監獄的生活改變了他,讓他內心的善良一面完全表露了出來。而如果他是因為有罪而入獄的,也許他仍然會因為自己的知識而得到典獄長的賞識,老老實實服刑,這樣這個故事就很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