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安徽東部的人喜歡去南京,而不是去省會合肥?

2020-12-14 古浪行潮社會與攝影

安徽和江浙滬地區聯繫緊密,而安徽東部的馬鞍山市、滁州和蕪湖市等地的人尤其喜歡去江蘇省會南京,而不是去省會合肥。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原因是什麼?

江蘇,南京

根據2017年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動態監測數據顯示,江蘇省流入人口中最多的外省人就是安徽人,佔省外人口流入總數的26.48%,其中相當有一部分去了南京。

首先從歷史沿革來說,南京本身就是這一塊兒的中心。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成立南直隸,大概就是今天的安徽、江蘇和上海。直到清朝康熙年間,安徽才建省,省會安慶。安徽東部從歷史來說和南京是一家人,對南京有好感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從地理位置上講,馬鞍山市中心距離南京市中心的距離為62.5km,距離合肥市為153.5公裡;滁州市中心距離南京市中心77.2km,距離合肥132.8km,蕪湖的情況也差不多,到南京比到合肥更方便。距離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河南信陽人去武漢比去鄭州更方便,山西運城人去西安比去太原方便,所以武漢的信陽人很多,今年春節時,有8萬多信陽人從武漢返回,西安的運城人也特別多。

安徽,馬鞍山市

第三從經濟發展水平來說,南京比合肥更勝一籌。2019年南京GDP為14030.15億元,比上年增長7.8%,人均GDP為152886元,大幅高於全國7萬元的人均標準;2019年合肥GDP為9409.40億元,比上年增長7.6%,人均生產總值為115623元。近年來合肥市的發展進步有目共睹,拉開了與南昌的差距,合肥對於省內其它地市的人吸引力在提升,但是和南京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從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上,以及經濟增長率上,都遜色於南京。

哪裡賺錢多就去哪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改革開放拉開了城鄉大規模流動的大幕,南京的安徽人越來越多,這些人既推動了南京的發展,也推動了家鄉的發展。因為在家鄉可能沒有那麼多的就業崗位,沒有南京那麼高的工資,這些人中只有部分人在南京買房定居,還有相當一部分把賺的錢打回老家,因為可能孩子留在老家讀書,老人也在老家。

南京明孝陵,秋色

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綱要》正式印發,規劃中包括滬蘇浙皖四省市全部區域。前幾天也發布了長三角地區電子證照互認,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將從9月30日互認電子證照,涵蓋身份證、駕駛證等。可見長三角地區的協同發展更加緊密,安徽人去江浙滬的只會越來越多,共同推動該區域的發展。

你認為安徽東部幾市的人為什麼去南京的這麼多?南京還有一個別名「徽京」。

相關焦點

  • 南京和合肥到底誰對安徽意義大?為什麼許多人調侃南京是安徽省會
    我們都知道南京距離安徽非常的近,網上戲稱南京是安徽省的省會,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我們來探討一下。安徽,簡稱「皖」,擁有四大文化圈,分別是皖江文化、淮河文化、廬州文化、徽文化。而其省會城市合肥,古稱「廬州」、「廬陽」,宣傳語是「大湖名城,創新高地」。雖是省會城市,但是發展一般,向心力不高。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古稱金陵、建康,是四大歷史名城,有六朝古都之稱。2017年GDP達1.21萬億元,經濟發展得非常好。所以就有人覺得南京帶動了安徽的發展,那到底南京對於安徽的意義是如何呢?
  • 為什麼南京被戲稱為安徽省會?
    只不過,習慣了被江南省領導的安徽突然成長為了「安徽省」,少了老大哥南京,一下子迷茫了。安徽設省之後,巡撫和按察使都到了安慶辦公,而布政使和學政卻面臨不知該去哪兒的尷尬。兩個重要副省長,一個管錢,一個管人,安徽省會又未定。
  • 為什麼安徽人感嘆好像選錯了省會?合肥在省內的地位也太尷尬了
    為什麼說安徽好像選錯了省會?文/郭峰(書房記專欄作家)西安、武漢、成都、廣州、太原等城市都是天然的省會,但安徽省會合肥處境比較尷尬,疑似選錯了。明朝時,安徽和江蘇是一個省,叫南直隸,因為是朱元璋老家,地位很高。滿人入關後,把南直隸改為江南省,省會依然是南京。但這個江南省讓滿人很不放心,為什麼呢?
  • 南京為什麼被戲稱為「安徽省會」?
    的確,在新街口逛街、鼓樓醫院看病、祿口機場坐飛機時,隨處可見安徽人,南京也就有了另一個身份——「徽京」。為什麼南京作為江蘇省省會卻被稱為「徽京」呢?這與兩地的地理、歷史、文化都有關係!隨後,清朝將江南承宣布政使司改為江南行省,省會仍位於南京。這時的安徽作為江南省的一部分,自然以南京為省會。清朝為了維護統治穩定,於1661年將江南省一分為二,東稱「江南右布政使司」(治所蘇州),西稱「江南左布政使司」(治所南京)。
  • 安徽南京與江蘇合肥,省會城市換著當
    今天,據多位網友反映,在湖北衛視的新聞當中出現了安徽南京,江蘇合肥字樣的新聞,這就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紛紛議論。江蘇合肥江蘇合肥有的網友很幽默的說,安徽江蘇是一家,你我不分家;有的網友則表示武漢當前處在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忙中出錯,也很正常;還有的網友說,南京合肥這是結為親家啦。
  • 大數據揭示南京是不是安徽的「省會」?
    眾所周知南京是江蘇省省會,安徽省省會是合肥,但由於南京距離安徽太近,再加上經濟實力強勁,造成很多安徽人外出打工求學目的地都為南京而非本省省會合肥。南京那麼實情如何呢?以今年春節後返程人員目的地大數據來看,來南京的返程人員中,江蘇本省人員佔據一半,安徽來人佔據四分之一;分城市來看,遷來南京人員前十名城市中安徽的滁州、馬鞍山市上榜,其餘8個城市均為江蘇城市。
  • 南京為什麼會被戲稱為「安徽省會」?
    在中國,有的省會卻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產生一些特別的稱謂,如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在一些安徽人眼裡還有另一個身份——「徽京」。兩省專管教育的副省長,共用一個,辦公地點在南京。可以說南京給安徽當了接近一百年的「副省會」。在安徽和江蘇同省這幾百年裡,因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南方,江南省的人才見識了江南的繁華後,大都會流向江南。即使不去江南,大多數也去了當時相對發達皖南的安慶蕪湖等地。很少有人願意留在蘇北皖北等相對落後的地區。南京和安徽在幾百年的長期交流中,他們的語言和飲食變得十分相似。
  • 多變的安徽省會:從南京到安慶,為什麼是合肥笑到了最後?
    作為典型的一省烘託一市的中部模式代表,合肥與武漢長沙一樣都成為了省內無可比擬的資源匯集與發展之地。不過,合肥作為安徽省會的地位的歷史其實並不長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安徽的政治經濟中心都與合肥無甚聯繫。五年之後,清廷正式改江南右布政使為江蘇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為安徽布政使司。江蘇取江寧、蘇州二府首字而來,而安徽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而來。至此,江蘇與安徽兩省正式成型,但是,分省之後的安徽布政使司的官員依舊保持在江寧(南京)辦公的模式。這種異地辦公的模式持續了將近一百年,也為後來稱南京為「徽京」落下了口實。
  • 安徽為什麼喜歡換省會?
    放在歷史上看,能參與安徽省會競爭的城市甚眾。安慶、蕪湖、蚌埠、當塗、歙縣等縣市都有過參選的機會,而且安徽省會在歷史上也確實幾易其手,直到合肥成為最終贏家。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帳號【地球知識局】ID:diqiuzhishiju,已獲作者授權。
  • 安徽人眼中的「香餑餑」,卻被譏諷為江蘇最大的農村!南京怎麼了
    如果你熟悉南京這個城市,一定會知道他有另外一個名字:「徽京」。 但南京為什麼叫「徽京」,很少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在南京的安徽人太多了!
  • 沒錯啊,南京就是我們安徽省會-虎嗅網
    去新街口逛街,在鼓樓醫院看病,到祿口機場坐飛機。這是南京人的日常,也是安徽人的日常。 在中國,你很難找到像安徽這樣的地方,對隔壁省的省會始終保持著澎湃的熱情和與生俱來的親近。 這麼看,合肥這個省會不是憑實力上位,完全是撿了個漏。作為省會,合肥的經濟總量到1984年才超過蕪湖,1989年才超過安慶。到2005年「十五」計劃末,合肥的經濟總量不爭氣的僅有850億,排在全國18位。那時候其他的省會城市基本都邁入了千億俱樂部,2005年,杭州、武漢都上2000億了,連南昌也有1100億,更不用提隔壁老大哥南京,已經達到了2400億。
  • 安徽省會為何要從長江邊的安慶搬到合肥?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合肥在安徽省內的經濟地位,也由此日益突出。▲合肥歷年GDP排位,2019年已躍升至20位但值得一提的是,合肥的崛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解放以前的合肥,僅僅是安徽省內並不起眼的小城市,同一時期的安慶不但是安徽省會,更是全省當之無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都大大領先於合肥。
  • 為什麼安徽人對合肥這個省會城市沒有什麼歸屬感?
    回答:合肥。對於合肥地名的改變,小編認為這是極不明智的,這也讓安徽人在第一印象中放棄了極大的歸屬感。合肥的古代名稱是廬州,是的,他是歌詞「廬州月光灑在心上」中的廬州,是不是很美!現在卻被「合肥月光 灑在心上」取代,這真是令人尷尬。據說合肥曾經推出過城市「兩個胖胖歡迎您」的口號,他真的在走到底的路上,讓廬州的文化細節永遠消失。
  • 安徽曾經的省會有哪些?除了南京,還有這些...
    再說省會在外省,來往不方便,就把省會從外省遷到安慶府。不算外省的南京,安慶是安徽省真正意義上第一個省會。不過,安徽省考生要考試,還是要在去南京,在下江考棚,直到清末依然如此。1853年2月17日,太平軍攻克安慶城,然後順江東下,定都南京。在這種情況下,安慶已不能再當省會了。4月,安徽省會遷到了省內另一座大城市——廬州府(合肥)。當然,當時遷省會於合肥是應急之舉。清廷收復安慶後,安徽省會又回到安慶。清末,安慶再次迎來繁榮時期,安慶有個響噹噹的稱號,叫小上海。到了民國,安徽省沒什麼變化。1938年,形勢為之一變。倭軍沿長江一路向西燒殺搶掠。
  • 安徽有很多歷史名城,如安慶、六安、壽春,為啥選了合肥做省會?
    一般來講,一個行政轄區的省會,是不太容易更換的。譬如四川省會成都、山西省會太原、浙江省會杭州,都是如此。但如果這個省本身就是新省,而且省會的核心位置又不是那麼強勢的話,更換也就可能發生了。安徽就是如此。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南京為什麼叫徽京?因為它以前真的是『安徽』的省會啊!
    南京和安徽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時間,朱棣篡位以後遷都北京,把北京周邊劃成北直隸,把南京周邊劃為南直隸,南直隸包括今天的安徽、江蘇、上海的大部分地區。所以南京歷史上確實是安徽地區的'省會'。
  • 南京為什麼叫徽京?因為它以前真的是'安徽'的省會啊
    南京和安徽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時間,朱棣篡位以後遷都北京,把北京周邊劃成北直隸,把南京周邊劃為南直隸,南直隸包括今天的安徽、江蘇、上海的大部分地區。所以南京歷史上確實是安徽地區的'省會'。
  • 為什麼說南京是安徽的省會。它不是江蘇的省會城市嗎
    不管你是安徽人、江蘇人,還是其他地方人,一定經常聽說南京被調侃成安徽省會這件事。有人就問了:不對呀,南京不是江蘇的省會嗎?這是眾人皆知的呀?為什麼會有南京是安徽的省會這種說法?雖然是調侃,但也不是空穴來風。曾經有句玩笑話說:「安徽人要是罷工一天,南京將會癱瘓」因為南京自古就是安徽省會。明朝,朱元璋在打下江山後,立刻做了自古帝王鍾愛的一件事:統一。
  • 安徽的這四座城市,比省會合肥更適合定居!
    安徽這個省份因為被山東、江蘇、浙江三個沿海省份環繞,所以安徽在國內省份當中並不是特別的有存在感,但作為近幾年崛起迅速的中部省份之一,安徽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績,如今依託著長三角的實力,經濟也在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安徽人在外省市發展後,都選擇回到家鄉來振興經濟。安徽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 南京合肥不相連卻像一家人,其實我國有兩個省會,直接相連在一起
    對於省或者自治區來說,還有一個省會或者首府的概念。省會城市對於一個省份來說,可以理解為中心城市,從地圖上來看,不少省份都會把省會城市放在中間,這樣可以有效帶動整個省份的發展。有些省份就比較有意思,省會城市會距離邊界比較近,前往鄰省可能更加方便。例如,最出名的應該是江蘇省的南京市,從位置來看,南京的三個方向都是跟安徽接壤,因此也被人戲稱為「徽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