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丨同為十三朝古都 為什麼洛陽就是沒有西安紅

2020-12-13 人民日報

有次在洛陽博物館裡,聽到遊客在打電話:

「你在哪兒呢?啊?你還在西周?

嗯,我已經到漢了,那一會兒在唐見吧。」

洛陽,一座譜寫了半部中國史的城市。

自夏朝建都開始,洛陽就以天下之中的姿態,孕育著華夏文明。論資歷,要比西安早大約兩千年。「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陽。」

但同樣是地處關中,作為為數不多的超級古都,隔壁西安這個大兄弟經濟上飛黃騰達,旅遊業蒸蒸日上。而先天條件倍兒優越的洛陽,明明也有網紅的身世,卻偏偏沒有網紅的命?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研究了一下洛陽這座城市沒落的原因。

沒有爆點,玩不過西安

洛陽雖有十三朝古都之稱(也有說法是九朝古都),但定都的朝代距離現代的時間都比較久遠。太過悠久的歷史,反倒給洛陽造成了困擾。

洛陽,橫跨了夏商周和漢魏隋唐,既不能像西安那樣主打大唐盛世,也不能像開封那樣主打大宋王朝,根本找不準一個發力點。

儘管洛陽也在盛唐時達到發展的頂峰,在洛陽出土的唐三彩,盛開的牡丹花,盧舍那大佛神秘的微笑,無一不顯露著盛唐氣象。但是在大眾的認知裡,代表大唐的,只有西安。

可以說,在盛唐文化爭奪戰中,洛陽敗得很慘。畢竟,爭奪從來不是洛陽的強項。

自古以來,陝西關中地區憑藉險要的地形優勢,少有腹背夾擊的威脅。長安更是佔據關中四塞,固若金湯。

長安能夠在八百裡秦川上稱王,更多是政治和軍事上的考慮,追求的是一種「勢」,是一種「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勢。

而洛陽,則是「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佔據了關中最好的交通地理位置,文人墨客,商人不絕。洛陽堅守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和氣。

正是這種和氣,穿越古今,成為了洛陽最重要的性格標籤。

唐代後期開始,中國歷史上的經濟中心,從北向南轉移。宋朝以後,洛陽就像是完成了歷史使命,逐漸被邊緣為一座地方性城市。

而它的古都建築和文化瑰寶,也在歷史的一次次戰火和革命中,在劫難逃。就古都建設和旅遊業的發展而言,洛陽與西安也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漫步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我們依然能找到夢回盛世漢唐的感覺:修舊如舊、保存完好的古城牆,莊重大氣的古街道、牌坊,從鐘樓鼓樓到回民街,從碑林到明城牆,隨處可見的古文化。

這樣的古色古香,在現代化高樓的襯託下,讓整座西安城看上去極具魅力。

而在洛陽,遺址景觀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裹挾得動彈不得,置身其中,古都的感覺並不強烈。再者,洛陽的古建築保護也不如西安,市內景點多為仿古建築,只能忽悠忽悠外地人。

事實上,洛陽也不是什麼都沒有。洛陽在旅遊資源方面,先天性並不比西安弱。

在佛教領域,大小雁塔和法門寺,就算打包在一起,都不能抗衡洛陽的龍門石窟和白馬寺。但兵馬俑的名氣實在太大,同類型等規模的,國內外僅此一家,風頭蓋過了洛陽的全部景點。

有王的氣質,卻沒有王的拼勁

好在洛陽還有牡丹。

每年清明前後的牡丹花會,國內外的遊客紛沓至此,造勢一年比一年大,連公交車都實行雙語報站。

在民間,洛陽牡丹有一個關於武則天的傳說。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之後,一年嚴冬,百花仙子們為了討得皇帝的歡心,不顧嚴寒酷刑,爭相綻放,只有牡丹仙子不畏皇權,遲遲不開。

武則天一怒之下,將牡丹貶往洛陽。牡丹被連根掘出,連夜裝車送往洛陽,被扔到了邙山嶺上,與無數的墳墓為伍。

要不是邙山溝壑交錯,偏僻悽涼,沒聽過傳說的,還以為武則天是因為太喜歡牡丹,才把它帶去洛陽的。

唐朝雖建都於長安,但縱觀整個朝代,尤其是盛唐時期,洛陽卻絕不只是陪都那麼簡單。在大唐盛世的百年光景裡,唐王朝的執政者,多數時間都廝混在洛陽。

或許,早在李世民恢復洛陽宮開始,洛陽就註定要和大唐、和長安來一番恩怨糾葛。

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與武則天率滿朝文武來到洛陽,尊洛陽為「東都」,而後便常年廝混在洛陽。

天授二年(691年)正月,武則天在洛陽的宮殿裡正式稱帝,把「東都」改成「神都」,長安改稱「西京」。稱帝後,武則天再也沒回過長安。

其間,她把持了朝政,搞死了長子李弘,生下了小女兒太平公主,還廢了倆皇帝兒子,贊助了兩萬貫脂粉錢修建龍門石窟。據說,盧舍那大佛的臉就是照著武則天鑿的。

洛陽,不僅有她的宮殿和石窟,還有她的升仙太子碑和免罪金簡。可惜後人無福,只能對著古籍意淫神都。因為,這些宮殿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風塵中,連遺址毛都找不到了。

自此一直到683年,高宗在洛陽駕崩,大唐政府機構在洛陽的時間遠遠長於長安,長安雖然冠以「京師」之名,但洛陽卻得首都之實。

武則天大概也想不到,被貶邙山的牡丹,一入新土,就又紮下了根。來年春天,滿山翠綠,花開遍野,從此種入了洛陽人的心裡。

不知是洛陽人天生契合牡丹,還是牡丹影響了洛陽人,洛陽人的骨子裡,自帶著一股與生俱來的文人倔強:向來文質彬彬的洛陽,才不在乎自己的噱頭。

1954年,河南省會從開封遷往鄭州,一舉結束了洛陽幾千年來的京都地位。儘管到現在,很多不熟悉河南的人,還誤以為洛陽是河南的省會。不過,天子腳下也好,山高皇帝遠也好,洛陽人依然只管吃好喝好,小日子照常。

「被河南拖了後腿」

鄭州成為新省會後,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也毫不客氣地拉走了河南的資源。

就全國的地位而言,洛陽同西安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西安在陝西的地位無人能夠撼動,它的發展,很多時候是舉全省之力,然後再以中心城市向全省輻射,這也是如今的鄭州之於河南的地位。

而洛陽只是一座區域性三線城市,遠沒有撬動其他城市的能力,洛陽的發展更多的,是靠自身的力量。西安和鄭州享有的政策紅利和發展機遇,那是洛陽想都不敢想的。

洛陽人「不敢」想的,還有對河南的身份認同。

當一個洛陽人說到自己是洛陽人時,學文學的妹紙眼神立馬變了,仿佛這人不是洛陽來的,而是從書裡走出來的,滿滿的都是翩翩公子的書香氣。

但是,當一個洛陽人說自己是河南人的時候,對方往往更關心「河南的治安是不是很糟糕?」 「河南是不是很窮?」 「河南人偷井蓋幹嘛用?」

網絡時代以後,河南莫名其妙就成了全國地域黑的重災區,「河南人」幾乎成了坑蒙拐騙的代名詞。河南人很冤枉,但也無可奈何。洛陽,大概是河南省名聲最好的城市,也是旅遊人氣最旺的城市。

白馬寺從來不少燒香的遊客,門票不貴還能蹭齋飯;龍門石窟也沒有辜負武則天的脂粉錢,即便是下著大雪的冬天,也能遇到虔誠跪拜的霓虹國遊客。

如果不跟西安比名氣和地位,洛陽實在是相當宜居的城市。

雖然洛陽的GDP比西安少了幾千個億,但工資水平卻跟西安相當,物價還遠比西安低,這對助力洛陽人慵懶、只求安穩的性格生長,提供了無比舒適的溫床。

數據來源:住房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資料庫

洛陽人多戀家,就算近幾年,「河北飄來的霧霾,嚴重影響了河南的空氣品質」,加上洛陽修建地鐵,交通擁堵,也都阻止不了外出闖蕩的年輕人,回來成家立業的考慮。

只要吃上洛陽的水席,喝上洛陽的湯,洛陽人仿佛永遠地根扎在了這片土地上。

正如洛陽的牡丹,安心在這片土地上綻放,不求雍容富貴、也不阿諛奉承,只求樂在其中、經久不衰。

正是這種「慢性子」,有時候外地人都看著急了,但洛陽就是不緊不慢,告訴著人們:

知足常樂並不容易,每座城市都有它的脾氣。慢行和快趕,不過是時間問題,歷史總是在兜兜轉轉中,不斷前行。

(來源:那一座城)

相關焦點

  • 洛陽和西安同為十三朝古都,為何洛陽的影響力卻不如西安
    洛陽和西安同為十三朝古都,為何洛陽的影響力卻不如西安在歷史的進程中,一共出現了四大文明古國,而中國卻是其中唯一一個將主題文明延續下來的國家。中國境內不乏古都,像帝都北京、六朝古都南京,以及同為十三朝古都的洛陽和西安等,其中北京、南京、西安影響力深遠,而洛陽的影響力相比之下則小了很多。為何西安的影響力越來越強,而洛陽的影響力卻有待提高呢?
  • 洛陽和西安同為十三朝古都,為何洛陽的影響力卻不如西安
    洛陽和西安同為十三朝古都,為何洛陽的影響力卻不如西安 在歷史的進程中,一共出現了四大文明古國,而中國卻是其中唯一一個將主題文明延續下來的國家。中國境內不乏古都,像帝都北京、六朝古都南京,以及同為十三朝古都的洛陽和西安等,其中北京、南京、西安影響力深遠,而洛陽的影響力相比之下則小了很多。
  • 同樣是十三朝古都,為什麼西安能成為網紅城市,而洛陽卻比較冷清
    提起網紅城市,大家首先考慮的是西安,確實這兩年來西安是當仁不讓的受歡迎的觀光城市,同為四大古都之一和十三朝古都的洛陽,卻顯得比較冷清。洛陽是一座擁有4000年建城史的古城,比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的西安早得多,可以說有曾夏、商、周、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13個王朝。洛陽還有1500多年的建都史,長期以來洛陽以天下的姿態存在,「中國的歷史,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陽。
  • 西安 pk 洛陽,究竟誰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六大古都中的西安和洛陽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西安乃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另外三座是義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和埃及的開羅),那就先說西安吧。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項羽自殺,劉邦一統天下,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就是今天的西安。西安的第二段建都史延續了將近230年,其中包括王莽代漢建新後的15年和更始政權短短的兩年。
  • 十三朝古都西安、十三朝古都洛陽、十一朝開封,網友:差異真心大
    十三朝古都西安、十三朝古都洛陽、十一朝開封,網友:差異真心大大家好,在這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時節,「霞姐去旅遊」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中國古都的文章,希望大家看過之後積極點讚評論哦,這樣小編動力滿滿,給大家持續帶來更精彩的文章!
  • 西安和洛陽都是十三朝古都,都是旅遊重城,差距為什麼這麼大?
    但是同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和洛陽,兩城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成了省會城市一個只是地級市。兩個城市的旅遊業也差距越來越大,一個成了網紅城市一個卻存在感不足差距越來越大這是為什麼?在討論兩城旅遊業發展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為何西安和洛陽都是十三朝古都?
  • 為什麼同樣是十三朝古都,西安是陝西省省會城市,而洛陽卻不是?
    我們知道西安和洛陽都是十三朝古都,可為什麼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最後成為了陝西省的省會城市,而同樣是十三朝古都的洛陽最後卻落選了呢?其原因還是要追根溯源,從歷史因素上去找。河南,因為其大部分地區地處黃河以南而謂之河南,歷史上,處於黃河中下遊的河南境內的河道曾在南北之間多次改道,一度泛濫成災,殃及河南許多地方,其中就包括洛陽、開封兩地,尤其是開封最為嚴重。
  • 洛陽憑什麼成為十三朝古都?
    眾所周知,洛陽是十三朝古都,那麼大家有沒有疑問
  • 西安、洛陽,「十三朝古都」哪家強?
    西安和洛陽都是我國古代名城,歷史悠久,先後有多個朝代建都,各自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那麼,到底哪座城市更加名副其實?且看作者比較分析。洛陽文峰塔 三、「十三朝古都」哪個更加名副其實?先來比較中國古代正統王朝裡面歷時較長的幾個:夏朝,曾在洛陽建都;商朝既不在洛陽也不在西安;周朝分西周和東周,西周主要在西安,平王東遷後定都洛陽,是為東周;秦在西安(鹹陽);西漢建都西安,東漢在洛陽,東漢西漢因洛陽在西安以東而分;西晉建都洛陽,東晉在南京(時稱建康)隋唐兩個大朝代都城都在西安
  • 西安洛陽是「十三朝古都」,那麼「多朝古都」,你還知道哪些?
    西安的洛陽是「十三朝古都」,那麼「多朝古都」,你還知道哪些呢?最古老的文明是中原文明,在這片土地上,許多城市都建起了歷朝歷代的都城。無論現在,還是在歷史悠久的河流上,能被選為一個國家的城市,都是一種榮耀,而這些輝煌的歷史也為城市的發展增添了色彩。在這些城市中,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國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 西安作為十三朝的古都,為什麼西安的皇宮卻沒有保存下來
    西安作為歷史上第一座意義上的城市,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如果將它評選為古代第一都城,應該也是毫無爭議的,但是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為什麼遺留下來的皇宮連影子都看不到,西安的皇宮到底去哪了?
  • 西安,洛陽,究竟誰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都來看一看
    六大古都中的西安和洛陽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咱們不妨一起來細論一下這兩座古城的建都史。西安乃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另外三座是義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和埃及的開羅),那就先說西安吧。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結束,項羽自殺,劉邦一統天下,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就是今天的西安。西安的第二段建都史延續了將近230年,其中包括王莽代漢建新後的15年和更始政權短短的兩年。
  • 洛陽與西安,究竟誰才是真正的「 十三朝古都」?
    為了叫響「古都」品牌,吸引更多遊客的目光,近年來,洛陽和西安都在大力宣傳自己「十三朝古都」的厚重歷史文化。那麼,誰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呢?洛陽十三朝西安十三朝根據以上兩市給出的所謂朝代來看,的確都是「十三朝」。但有個問題要弄清:什麼叫朝代?上世紀初的偽滿洲國算不算中國朝代?唐朝時期出現安祿山的燕,算不算朝代?
  • 西安到底是十三朝古都還是十七朝古都?
    西安是我國有名的古都,提起西安一般都說13朝古都,當然也有其他的說法。首先看十三古都是指哪十三個朝代呢?第一個朝代,是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這是為了與後來的遷都洛陽的東周相區分。西周曆時286年。
  • 洛陽和西安都是十三朝古都,都是各省旅遊重城,為何差距這麼大?
    說到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個城市非陝西西安(長安)和河南洛陽莫屬,自古以來這兩地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很多朝代的建都之地。如今西安和洛陽也都是各自省份裡面最重要的旅遊重城,全世界的人都很喜愛這兩座城市,每年來這裡旅遊的人更是絡繹不絕。但是同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和洛陽,兩城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成了省會城市一個只是地級市。
  • 南京是六朝古都 西安和洛陽是十三朝古都 北京呢?
    在東晉之後,南朝的宋朝、齊朝、梁朝、陳朝據以南京為都城。因此,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唐朝詩人韋莊寫過一首《臺城》,寫盡了六朝古都的輝煌與衰落: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
  • 都是十三朝古都,西安成了網紅,神都洛陽卻無人問津
    要說今年春節哪個城市最熱鬧,新晉網紅城市西安應該能排名前列,古蹟遍布、文化底蘊深厚的西安今年為遊客奉上的「西安年 · 最中國」活動在這個春節賺足了眼球,千年古都都快被擠爆了。而另一個十三朝古都洛陽好像有點落寞,基本上無人問津了,老張在春節前途經洛陽,還特意尋找洛陽的古蹟,問了一下本地人,找到了市內的洛陽古城遺蹟,不過現存的代表洛陽古城的就只有洛邑古城內的這座文峰塔了,古城牆只有很小的一段遺蹟,這一點和西安是沒法比的,也難怪洛陽人氣不高,洛陽旅遊就只有洛陽牡丹和龍門石窟、白馬寺了。
  • 九朝古都洛陽到底是幾朝古都,十三朝古都還是十五朝古都?
    洛陽到底是多少朝古都,隨著歷史學者對中國歷史研究的深入,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九朝古都」的美譽是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御豐的。而在唐朝睿宗和武周時期,洛陽還有「神都」之稱。洛陽通天塔十三朝古都洛陽,自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
  • 西安被譽為「十三朝古都」,分別是哪十三朝古都呢?
    西安被稱之為十三朝古都,是中國最富盛名的一座古城,當然了對於外國人來說,西安的知名度超過了很多一線城市。那麼,把西安當作古城的都有哪些朝代呢?這十三朝分別是:西周、秦、西漢、新朝、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一般把這十三個朝代,稱之為在西安建都城的十三朝!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是:西周、秦、西漢、和隋、唐了,因為這些朝代都是大一統王朝存在的時間比較長,其它的朝代存在感真的太低了。
  • 西安和洛陽,誰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要評判誰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就需要先來定一下古都的標準,大家達成一致共識: 首先,作為古都的城市應該是所在朝代的政治中心,是皇帝施號發令的終極之地,絕非行宮與陪都; 其次,就是所在朝代的「合法性」,即被正統歷史所承認,一些篡權或者過渡政權都做不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