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有人說二戰期間德國人希望向英美軍隊投降,這是為什麼? 在二戰結束的時候,在蘇聯戰俘營的德國俘虜有400萬俘虜,結果死在蘇聯200萬人。而同時期關押的60萬日本俘虜,只死亡5.5萬人,可見蘇聯對待德國俘虜遠遠比日本俘虜殘酷的多。
出於對蘇聯軍隊的恐怖,戰爭結束時,有七百萬德國武裝部隊向西方盟國軍隊投降。美佔區在美軍進駐前已從德國東部流入一百五十萬人,他們在蘇軍挺進時棄家西逃,英佔區的情況也大體相同。
德國居民有聲有色他講述了許多殘暴和恐怖的故事,當然,這些故事添油加醬地越傳越快,凡是蘇軍所能找到的馬匹和七千頭牛統統被趕走了。他們拆卸了公立屠宰場的冷藏廠,搬走了飯館廚房的爐子和管子,拆走了各類工廠的機器,蘇軍還經常把城裡唯一的現代化發電廠的發電設備搬走。
雖然俄國的軌幅比德國的要寬,但大段的鐵路鐵軌被整個地拆走。大多數蘇軍很久未發軍餉,現在他們領到了軍政府的馬克紙幣,這是用美國向蘇聯提供的鉛版印刷的,可是俄國人並不認為對印發的數量負有回收的責任。
士兵們期待隨時遣送回家,一回國他們手頭的馬克紙幣就變得一文不值了,因此他們趕緊把紙幣換成可攜帶的財物,讓德國人交出財物。
當時流傳著一個故事,說一個蘇軍士兵怎樣攔住一個德國姑娘向她索取手錶,她說她沒有表,那士兵對此感到難以置信。但儘管言語不通,那姑娘終於說得那士兵相信了。「象你這樣漂亮的姑娘應該有隻手錶。」他捲起袖子,露出綁在手臂上的一大串五光十色的手錶,從中挑了一隻最漂亮的贈送給那個姑娘。對比,那邊美國向德國運輸進大量物資和糧食,而且只會暫時拘留就會釋放回家,德軍成群結隊向美國投降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