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至,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習俗和過法,每年夏至,廣西玉林民間都有著吃狗肉的習俗,甚至創立了所謂的「玉林狗肉節」,當然,這是一種純民間的行為,官方從來沒有舉辦過相關活動。
但是由於主食是狗肉,這種民間自發的行為一直以來被廣為詬病,尤其是狗肉的來源更是「撲朔迷離」,每年夏至前的一個多月,都會有大量的狗販子開著運狗車從全國各地趕到玉林進行售賣,當然,運輸這種完全沒有經過檢疫的狗車,一般都在和當地官方「打遊擊」,並且官方歷年攔截檢查到的運輸車輛中,所有犬只無一有免疫證。
成千上萬的犬只到底是從哪裡來?狗販子口裡的肉狗養殖場到底存不存在?
不得不說,「夏至吃狗肉」這種民間習俗已經完全商業化,有著成熟的產業鏈,但這種產業鏈是「畸形」的,因為如果這些狗狗真的是養殖場養殖的狗,那麼其成本價就已經超過100元/斤了,對此國家肉類協會副秘書長曾明確表示:我國不存在所謂的養殖肉食用犬這個行業!
那麼為何牛羊豬雞等可以規模化養殖呢?因為它們吃的是草,產的是奶和肉啊,中間的差值就是經濟利益,所以它們是「經濟動物」,而狗是雜食性動物,飼養成本太高,根本不適合規模化養殖。
但奇怪的是,全國卻存在幾百家註冊「肉狗養殖場」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很簡單,這些所謂的廠子大多是皮包公司,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偷狗賊偷來的狗和狗販子收來的狗在公司內走個流程,這樣才能變為所謂的「養殖肉狗」,掩飾其難以見人的一面。
規模化養殖肉用犬不可行,但農村家裡每年養幾隻狗真的太平常不過了,所以狗販子除了收購偷狗賊偷來的「毒死狗」以外,還會定期去農村轉悠收狗。
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豬瘟鬧騰的,很多地區都不允許農戶家散養豬了,於是不少人就拿平時多餘的剩菜剩飯、飯店收的泔水在原本的豬圈裡餵了一小群狗,生一窩後賣掉,狗販子也知道行情,隔段時間就開車進村,就這麼一窩一窩的生了養,養了賣,我們可以簡單的稱之為「散戶收購模式」。
至於玉林沛縣等地附近,更是這種家家戶戶養幾隻狗「積少成多」然後挨家挨戶進行收購的模式,而最大的問題就是「檢疫」,正如下面這篇採訪中所說,「如果嚴格查驗,玉林一隻狗也進不來」,但這種模式目前依然運行得好好的,甚至在疫情之下,玉林依然在辦狗肉節。
那麼狗肉到底能不能吃呢?
在以往,這是一個無法認定的命題,而在2020年5月國家頒布了最新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狗正式從畜禽中移除。
不在畜禽目錄之中的動物不得進行規模養殖、經營、買賣、運輸、屠宰上市,所以諸如「玉林狗肉節」中的公開買賣就違法了。
掛荔枝賣狗肉,改狗肉叫「香肉」。
在一些當地商家的宣傳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已經儘量在文字描述中不出現「狗肉」二字,以「香肉」代替,這種改名字的方法早在徐州沛縣就已經開始了。
而今年,廣西玉林甚至把「玉林狗肉節」直接改成了「玉林荔枝節」。
玉林本地人是怎麼看待狗肉節的?
一位上了年紀的玉林本地大叔說:「我不吃自己養的狗,但我會吃鄰居家養的和街上賣的狗」。
一位玉林在外地讀大學的學生有著困擾多年的煩惱:「同學們知道我是玉林的,都問我家是不是頓頓吃狗肉,現在馬上快畢業了,也面試了幾家公司,人家人事部門一聽說我是玉林的,第一個問題就問我吃不吃狗肉……
全國的大公雞最怕年初二,而狗則最怕夏至……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全全。關注「新手養狗大全」,狗狗的健康和訓練問題都可以私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