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管理者,必須具備這3種思維

2020-12-16 容大匯方

很多公司的中層管理者,都是由骨幹員工晉升上來的。

但令人意外的是,原本業績突出的他們,走上管理崗後,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從執行者的思維,轉變為管理思維。

今天與大家分享,新任管理者需要轉變的3種思維。

1、完成比完美重要

一個骨幹員工,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本職工作做好。而管理者要面對的,是永遠做不完的事情,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

所以,從員工到管理者,所要轉變的第一個思維是:完成比完美重要。

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一書中,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新東方武漢校區負責人陳向東,開拓少兒英語培訓業務時,面臨的情況是:既沒有教材、教學隊伍、教研體系,也不知道到底該如何推進。

但他篤定少兒英語培訓有廣闊市場,必須立刻開始做。於是,他先把別的機構有經驗的人挖來,再培養成新東方的人。

靠著這些人的運營能力,新東方少兒英語在兩年內,佔據了當地少兒英語培訓市場的半壁江山。

如果陳向東瞻前顧後,或者等到搭建好教學隊伍、打磨好教材才行動,很可能連這片市場的殘渣都撈不到。

從陳向東的案例,我們可以明白:即使是0.1的行動,也比0的空想好。

作為管理者,你需要先快速把一攤子事情支起來,然後進行不斷迭代。而不是等到一個完美的時機、人員配齊、方案無懈可擊時再行動。

2.借力比用力重要

對於優秀員工來說,工作的目標是用自己力量做好每件事。但管理的本質,則是儘可能通過激發別人的資源,取得最好的結果。

所以,員工到管理者,所要轉變的第二個思維是:借力比用力重要。

比如,接到了一個任務A,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

以我的能力可以按時完成嗎?

那麼你就是典型的「員工思維」。

面對同樣的任務,「管理者思維」想的一定是:

我如何調動資源,完成這件事?

如果新手管理者沒有意識到這點,導致的結果只能是:自己沒時間,下屬沒事做,工作沒結果。

作為管理者,你要整合資源,而不僅僅是把自己當作一個資源來使用。

3.勇氣比專業重要

專業人員轉管理崗,往往會遇到一個問題:專業程度很高,但面對非專業領域的事情,就不敢輕易去嘗試。

所以,員工到管理者,所要轉變的第三個思維是:勇氣比專業重要。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1998年,她路過一個酒店會議室,發現裡面在做企業家培訓,老師講的內容讓她深受震撼。

活動結束後,脫不花連忙追問老師,下次在哪裡講,她還想聽。老師說自己一般只在自己公司講,這次是因為給朋友幫忙,才公開講。

脫不花不死心,繼續問:

如果我們也辦公開課,可不可以邀請您來講。

老師回答: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試試。

其實,當時的脫不花,並不知道怎麼做公開課, 她沒有場地,更沒有學員的資源。

此時她的處境,很多管理者都有可能面臨:

有一個目標(比如辦一場講座),但沒有專業的能力,或者面臨資源不足等。

怎麼辦?脫不花的做法是:立刻找到酒店工作人員打聽場地價格,快速定下場地,然後找到老師商定了講課費。

場地找好了,怎麼招生呢?面對最艱難的一個環節,她直接是找到央視行政廣告部的秘書,說服他把廣告部主任的名片夾,給自己複印了一份。

就這樣,脫不花爭取到了老師、談下了場地合作、招到足夠的學員,把課順利做了起來。

脫不花的案例說明,面對複雜的管理任務,優秀的管理者首先會讓自己行動起來,一步一步解決工作難題。

以上,就是從員工到主管,需要轉變的3種思維:

1、完成比完美重要;

2、借力比用力重要;

3、勇氣比專業重要。

相關焦點

  • 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的10種基本素質,你佔幾種?
    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的10種基本素質,你佔幾種? 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的10種基本素質,你佔幾種? 2017-12-07 10:24:05  來源:今日頭條就是指一個管理者應具備優秀的綜合能力,才能訓練和指揮自己的員工,掌握合理的工作節奏,以下是10種管理者必備的管理素質。
  • 優秀的管理者,都具備這3種基本能力
    01 管理者的3種能力 先說後面的問題。 各個層級的管理者,對三大管理能力的要求是否一樣呢? 答案是不一樣,在什麼山頭就要唱什麼歌。 基層管理者,特別需要有突出的技術能力; 中層管理者,對三大能力都有要求; 而高層管理者,則更多的是要求具備超群的概念能力。
  • 優秀的醫院管理者必須是創客
    敏感的企業家及經濟大V們預測「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而筆者作為一名醫院管理人員也頗受啟發,這是當代醫院管理的新號角,號召每位醫院管理者做創新先鋒,甚至是創客。時代創新的步伐如此之快,對管理及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管理作為社會的子系統,必須緊跟時代創新的步伐,醫院管理者要想變得更加優秀,要想領跑行業及醫院內管理必須是創新先鋒,才能駕馭醫院管理這艘知識、科技、勞動高度密集的大船。
  • 產品經理必須具備的26種思維方式!
    3、抽象邏輯思維以抽象概念為形式的思維,是人類思維的核心形態。它主要依靠概念、判斷和推理進行思維,是人類最基本也是運用最廣泛的思維方式。一切正常的人都具備邏輯思維能力,但一定有高下之分。以目的性來看,可以分為:1、上升性思維以實踐所提供的個別性經驗為起點,把個別經驗上升為普遍性的認識。
  • 一位優秀的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其實管理思維說起來很廣泛,最關鍵的就是認識到管理的特性.簡單來說,管理就是:管人事,理人心,從而達到目標.那麼管理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管理素質又有哪些呢? 個人認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應具備6個基本素質: 1:責任心強: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作為一名管理者更應該具備責任心,具有責任心的管理者,才會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在公司重要性,把實現公司的目標當成是自己的目標。
  • 職場上,優質的管理者,都具備這三種能力
    每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夢想,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個指點江山的管理者,可在現實中能實現這一夢想的人卻很少。就算是那些有幸走上管理崗位的人,能成為一個合格管理者的數量也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見,並不是每一個基層員工都能成長為優秀的管理者。但優質的管理者,都具備這三種能力,否則管理肯定做不長久。
  • 有大格局能成大事的人,往往具備3種思維、6種心態、9種能力 《賀進...
    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必有超出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優秀心態和基本能力。一般來說,有大格局、能成大事的人,往往具備以下3種思維、6種心態、9種能力,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
  • 讀資治通鑑學管理:從智宣子選接班人看管理者應該具備的技能
    3.多才多藝,吹拉彈唱樣樣行。4.口才好,能說會道,文章寫得也好。5.強毅果敢有決斷力。但智瑤有一個致命缺點:不仁。如果您選了他作接班人,智族將有滅族的危險。」世界上沒有一個父親願意聽別人這樣評價自己疼愛器重的兒子。俗話說,知子莫若父。中國人歷來有智子疑鄰的毛病,智宣子當然也沒有聽從智果的勸告。
  • 郭臺銘:管理者必須具備五項基本能力,否則無法領導任何人
    我幼時無力進學,長大後必須做工謀生,沒有機會接受正式教育;像我這樣身無專長的人,永遠感覺只有刻苦耐勞才能彌補不足,這是上帝對我賜福。」在王永慶眼裡「瘦鵝理論」不僅是他成長的理念,也是他培養人才、帶領團隊的秘訣。他說,企業經營不善,問題不全在員工,而在老闆管理方法不當。為此,管理者要把握下面兩個原則。Tip 1:讓下屬充分了解工作的重要性。
  • 不是靠管理者,而是這3種人,看看你是不是
    不是靠管理者,而是這3種人,看看你是不是公司不是福利機構,是盈利機構。一個公司想要長久地發展下去,就需要賺錢,只有賺更多的錢,才能夠讓公司持續發展下去。 那麼公司靠什麼賺錢?當然是靠員工的努力工作才能夠賺錢,那麼公司會靠什麼讓員工頻繁努力工作呢?靠的當然就是管理者了。一個好的管理者,能夠提高公司員工的積極性,能夠讓員工更加努力地在公司奮鬥。
  • 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所有這些事情,都有一種特定的職能,全都是必須做的,而且必須做好。 但它們卻並不屬於管理人員的工作。 管理者可以通過改進這些作業活動來提高其工作績效。 在管理人員的工作中,有五項基本作業。 這五項作業綜合起來,就實現了資源的整合,使其成為一個活生生的成長中的有機體。
  • 基層員工想被提拔,除了努力以外,還需具備這三種能力
    很多人認為想要從基層員工晉升為管理者,單靠努力就行了。在此我想說:「如果光靠努力就能晉升為管理者,那晉升也未免太簡單了,因為打工族就沒有不努力的」,很顯然這是不現實的,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努力是晉升的基礎,每個從基層員工晉升為管理者的人,都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但是人在職場走,想要晉升為管理者,除了努力以外,還需要具備這三種能力。
  • 管理者角色定位技能之三:管理者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絕大多數管理者都是從以前別人的下屬,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管理崗位。作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呢?《辭海》對素質的界定是「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管理者的基本素質是指管理者完成管理工作所必須的基本條件。管理者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需要提升管理時間、授權員工和做好溝通這三方面的基本素質。
  • 你必須具備這5種品質
    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必須在某一方面能夠成為部門的專家,有的人擅長交際,有的人做事細心,有的人追求完美,等等等等,擁有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的優點,你才能夠進入到領導者的眼中,最終升職加薪,成為管理者。如果沒有一技之長,你如何向領導保證你有能夠完成任務的能力?你如何讓你的下屬相信你能夠帶領他們完成各項挑戰呢?第二、要保持激情和夢想。
  • 真正厲害的人,從不走捷徑:越想混得好,越要具備這4種思維
    如果他沒有這段努力的經歷,那麼他不可能成為辯才,更不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柴靜曾說過,「每個輕鬆的笑容背後,都是一個曾經咬緊牙關的靈魂」。當你將「熬」看成一種折磨時,那些厲害的人,早已練就一顆鑽石般堅硬的內心,迎接生活的各種挑戰。
  •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一定要具備這兩點:寬容和身體力行
    一個好的管理者他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大型企業有著非常完全的制度,所以管理者不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多麼有信服力的人,反而作為大公司的管理者,競爭相對於底層員工更加激烈。所以能力本身才是關鍵。一個千萬項目,交給你的時候,你心裡當時就要有人選分配。
  • 中層管理者應具備的能力:在團隊中承上啟下,最辛苦的管理者
    文 | 羅sir 對管理者來說,我們一般性地把管理者分為三大角色,分別是初級管理者、中層管理者以及高層領導;初級管理者只需要完成中層管理者交代的任務指標,而高層管理者則在於制定目標,可你知道中層管理者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嗎?
  • 想要成為有錢人?30歲之前,一定要丟掉這3種窮人思維
    思維方式,對於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有重要的影響。如果你的思維固化、不夠新潮,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那麼你很有可能被市場淘汰,永遠也掙不了大錢。 固化的思維模式很可怕,其實,有時候固定的人群就會有相似的思維方式。這是因為他們考慮問題的方法相同,所以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也相同,得到的結果也差不多。
  • 尊重人是管理者最需具備的基本素養
    不久前與一位朋友聚會,席間談及這一話題,印證了古人的觀點。朋友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他認為古人的這個觀點尤其適合企業管理,並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講了一些體會。他說,每個管理者都有一段當下屬的日子。當你積累了一定工作業績得到公司擢升,有了新職位和指揮他人的權力,卻發現得不到下屬的支持與擁護。
  • 優秀管理者必懂的八個頂級思維方式!
    3 預警思維 領導與員工的區別在於是否有預警思維,有的是因為經驗使然,有的則是由市場的敏銳度帶來的。當團隊在前線奮戰或埋頭做事時,領導要能夠判斷是否存在偏差或風險,及時的給團隊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