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臺態度突然轉冷?臺媒:蔡當局惶惶不可終日

2021-01-18 環球網

當地時間5月9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東京迎賓館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會談前,安倍晉三在迎賓館廣場為李克強舉行隆重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海外網5月11日電 臺媒稱,近期「臺日關係」似乎出現不尋常的警訊,這讓蔡英文當局「驚慌失措、惶惶不可終日」。港媒則勸民進黨當局,「臺日關係」的空間未來會進一步被壓縮,「該來的終究要來,該出現的終究要出現。」

臺媒:「臺日關係」出現不尋常警訊

臺灣《聯合報》8日發表文章稱,上周是日本黃金周,然而與過去日本議員赴臺「絡繹不絕」的情形不同,今年卻是「門可羅雀」,只有「區區兩小團」,而且全是日本在野黨議員(立憲民主黨的蓮舫及公明黨議員富田茂),沒有一位是自民黨議員,「臺日關係」似乎出現不尋常的警訊。

報導稱,安倍胞弟岸信夫原本定於黃金周赴臺,但在一周前宣布臨時取消。有說法稱,這是日本方面對臺灣民進黨當局遲遲不開放「核食」進口表達無言的抗議,這讓蔡英文當局驚慌失措、惶惶不可終日。

臺媒認為,日本對臺當局態度的轉變,絕非一夕造成,而是一種日積月累的過程。自從民進黨上臺之後,日本方面便對蔡當局解禁福島食品進口保持相當高的期待,然而民進黨執政已經兩年多,連個開放的影子都沒看到,這讓日本覺得,蔡英文當局與馬英九當局似乎沒有太大異同。

另一方面,臺媒也注意到,在國際政治風向轉變下,中日關係轉暖已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而「臺日關係」的空間勢必將進一步被壓縮,這讓蔡當局陷入「兩難困境」,不知要以解禁來「挽回日本」,還是要持續嚴禁來「挽救民意」。

日本首相安倍就臺灣問題等表態

此前據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5月9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東京迎賓館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李克強在會談中表示,中日關係前些年經歷了不少風雨,走過了一段彎路,近來日方在對華關係上釋放重要積極信息,兩國關係出現改善向好勢頭,希望雙方相向而行,努力保持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李克強強調,在臺灣問題上,希望日方信守承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安倍晉三則承諾,日方將按照日中聯合聲明的規定,僅同臺灣保持民間往來。日方支持中國改革開放,願繼續推進雙方重點領域合作,共同維護自由貿易體制,維護基於規則的公正、開放的多邊體系,進一步擴大投資、旅遊、文化、食品、減災、海洋開發等領域交流合作。聯合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港媒喊話民進黨當局:該來的終究要來

香港中評社也注意到,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後指出,雙方確認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妥善處理歷史、臺灣等敏感問題,以實際行動體現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

對此,臺灣多家媒體突出報導了李克強提到的「妥善處理歷史、臺灣等敏感問題」。中評社稱,中日關係回暖需有前提及基礎,中日之間的問題複雜,發展關係的基礎並不牢固,領土問題、歷史問題還未解決,而最本質、最關鍵、最敏感的是臺灣問題。

中評社認為,日本對臺態度是否大變,還需觀察,如果是真的發生了,一定不只是因為民進黨當局遲遲不開放核食進口;日本國會議員、包括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等臨時取消訪臺行程,與其說是因為「核食」,不如說是因為中日關係回暖。

評論指出,日本想要中日關係穩定並繼續往前走,必須將「臺日關係」降溫,停止扶植「臺獨」勢力。「臺日關係」的空間未來會進一步被壓縮,這是民進黨當局不願見到、害怕見到的,但該來的終究要來,該出現的終究要出現。(海外網 姜舒譯)

相關焦點

  • 臺媒體人痛批蔡當局:打自己人給日本人看
    據臺媒3月9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快2年了,但該負責任時,神隱不見、推諉卸責,還不忘放話趁機鬥爭政敵。資深媒體人黃創夏評論表示,日本公務船侵擾臺灣漁船,自稱愛臺的蔡當局不但沒挺身而出,「漁業署」還出來控訴臺灣漁民恐「違法」,痛批蔡當局是「打自己人給日本人看」!
  • 標榜「臺灣優先」臺當局冷對大陸疫情,臺媒批:看看對日本的態度
    新冠疫情爆發後,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火速下達口罩出口禁令,大陸網民情緒的反彈令人心驚。以「臺灣優先」、「救人先自救」、」醫療資源有限」,為口罩出口及接運臺胞返臺擋箭牌,聽起來合情合理,從人道角度出發,就稱不上理直氣壯。綠營聲稱大陸的鴨霸司空見慣,臺灣的抱負千載難逢,強硬的禁令令人「大快人心」,主張人道主義是迂腐,是不食人間煙火。
  • 華春瑩亮明堅定立場後,美大使突然宣布取消訪臺,蔡當局措手不及
    儘管我國外交部多次表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高官往來,但美國卻一再拿警告當耳旁風,就在本月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突然放出風聲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將在不久後訪問臺灣。對此在7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亮明堅定立場: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利益。
  • 臺媒:比日本核災食品更恐怖的是臺當局的模糊態度
    原標題:臺媒:比日本核災食品更恐怖的是臺當局的模糊態度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8日訊 日本核災食品開放在即,要如何保障民眾的健康,臺當局「衛生福利部」打算增加7個邊檢人力,來應付後續龐大的日本食品進口量,實務面來看根本就是杯水車薪。面對日益沉重的進口量,與其增聘人力稽查,不如比照基改食品模式,設置專門食品標示規範,不讓消費者無所適從,也能明確了解風險。
  • 臺海軍司令部為何證實「美海軍陸戰隊來臺」?蔡當局害怕解放軍採取...
    因為對接下來的臺美關係及兩岸關係完全沒底,蔡英文一周之內連續召開兩次「國安會議」討論因應辦法。臺當局「國安局長」日前也坦承,「兩岸最近狀況比以前更緊張,臺灣一直在承擔很大的風險」。就在島內輿論連續猛烈批評蔡當局押錯寶,甚至猜測解放軍可能對臺採取行動之時,蔡當局9日做出「冒然」動作,臺海軍司令部主動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來臺灣」的信息。
  • 日本教科書列釣魚島為領土 臺民間團體批蔡當局靜默無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31日報導,臺灣「釣魚臺教育協會」就日本教科書將釣魚島列為「固有領土」一事表示,強烈要求日本文部科學省撤除在小學教科書上扭曲歷史的行徑。協會反問蔡、賴兩人稱,迄今未見當局發出任何聲明,「難道,臺灣已經默認釣魚臺是日本的『固有領土』?」
  • 臺媒:臺主流民意非「親日」 當局對日妥協後患無窮
    臺媒:臺主流民意非「親日」 當局對日妥協後患無窮 2017-01-  社論稱,大陸向來對「臺日關係」十分敏感,此前日本駐臺機構「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更名「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大陸對此事件強烈不滿。隨後又有非洲大國奈及利亞宣布臺灣駐尼代表機構更名並遷出首都。兩件事都涉及更名,一正一反,正凸顯了兩岸針鋒相對。
  • 「保釣憤青」老了,「愛臺覺青」冷了
    中國國民黨22日召開記者會表達抗議及譴責,要求臺當局所謂的「駐日代表」謝長廷返臺報告,並再次呼籲蔡英文一同出海,捍衛釣魚島的「主權」。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國民黨批評蔡當局對日態度軟弱、毫無作為,呼籲儘快提出具體反制方案。
  • 未來2周,時過境遷,物是人非,3星座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終日
    未來2周,磨難重重,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這3個星座會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終日。雙子座雙子座的寶寶不愛說話,臉上總是寫著「生人勿近」。雖說是民主,平等的化身,但是自卑的雙子們會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容易把自己的想法情緒化。雙子們第六感準到可怕,對待愛情非常痴迷,重視朋友。但是在另一面,雙子們愛幻想,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而且經常幻想家人或者愛人生病;非常敏感討厭欺騙。
  • 國民黨公布首波文宣 重批蔡當局「空、轉、停、兩、年」
    國民黨公布首波文宣 重批蔡當局「空、轉、停、兩、年」 2018年07月31日 14: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自臺媒資料圖)  中國臺灣網7月3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國民黨今(3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公布首波「民進黨執政、空轉停兩年」紙本文宣小冊。
  • 臺學者警告:蔡當局敢進核食就慘了
    對此,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直言,臺灣就算進口核食也未必能加入CPTPP,甚至可能落得"兩頭空",但若進口核食,蔡當局所受到的質疑將更甚進口美國萊豬。劉泰廷接受香港媒體訪問直言,開放日本核食頂多是臺灣加入CPTPP的"敲門磚",談不上是"入場券"。
  • 解放軍密集行動之際,蓬佩奧送臺灣「臨別大禮」,蔡當局突然慫了
    繼宣布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問」臺灣後,又發表聲明,宣布取消美國行政機構與臺當局官員交往的「所有自我限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野心勃勃的蓬佩奧想趕在「丟飯碗」前給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製造麻煩,也順便為自己的將來撈點政治資本。打「臺灣牌」成了這些美國無良政客延續政治生命的「最後稻草」。面對蓬佩奧送出的這份「臨別大禮」,蔡英文當局的回應從一開始的興奮轉為保守。
  • 臺媒:蔡當局回頭是岸,趕快認賠殺出免得血本無歸
    臺媒:蔡當局回頭是岸,趕快認賠殺出免得血本無歸 2018年04月25日 10:0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24日發表資深媒體人彭蕙仙的評論文章指出,臺當局「行政院」漸趨安靜,吳茂昆問題太多,一天一爆,看來蔡當局除了要為「卡管」尋找停損點,可能也得想想吳茂昆的事情要如何善了。蔡當局回頭是岸,趕快認賠殺出吧!免得最後血本無歸。
  • 民怨四起絕食抗議,蔡當局視而不見 臺媒:瞎了嗎?
    去年11月,為抗議蔡當局砍7天法定假日,臺勞團代表自11月4日起連續在「立院」外絕食。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勞團表示,蔡英文就職百日,與許多勞工朋友在蔡辦前寫血書,要讓蔡當局看見砍假政策就是犧牲勞工的血汗,圖利資方。但即便勞工用自身鮮血作為沉痛控訴,蔡當局仍執意硬幹。
  • 「賀電」烏龍打臉蔡當局啪啪響
    【兩岸快評第338期】據臺媒報導,4日,臺灣當局駐大阪辦事處福岡分處公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賀電,但很快被日本副官房長官岡田直樹在例行記者會上公開否認。這無非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蔡當局所謂「斷交潮」下,想以此尋求「外交」突破,展現「外交」新業績;二是為蔡當局「雙十」獻禮,讓蔡英文「高興高興」,討好迎奉蔡英文。然而,假的終究是假的,紙是包不住火的,被日本直接打臉。從蔡當局對此烏龍事件的處理態度來看,大可看出蔡英文心領外事部門對其一片「忠心」,欣然默認。只是不明就裡的蘇貞昌還要越過職權,大叫要「查處」。
  • 臺媒公布一組數據,蔡當局掂量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蔡當局一方面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兩岸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礎,另一方面,又屢屢給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使絆子。除提出所謂的「新南向」政策,鼓勵臺商臺企前往東南亞、南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區投資建廠外,蔡當局早前還進一步嚴審、限制陸資赴臺投資,並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流媒體平臺服務。臺當局的上述動作,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切割臺灣與大陸的經濟聯繫,造成兩岸經濟「脫鉤」,以此為「臺獨」做準備。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1月17日電亞太15國15日籤署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臺「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承認,石化、紡織、鋼鐵產業恐受影響,但仍試圖淡化RCEP的作用,聲稱「對臺灣與東協的經貿影響相對沒這麼大」,還用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來搪塞民眾。新北市議員葉元之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因為吃不到葡萄,所以說葡萄是酸的。臺灣此時在亞洲經貿體系已成為「孤兒」,民進黨當局應該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人民。
  • 臺月曆封面印日本軍旗 臺官員:這可是專人設計的
    (圖片來源:臺媒)海外網1月9日電 近日,臺灣新竹市政府推出今年製作的農民曆,不料封面上竟然印著日本軍旗,遭質疑是在宣揚日本軍國主義。新竹市國民黨團9日怒撕農民曆表達抗議與憤怒。(圖片來源:臺媒)據島內親綠媒體報導,新竹市政府稅務局長範春鑾表示,過去的農民曆封面大多以「觀音神像」為主,從2016年起,在臺財政部門撥款60萬新臺幣作為獎勵經費下,新竹市政府邀請了專業的設計師設計封面。於是,農民曆封面就變成了這樣……
  • 日本門店歧視中國人 臺同胞:他們眼中我們就是中國人
    海外網11月27日電 近日,日本一家POLA化妝品專營店,公開貼出「中國人禁止入內」的指示牌,此舉不僅引起在日華人的關注,也引起兩岸網友的強烈反響。日本NHK電視臺11月25日報導稱,化妝品廠商POLA位於日本愛知縣的一家專賣店門口張貼「中國人禁止入內」的標牌。
  • 陳水扁叫囂大陸對臺實行「三光政策」 被批:瘋了吧
    (來源:臺媒資料圖)海外網5月14日電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保外就醫以來,屢屢趴趴走(意為「到處跑」),最近他頻頻通過臉書粉絲頁「新勇哥物語」不斷發文評論時事。近日,陳水扁又以「勇哥」口吻叫囂,「中國大陸對臺灣實行『三光政策』,愈來愈變本加厲」,並向蔡英文喊話,「仿效2007年我的作法,正式向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入衛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