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情結,也是一段回憶。港片中很多場景都是在香港本地取景,在某個街頭,某個小巷,某棟唐樓中演繹了很多難忘的故事,那些地名甚至直接在片名上突顯了出來,如《旺角黑夜》裡的旺角、《下一站天后》裡的天后站、《中環英雄》裡的中環、《重慶森林》裡的重慶大廈等。
這些地名對於港片迷們來說,就像是自己心中,城市的某個角落似的,對其如數家珍。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電影的步伐,一起去尋訪經典港片裡,那些標誌性的香港街景吧……
說起香港電影,就不得不提旺角,其位於九龍西部,是一個人口密度極高的區域,被譽為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一個很繁華卻魚龍混雜的地方。在眾多港片中,這個光怪陸離的不夜世界,每天都發生著段段醉生夢死的故事。
旺角的交通十分發達,有公共汽車、火車、地下鐵,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節假日的時候,彌敦道以東一帶常常擠得水洩不通。
而旺角在電影裡,從來就是江湖之地,發生的總是有關江湖情仇的故事。比如,王家衛導演,劉德華、張曼玉主演的《旺角卡門》了,此外,《旺角的天空》以及《新紮師兄》等影片講述的愛恨情仇,也發生在這裡。
在電影《重慶森林》中,旺角的金魚街也被納入其中,金魚街算是旺角的一個購物點了。這段路在旺角道至水渠街的一段通菜街,因為各家都以售賣金魚為主,所以俗稱金魚街。店家會被把金魚放進衝了氧氣和水的袋子裡,標好加錢掛起來讓顧客挑選,在燈光的映襯下也是一道特別的風景!如果你在一部港片裡看見有許多人擠在一條狹窄的街道上購物,那很可能就是這裡。最原味的旺角之夜,也許不夠漂亮,但,這確實是香港。
再來看香港的太平山頂,它俗稱扯旗山,是遊客必到打卡的旅遊點。在這裡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的香港島、九龍半島兩岸,日落後欣賞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夜景。山頂一帶更是官紳名流的官邸所在。
論你是不是個浪漫的人,去了香港就一定要安排到太平山欣賞夜景,賞景最佳的地點,在凌霄閣的觀景臺或是纜車總站旁的獅子亭,入夜的香港會讓你戀戀不忘。這麼美的景色,也難怪會吸引張國榮和袁詠儀、黎明和舒淇,在此浪漫相戀。
中環這個地名,相信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很多港片都會提到這裡。因為中環是香港的心臟地帶,是港島開埠後最早開發的地區,也是香港的商業中心。早年許多香港電影則直接以地名為片名拍攝,比如《情陷夜中環》《中環英雄》等片,都是在這裡取景的。
隨著香港街道的日益繁華,政府已經嚴禁劇組在這裡取景拍攝追車、動作等巨大場面了,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由好萊塢已逝電影人希斯·萊傑主演的,備受關注的好萊塢大片《蝙蝠俠:黑暗騎士》,據說當時還曾封閉了中環中心附近的一段道路進行拍攝。
而永利街和深水涉的杏林護老院,分別是《歲月神偷》和《桃姐》的拍攝地。這裡完整地保留了香港上世紀60年代的風貌,置身此地猶如時光穿梭,斑駁的唐樓,仿佛在跟每一個到此的遊人訴說著半個世紀的滄海桑田。
說到香港電影中,最熟悉、出現頻率最高的街景,得數廟街了。在電影《新不了情》裡,袁詠儀一家,每晚都會在廟街夜市唱戲賣藝為生,夜市上有燈火通明的小貨攤、大排檔,還有別具特色的街頭粵劇表演。
在香港,以前的廟街分為兩段,以油麻地天后廟為界,以北一段被稱為「廟北街」,以南一段則稱為「廟南街」,這是香港一條最富有特色的街道。廟街又被稱為「男人街」,起初是因為同在油麻地的通菜街,多售賣女性用品,被港人稱為「女人街」;而廟街過去主要售賣男性服裝,也就約定俗成地被叫做了「男人街」。
廟街的知名度如此之大,很大程度要歸功於香港電影,比如《廟街皇后》《廟街故事》,當然,也有甘願當故事背景烘託情節的,像大家最熟悉的《食神》,故事就是從廟街開始的。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香港電影中,拼湊出一整條廟街,在江湖、兄弟和女人之間,永遠有這麼一條街,廟街更像是一塊歷史的牌匾,掛在門楣之上,昭示著一個時代——那個從迷亂和混戰中,體現香港精神的時代。
時間過了太久,我們已經不知道,究竟是更熟悉這些街景,還是更熟悉告訴我們這些街景的電影。這是一種味道,瀰漫在這些街景之中,包裹著一段過往,像任何經典一樣揮之不去。這種味道屬於香港,屬於經歷過不同時代,見證著香港種種變化的人們。也許我們可以把這種感情歸結於懷舊情結,但誰又能否認,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通過這些再熟悉不過的味道,在向過去致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