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由各類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命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抑菌殺菌,適用於細菌或某些非典型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然而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濫用問題日趨嚴重,危害甚大。
抗生素就是消炎藥嗎?三大最常用抗生素,很多人都用錯了
很多人會將抗生素誤認為消炎藥,用於消炎治療。但抗生素和消炎藥,是兩類不同的藥物,不可混為一談。消炎藥是針對炎症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體類抗炎藥。
而抗生素是專門針對細菌或某些非典型菌引起的感染的,像阿莫西林、頭孢氨苄、阿奇黴素等常見抗生素,雖然其也能起到消炎作用,但只是因為抑制、殺滅相應的病菌而間接起到了消炎作用,這並不意味著其適用於所有的炎症反應,所以將抗生素當作消炎藥使用是極其錯誤且極其危險的做法。
此外,抗生素還有幾大使用誤區,也是需要多加留意的。首先,抗生素不是絕對能預防感染的。由於細菌耐藥性的存在,
長期使用抗生素,久而久之,藥效會逐漸減弱甚至毫無作用。其次,抗生素品種多樣,價格不一,並不是越貴、越新的抗生素,效果就越好,還需要根據病症情況進行選擇。再者,並不是同時使用的抗生素種類越多,藥效越佳。聯合用藥有時候往往適得其反,不但藥效不見提高,反而會引發耐藥性、毒副作用的出現。
最後,使用抗生素時不可頻繁換藥,或隨意停藥。抗生素使用是有周期性的,沒有遵循周期,頻繁地換藥、停藥,可能會使症狀反覆發作,還可能會導致耐藥性的出現。
濫用抗生素,後果十分嚴重,像青黴素、鏈黴素這些抗生素的濫用,可引起變態反應,如過敏性休克,甚至會進一步損害神經系統,如中樞神經系統、聽力、視力、周圍神經系統病變以及神經肌肉傳導阻滯作用等。所以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切記遵循醫囑,規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