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外周血管介入和植入器械,「​歸創醫療」與「通橋醫療...

2020-12-21 36kr

36氪獲悉,高端醫療器械公司歸創醫療與通橋醫療已完成合併(合併後名稱為:歸創通橋醫療),合併後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投資方為國投創新。雙方企業合併後,將繼續發力外周血管介入、植入領域醫療器械產品與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平臺。 

歸創醫療成立於2012年11月,專注於外周血管介入治療高端醫療器械研發,曾在2015年獲得4500萬元A輪融資。目前公司旗下主要有兩款主要產品——藥物洗脫PTA球囊擴張導管及藥物洗脫外周血管支架系統已研發成功,並獲得了國家藥監局「創新產品」的認證,還獲得了歐盟安全認證(CE)、實現海外銷售;目前,其研發項目已經擴展到治療動靜脈血管疾病的全線產品,包括外周血管藥物洗脫SFA支架和藥物洗脫PTA球囊等。

根據2018年9月的報導,歸創醫療已經申報了一項國際PCT發明專利、二十多項國內發明專利和相同數目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兩項外觀設計專利。

通橋醫療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神經血管介入治療領域,其自主研發產品包括顱內動脈瘤彈簧圈、顱內取栓器、顱內血管載藥支架等。公司已提交八項專利申請(其中四項為發明專利),三項已授權,產品研發已取得階段性成功,並完成動物活體實驗,進入臨床實驗階段。 為高效推動兩家公司的產品發展,歸創和通橋完成合併,想要在血管介入領域進行更深的產品開發和市場布局。

目前,臨床上將心腦血管疾病以外的血管疾病——包括動脈、靜脈及淋巴三個系統的疾病——統稱為外周血管疾病。當外周血管因血管狹窄、閉塞或者流量擴張引發疾病時,支架置入術是最常見的介入治療方式,臨床意義重大。

以冠脈藥物洗脫支架為例,它已逐漸超越傳統的開放手術,顯現出成為全球血管治療金標準的趨勢,以它為代表的外周動靜脈血管介入器械也正跨入快速發展階段,歸創醫療便是發展浪潮中的代表之一

據了解,在歸創醫療進入該領域前,外周血管、顱內血管支架以及部分心血管高端支架產品的國內市場主要被強生、美敦力等跨國公司產品牢牢佔據。但其實,亞洲人群的特性與美國人群的特性有太多不一致,美國的醫療器械部分還不適用於亞洲人群的特性,且價格昂貴,自主研發動力強勁。

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外周血管病變發病率急劇上升。數據顯示,在中國現有高血壓患者中,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的人數約有8000萬左右,其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呈遞增趨勢。且在約1.139億中國糖尿病患者中,外周動脈疾病的發病人數更高達2000多萬。

事實證明,心血管科類器械目前也是全球生物材料中的需求最大、佔全球醫療器械高端耗材市場首位的產品。其中,在心內介入領域,國產佔有率超過七成;而在外周和神經血管介入領域,進口產品佔到九成的市場主導份額,未來進口替代潛力和空間巨大。

以外周支架產品為例,我國僅有微創醫療的一款產品經CFDA批准銷售,但所佔市場份額並不大。在這一領域的知名玩家還有茵絡醫療,36氪曾詳細報導,企自主研發產品包括用於外周血管和冠脈介入手術的醫用導絲和下肢動脈外周血管的仿生支架及破膜器等。

團隊方面,歸創醫療創始人趙中博士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碩士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系,師承有「離子交換樹脂之父」之稱的高分子化學家何炳林院士;後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後擔任美國強生研發部門總監,曾參與研發全球首個冠脈藥物洗脫支架Cypher。

延伸閱讀

外周血管介入國內產品尚處發展初期,「茵絡醫療」通過植介入及高端耗材切入

相關焦點

  • 2021年醫療投資策略:醫療器械將迎來黃金髮展十年
    2)目前國內醫療器械處在上半場,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創新,醫療器械的未來黃金十年即將到來。建議關注:化學發光、心血管高值耗材、神經介入等領域;2020年疫情下醫藥行業比較優勢明顯,財務業績和市場收益均位居前列,作為內需中的剛需,醫藥是「聚光燈下的行業」。2021年,我們建議關注集採後的「醫療器械」、「醫療服務+自費消費」、「創新藥產業鏈」等賽道。
  • 惠泰醫療:致力於成為國際化高端醫療器械企業
    深圳惠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惠泰醫療」)專注於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已形成以完整冠脈通路和電生理醫療器械為主導,外周血管和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為重點發展方向的全產品線布局。在冠脈通路及外周血管介入器械領域,惠泰醫療是國內首家獲得微導管(冠脈應用)、外周可調閥導管鞘(導管鞘組)、導引延伸導管和薄壁鞘(血管鞘組)市場準入的國產廠家,公司的導引延伸導管和薄壁鞘(血管鞘組)是國內唯一獲批上市的國產產品。
  • 電生理醫療器械惠泰醫療第一股登陸科創板,加速布局心腦血管介入領域
    [億歐導讀] 目前惠泰醫療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脈通路和電生理醫療器械為主導,外周血管和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為重點發展方向的業務布局。截至2020年8月31日,公司已有14個產品完成歐盟CE認證。目前惠泰醫療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脈通路和電生理醫療器械為主導,外周血管和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為重點發展方向的業務布局。其主要的在售產品包括:電生理和血管介入醫療器械。截至2020年8月31日,公司已有14個產品完成歐盟CE認證,同時在加拿大、韓國、巴西等多個發達國家或新興市場完成了產品註冊或認證工作。
  • 神經介入之機械取栓行業研究|醫療器械|取栓|機械|神經|支架|血栓|...
    9、歸創通橋由歸創醫療與通橋醫療合併而來。公司是一家植入介入器械研發商,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主要從事外周血管,顱腔內血管載藥支架、顱內動脈瘤彈簧圈、顱內取栓支架等醫療產品的研發及自主醫療器械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和相關技術服務。
  • 「行業深度」醫療器械研究之醫用耗材篇:醫用耗材產業鏈深度梳理
    由於我國在材料技術、產品設計和加工等方面的快速發展,高值耗材行業各個細分領域湧現了一批優秀企業,包括骨科植入物、血管介入器械、眼科耗材和生物活性材料等。目前,已有6家骨科植入物耗材企業、7家血管介入器械企業和5家眼科等其他高值耗材企業,共計17家公司(微創醫療主營業務包括骨科和血管介入)在A股和港股上市。
  • 專注微創外科手術器械,「逸思醫療」數億元C輪融資
    據悉,「逸思醫療」已於近日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廈門建發新興投資跟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加大對現有產品線的持續研發和市場推廣、推進新項目管線的研發落地、加強高管團隊和人才梯隊建設;同時通過併購與對外合作等外延式手段,拓展公司在產品線、渠道以及供應鏈上的深度產業協同。「逸思醫療」從事腫瘤微創外科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和產業化,以及提供完整的腫瘤微創外科手術解決方案。
  • 醫療器械行業技術特點及發展現狀分析
    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共佔據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超八成的份額。 7.1冠狀動脈植入醫療器械市場分析 7.1.1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技術概述 (1)冠心病發病情況及治療概述 (2)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技術發展歷程 (3)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技術在中國發展現狀
  • 醫療器械細分行業研究——心血管支架產業基本情況
    3、主要弊端   (1)由於植入金屬支架並不能消除血管內膜增生,冠狀動脈血管內支架植入術的再狹窄率仍有20%~30%;   (2)由於支架的植入在血管內放入了永久性的金屬支撐物,影響血管的正常收縮和舒張活動,減少了患者再次植入支架的可能,且可能因裸金屬支架的存在而導致如極晚期支架血栓、慢性炎症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科大訊飛新增醫療器械研發...
    血管介入產品進口替代潛力巨大 博邁醫療獲數億元C輪融資 國內血管介入高值耗材企業廣東博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已獲得數億元C輪融資,高瓴創投領投,凱輝基金和服貿基金跟投,老股東北極光創投跟投,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進一步推進公司產品研發及市場推廣和擴大再生產。
  • 醫療器械,去龐大體系裡發現美!
    高值醫用耗材主要是相對低值醫用耗材而言的,主要是屬於醫用專科治療用材料,如心臟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關節、其它臟器介入替代等醫用材料。從市場規模角度來看,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分別位列我國高值醫用耗材行業第一、第二。
  • 鼎科醫療宣布完成6000萬B輪融資,瞄準中國介入市場
    鼎科醫療宣布完成6000萬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禾裕壹號共同投資。據悉,本輪融資將用於推進心血管介入耗材的臨床試驗和註冊,擴充其他血管介入產品的研發管線布局,並逐步建設商業團隊。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中關村科學城打造醫療機器人搖籃...
    醫療器械公司Neovasc宣布價值1260萬美元的註冊直接發行定價8月10日,醫療器械公司Neovasc宣布已與若干專注於醫療保健的機構投資者達成最終協議,根據納斯達克資本市場規則,以場內定價的方式,以每股普通股2.77575美元的購買價出售總計4532772股普通股,在扣除配售代理費和公司應支付的發售估計費用前,公司的總收益總額約為1260
  • 醫療器械10大龍頭公司重點關注
    疫情體現出全球醫療器械的短板,為醫療器械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二、樂普醫療(300003)無載體藥物支架領導者,心血管醫療器械領域龍頭。冠狀動脈擴張用支架輸送系統、血管內洗脫支架系統、PTCA球囊擴張導管、PTCA造影導絲。
  • 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醫療器械行業邁入黃金髮展期
    「從2018年始,公司確定了『A+X』戰略,通過『健康防護+醫療器械』雙輪驅動,依靠內生和外延並重的發展路徑,不斷豐富和擴充產品組合,為成長為大型綜合跨國醫療器械龍頭而不懈努力。」劉文靜表示。對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前景,劉文靜認為,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影響,各國對醫用防護用品、核酸檢測盒、ECMO等醫療器械的需求激增,銷售價格也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部分醫療器械持續脫銷。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醫療器械企業是一次「大考」,也給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帶來了空前的機遇。
  • 分拆上市:遠東宏信、丘鈦科技、天能動力、微創醫療、興達國際...
    丘鈦科技(01478) ,擬拆分鏡頭業務「崑山丘鈦」於A股上市 丘鈦科技(01478.HK) 公布,正考慮可能分拆旗全資子公司崑山丘鈦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於A
  • 專訪| 鼎科醫療CEO翁玉麟:國產替代無法「一蹴而就」,「從1到100...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高發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現狀推動了心血管介入治療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因其微創、快速、安全有效等優勢,介入醫療在神經類、腫瘤等疾病領域的應用也在逐步拓展。而這背後,介入器械是支撐這一療法的核心武器之一,從支架、球囊、導管到導絲,眾多高新技術和產品聚集於此。
  • 醫療器械|「人工智慧+醫療」浪潮
    三、醫療器械軟體 醫療器械軟體包括獨立軟體和軟體組件兩類。其中,獨立軟體是指具有一個或多個醫療目的,無需醫療器械硬體即可完成自身預期目的,運行於通用計算平臺的軟體。軟體組件是指具有一個或多個醫療目的,控制、驅動醫療器械硬體或運行於醫用計算平臺的軟體。
  • 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開創血管外科技術發展新局面,膠東半島外周血管...
    2020年12月30日至31日,膠東半島外周血管疾病培訓班暨西海岸血管外科年會在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舉行,這是青大醫療集團血管外科專委會於2020年度舉辦的第八次大型學術會議及培訓班,來自省內外的50餘名血管外科專家及學員通過現場及線上方式參與活動。
  • 國產醫療器械上市公司Top15,群雄逐鹿!
    - 介入產品業務產生營收16.56億元,同比增長14.6%,佔公司總業務營收的16.0%。自從2018年威高收購美國愛琅之後(2018年1月,威高股份以8.5億美金收購美國愛琅89.8%股份,獲得腫瘤介入和血管介入兩大類產品),該板塊業務增長迅速,公司介入產品業務佔比從2017年的2.4%(1.49億元)迅速提升至16.4%,未來愛琅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業績有望繼續迅速增長。
  • 創投日報 | 「聚時科技」兩年共完成1.5億人民幣融資,「鼎科醫療...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醫療 融資披露: 36氪獲悉,網際網路母嬰健康管理平臺「壹零醫」近日完成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基於延續性健康數據記錄的醫患關係,形成以個人和家庭為中心的O2O專屬醫護集團服務模式......(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據悉,「鼎科醫療」於近日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勁邦資本、華創資本聯合領投,現有股東啟明創投繼續跟投,這是繼「鼎科醫療」2018年6000萬元B輪融資後的新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