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特區建區4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擴容消息在民間廣為傳播,但官方一直沒有任何表態。
就在昨天,官方終於發聲了。6月12號,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第8版,發表了整版的標題為《「三區」疊加,擴權賦能,探索建設大深圳統籌合作示範區》的特別專題文章。
把東莞鳳崗、塘廈、清溪和惠州惠陽併入,是民間最廣為流傳的深圳擴容方案。
而本次官方文章,卻提出了另外一種 「擴容」方式。以深圳為核心,包括東莞、惠州惠陽、深汕合作區、 深河合作區,對5個地區進行跨行政區域的大統籌。
一個面積達6279.15平方公裡,GDP達3.6萬億,兩大指標都接近上海的大深圳統籌合作示範區躍然紙上。
在文章的統計表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單獨一個深圳,其定位描述是「全國性經濟中心」。而整個大深圳統籌合作示範區,定位描述則是「全球標杆城市」。很明顯的表達了一點,深圳只有「擴容」,才能承載得起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個重任!
01
針對這篇突如其來的官媒文章,我有以下幾大解讀。
1、深圳作為城市裡的「天選之子」,國家一直為其發展謀篇布局,搭橋鋪路。
1980年,被選為經濟特區,在發展上比一般城市有了更多「特權」;1988年,被批准為計劃單列市,被賦予了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2019年,迎來最高光時刻,被定義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政治地位猛然抬升,成為大灣區「不言而喻」的龍頭城市。
而這一刻,作為中央黨校的權威官媒,非常鮮見的用一整版文章針對深圳進行長篇解讀,出謀劃策,可以想像其重視程度。尤其是破天荒的提出了,一個涵蓋5個地方的「擴權賦能」模式。一路過來,國家對深圳在模式上的突破、發展上的創新,包容度非常高。
站在城市定位的角度,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分量,要比國家中心級城市大得多。想像一下,30年後,深圳要作為社會主義的標杆城市和資本主義的頂尖城市「一決高下」,到時應該會蛻變成何種面貌?
2、深圳雖多次「擴容」,依然沒有解決發展最大瓶頸:土地緊缺
從蛇口到關內,從關內到關外,再從關外到「深汕合作區」,深圳經歷了三次擴容。每一次擴容,都迸發出巨大的能量,都帶來發展質量的飛躍。
但是,深圳發展依然存在較大瓶頸。就像文章裡面提到的,「深圳建設開發強度在世界城市中居於前列,以小土地面積撬動大發展的模式正面臨瓶頸,「大馬拉小車」的困境日益明顯。」
「多年高強度的土地開發和利用,讓深圳可供建設的新增土地所剩無幾,土地和空間資源緊缺成為制約城市進一步發展瓶頸。深圳建設全球標杆性城市的發展目標與空間資源配置供給極不相稱。」
在土地供需失衡之下,深圳亟需擴容,只是以什麼方式擴而已!
3、以「擴權」的方式進行「擴容」,賦予深圳省級管理權限
深圳的擴容夢要破滅了?從原文裡的字面意思理解,是的。
原文裡提到兩段話,「在不改變行政區劃的前提下,由深圳主導,通過賦予深圳經濟、社會、民生事務等省級管理權限,對深圳、東莞、惠州惠陽、深汕合作區、深河合作區五地的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供給側要素進行結構性調整,在頂層設計上規劃建設一個跨行政區域的資源統籌、功能協調、產業互補、成果共享的區域統籌合作新模式」
「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一個「擴權不擴容、強統籌緊合作」的實踐模式。」
但是只要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個事情非常妙!
擴權不擴容,也就是土地不歸屬於深圳,但部分管理權卻屬於深圳,這不就是乞丐版的「深汕合作區」模式嗎?這不也是某種層面上的擴容嗎?不佔有其身體,但佔有其部分靈魂啊!
2011年批覆成立的深汕合作區,在11-15年間屬於深圳和汕尾共建,管理歸屬權非常不明晰。2015年通過了《廣東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服務規定》,作為深圳合作區開發建設的基本大法。2017年GDP開始計入深圳,2018年正式調整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管理。
自此,在不改變深汕土地行政屬地所有權的基礎上,汕尾讓渡管理權,交由深圳一方全權管理,從根本上解決了合作區發展面臨的法制、體制等障礙。
深圳擴權,這是國家對深圳都市圈規劃的終局嗎?不擴容,僅僅部分擴權,真的能有效打通行政壁壘,解決深圳的土地問題嗎?
或者,這只是前奏?前期先試探性部分擴權,後期逐步增加擴權範圍?當下沒有定論。
總之,不管是擴容還是擴權,深圳都必須解決土地緊缺的問題。不管是擴容還是擴權,深圳都市圈內的產業、交通、公共服務等方面都要融合打通。在擴權之下,深圳和周邊城市會形成更密切的產業合作;地鐵連通到東莞、惠陽,將會變成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教育、醫療等資源的共享也會輕鬆實現!
02
該擴權方案,對深圳及周邊樓市有什麼影響?
1、會進一步刺激深圳房價嗎?
這個沒有完全確定的擴權方案,權且可以理解為就是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補充條例,示範區建成的支持方案之一。
也就說國家要支持深圳建成示範區,擴容也好,擴權也罷,必須要先解決深圳的土地緊缺問題,這本就是板上釘釘要做的事。所以,短期內,不會給深圳樓市帶來多大的利好刺激。但長期看,是大利好,畢竟在此之下,深圳只會越發展越好。
2、擴容落空?東莞、惠陽房子不能買啦?
首先,雖然這是官媒發表的文章,但不是完全確定的落地方案,最多只能視為風向標,或者說是探討研究!
其次,東莞、惠陽,即使不被深圳擴容,樓市本身也具備很高的價值。哪怕在擴權之下,未來深圳的產業、交通等還是要和周邊打通,人口依然會大量外溢,這是一個不可逆的方向。
就拿惠陽舉例,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符合三大條件的城市。不限購——全國人都可以買;有價值——緊挨深圳,未來地鐵連通;低門檻——當下1萬3/4的價格,比一些三四線城市還便宜。而且二套還能做三成首付。
必須提醒大家的是,惠陽、大亞灣地方很大,項目不少,有機會也有坑。所以,一定要選對板塊,選對板塊和項目,絕對是穩步的升值!
3、深汕、深河兩大合作區,值得投資嗎?
這兩個合作區雖然歸屬深圳,但是因為離深圳中心區太遠,房產價值非常低,完全不建議投資。說直白點,哪怕本身就是一線城市的地方,比如北京的懷柔,廣州的從化,上海的金山,在其所在城市又有多少存在感,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樓市又有多大潛力呢?擴容也好,擴權也罷。總之深圳要崛起,要站在世界城市之巔,光靠它自己是不夠的,一定還得拉上周邊兄弟!無兄弟,不發展!無兄弟,不都市圈!無兄弟,不示範區!-推薦閱讀 -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交流請添加微信號:weibammd,商務合作請添加微信號:v2017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