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巴彥淖爾小作坊:走進現做現賣的饅頭店

2020-12-15 掌上巴彥淖爾官方帳號

走進現做現賣的饅頭店

——探訪小作坊系列報導⑧

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尤其是饅頭。很多市民下班後來不及燜米飯,就在小區門口的饅頭店買幾個熱乎的饅頭,回家炒個菜就能吃。現在,市面上除了白面饅頭,還有玉米面、黑米麵、雜糧面饅頭。這些饅頭的生產環境怎麼樣,能放心地吃嗎?11月24日,記者走訪了臨河多家手工麵坊,近距離了解饅頭加工過程。

時間:11月24日

地點:利民街、健康路、長春西街、富強路

記者:賈君蓮、艾彥

現場

第一站:佳潤粗糧麵坊

9點多,記者走進長春西街佳潤粗糧麵坊時,一名店員正在給顧客裝饅頭,蒸車裡有白面饅頭、花卷、包子和黑色的饅頭等主食。店員告訴記者,他家主營黑米麵饅頭、豆沙饅頭和雜糧餅。「我家的所有麵食都是純手工製作。黑米麵饅頭用的是黑米粉和白糖。豆沙饅頭裡的餡兒是用蒸熟的豇豆拌上白糖製成的,綿密香甜,很多顧客買回去給娃娃吃。做雜糧餅相對比較費事兒,先把大米、玉米、黃豆、小米四種雜糧打成漿,發酵後與發麵混合,再放進電餅鐺裡烤製成餅。我們的所有原材料都是從正規糧店買的,加工過程中不加任何添加劑。每天不到9點就開始做了,做好後放進蒸車裡,保證顧客購買時都是熱騰騰的。」

第二站:吳大姐手工麵坊

「老闆,給我拿兩塊錢的饅頭。」

10點15分,記者走進位於健康小區南門的吳大姐手工麵坊。店裡沒有和面機、攪拌機,身穿工作服、戴著工作帽的店主吳永亮在揉饅頭。

「我家的饅頭都是現蒸現賣,頭一天晚上發麵,第二天早上起來蒸。饅頭裡沒有任何添加劑。為了讓饅頭口感好,上鍋前得反覆揉,揉到了蒸出來才鬆軟。」吳永亮邊說邊將揉好的饅頭擺進蒸籠裡。過了十幾分鐘,饅頭蒸熟了。吳永亮將熱氣騰騰的大饅頭擺出來,很多過往市民進店購買。

第三站:黃存饅頭店

10點50分,在富強路黃存饅頭店,熱氣蒸騰的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大饅頭剛出鍋,就吸引來多位顧客購買。  

「我家的饅頭現蒸現賣,很受歡迎,每天得蒸七八百個。饅頭裡沒有任何添加劑,就放了些鹼面。我們老兩口每天6點半就來店裡了,一直忙到晚上,忙點也能多掙點兒!」店主黃存笑著說。

第四站:常中柱手工麵坊

記者走進常中柱手工麵坊時,老闆石慧蓮正從鍋裡往出取饅頭。開花饅頭個個誘人,看上去很鬆軟,像麵包一樣。

石慧蓮說:「我家的饅頭都是手工做的,10斤饅頭放2兩鹼面,不放任何添加劑。饅頭進蒸鍋前,先揉半小時,再發半小時,蒸出來就開花了。」

第五站:老張手工麵坊

「老闆,紅棗饅頭沒有了?」「師傅,紅棗饅頭啥時候出鍋?」11點多,在位於健康路與河套大街路口附近的老張手工麵坊裡,前來購買紅棗饅頭的顧客越來越多。「我兒子就愛吃他家的紅棗饅頭,不甜不膩,有棗香味兒,我隔兩三天就過來買幾個。」一名顧客告訴記者,她和家人對紅棗饅頭情有獨鍾。隨後,記者走進位作間,裡面有案板、壓面機、和面機等不鏽鋼設備,都擺放得整整齊齊的,環境乾淨整潔。一名身著工作服、戴著工作帽的工人站在蒸屜旁,時不時地抬頭看看掛在牆上的鐘表。「告訴顧客饅頭馬上就能出鍋了。」2分鐘後,他揭開鍋蓋。記者看到,蒸屜裡兩層是紅棗饅頭,一層是白面饅頭,個個「開花」。伴著蒸騰的熱氣,他直接將蒸屜端到外屋售賣。

店主老張告訴記者,紅棗是從正規店鋪買的,全部是無核的,打碎後與麵粉、鹼面混合起來。頭一天晚上把麵團發上,第二天一早開始揉面、切劑子,然後再蒸。

「紅棗饅頭是我家的特色,雖然賣了才幾個月,但銷量非常好,每天有很多人專程過來買,供不應求。發麵也是傳統手法,只加鹼面,不加任何添加劑。」老張說。

印象

原料來源正規 不放添加劑

記者先後走訪了多家饅頭店,店家銷售的除了白面饅頭,還有黑米麵饅頭、玉米面饅頭等。各店的整體環境衛生較好,未發現加工區與生活區共用問題,營業執照與健康證等證件都張貼在店內顯眼位置。記者了解到,店家做饅頭使用的原材料,都從正規商家購買,在製作饅頭時,除了放鹼面,未發現放任何添加劑。

市民:

不選顏色太白的饅頭

市民王女士說,近幾年她家很少蒸饅頭,基本都是從饅頭店買。「我一般不會買太白的饅頭,稍微發黃才是饅頭該有的樣子。除了饅頭本身,我會選擇環境衛生較好的饅頭店。」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很多市民會選擇像黑米麵饅頭、紅棗饅頭這樣的特色饅頭。「我比較喜歡吃黑米麵饅頭,黑米麵饅頭有一股淡淡的黑米香味兒,且鬆軟可口。我在我家小區門口的饅頭店裡看了加工黑米麵饅頭的全過程,只添加了黑米麵粉,沒有任何添加劑,我們吃得很放心。」

部門:

對食品小作坊實施動態管理

臨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躍君說:「目前,食品小作坊建檔率達100%,監管檔案實施動態管理,將小作坊日常檢查、行政處罰、抽檢不合格處理等監管情況隨時入檔。監管人員已掌握了轄區小作坊的「家底」,將逐步形成往期可查、可追溯。打造典型示範加工小作坊,將信譽好的加工場所作為示範小作坊。有針對性地加大食品小作坊監督抽檢力度,強化集中整治,嚴厲查處違法經營行為。以解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難點、群眾關注焦點為突破口,持續推動食品小作坊集中整治和違法行為查處,發現違法生產經營小作坊責令關停,持續保持堅決維護食品安全的高壓態勢。」

來源:巴彥淖爾晚報微信公眾號

巴彥淖爾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賈君蓮 艾彥

相關焦點

  • 蘭州:饅頭店等現做現賣食品經營者歸工商監管
    新華網蘭州8月19日電 不久前,甘肅因「饅頭審批」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蘭州市日前發出通知,明確饅頭店等現做現賣,但不提供餐飲服務的食品經營戶,由工商部門負責監管。
  • 「現做現賣」食品店可以辦照了
    我們在全省的幾十家店都辦不來證,鄭州就有七八家。」一家飲品連鎖企業的老闆昨日聽到能辦營業執照的消息,連稱「感謝」。其實,這是他早該得到的。  鄭州市金水、管城、二七等各區的工商所昨日紛紛確認,他們可以為蛋糕店、餡餅屋等「現做現賣」食品店辦營業執照了,而且不用再辦任何前置許可手續。
  • 超市熟食都是現做現賣嗎?
    編輯同志:  我在易初蓮花超市買回一些現做現賣的散裝熟食,食用後感到肚子不舒服。我向超市反映,管理人員說,這些食品都是現做現賣,不存在衛生質量問題。但我發現,這些熟食做好後放在敞開式的玻璃櫃檯裡,既沒有標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沒有寫明儲藏條件,這不利於食品質量管理,希望有關部門重視。
  • 花樣饅頭寓意豐富 作坊訂單排到臘月廿九(圖)
    棗山、壽桃、金魚、金元寶……2月6日,雖然室外氣溫走低,但膠州市中雲街道一家饅頭作坊內卻是蒸汽騰騰,熱氣繚繞。饅頭師傅們忙著揉面、做饅頭、包米包等。臨近春節,饅頭作坊的訂單越來越多,師傅們也很忙,不少要到臘月廿九才放假回家。
  • 夏令食品衛生堪憂 熟食"現做現賣"需納入食品生產許可
    但是記者採訪發現,菜場攤點、街邊餐飲店銷售的熟食衛生質量堪憂。記者在線,我們就來關注夏季的熟食安全。  根據《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經營熟食必須要設有獨立熟食間,溫度必須控制在25℃以下,此外還要配備專人加工、專用的冷藏設施、專用的刀具等。但不少店家並未嚴格執行。
  • 「現做現賣」板慄餅口感像土豆泥 成本不到5元
    現場店家都宣稱「現做現烤」 餡料製作過程卻不公開記者走訪發現,廈門大街小巷確實新開了許多「板慄酥餅」店,這些店風格相似,店裡設施都很簡單,除了展示櫃檯,最顯眼的就是一個製作臺和一臺烤爐。店家也宣稱,他們是「現做現烤」。而在消費者看來,這些店面更像一間間開放式的小廚房,整個製作過程看起來似乎公開透明。
  • 芙蓉區「春蕾」整治告訴你 現做現賣的食品未必安全
    (並非現做現賣的食品都是安全的、合格的。)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攝)  星辰在線3月1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現做現賣的食物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它不僅展現了食物本色的魅力,還滿足了人們回歸質樸生活的願望。其實,在選購食物時,消費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僅要看清證照,還要明確了解進貨渠道,這樣才能購買到安全的食物。
  • 二季度食藥監抽檢「小作坊」 77批次產品不合格
    半島網7月24日消息  第二季度,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對全市饅頭、熟肉製品、食用油、豆製品小作坊進行了專項抽檢,共檢出不合格產品77批次,現予以公告。下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將組織全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繼續開展小作坊日常監督檢查及抽檢工作,加強小作坊的排查摸底建檔等工作,並抓緊出臺我市的小作坊管理辦法。  文/孫貼靜   一、市北區,不合格食品涉及6家生產小作坊、6批次產品。
  • 一鍋只能出7枚 還得現做現賣的寧夏美食米黃子 到底是何物?
    「米黃子製作考究,發酵後的原料極易變質,不適宜規模生產,只能小作坊式生產。」楊紅霞說。製作時,先將黃米粉用水和鹼和成糊狀發酵,然後在帶蓋的凹形鍋裡抹上胡麻油,用勺灌入發酵好的黃米麵糊,緊接著加入糖果子、芝麻等,用溫火煎熬幾分鐘;再灌入發酵好的糯米麵糊,緊接著放入枸杞、紅棗、葡萄乾、花生等食材;再在其上面澆上一層糯米麵糊,然後將凹形鍋翻過來加熱幾分鐘後出鍋。
  • 30平「小超市」紛紛賣「現煮麵」,6元/碗,快餐店將迎10萬勁敵?
    不,這是在「小超市」裡! 近日,上海放寬對便利店做餐飲的政策後,阿里的逸小兔,便利蜂等零售巨頭,都在其「30平跨界便利店」,開賣「現做」菜品! 賣人均不到10元的早餐、20元左右的快餐、以及炸串等休閒簡餐,2分鐘就可出餐。
  • 都是麵粉做的,為什麼麵包比饅頭賣的貴?
    可是,不知你是否有這樣一種感覺,饅頭和麵包的身價有明顯不同。超市裡的饅頭「論堆賣」大多一兩元好幾個,十幾塊一個的饅頭很少,似乎饅頭與「高端」二字無緣。和面、發麵、做餡、包、發酵、蒸,製作周期一個半小時左右;做麵包時間長,工序多,做一個最簡單的麵包,和面揉面30分鐘,一發40分鐘,鬆弛整形20分鐘,二發30分鐘,烤制15分鐘,兩個小時不一定能做完。
  • 「合晚快新聞」有序恢復堂食首日中午未現火爆場景 記者探訪多家...
    14 日是恢復堂食首日,當天中午記者分多路探訪發現,僅有少數恢復堂食,外賣仍是主流。雖然是周末,但未現火爆場景。為了保證安全,店內原本可容納 80 多人,目前最多僅容納 20 人左右。6 樓的火鍋店煲宮店門前,有不少前來用餐的顧客,還有不少市民前來諮詢能否堂食。經過測量體溫、消毒、登記等多個步驟後,顧客可以進店用餐。
  • 發泡飯盒從未蓋住過 多為家庭式作坊生產
    2011年記者曾隨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等人探訪了臨沂市三大塑料批發市場,發現不合格的一次性餐具竟佔市場的80% 以上。近日,記者再次探訪發現 ,一次性發泡餐具仍有人賣,但賣家稱不知道廠家在哪兒。
  • 走進蒙古,走進巴彥淖爾,感受沁人心脾的美
    在美麗的陰山南北的草場間,有一處掩映在山河深處的瑰麗小城,他的名字叫巴彥淖爾,我們帶您尋找內蒙古的最美鄉村。讓我們一起走進內蒙古的美麗鄉村,感受鄉村的田園風光,體驗農家的幸福生活,滔滔黃河水呼嘯奔騰在萬裡行程中出現了九曲18彎。
  • 天津出了名排隊長的小吃店現做現賣,2塊5一個,正宗老天津味
    從天津出來的名排隊長的小吃店,現做現賣,2塊5一份,正宗老天津味天津,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美食寶藏城市,這裡有太多的美食,除了有名的天津狗不理,十八街的大麻花,耳洞炸糕還以為還有一種小吃,在天津也有很高的人氣,那就是二姐炸糕,這家店已有30多年歷史,仍然人氣很旺,每天很多人都在這家店門口排長隊
  • 記者探訪古瓷器作坊:用胎土做贗品專騙鑑寶專家
    陰冷的冬日陽光很少,狹窄的街巷裡,孩子們正在玩耍,上世紀的水泥老房牆壁上,貼著密密匝匝的小廣告。和其他小城不同的是:小廣告上邊,還貼著一張「高價招聘、古彩填畫」的小紙。仿古陶瓷藝術家李廣琪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我請一個能畫『高仿』的工人,月薪過萬元,但好工人還是難找、難留。」  12月5日,徐悲鴻個人中國畫最高拍賣紀錄在北京再次被刷新。
  • 西安市長安區手工造紙作坊探訪(圖)
    近日,記者走進「灃出紙,水漂簾」的北張村———   3月14日,記者偶然得知,在西安市長安區的幾個村落裡,還保留著從一千多年前流傳至今的古代手工造紙工藝。帶著幾分好奇和虔敬,記者踏上了探訪古造紙工藝之旅。
  • 大酒店月餅多數來歷不明 小作坊代加工(圖)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麗晶酒店、良友酒店等10家中高檔酒店,又輾轉趕到即墨當地代加工小作坊探訪得知,這些月餅大都不是酒店自己生產,大多數是從小的代加工點定製,有的甚至來自小作坊。    反映 月餅盒上電話一直停機    市民張先生前天向本報反映,自己的妻子單位發了一盒某酒店出品的月餅,月餅盒外包裝精美,但內部的塑料包裝非常粗糙。
  • 這家有30年歷史的饅頭店賣的饅頭有18個褶
    有人說天津沒有好吃的食物,這是因為每個人對食物有不同的定義,在天津人看來,那些有著悠久傳統和非常接地氣的食物就是食物,薄餅和狗不理饅頭都曾受到全國食客的青睞,雖然天津狗不理饅頭已經有所改進,但比接地氣越來越大,一個饅頭賣到幾十元,與普通人的生活相去甚遠,但包子在天津還是很受歡迎的。
  • 小夥西安街頭現做現賣紅豆餅 輕鬆月入萬元
    西部網訊(記者 魏永賢) 2月16日,西安長安路陝西省圖書館前,85後小夥張守彬現做現賣紅豆餅,精緻好吃的紅豆餅很受年輕人歡迎,人們紛紛購買嘗鮮。小張是安徽人,來西安有10年了,做紅豆餅也有6個年頭了,3元1個(5元2個)的紅豆餅平時能賣出四五百個,要是到周末,銷量能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