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那麼亂,胡雪巖卻能照樣發財,他的經歷值得學習嗎?

2020-08-25 海賊說歷史

說到古代最會做生意的,有兩個響噹噹的名字一定會環繞在你的耳畔,一個是陶朱公範蠡,另一個就是中國近代的紅頂商人胡雪巖。

範蠡距離我們太遙遠,許多故事都已經失真,所以相較而言,胡雪巖更值得我們去探討學習。

俗話說「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可見胡雪巖的經商本領在大眾心中的地位之高。胡雪巖一生沉浮商海三十年,我們從他的經歷身上能學到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胡雪巖的出身

胡雪巖是徽州績溪人,出身貧寒,父親早逝,由母親單獨撫養他長大。胡母也沒有什麼文化,不懂得教育,只是叫他在私塾讀書時,聽先生的話;在山坡幫人放牛的時候,聽主人家的話;在錢莊當學徒的時候,聽東家的話。就是胡母這樣最簡單的教育,教出了一個後來富可敵國的大商人。當然,胡雪巖自己也是非常努力,他不僅聽師長的話,而且還會認真思考話背後的道理,這是他後來能夠成為一個大商人的原因之一。

有企業家說,遠離政治,越遠越好。

也有企業家說,親近政府,遠離政治。

胡雪巖小時候,他的父親也教導他,讀書從商可以,讀書從政不行。胡雪巖聽了這句話,但卻沒有做到,因為他從中嗅出了商機,一個讓他出人頭地的商機。

(做生意到底應不應該遠離政治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胡雪巖在錢莊當了三年學徒,聰慧乖巧的他非常受到重用,最後被留下當了正式的夥計。小胡在做夥計的時候,經常單獨受命出去收債、放款,幹了好幾年,沒出現過一次紕漏,於是就被安排到分場去做工,而這恰恰就是胡雪巖髮際的機會。

抓住機遇

當時杭州城裡有個書生名叫王有齡,他本是個官二代,但是父親早逝,已然家道中落,窮困潦倒。偶然之間,胡雪巖聽王有齡說起自己的理想抱負,是要去京城當大官。可是要想當官,須得花錢上下打理才行。胡雪巖相信了他,問他需要多少錢。王有齡伸出五個手指說,五百兩銀子。胡雪巖二話不說,第二天丟給王有齡一個包裹,裡面是500兩銀子。

這五百兩銀子在那時候可是筆巨款,胡雪巖自己當然拿不出,他這是挪用公款作為私用。如果王有齡拿走這五百兩銀子,沒有一點作為,那麼胡雪巖可就完了,有可能身家性命都要搭上去。

所幸的是,王有齡混得不錯,一路從江蘇布政使、湖州知府,當到了浙江巡撫。這一路走來,平步青雲,當然他沒有忘記當初接濟自己的恩人胡雪巖。所以呢,這王有齡在哪裡當官,胡雪巖就到哪裡發財,就這樣胡雪巖的生意越做越大,逐漸成了一方響噹噹的大商人。(這五百兩的故事出自高陽的小說,真實性有待考證,不過王有齡和胡雪巖官商勾結卻是板上釘釘的事。)

再傍大官

1861年,王有齡在抵抗太平天國運動的戰役中失敗,杭州城破,他選擇自殺殉國,胡雪巖自此失去了唯一官場上的靠山。可是,胡雪巖已經認定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是依靠政治,而他理解的方法就是傍官,思維決定了他的做事方法。

杭州城被攻破後,左宗棠奉曾國藩之命來到浙江攻打杭州城,可是缺糧啊,士兵們是肚子決定腦袋的生物,吃不飽是不打仗的。胡雪巖不等左公開口,主動送上二十萬石大米,雪中送炭緩解了左宗棠的空腹危機。左宗棠不勝感激,於是與胡老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接下來,左宗棠從太平軍手裡順利攻取了杭州城,胡雪巖作為「後勤部長」表現得非常稱職。

左宗棠看到了胡雪巖作為一個商人的出色能力,也從他身上看到了作為一個的政治立場,所以正義凜然的左公選擇了與胡雪巖進行深度合作。雖然失去了好友王有齡這個官場戰友,但是胡雪巖卻因此傍到了左宗棠這條更粗的大腿。接下來,胡老闆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紅頂商人的崛起

左宗棠任職期間,凡有軍方、官方的業務都會轉交給胡雪巖解決,而他也從來沒讓左公失望過,每次都辦得妥妥帖帖。後來左宗棠去收復新疆的時候,他的後方就是胡雪巖在操持著糧草,為他解決後方問題。1872年,胡雪巖的阜康錢莊支店在全國達20多處,布及大江南北。資金共計2000萬餘兩,田地萬畝。後來由於輔助左宗棠有功,被封為江西候補道,獲慈禧親授的紅頂戴和黃馬褂,成為了一名典型的官商,被後世稱為「紅頂商人」。在江浙一帶,胡雪巖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首富。

胡雪巖的結局

我總覺得胡雪巖的命運與韓信有點像,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胡雪巖是成也左宗棠敗也左宗棠。

洋務運動時期,左宗棠和李鴻章兩人意見相左,雖然同為洋務派大臣,卻在討論清朝防衛重點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左宗棠認為陸地防禦為主,李鴻章卻主張以陸地防禦為輔,對於這個問題兩人經常在朝堂上爭吵,以至於每次都是慈禧太后出面調停。有人要說了,李鴻章和左宗棠的矛盾與胡雪巖何幹呢?那是因為李鴻章清楚的知道胡雪巖是左宗棠的錢袋子,是他在朝堂上說話的底氣,所以他提出了「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的策略。

此時此刻,左宗棠和胡雪巖就像綁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一條被針對,另一條必然受連累。

1882年,胡雪巖和法國人開啟了「絲綢大戰 」。胡抵上了近乎全部家產的2000萬兩白銀,四處網羅生絲,屯集了全國幾乎所有生絲。法國對絲綢的需求量巨大,因而急於採購生絲,可是胡開出的價格他們不願接受,打算刻意抬價出手。於是就這麼拖了下去,當法國人快要撐不住的時候,胡雪巖卻遭遇了自己人的刀子。

胡雪巖的生絲屯久了是會壞的,所以只好把生絲織成絲綢儲存起來。而李鴻章利用手中官府的權力,找理由阻止他的機器開工,導致胡不得不賤賣手中生絲,生絲因而價格一落千丈。胡雪巖的生絲計劃完全泡湯,賠得幾乎傾家蕩產。然而這還不算完,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李鴻章又出陰招。李鴻章查到有一筆80萬兩的銀行欠款到期了,這是胡雪巖以個人名義向外國銀行擔保借給大清朝的,所以清朝每次借錢還錢都是經過胡雪巖的手去操作的。而這次,李鴻章讓管理這筆錢的官員扣留了20多天,讓胡雪巖一點辦法都沒有,只好自己賤賣產業補上欠款。

這個時候,胡雪巖已經不再是全國首富了,李鴻章的計謀終於逐步得逞了。而李鴻章的最後一招最狠,他煽動民眾的情緒,四處散布胡雪巖即將破產的消息,鬧得胡雪巖錢莊的散戶們紛紛去把錢取出來,搞得胡雪巖一點現金流都沒有了,各地的產業都在紛紛倒閉。最終胡雪巖被成功整垮了,李鴻章笑到了最後。

紅頂商人臨死前

1885年11月,胡雪巖在貧困中死去,臨死之前他對後人提出了三個遺訓:

第一、後人不要經商,

第二、後人不要從政,

第三、胡李不通婚。

這第三句就體現了胡雪巖對李鴻章的痛恨,牽連到所有姓李的人身上,可見「恨之深」,「恨之切」。

根據胡慶餘堂(胡雪巖當年創立的招牌)老藥師趙玉城尋找和研究:胡雪巖後人中的確沒有與「李」姓人士通婚的記錄。而如今「胡李不通婚」,似乎已經演變成了胡氏後人約定俗成的規則。


筆者認為,胡雪巖是一個了不起的商人,他雖然走的是傍官的路線,但是他一身正氣,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生意,要不然他也得不到左宗棠的器重和百姓的信任,也坐不到當時首富的位置。

胡雪巖商海沉浮30年,他有著很深的民族經濟情節,他心裡愛著杭州人民,愛著已經腐朽的大清朝,也愛著自己所在的商場和官場,可是他老年的時候為情義所束縛,做事四處遭到掣肘,因而最終下場悲慘。

巧合的是,近200年之後,杭州又誕生出一位偉大的商人,他的名字叫馬雲……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關注,讓我們一起為歷史點讚!

相關焦點

  • 胡雪巖告誡:男人落魄時,參透這5點,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
    如果一個男人沒有在半夜裡含著眼淚啃饅頭的經歷,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只有靠自己從谷底重新爬出來,浴火重生的男人,才是一個真正成功的男人。晚晴首富胡雪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胡雪巖也是一個商界傳奇。
  • 胡雪巖透露:男人落魄時,參透這5點,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
    如果一個男人沒有在半夜裡含著眼淚啃饅頭的經歷,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只有靠自己從谷底重新爬出來,浴火重生的男人,才是一個真正成功的男人。晚晴首富胡雪巖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胡雪巖也是一個商界傳奇。
  • 胡雪巖:男人落魄時,參透這5句話,沒錢沒人脈,照樣出人頭地
    如果一個男人沒有半夜裡含著淚水啃饅頭的經歷,他的人生是不豐滿的。有一句話說的好,「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而胡雪巖就是最好的例子,胡雪巖是清朝時的首富,生意遍天下,富可敵國。大家都聽說過那句「為商必學胡雪巖」,就是因為胡雪巖是一個商界傳奇。但其實這樣的胡雪巖卻是白手起家,他幼年家境清貧,以幫人放牛為生。但是但胡雪巖貧不失志,後來去錢莊當學徒。
  • 胡雪巖的人設是什麼樣的,他和左宗棠王有齡是「基友」關係嗎
    胡雪巖的做法則是,學習之餘還有餘力或者閒暇,就去做官。 胡雪巖出生於1823年,道光三年,比左宗棠小11歲。他來自安徽省績溪市。胡雪巖出身貧寒,從未上過學。他早年是父親把一切都教給他的。他十二歲時,父親去世了。他這個哥哥就成了父親,胡雪巖要養活三個弟弟。
  • 清朝第一紅頂商人,胡雪巖盛宣懷加起來都比不上他
    權錢交易不是菜市場,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有一整套完整的潛規則,懂套路的生意人,都懂得讓織造或者鹽運使們的身邊人發財,只求大人們知道自己孝敬過,下次批條子或懲戒的時候手下留情,自己也就發財了。清朝官員直接經商,或由子弟親信經商的例子,比比皆是,即使許多名臣也不能免俗,尤其是清末的幾位洋務派代表人物,幾乎個個都有自己的小金庫,胡雪巖盛宣懷說到底就是他們的白手套罷了。在肯定他們功績的同時,我們不能不看到官員參與經商帶來的巨大危害,令腐敗橫行,成為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胡雪巖忠告:一個人想要發財,沒錢沒人脈時做好三件事,或能翻身
    而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傳奇的存在,可以說是白手起家的模仿人物,他就是胡雪巖,被稱為「紅頂商人」,他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他這一生的創業經驗可以說是影響了數代人。胡雪巖出生在動蕩的亂世,卻憑藉其卓越的商業才能,從創辦福州船政局發家,果斷借外款1195萬兩,很多人都覺得他這是在」玩命「,但胡雪巖最終成功了。
  • 清朝首富胡雪巖,穿黃馬褂成紅頂商人,最後臨死前卻說胡李不通婚
    剛到杭州時,胡雪巖可謂是一貧如洗,為了養活自己,他只能去到一個錢莊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是至少可以吃頓飽飯,他就這麼在錢莊一幹就是好些年。兩人越說越起勁,後來就想出一個不錯的辦法,只要胡雪巖能夠出資支持王有齡,一旦王有齡在官場有所起色,就可以繼續幫助胡雪巖成功,這樣一來兩人就是最佳搭檔,可是胡雪巖也沒有錢啊。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胡雪巖覺得這次絕對是個機會,況且王有齡也是一個肝膽俠義之人,值得自己去冒一次險。
  • 胡雪巖失敗了,為什麼還有「經商要學胡雪巖」的說法?
    胡雪巖胡雪巖無疑是清朝中後期一個非常有名的商人,放在商業史上眾多同行中,也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一位。胡雪巖後來是一個失敗者,且敗得很慘,但是為什麼一直流傳這麼兩句話呢?經商要學胡雪巖,做官要做曾國藩。從清朝直到當代,還是有很多人推崇他,走進書店,必有一個角落擺放著關於胡雪巖的書籍。有人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對於胡雪巖有過這樣一番點評:胡雪巖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最好的榜樣,也樹立了一個最壞的榜樣。一分為二地看,最好的榜樣的一面,無疑值得人們學習,最壞的榜樣的一樣,值得人們警戒,可謂前車之鑑,以免重蹈覆轍。
  • 胡雪巖:曾是清朝首富,被李鴻章算計,3天變成「窮光蛋」
    清朝有一位出了名的經商奇才,12歲杭漂,後被阜康錢莊老闆看中,成為錢莊接班人,這之後他便一路直上,一度成為了大清首富。可這樣一位商人卻在彌留之際留下了這樣三句話&34;。為何他會留下這樣的遺言呢?後邊有人撐腰,胡雪巖的錢莊生意越做越大,和當地部隊聯繫上之後,大量的部隊經費存到了阜康錢莊,相當於胡雪巖在無形中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部隊戰時財務。不過好景不長,清朝末年戰亂不斷,因太平天國的起義,王有齡選擇了自殺殉國,胡雪巖也就此失去了靠山。
  • 清朝首富胡雪巖,生前留下4條「成功心法」,若能讀懂將受益終身
    清朝首富胡雪巖堪稱古今創業者的典範,他的經商經歷不僅傳奇,更蘊含著寶貴的「成功心法」,尋常人若能領悟十之八九,則可大有作為,若能讀懂將受益終身。《胡雪巖謀略大典》中分析了胡雪巖成功的關鍵要素,從他的創業經歷中會發現,一路走來胡雪巖身邊的權貴等級越來越高,如王有齡、左宗棠等,與這些強者的往來讓他的格局越來越大,生意越做越好。
  • 胡雪巖:一個男人想要發財,沒錢沒人脈時做好三件事,早懂早受益
    我們能做的只有迎難而上,特別是對於男人來說,身上背負著許許多多的壓力。男人是不容易的,一旦成年,就要背負著家裡的厚望。如果是普通家庭的男孩子,壓力反而更大,要考慮以後的買房買車娶媳婦,不能總是靠家裡年邁的父母。
  • 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
    胡雪巖是晚清時期的紅頂商人,他出身於社會底層,幼年喪父,很早就進入社會打拼,他從錢莊的一個小夥計到成為清朝的首富,一路走來非常艱險但又非常幸運,而他此生最大的貴人就是左宗棠,然而人生無常,他最後的失敗也是因為左宗棠的緣故。
  • 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叮囑子孫:勿近白虎!
    胡雪巖是晚清時期的紅頂商人,他出身於社會底層,幼年喪父,很早就進入社會打拼,他從錢莊的一個小夥計到成為清朝的首富,一路走來非常艱險但又非常幸運,而他此生最大的貴人就是左宗棠,然而人生無常,他最後的失敗也是因為左宗棠的緣故。
  • 富豪胡雪巖之好色,作用很特別,學者:難怪胡雪巖能成為首富
    胡雪巖雖然只讀過兩年私塾,沒有受過高深的教育,他能如魚得水地在自己的商業帝國裡呼風喚雨,除了他重利卻不輕義,兼得魚與熊掌,誠信經營,堅定「低頭做人,抬頭做事」,又不拘一格選人才,善於洞察別人埋在短處中的長處,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給人以物質和精神的關懷,更重要的一點,他深諳人心之道,通過一種特殊的方法籠絡人心,使跟著他的人一般都能死心塌地為他賣命而出力地幹。
  • 清朝首富胡雪巖,是做啥生意發的家?他的財產放到現在能超馬雲麼
    人們常說「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胡雪巖可以說是近代最出名的商人了,他家境貧寒,從放牛娃做到清朝首富,生意遍布天下。慈禧太后還賞賜了他黃馬褂,成為二品「紅頂商人」。由於胡雪巖的一生主要活躍在杭州,人們常常把胡雪巖和現在的首富杭州馬雲聯繫在一起。對於馬雲的發家史大家都比較清楚了,那麼胡雪巖是如何發家的呢?
  • 胡雪巖用這4句話,說透了自己人生失敗的原因,值得後人戒鑑!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胡雪巖感悟人生的4句話,句句深刻,不愧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俗話說,生活教給了我們智慧,吃一塹長一智!
  • 大商人胡雪巖的另一面:除了生財有道,他還有兩個難以啟齒的癖好
    胡雪巖,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他出身貧寒,白手起家,成為晚清時期富可敵國的大商人,他的傳奇經歷至今被很多商人所欽佩。但大家都知道胡雪巖最終還是失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敗在了另外一個大商人盛宣懷的手下。當然了,更多的人認為胡雪巖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在政治上站錯了隊。清朝晚期朝堂之上,左宗棠與李鴻章鬥得天昏地暗,而他不過是左宗棠與李鴻章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而已。胡雪巖之所以會有如此之大的成功,離不開左宗棠。
  • 大商人胡雪巖的另一面:除了生財有道,他還有兩個難以啟齒的癖好
    胡雪巖,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他出身貧寒,白手起家,成為晚清時期富可敵國的大商人,他的傳奇經歷至今被很多商人所欽佩。但大家都知道胡雪巖最終還是失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敗在了另外一個大商人盛宣懷的手下。當然了,更多的人認為胡雪巖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在政治上站錯了隊。
  • 「為商必讀胡雪巖」:他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值得學習借鑑
    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口號——為商必讀《胡雪巖》,頗為耐人尋味!為什麼做生意、做商人,首先要向胡雪巖學習呢?因為胡雪巖很善於經商,被現代人尊為「商聖」,而另外一位「商聖」是2000多年前的範蠡,人稱「陶朱公」。
  • 清朝首富胡雪巖:用三十年富可敵國,破產後留下教訓告誡後人!
    提到胡雪巖,很多商人都對他一生的經歷十分了解,而且時至今日,成功的商人也會通過胡雪巖學到很多經商哲理,只不過胡雪巖所樹立的是反面教材。胡雪巖的一生苦過,笑過,得意過,同時也慘敗過,讓胡雪巖終身抱憾的就是自己的人生結局沒能劃上一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