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2020-12-19 歷史的長空

世人皆知:「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的老祖宗不僅僅留下四大發明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還留給我們眾多民間俗語,如「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千年王八萬年龜,百年兔子不可追」「兔子不吃窩邊草,窩邊有草何必滿山跑」等等,這些俗語蘊含著豐富的人生道理,對我們後人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今天這句俗語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那就是「老牛吃嫩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道盡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可惜十人九不知。

老牛吃嫩草,它本身的定義是指牛老了喜歡吃嫩草,這樣有助於消化,可是在古代很多豪門大戶上了歲數的老爺都喜歡娶小妾,久而久之就引申為年齡差距較大的老少夫妻配,用來嘲諷某些人年老體弱、無福消受之意。

關於老牛吃嫩草還有一個典故:一樹梨花壓海棠。宋代詞人張先在80歲的時候娶了一個18歲的如花似玉的小妾。蘇東坡便寫了一首諷刺詩來調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言外之意,「梨花」是白色,代表蒼蒼白髮的老漢,「海棠」是紅色,代表十八歲的女子,所以「一樹梨花壓海棠」確實是一幅「春色圖」,這也是對「老牛吃嫩草」的最好註腳。

「老牛吃嫩草」在民間俗語中的下一句為:好馬不回頭。此句最早來源於「好馬不吃回頭草」,意思就是說:一匹良馬離開了馬廄,奔向廣闊無垠的大草原,看著遍地鮮美可口的綠草,就會沿著一條選定的線路吃下去,直到吃飽回家,而絕不會東啃一嘴,西吃一口,更不會回頭去補吃遺漏的嫩草。換句話說,並不是所有身後的草都不好,也並不是所有眼前的草都是好草,只是良馬會很仔細吃掉眼前的草,這也就是「好馬不回頭」的由來。

這句俗語是想告誡人們: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既然選定目標,就要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決不能朝秦暮楚,朝令夕改。比喻有志氣的人立下志向以後,即使遭受挫折,也一往無前,決不走回頭路。現代這句俗語還用來形容男女兩人分手後,表示永遠不再複合的決心。

除此之外,古代民間俗語中還有「吃雞莫待老」一說。古時候人們養雞多半是為了下蛋,可是當雞不能下蛋時,歲數也大了,雞肉也就不好吃了。言外之意:要趁著大好青春年華大膽追求自己的夢想,方不負好時光,不要韶華已逝,再後悔不已,一定要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該出手就出手!

老祖宗總結出的這些俗語,實際上是在教導我們如何做人,不要小看了這些俗語老話,這其中蘊含了老祖宗大量的生活智慧,並流傳子孫後代,告誡大家不要重蹈覆轍。多讀讀這些俗語,對我們今後的人生道路會有很大啟迪和幫助。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發表不同意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世人皆知:「老牛吃嫩草」,下句更經典,道盡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世人皆知:「老牛吃嫩草」,下句更經典,道盡老祖宗的處世智慧!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 「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等等。
  • 世人皆知:好馬不吃回頭草,下一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世人皆知「好馬不吃回頭草」,卻極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叫「老虎不吃回頭食」。什麼意思呢? 按照一個方向慢慢吃,走直線,吃完一塊地方再吃另一塊地方。而劣馬是怎麼吃的呢?東一嘴巴,西一嘴巴,走到哪裡吃到哪裡,最後沒得吃了,又要回過頭來吃原來剩下的,往返徒勞,浪費體力。這就是好馬與劣馬之間的區別,也是過去人們購買馬匹的重要依據。 相對於好馬不吃回頭草來說,老虎不吃回頭食更讓人覺得霸氣,而這一句才是精華,內含了做人的深刻哲理。
  • 世人皆知「老牛吃嫩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道盡處世智慧
    導言中華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文化浮塵間,大家的老祖宗匯總了諸多蘊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寧願夜住荒墳,不能旅居生活古寺」「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寧願試人棺,切不可試人鞋」「寧吃野禽四兩,不要吃獸類500克」這些
  • 農村老話「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卻無人知道
    文/玉濁清農村老話「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卻無人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流傳下來的不僅僅是詩歌、文字、繪畫、音樂等這些陽春白雪的藝術,更多的是留下了許多通俗諺語和傳說,這些下裡巴人的諺語似乎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它蘊含了許多的人生哲理。
  • 「老牛吃嫩草」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的絕世佳句,啟發人生
    俗話說:「老牛吃嫩草」,人們卻不知,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牛吃嫩草」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的絕世佳句,啟發人生在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民間的藝術和民俗更是多種多樣,相信大家在很小的時候都有聽過當地的一些民間俚語還有歌謠什麼的,所謂的話糙理不糙,這些俚語更能反映出很多難以言表的尷尬事實,也是經過很多前人的經驗得出來的真理。其中有很多就是因為一般大家只說上半句,因此根本就不知道下半句是什麼。
  • 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的下句你知道嗎?
    現在,有位文化的人越來越多,經濟農業等方面都很發達,如果想要知道哪個知識,只需要查找相關的書籍或者在網上直接搜索就行,以至於一些不常用的或者不適合如今社會的俗語已經漸漸談出人們的生活,還有一些俗語隨著老人的去世而消失,留存下來的俗語不多。有句俗語叫"老牛吃嫩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麼你們知道它的下句是什麼嗎?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而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很俗套,但是也比較實用的俗語,並且相信很多人也都聽說過這一句,它就是「 「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典故,是說良驥在走出馬廄奔向寬闊無垠的草原時,它一眼便能瞥見鮮美可口的嫩草,於是它就沿著一條選定的線路一路吃下去,直吃到肚大腰圓地把「家」回,在吃的過程中,它絕不會東啃一嘴,西吃一口,更丟三拉四地再回頭去補吃遺漏的嫩草。
  • 經典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有六種答案,哪個最有趣?
    農村人經常說:「老牛吃嫩草」,用來形容中老年人和年齡差異太大的異性結婚或者保持曖昧關係,其實本來的意思就是牛老了,牙口也不好,只能取食嫩草才能膘肥力壯。但是大多數人卻不知道,這個俗語還有後一句,而且非常有意思,對仗工整之餘,嘆為觀止。下面就給大家整理如下:第一種說法:老牛吃嫩草,吃雞要趁早。這種說法的本意就是老牛想吃嫩草,只有提前開始,人們想要吃雞,還是提前做準備。
  • 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是什麼?以及這兩句話最基本的意思,看了才知道
    就這句話來說「老牛吃嫩草」吧,我們一直說,可你知道它本來的意思嗎?它後面還有他一句話,你又知識是什麼嗎?我們常說的老牛吃嫩草裡面現在更多的是一種諷刺,諷刺年紀老的人喜歡上了年輕比他年輕很多的人。而古時候,這句話說的卻是一種生活,古時候的絕大部分都是很貧窮的,而且都是農民,家裡一輩子也就可能只有一隻牛,等把牛養老了,還是得靠它來耕種,只是老牛的牙口已經不好了,只能夠吃嫩草了。而下一句話想必很多人都沒聽過,那就是「吃雞莫待老」,在古時候也是一種比較平常的事情了。因為家裡的雞不能等老了再吃,因為老的雞肉是比較韌的,很難去咬開來吃的。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
    流傳了上千年的俗語,依舊有很好的啟發意義,讓人受益良多。有一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的前半句「老牛吃嫩草」,你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麼嗎?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老牛吃嫩草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古時候,農業並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幾乎全靠人力和牲畜。後來,黃牛變成了農民種田的好幫手。一日,老農在田間放自家的老牛吃草的時候,便發現老牛隻挑幼嫩的草吃。
  • 世人皆知「老牛吃嫩草」,卻不知它的下半句是什麼,更是經典
    比如說大家都熟知的"老牛吃嫩草"。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好像經常聽到過,也經常會有人在文章中引用到,但是它的下半句我們好像並沒有怎麼聽說過,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了解一下這句俗語。"老牛吃嫩草"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年紀比較大的老牛,去吃剛剛發芽或者生長的還比較嫩的草,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聯繫,但其實並不是的。
  • 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都知道它的意思,其實它的下句才是經典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村有很多很有趣的農村俗語,這些農諺人們平常也會使用,只不過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些是農俗罷了,比如有一句農俗,家醜不可外揚,這句農俗人們平常都會說,但是卻不知道時農村俗語,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這樣的句子,人們用這些農諺表達自己的看法,也會用這些農諺去講道理,不過很多農諺已經和它們本來的意思完全不一樣了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俗語,是老祖宗用切身的經歷得來的結果,其實用性和哲理性都被大眾所認知。它的存在,也讓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同時還具有地方特色。俗語的趣味性,可謂無處不在,比如「兔子不吃窩邊草」,「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硬如鐵」;再比如「狗急跳牆,人急懸梁」,「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等等。這些富含哲理和趣味的俗語,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時不時就會說上幾句,不僅能結合實際語境表達內心的想法,還能委婉的勸誡和警示身邊人。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一出世就被人們錯傳,其本意並非世人所說!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因為這種口口相傳的獨特傳承方式,很多經典俗語被徹底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而更加令人惋惜的是,很多俗語在傳承的過程中,慢慢的失去了它原有的本意,不但被人曲解還被誤用它地。就像那句「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古人本是總結了人到這兩個年齡段的一些身體特性和魅力,如今卻成了男女對某種需求的渴望程度的專用語句,實屬是被後人玩壞了的一句俗語!
  • 老人言「老牛吃嫩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披露人間現實
    俗話說老牛吃嫩草,但下半句才是經典!這句完整地俗語說的是:「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都是民間裡很有趣的俗語了,俗語這種東西,都是我們老祖宗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聞、所看、所聽中總結出來了經驗,雖然話有些糙,但是理不粗嘛,細細想想都是這個道理。
  • 「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中國歷史這麼長,中國文化是十分醇厚的,在各個方面都是有著極其出色的發展。從很久之前開始中國就一直是十分重視禮儀的國家,就算是現在也是國際聞名的禮儀之邦。我們的禮儀道德都是刻在血液裡的。
  • 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絕妙,蘊含古人的處世大智慧
    然而到了農閒期間,養牛、放牛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勞動;在放牛的過程中,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發現:牛都喜歡吃嫩草,並且還喜歡吃回頭草;於是農村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觀察總結出這樣一句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其實它的下一句更覺妙,蘊含古人的處世大智慧,你聽說過嗎?
  • 千古名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一句才是精華,卻十人九人不知
    千古名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一句才是精華,卻十人九人不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凝聚了多少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面對人生中可能會遇到的瓶頸難題,古代的智者們對會總結出一些經驗和看法,幫助我們度過眼前的困境
  • 「老牛吃嫩草」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老牛吃嫩草,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rob the cradle 老牛吃嫩草(與比自己年輕得多的異性約會)Are you sure
  • 「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