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2021-01-15 中國臺灣網

 

 

   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第一輯)書影

  【叢書簡介】

  「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是著名出版家王雲五先生晚年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時期主持編纂的最重要的系列叢書之一,是王雲五先生留給人們的最後一份重要的出版遺產。

  本套叢書的註譯者,多數是1949年後執教於海外或臺灣各大學的國學家,其中包括五四時期被稱為「百科全書式學者」的毛子水、易學大師南懷瑾等人。本套叢書,可以說是這批學者在學術生涯的晚期,對自己平生所學的一次總結性發言。

  同時考慮到普通讀者的接受能力,在於以大師的通俗文筆,將國學傳統介紹給普通讀者,以達開啟民智,保存中華文化之目的。     

  書中附有王雲五先生親撰「編纂今注今譯序言」。此次由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將此系列的簡體字版出版發行,庶幾可算繼承出版先輩之遺願,懷文化出版之理想,為保存賡續中華傳統文化之命脈做出的一點貢獻。本套叢書的註譯者,均是1949年後執教於海外或臺灣各大學的國學家,其中包括五四時期被稱為「百科全書式學者」的毛子水、易學大師南懷瑾等人,是這批學者在學術生涯的晚期,對自己平生所學的一次總結性發言。

  【主編簡介】

  王雲五(1888-1979),字岫廬,廣東香山人,生於上海。1921年9月,經胡適推薦進入商務印書館。1922年正式接替高夢旦就任編譯所所長,後又兼任東方圖書館館長。1930年,王雲五擔任了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之職。王雲五前後在商務工作了25年。在這期間,除1929年9月至次年1月一度離開外,他一直在商務擔任要職,對二三十年代商務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他所主持編纂的「萬有文庫」等叢書,在中國出版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晚年在臺灣,主持臺灣商務印書館,以復興和保護中華文化為目的,對中國文化傳統的保存和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第一輯)書目】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 註譯

《孟子今注今譯》:史次耘 註譯

《荀子今注今譯》:熊公哲 註譯

《周易今注今譯》:南懷瑾 徐芹庭 註譯

《大學中庸今注今譯》:宋天正 註譯 楊亮功 校訂

  【「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各分冊簡介及作者簡介】

  

  《大學中庸今注今譯》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ISBN:978-7-229-00070-7
宋天正 註譯 楊亮功 校訂
定價:20.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臺灣商務印書館王雲五主持編纂的「古籍今注今譯」中的一部,主編是王雲五,註譯者為國學大師宋天正,校訂者是著名學者、臺灣逢甲大學的創辦人楊亮功。《大學》與《中庸》本來是《小戴禮記》中的兩篇,南宋淳熙年間,由朱熹將其從《禮記》中取出,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它們是儒家的重要經典,既是儒家諸經的普及讀物,也是諸經的代表作。《大學》所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人之學」以及《中庸》所講的為人處世之道在當今社會仍有其積極意義。

  作者簡介

   楊亮功(1897—1992)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先後任天津女子師範教員、安徽省立一中校長。1922年赴美國留學,兩年後年獲史丹佛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1927年獲紐約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第四中山大學教授兼文科主任、上海中國公學副校長、安徽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教育系主任,並就任監察委員。1938年調任皖贛監察使。1948年復任安徽大學校長。

  晚年由大陸去臺灣,初任臺灣師範學院教授兼教育系主任暨編譯館館長。1954年 任「考試院」考試委員。1959年,為紀念抗日英雄丘逢甲先生,楊亮功、蕭一山、丘念臺等開始籌辦創建逢甲大學。

  1992年1月病逝臺北。終年96歲。著有《教育學研究》、《中英教育思想之演變與交流》、《西洋教育史》(譯)、《中山先生教育思想述要》等。

相關焦點

  • 錢穆與商務印書館
    一部新作《通儒與春秋家——錢穆與中國文化通論》即將在商務印書館付梓出版,回眸錢穆先生一生的學術足跡,不難發現著作等身的他曾經與商務印書館結下不解的淵源。或許正是當年張元濟先生不遺餘力地提攜人才,或許就是那張百元商務書券成就了日後一代學術宗師錢穆。  錢穆是當世公認的學術大家,一代宗師。他以史學成名,但學問之淵博,已經使其治學超越了史學而成為所謂「國學大師」。
  • 商務印書館與近代中國百年精神史
    他們為印《聖經》和傳教資料,在中國興辦出版印刷機構,如墨海書館、美華書館。寧波鮑氏等創辦商務印書館,即受美國長老會出版活動影響。一是創辦商務印書館的鮑氏兄弟的父親鮑哲才,早年就讀於寧波教會學校崇信義塾,後來在教會出版機構華花書房做排字工。1862年華花書房遷到上海,更名為美華書館,鮑哲才是創辦人之一。他後來成為清心堂牧師,1875年曾參與創辦《小孩月報》和《花圖新報》。
  • 商務印書館與中國新文化建設
    >談及商務印書館,人們常常把它與北京大學相提並論,稱為中國新文化的雙子星,就他們對新文化的影響來說,二者確實各具特色、各有建樹。文化普及始於教育,在二十世紀初「廢科舉興學堂」的轉型時期,商務印書館開始編輯發行中小學教科書。
  • 上海商務印書館被毀記
    編者:商務印書館善後辦事處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6年5月 內容簡介:商務印書館創始於1897年,是近現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家現代出版機關。1932年1月28深夜,日軍突然侵犯閘北,挑起一·二八戰事。
  • 商務印書館出版新版《徐志摩全集》
    近日,新版《徐志摩全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也是該書目前問世的版本中最完整的一套。在新書發布會現場,該套叢書的編者韓石山從陸小曼編纂的最早一版《志摩全集》談起,為讀者介紹了這八十多年間、不同版本的《徐志摩全集》背後的故事。
  • 商務印書館創始人夏瑞芳先生有了首部傳記
    原標題:商務印書館創始人有了首部傳記  《典瑞流芳——民國大出版家夏瑞芳》昨天面市,該書在商務印書館創立120周年之際推出,有著特別的紀念意義。  夏瑞芳先生是商務印書館創始人。1897年2月11日,夏瑞芳、鮑鹹恩、鮑鹹昌和高鳳池等幾個年輕人籌得3750塊大洋。於是,「商務印書館」在上海一個叫德昌裡的弄堂開業了。
  • 商務印書館:中國現代文化的重要引擎
    商務始於印書  1897年,夏瑞芳等幾位年輕排字工決心自己當老闆,於是籌資3750元在上海創辦了小型印刷工場——商務印書館(下簡稱「商務」)。顧名思義,是印刷書籍的地方。  復旦大學周振鶴教授考證,商務最開始並不以出版為主業。
  • 十大「商務印書館2013人文社科好書」揭曉
    卡埃羅》、《洪業傳》《神學大學》(第一集)、《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重估價值》、《記憶小屋》、《教我如何不想她》、《北洋軍閥史話》等書目被評為十大「商務印書館2013人文社科好書」。 首屆「商務印書館年度人文社科好書評選」日前落下帷幕。
  • 商務印書館創辦120周年
    2月11日,中國現代出版業的起點——商務印書館迎來了創辦120周年紀念日。  當天,上海市靜安區聯合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張元濟研究會等在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舉辦了「起步——中國現代出版」專題展,講述商務印書館從1897年創辦以來走過的路程。
  • 2015商務印書館人文社科「十大好書」揭曉
    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李平現場宣布書單,依次是:《秩序的淪陷:抗戰初期的江南五城》《智能: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化疆域》《面對死亡的人》《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弗洛伊德傳》《汪曾祺自選集》《1776:美國的誕生》《拷問法國大革命》《古代器物溯源》《世界史哲學講演錄1822-1823》。  這10本書是商務印書館從今年入選的109種圖書中篩選出20本好書,之後再進行投票而成的。
  • 商務印書館走過120年
    《新華字典》是商務印書館推出的品牌工具書(記者張知依)8月21日,「商務印書館與中國現代出版和現代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今年是商務印書館創立暨中國現代發端120年。商務印書館宣布成立學術委員會,並設立500萬元學術基金,用於資助學術出版、學術會議、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和學術翻譯等事項。商務印書館1897年創立於上海,1954年遷至北京。一百餘年以來出版了包括《四部叢刊》、《四庫全書》和《萬有文庫》為代表的古代典籍和現代知識叢書《辭源》、《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和《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為代表的中外品牌工具書。
  • 「出版不朽」 商務印書館創館紀念展亮相臺北書展
    你好臺灣網臺北2月9日消息(記者 呂貝娜) 今年是商務印書館創辦120年,也是臺灣商務印書館創辦70周年。2017臺北書展是所有愛書人匯集的地方,也提供臺灣商務印書館用「不一樣的展覽」慶生最適合的時間點。
  • 商務印書館年度人文社科好書評選:經典可讀性並重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應妮)首屆「商務印書館年度人文社科好書評選」2日在京頒評這是國內首個出版機構獨立榜單,專注於對主辦方自身出版圖書進行盤點,並完全以獨立第三方評委的投票為依據。  經20位評委的現場投票,《鄉村與城市》、《巴黎神話》、《阿爾伯特·卡埃羅》、《洪業傳》、《神學大學》(第一集)、《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重估價值》、《記憶小屋》、《教我如何不想她》、《北洋軍閥史話》被評為十大「商務印書館2013人文社科好書」。
  • 「新華綻放——商務印書館文教讀書月」啟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8月10日北京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聶北茵)今天,《新華字典》(第12版)首發暨「新華綻放——商務印書館文教讀書月」啟動儀式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行。據介紹,《新華字典》(第12版)八項修訂,有升級,更有更新。
  • 商務印書館迎創辦120周年
    120周年專題展「起步——中國現代出版」在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拉開帷幕。 王笈 攝  中新網上海2月11日電 (王笈)近代中國最大出版印刷機構商務印書館11日迎來其創辦120周年的紀念日,「起步——中國現代出版」專題展當天在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拉開帷幕。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唯一一家跨越三個世紀、歷經120年歲月的出版機構,於1897年2月11日在上海創立,標誌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
  • 商務印書館與早期中共黨員
    ◆ 李憶廬  1897年商務印書館創辦於上海,並與北京大學並列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作為一家民營出版機構,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秉承在商言商的經營理念,與現實政治謹慎地保持距離。
  • 日軍炸毀商務印書館,用意何在?
    其中,有六枚炸彈準確命中了位於寶山路的商務印書館總廠。總管理處及四個印刷廠、棧房瞬間中彈起火,最終全部焚毀。 日本人早就知道,商務印書館是當時中國文化的大本營。他們說,炸毀閘北幾條街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恢復,而只有炸毀商務印書館這樣的機構,斬斷中華文化根脈,中國才會沒有復興之日。 這場日軍精心策劃的轟炸,給商務印書館留下的是大片廢墟,是生活無著落的三千六百多名總廠職工,更是瀕臨絕境的出版事業。
  • 商務印書館 再別福州路
    本報訊(流 域)上海市福州路446號的商務印書館專賣店是中國最重量級出版社在上海唯一的分店,如今已關門一個月有餘。商務印書館相關人表示,關閉上海門店只是戰略調整,「我們還會回來!」福州路446號書店開業於1999年,商務印書館1897年成立時便在這福州路上,解放初的1952年從滬遷京,12年前重返上海,開了這家小小的門店。這家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唯一門店的大門只有一兩米寬,曾被譽為上海「最容易錯過的書店」。商務印書館門面雖小,卻堪稱福州路上最具個性的書店。當其周圍絕大多數書店都在頻頻推出促銷手段之時,商務印書館門店卻堅持不打折。
  • 中國近現代出版業先驅、商務印書館創始人夏瑞芳傳記出版
    《典瑞流芳》於2014年6月在臺灣首版,商務印書館在成立120周年之際推出了簡體版。作者趙俊邁通過收集大量歷史資料及對多位夏瑞芳後人的採訪,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再現夏瑞芳的傳奇人生。專程從美國趕來的夏瑞芳外孫史濟良先生代表夏家後人出席了發布儀式。  「夏瑞芳先生作為商務印書館的創始人,是中國近現代民族出版第一人。
  • 那些年由商務印書館印過的郵票……
    中國郵政於2017年2月27日發行《商務印書館》特種郵票一套1枚。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