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晴一冬晴 明天立冬好陽光會帶來一冬天好天氣?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明天是「立冬」節氣,但這兩天杭州的天氣跟「冬」一點都搭不上邊。甚至不要說冬天,秋天也還沒到蕭瑟時,依舊暖意融融,非常友善。

    昨天白天陽光不錯,市區最高氣溫超過了20℃,溫暖似春。看看朋友圈裡有多少人在曬陽光的照片,就知道這陽光有多討喜,反正昨天早上我的微信朋友圈,是被陽光刷屏了。秋季不再耀眼的陽光灑落在大地上,牆上的砂面收起了絨頭,樹影變得纖細、錯落有致。跟夏季的喧囂不同,這時一切都開始顯得氣定神閒。

    杭州市氣象臺預測,這樣的晴好天氣會一直持續到周六白天。而且未來這幾天,市區最高氣溫還會繼續上升,預計今天白天最高氣溫24℃,周六白天氣溫最高可能會達到26℃左右。

    昨天的天氣,還帶給人另外一種驚喜。下午2點時,市區能見度一度超過10公裡。能見度越高,就說明空氣品質越好。雖然能見度超過10公裡,也不算一個「藍天白雲日」,但相比前一天,空氣品質已經有些好轉。

    最近都是晴天,市氣象臺說,天氣穩定,往往意味著大氣擴散條件比較差,霧霾天氣始終會纏纏綿綿、徘徊不去。一直要等到周六夜裡,冷空氣影響杭州,如果風足夠大的話,就能吹走霧霾。

    周六的冷空氣,應該是杭州進入「立冬」以後的第一場冷空氣,它可能會果斷地劃出一條分割線,之後的日子,雖然還算不上冬天,但到了深秋,你看到的景象,又是另外一副模樣。

    比如銀杏。這兩天,上塘路(大關路—登雲路段)上的銀杏樹,已經開始顯現出一點金黃來。那路上,大約種了上千株胸徑25釐米以上的銀杏,是很少見的城市交通要道邊的小樹林。接下去再冷一點,路過那裡,恐怕不用仔細找,那一團顯眼的金黃就會讓你驚豔。

    不過等到銀杏美到極致,秋天也差不多要謝幕了。雖然明天開始「立冬」,並不意味著馬上入冬,但入冬也不過就是半個月左右的事情。所以「立冬」這個節氣,即使在暖陽下,也會透出一些冬天的氣息。

    今年的立冬應該是一個晴天。古時有諺語說,「立冬晴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陰」,還有的說「立冬晴,五穀豐」。意思是說,立冬這天,如果天氣晴朗,那麼整個冬天天氣都會不錯,來年的收成也會很好。那麼,今年好天氣的立冬以後,冬天是不是也會都是好天氣呢?

    應該這麼說,這樣的民間諺語並不會百分之一百準確,但是這些古人總結出來的規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現代氣候學認為,地球上的大氣,就好比一個大型樂隊,風、雲、雨、雪、雷、電、霧、霜,就好像是這個樂隊演奏出音色豐富的樂章。在各種物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氣演奏的這部大型樂章,也會表現出有一定的「節奏感」。

    就是說,一個天氣過程,如果在某個時刻表現得比較明顯,可能在一定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又會重新明顯起來,這就好像樂曲裡的節拍。氣候學中把這種大氣中存在的內在的聯繫就叫大氣的韻律活動,不少民間諺語正是大氣韻律的表現。

    希望這幾天溫暖的節奏,能在未來寒冷的冬天重新律動起來吧!

    記者 顧怡

來源: 都市快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今日立冬,農諺「立冬一日晴,一冬凌」何意?立冬晴天是寒冬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立冬節氣。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萬物開始停止生長,農民也要進入到農閒季節。在農村中關於立冬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立冬一日晴,一冬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立冬雨一冬雨,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這天的天氣能預測今冬冷暖旱澇
    今日(2020年11月7日)迎來了24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立冬,預示著秋天正式結束,冬天已經到來。在農村有許多關於立冬的俗語老話,講述立冬這天的天氣對農村老百姓非常重要,因為立冬的天氣能預測今年冬天是冷是暖,是旱是澇。
  • 俗語「立冬晴,養窮人」啥意思?立冬晴天好不好
    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關於立冬的諺語:「立冬晴,養窮人,立冬雨,一冬淋」,這句話雖然聽起來,並不是太入耳。但立冬這個節氣,如果天氣出現這些情況,代表著冬天氣候將會出現不同的變化。立冬晴,養窮人「立冬晴,養窮人」這句話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如果立冬節氣當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這個冬天有利於農民安全過冬,農民就能得到豐收之年。這裡說的「立冬」就是說的立冬節氣,也就是立冬節氣當天。「晴」,是天氣晴朗,晴空萬裡,秋高氣爽。
  • 立冬將至,「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立冬下雨好嗎
    導讀:立冬將至,「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立冬下雨好嗎?已經到10月底了,馬上就要進入11月份了,陽曆11月是進入冬季開始的月份,是老人常說的進入「孟冬」。農曆九月十三,俗話說「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九月十三落,釘鞋不離腳」,「重陽不下靠十三,十三不下要冬旱」,可見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與九月十三這幾天的天氣對後期冬季天氣有很大關係。而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是俗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 立冬將至,俗語「立冬晴,養窮人」是啥意思?立冬是晴天好嗎?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是農民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在農村中關於立冬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立冬晴,養窮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立冬是晴天好嗎?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在立冬節氣後,少雨乾燥的秋季已經過去,天氣開始向陰雨寒冷的冬季過渡。立冬節氣後,隨著白天光照時間的不斷減少,氣溫開始下降,強冷空氣頻繁南下,北方的天氣將會變得越來越寒冷。
  • 俗語「立冬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啥意思?今年冬季晴嗎?
    現在這個時節正是立冬的階段,還有一周左右到了小雪節氣,那麼這才算是過了立冬。立冬的到來就已經說明了我國已經步入真正意義上的冬季。在立冬期間還有很多農村地區在忙碌著秋收,收割玉米、稻穀、採挖紅薯等等。而立冬的到來又給人們更多的期待,在農村人們通過生活勞作經驗總結,通過立冬天氣判斷今年冬季天氣情況。今年冬季會是如何,對於我們廣大農村地區的農作物有何影響。這個也是我們農村人比較關心的,人們常說「立冬晴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它指的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是爛冬怎樣?
  • 鄉愁《俗語「立冬晴,養窮人」是啥意思?立冬是晴天好嗎》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在立冬節氣後,少雨乾燥的秋季已經過去,天氣開始向陰雨寒冷的冬季過渡。立冬節氣後,隨著白天光照時間的不斷減少,氣溫開始下降,強冷空氣頻繁南下,北方的天氣將會變得越來越寒冷。
  • 「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就是冬至節氣了,而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立冬快到,農諺「立冬晴,一冬凌」啥意思?今冬是幹冬還是溼冬?
    翻看日曆如夢初醒,轉眼間立冬就快到,一年中最寒冷季節幾日後就會來臨,難怪父母叮囑要穿上厚衣服來防寒。知道立冬的人都該知道立冬有三候:一候水開始結冰,就不能再用冷水洗頭洗澡;二候地開始結凍,動土難度會增大;三候天上的鳥獸數量就會降低,有一些鳥類會去南方過冬。立冬三候的種種表現都說明,溫度會持續下降,不要再做會影響身體健康的事情。
  • 立冬將至,老農說「立冬陰,一冬溫」,科學預測今年是暖冬嗎?
    明天就立冬了,村裡人可有的忙活的。老話說「立冬拔蘿蔔」,立冬意味著氣溫將急劇下降,北方地區氣溫會降至零度以下,而蘿蔔最是怕凍的,所以村裡人開始忙活著把蘿蔔了。說起來農村關於節氣,老話可傳下來了很多的俗語。就最近的天氣變化村裡人就開始預測今年冬天的冷暖了。
  • 立冬民間俗語眾多,與「立冬晴,養窮人」相反的立冬俗語
    文/古往今來中國的民間俗語,是勞動人們從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慢慢積累總結起來的,可以說是勞動人們的智慧的結晶,昨天是立冬節氣,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立冬的俗語,並分析一下民間俗語與天氣,以及產生的背景。特別是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天氣方面,如「清明泡稻籽,不用問老子」,說的是南方浸泡早稻種子的時候就在清明節左右。再如「夏至夏,不見稻也見稗」就是說到了夏至節氣,稻已成型了,「立秋無雨減半收」等等民間俗語,這類民間俗語,採取通俗易懂的口語「道破天機」。
  • 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有什麼樣的含義?
    文/玉濁清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有什麼樣的含義?我們也都知道農村人喜歡觀察天氣,因為他們覺得種地和天氣有著極大的關係,在適宜的時間,適宜的氣候,適宜的季節,種適宜的農作物。所以為了讓農作物更好的生長,所以他們會總結出一些天氣變化的情況,很多總結的俗語當中就有這樣一句話被廣為流傳: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 立冬到!老農說「立冬陰,一冬溫」,專家:厄爾尼諾將至冷暖可期
    立冬將至!在農村,老話說「立冬拔蘿蔔」,隨著天氣的轉涼,立冬後溫差急劇增大,在很多地方也開始出現了冰凍現象,而蘿蔔怕凍,因此在農村有立冬收蘿蔔的習俗。王大爺在村裡德高望重,是俗語這方面的「專家」,靠著爛熟於心的俗語的經驗,每年都比別人多打上百斤的糧食,最近他有的悶悶不樂,處於好奇心,與他攀談了起來,他說,前不久重陽一直沒有降雨,地裡的小麥也沒出好苗,如果立冬這天還沒有降雨那麼可能影響收成,這一天也能預測今冬的冷暖!
  • 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是這樣嗎?
    農村俗語:「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朋友們真的是這樣嗎?帶著冬天的開始,但是立冬當時的節氣特點跟以後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農民朋友種地跟養殖業都會受到很大影響,「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大部分的地方都是這個說法如果立冬的時候下雨那麼整個冬天雨水都會比較多,而如果立冬的時候是晴天的話那麼整個冬天都會是晴天;北方多點雨水更好些,南方本來就多適量就好了。農村有很多的老話俗語,不知道小夥伴們你們有沒有聽過了?還有留言評論!
  • 明日立冬,立冬當天下雨好不好?有經驗的老農給出答案
    關於立冬,在民間有不少說法,其中,立冬當天下雨好不好的問題,引起了一些朋友的討論,有人說立冬下雨好,有人說立冬下雨不好,各自有不同的觀點,針對此,小幫手詢問了一些有經驗的老農,看看他們怎麼說。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陰,一冬溫是啥意思?今年是暖冬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要到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了,立冬節氣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冷冬季的來臨。今年立冬節氣是11月8日,農曆的十月十二。因為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所以在農村有著看立冬節氣時的天氣來推測冬季寒冷與否的俗語,比如農村俗語「立冬陰,一冬溫」,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說:「立冬晴,養窮人」,啥意思呢?今年的冬天會冷嗎?
    今年的冬天會冷嗎?立冬之後天氣越來越涼,天氣也開啟了冬天模式,樹上的黃葉隨著寒風的吹拂飄落,早上會有了明顯的白霜,冬天掐準了時間點,準時的來到我們的身邊,關於立冬這一天的天氣,在各地都有很多種的說法,立冬這一天的天氣晴朗,或者是下雨,甚至是刮什麼方向的風,都有很多種的說法,按照民間的說法,在立冬這一天的天氣變化,對於整個冬季的天氣走向是有很深的影響。
  • 為啥常說「不怕重陽雨,就怕立冬晴」,暖和點不好嗎?有點懵!
    導讀:為啥常說「不怕重陽雨,就怕立冬晴」,暖和點不好嗎?有點懵!立冬就是冬天的開始,立冬這一天的天氣狀況也與莊稼收成有分不開的關係,要是這天下雨了,小麥就能舒舒服服過冬了。一:立冬雨,溼淋淋,立冬晴,一年旱這句話說的是如果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這個冬天的降雨就會特別少,若是立冬這一天下雨的話,那整個冬天下雨量降雪量也就少不了了
  • 立冬習俗:北方人吃餃子 天津人吃倭瓜
    最近網上熱傳一組「二十四節氣字體」,這幅「立冬」就是其中的一張。  設計者童忻,上海人,2010年從中國美院畢業,現在是一位視覺設計師。  昨天,市區氣溫8-18℃,天空淡藍,陽光和煦,迎面吹來的風有微微的涼意,卻並不寒冷。杭州市氣象臺說,今明兩天,杭州依然是這樣的晴好天氣,氣溫7-18℃。  就在深秋展現出它最美好的一面的時候,有關「冬」的消息也已經陸續出現。且不說北方很多地方已經正式入冬,就算是身處在溫暖的江南,杭州人明天一樣要面對今年第一個和「冬」有關的節氣——立冬。
  • 農村立冬流傳的俗語「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是啥意思
    冬天已經不知不覺來臨,再過一兩個月馬上就可以看到銀裝素裹的世界,在農村,冬天對於農民們來說是決定來年是否大豐收的最重要的季節,這是為什麼呢?農村裡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有關於冬天的又有哪些呢?第一,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