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2021-01-10 騰訊網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在日常農耕生活中對於節氣的總結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在日後留下來了很多關於農俗農諺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指導農民生產和生活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天恰好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節氣,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關於冬至的有關俗語。

冬至節氣認識

冬至節氣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關於冬至節氣,古人已經上升到陰陽的高度,比如說關於冬至的陰陽學是:「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至」,這個說法後來被用於到冬至節氣這天是夜最長,而晝最短,而到了冬至之後就是「夜漸短,晝漸長」。當然,關於冬至節氣還是數《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最為中性: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這也告訴我們,冬至節氣到了,數九寒冬時間開始了。

今天就是冬至節氣了,而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立冬無雨看冬至:這裡說的「立冬」是說的立冬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第一個節氣,從氣象學上說,是冬季的開始,「立冬,萬物收藏也。」到了立冬節氣,正是秋冬交節的時候,萬物開始要冬藏了。這個時候是天氣變冷的開始。但是,立冬節氣的天氣還是以深秋天氣為特點,這個時候雨水比較少,人們還是期盼有點雨的,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

這裡說到立冬節氣這天沒有下雨的話,人們就認為在冬至節氣的時候看有沒有雨,就人們的認識,立冬沒有下雨,到到冬至下雨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叫立冬無雨的時候就要看冬至是否有雨了。這也說明立冬無雨天氣,初冬的時候是乾旱少雨的。

冬至無雨一冬晴:這裡說的如果冬至節氣這天依然是沒有下雨的話,這裡下雨指雨天或者是下雪天,都算下雨天。如果冬至這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這個接下來冬天會是晴好少雨天氣為主,這樣很可能就是一個幹冬和暖冬。

對於以上說法俗語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立冬節氣與冬至節氣之間是小雪節氣和大雪節氣,而小雪與大雪這期間應該是冬季的雨季,只不過是以下雪的方式落下來,如果冬季的雪季都少雨的話,那麼這個冬是乾旱少雨有道理的。

相關焦點

  • 冬至到,農諺「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什麼意思?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宋】汪宗臣 《水調歌頭.冬至》冬至簡介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第四個節氣,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270°時交節。它與春分、秋分、夏至一樣,都是反應四季更迭的節氣。
  • 農村俗語「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放晴一冬凌」啥意思?有道理嗎?
    首先來說說「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科學嗎?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沒有先進儀器預測天氣農耕時代,人們根據歷年發生的天氣狀況,也預測出重陽節要是不下雨的話,只好看立冬,如果立冬還是不下雨的話,那麼則意味著今年的雨水很少,嚴重的話還可能是個旱年。
  • 重陽節到來,俗語「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啥意思?
    而在農村地區,人們常說「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幹」啥意思」?重陽節歷史悠久,它和我們的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一起被稱為我國的四大傳統佳節。重陽節當天在外的遊子紛紛回到家中和父母團聚,重陽聚首,一起歡度歡樂時光。而重陽節到來正是處於農曆九月初,而這時候農村很多地方正處於收割季節。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
  • 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其實,這也不意外,畢竟冬至節氣,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對於北方的我們來說,日照時長開始增加,黑夜逐步的縮小,因此,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當然,在農村,冬至節氣自古以來流傳著很多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比如說以下3句俗語,大家認為有道理嗎?一、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 農村立冬流傳的俗語「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是啥意思
    冬天已經不知不覺來臨,再過一兩個月馬上就可以看到銀裝素裹的世界,在農村,冬天對於農民們來說是決定來年是否大豐收的最重要的季節,這是為什麼呢?農村裡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有關於冬天的又有哪些呢?第一,立冬落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
  • 今日立冬,農諺「立冬一日晴,一冬凌」何意?立冬晴天是寒冬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立冬節氣。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萬物開始停止生長,農民也要進入到農閒季節。在農村中關於立冬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立冬一日晴,一冬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 二十四節氣之關於立冬的諺語大全
    2、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蔔。 3、重陽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晴一冬。 4、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5、立冬無雨一冬睛,立冬有雨一冬淋。 6、立冬陰,一冬溫;立冬晴,一冬風。
  • 立冬將至,俗語「立冬晴,養窮人」是啥意思?立冬是晴天好嗎?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是農民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在農村中關於立冬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立冬晴,養窮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立冬是晴天好嗎?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在立冬節氣後,少雨乾燥的秋季已經過去,天氣開始向陰雨寒冷的冬季過渡。立冬節氣後,隨著白天光照時間的不斷減少,氣溫開始下降,強冷空氣頻繁南下,北方的天氣將會變得越來越寒冷。
  • 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將至,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在小時候就會背誦《二十四節氣歌》了,現在的很多小朋友也應該會背誦。「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如今大雪節氣已經到了,馬上就要迎來冬至了。這是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在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人認為冬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節氣到了,新年也就在眼前了,所以過去對冬至日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新年,很多在外漂泊的遊子都會趕在冬至前回家。在每一個節氣都有不少和天氣相關的農諺,而因為冬至臨近春節了,因此就有好多和春節期間天氣的俗語流傳下來,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是什麼意思呢?
  • 描寫立冬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臨沂人現在還能用得到
    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了,這個節氣代表冬天的開始,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都有很多相關的諺語,立冬當然也不例外,一起去盤點一下吧。立冬不倒股,不如土裡捂。立冬不分針,不如土裡蹲。立冬不倒針,不如土裡悶。立冬不倒股,就怕雪來捂。冬無雨,把麥澆,溼凍凍不死,幹凍凍死了。
  • 農諺「一年雨水看冬至」什麼意思?可預測來年雨水的多少
    農諺「一年雨水看冬至」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可預測春節雨雪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迎來24節氣中的冬至了,這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在古代的時候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在冬至節氣當天雨水的多少,是可以看出來年雨水情況的。老農民普遍都是希望在冬至節氣的時候降雨的,因為根據往年的經驗來看,如果冬至節氣的時候降雨了,那第二年的雨水就會很充足。反之,如果冬至沒有降雨,那來年的雨水則較少。類似的農諺還有「冬至無雨一冬晴(皖、魯、川)」、「冬至無雨,來年夏至旱(桂)」、「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無雨雨水少(粵)」等。
  • 鄉愁《俗語「立冬晴,養窮人」是啥意思?立冬是晴天好嗎》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在立冬節氣後,少雨乾燥的秋季已經過去,天氣開始向陰雨寒冷的冬季過渡。立冬節氣後,隨著白天光照時間的不斷減少,氣溫開始下降,強冷空氣頻繁南下,北方的天氣將會變得越來越寒冷。
  • 俗語「立冬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啥意思?今年冬季晴嗎?
    現在這個時節正是立冬的階段,還有一周左右到了小雪節氣,那麼這才算是過了立冬。立冬的到來就已經說明了我國已經步入真正意義上的冬季。在立冬期間還有很多農村地區在忙碌著秋收,收割玉米、稻穀、採挖紅薯等等。而立冬的到來又給人們更多的期待,在農村人們通過生活勞作經驗總結,通過立冬天氣判斷今年冬季天氣情況。今年冬季會是如何,對於我們廣大農村地區的農作物有何影響。這個也是我們農村人比較關心的,人們常說「立冬晴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它指的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是爛冬怎樣?
  • 立冬將至,「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立冬下雨好嗎
    導讀:立冬將至,「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立冬下雨好嗎?已經到10月底了,馬上就要進入11月份了,陽曆11月是進入冬季開始的月份,是老人常說的進入「孟冬」。農曆九月十三,俗話說「九月十三晴,釘鞋掛斷繩」,「九月十三落,釘鞋不離腳」,「重陽不下靠十三,十三不下要冬旱」,可見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與九月十三這幾天的天氣對後期冬季天氣有很大關係。而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是俗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 冬至大如年 阿拉上海人冬至講究什麼?
    古人過冬至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這頓餃子把不少鄉親的凍耳朵給治好了。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此後,每逢冬至進九,大家都紛紛爭食餃子,有諺語「冬至的餃子不凍耳」。
  • 俗語「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立冬無雨一場空」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文/訪客俗語「霜降無雨,暖到立冬,立冬無雨一場空」什麼意思?有何道理上周六的冬至日,北方的朋友有沒有吃餃子啊?和很多俗語一樣,這句話也是簡單明了,大體意思就是春分到了,岸邊的楊柳就會爆青了,春天大地回暖,小草也重新冒芽了,南飛的燕子也都重新回到了北方,穀雨過了,穀子們大體上就快成熟了,立過秋後,秋風就起來了,天氣就涼爽了,白露一到,樹上的蟬兒也快沒了。
  • 立冬古詩詞立冬佳句 希望大家喜歡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冬表示時序終了,立冬表示已進入寒冷季節,萬物皆收藏,立冬三候,   原標題:立冬古詩詞立冬佳句 希望大家喜歡     何時杖爾看南雪,我與梅花兩白頭。美麗的詩句描寫了一個美麗的冬天。今年的立冬就要來了,你準備好看雪了嗎?
  • 俗語「立冬晴,養窮人」啥意思?立冬晴天好不好
    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關於立冬的諺語:「立冬晴,養窮人,立冬雨,一冬淋」,這句話雖然聽起來,並不是太入耳。但立冬這個節氣,如果天氣出現這些情況,代表著冬天氣候將會出現不同的變化。立冬晴,養窮人「立冬晴,養窮人」這句話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如果立冬節氣當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這個冬天有利於農民安全過冬,農民就能得到豐收之年。這裡說的「立冬」就是說的立冬節氣,也就是立冬節氣當天。「晴」,是天氣晴朗,晴空萬裡,秋高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