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民用水上飛機製造基地落戶廣州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廣州十一月六日電世界上第一個民用「飛翼船」(水上飛機)製造基地落戶廣州,中國科技開發院、廣州市君華投資公司、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開發總公司等,近日在此間組建了「廣州天象地效飛行器股份公司」。

  據中國科技開發院地效飛行器開發中心副主任陳東介紹,「飛翼船」的製造基地已選定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新港,面積為七萬平方米,明年二月可投產,預計六月可誕生第一架產業化生產的飛翼船,每年可生產三十架小型飛翼船(十五座)。

  此間傳媒今天稱,天象公司註冊資金為一億元,首期投資為五億元。

  「飛翼船」(地效飛行器)利用船與地面或水面之間的「地(水)面效應」,使升阻比增加,氣動效率大大提高的高速運輸工具。

  它既有飛機的高速度,又無高空墜毀危險,也不像汽車、舟船般顛簸,而且建造成本、運營費用都比飛機低,可在水面或平地上起降而無需建機場、跑道。

  在旅遊、娛樂、緝邏、救援、客貨運輸等方面都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被公認為二十一世紀重要的新型水上交通運輸工具。

  中國研製出有自主產權的十五座小型實驗型「飛翼船」,是在一九九八年。

  而由中俄合作、專造大型民用「飛翼船」的基地亦可能落戶廣州。(完)

  

相關焦點

  • 真實模擬民用飛機迫降水上
    真實模擬民用飛機迫降水上   本報訊 (記者 洪梅芬 楊群)記者從昨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 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飛機,是誰製造的?
    我想要問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是誰發明製造的?估計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回答:萊特兄弟,但我要是再問,世界是第一架水上飛機又是誰發明製造的,估計很少有人能回答得上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水上飛機和他發明人之間的那些事兒。
  • 中國飛機製造從水上飛機起步
    隨後,北京政府海軍部在馬尾福建船政局內設立飛機工程處,開始水上飛機製造,這一年是1918年春。以留學英、美回到祖國的第一代「海歸」們為技術骨幹,並在工人中挑選數十人加以訓練、掌握製造飛機之工藝。1919年8月,中國海軍設計製造成功第一架水上飛機——「甲型1號」初級教練機橫空出世。
  • 世界水上飛機的發展史
    為提高飛機使用率,充分利用水域,在碼頭和駁船上停靠,較好地實現水陸空立體運輸,取得比較理想的經濟效益,人們認為最有希望的是水陸兩棲飛機。水陸兩棲飛機以其獨特的優點,人們又賦予了水上飛機最新的意義和使用價值。世界各國都十分注重開發多用途水陸兩棲飛機。
  • 中國第一屆民用水上飛機運營商大會召開
    12月14日,賽斯納飛機公司與中航賽斯納飛機在石家莊召開中國首屆水上飛機運營商大會,共同探討民用水上飛機的發展趨勢與未來挑戰。   水上飛機已在跨越美國、加拿大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低空遊覽、馬爾地夫海島點對點接送等旅遊領域有著豐富、完美的應用服務,但在國內卻仍然屬於空白。
  • 美國也曾熱衷水上飛機,巨資造出水上B52,首創水上噴氣戰鬥機
    10月20日上午,在湖北荊門的漳河機場,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即水上飛機)AG600「鯤龍」成功實現首次水上起降,在漳河水庫的碧波之上,它身軀龐大卻輕盈靈活,水上飛機可用於救援、滅火、運輸等多種用途,但為何現在還在研發、生產大型水上飛機的國家,卻已經五個指頭都能數出來,尤其是世界頭號航空研發大國的美國
  • 韓國現代汽車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落戶廣州開發區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黃嘉慶 範敏玲):1月15日,廣州開發區與世界500強企業現代汽車集團籤訂投資合作協議,後者在該區成立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系統(廣州)有限公司,建設氫燃料電池系統項目。
  • 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研製生產基地的民機發展之路
    2016年底,航空工業對標世界先進民用航空製造企業運營模式,為構建完備的民機產業自主發展體系,對民機業務進行大力整合。航空工業西飛民機在大中型軍民用飛機研製生產基地正式成立。通過緊抓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以及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帶來的良好發展機遇,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打造中國民機品牌。
  • JRM「火星」:世界最大的水上飛機
    JRM「火星」是一種四發重型水上飛機,主要用於執行運輸和反潛巡邏任務。這架巨型水上飛機出自美國「老牌」水上飛機公司—馬丁公司。該型機不僅是美軍歷史上裝備過的最大水上飛機,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飛機。2016年7月,中國國產蛟龍AG600水上飛機正式下線,該型機是目前在研中的最大水上飛機,雖然翼展達到了38.8米,但與「火星」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火星」水上飛機的61米翼展甚至超過了B-52戰略轟炸機(翼展56.4米),比20層樓都高。
  • 蛟龍水上飛機首滑成功,美日海軍二戰時期就曾經大量使用水上飛機
    根據介紹,「蛟龍」水上飛機是國務院立項批覆的大型民機項目,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也是全球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在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時,還可改裝並應用於海洋環境監測和保護等用途。29日,AG600首飛機組按滑行任務單進行了滑行,並實現了180°轉彎。
  • 水上飛機的介紹和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現在水上飛機逐漸退出軍用環境,僅有少數國家繼續採用擔任救護或者是反潛等任務。民用市場則以娛樂、救護、消防和中小型交通與運輸為水上飛機的主要活動市場。  當今世界著名的水上機場和運營公司(北美例子)  1)阿拉斯加的Lake Hood水上機場((ICAO:PALH,FAALID:LHD)  這個水上機場就在ANC國際機場旁邊,由阿拉斯加州擁有並運營。機場共有1100架飛機,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水上機場。
  • 北京汽車整車製造總部基地落戶青島萊西 計劃總投資150億元
    山東省濟青煙(萊西)國際招商產業園暨北京汽車製造廠(青島)有限公司整車製造總部基地舉行開工儀式。 胡耀傑 攝中新網青島7月6日電 (記者 楊兵 胡耀傑)山東省濟青煙(萊西)國際招商產業園暨北京汽車製造廠(青島)有限公司整車製造總部基地6日在青島萊西市舉行開工儀式,一條包含研發試驗、發動機製造、衝壓、焊裝、塗裝、總裝的千億級汽車製造全產業鏈落戶於此。
  • 世界最大水上飛機將復活:能攜6.5噸重反潛武器
    「A-40」水上飛機將於21世紀20年代初迎來新生。【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蘇聯「A-40」水上飛機「信天翁」將於21世紀20年代初迎來新生,以滿足俄羅斯海軍航空部隊對新飛機的需求:對全俄幾乎所有海岸進行巡邏,必要時可發現並摧毀敵人的潛艇。
  • 首架民用水上飛機可赴西沙旅遊(圖)
    三峽晚報訊 1月25日,中國首架民用水上飛機在海南三亞載客啟航。據運營方美亞旅遊航空有限公司介紹,該公司是國內第一家經中國民航局認證以水陸兩棲飛機為主力機型的運營商。
  • 中國首架民用水上飛機三亞載客啟航 可赴西沙旅遊
    中國首架民用水上飛機三亞載客啟航/10) "← →"翻頁 1月25日,中國首架民用水上飛機在海南三亞載客啟航
  • 淺談PBY-5A水上飛機,戰場上表現優異,民用也很受歡迎
    說起水上飛機,大家目前比較熟悉的就是AG-600,畢竟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上飛機。不過今天小編要介紹一款比較經典的水上飛機—PBY-5A卡塔琳娜水上飛機。PBY-5A卡塔琳娜水上飛機,美國聯合飛機公司在二戰期間研製的一型水上飛機。
  • 山西臨汾通報:民用水上飛機事故2死1傷,當地正調查
    山西臨汾通報:民用水上飛機事故2死1傷,當地正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李延兵 2017-05-01 14:04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商報:製造大飛機不可有虛驕之氣
    中國商飛公司總裝製造中心項目日前籤約落戶上海浦東新區。到2016年,浦東基地計劃形成年產20架C919大型客機及年產50架ARJ21系列飛機的批產能力。經過30年高速發展,中國經濟得到飛快發展,中國的航空市場也從無到有成為現在世界上少有的大市場,且這個航空市場在今後幾十年裡還會繼續擴大,完全有可能達到與美國、歐洲並駕齊驅的格局。因此世界飛機廠商瞄準中國,尤其大飛機如波音、空客一直盯住中國市場。而20多年來中國的大型飛機完全依賴外國進口。中國製造大飛機的最大優勢就是背後依託中國這個碩大的航空市場。
  • 解碼多功能US-2水上飛機 可在巨浪上起降
    這也成為自2004年日本解除長達50多年的對外售賣國防武器的禁令後,完成的首張海外訂單。  據日本媒體披露,這筆訂單的總金額將介於15億至16億美元之間。而據美國《防務新聞》的消息,日本給予了印度10%以上的折扣。  本期的「軍情天下」欄目將為您解碼日本US-2水上飛機。
  • 民用水上飛機三亞啟航 收費每小時3萬
    民用水上飛機三亞啟航 收費每小時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