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物件:煤油燈

2020-12-04 風採三農漫談

農村老物件:煤油燈

文|風採三農漫談

01

19年年初,農村的老父親來電話說,家裡的房子要拆了,問我要不要回去看看。我坐在電腦前,沉默很久以後,輕輕嗯了一聲。

其實,在城市生活久了,我對農村早已沒了深厚的感情,只剩些許淡淡的記憶。但是,我覺得我需要回去看看,畢竟,我的整個童年都在那裡度過;畢竟,那裡有我最美好的回憶。

到家的那天,天空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整個村子都被濃厚的霧氣圍繞。

家裡的老房子也已經被拆了一半,只剩下我睡的小屋,還在霧氣中孤獨的挺立。

老父說,也不知道你還有什麼重要的東西不,就沒拆你得這件小屋,特地讓你回來看看,自己收拾收拾。

我點了點頭,走進了那間睡了十多年的小屋。

小屋被爸媽收拾的極其乾淨,沒有任何變化,那臺老舊的煤油燈,也還依舊靜靜的站立在書桌上。那一瞬間,我仿佛回到了遙遠的過去,回到了孩提時代。

02

在我小的時候,農村的房子都是土培房,人們的生活也不富裕,大家都是省吃儉用的過日子。

當時雖然已經通了電 ,但是很多農戶家裡為了省錢,卻都幾乎沒有用過,用的依舊是農村的老物件:煤油燈。

而我們家是村子裡最貧困的,所以夜裡需要照明的時候,煤油燈就會冉冉升起。

那時的我在夜裡讀書寫字,陪伴我的都是煤油燈。這樣的情景,一直到了我上四年級才停止。

因此,我眼前的這盞煤油燈,於我而言,並不僅僅是一盞煤油燈,更是我給予我知識的輔助工具;因此,在我長大以後,我對於煤油燈還有著特殊的喜好,甚至對它進行過專門的研究。

據我所知,在9世紀的巴格達,就早已經有了煤油燈的記載。而關於近代的煤油燈,則是在1853年的時候,由一位波蘭發明家所發明.

中國正式的引進煤油燈,則是在清朝末年時期。它的樣式美觀,燃燒科學,亮度也比古代的老油燈亮。因此自它進入中國以後,就深受廣大中國人的喜歡。

甚至,當時的一些外國石油公司,把煤油燈作為石油產品的敲門磚,免費贈送給中國老百姓。待中國老百姓喜歡上煤油燈以後,在向他們出售煤油染料。

到了建國初期,計劃經濟時期,煤油燈就成了農村人的主要照明工具。但是,在那個時間段,農村人很是貧窮,用煤油燈都很節儉,只有在家裡來客人的時候,才會把煤油燈的亮度,稍微的調亮些許。

03

可能,對於很多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來講,他們沒有經歷過農村的貧窮,也幾乎不知道煤油燈的樣子與構造。

其實,煤油燈這種照明工具,形狀很是滑稽,外形就像是一個柳葉腰、大肚子的胖葫蘆,最上面的燈頭就如同一個蛤蟆在張嘴。在燈頭的另一邊,有一個旋鈕,它可以將燈芯調進跳出,以此來控制燈光的亮度。

而關於煤油燈的構造也極其簡單,傳統正式的煤油燈,燈座、燈筒大都是玻璃製成,燈芯基本都是棉繩,燈頭則是由銅製造。除此之外,它的四周還有很多的爪子,以此來讓煤油燈更加穩固。

不過,在農村之中,使用的大都是自家製作的簡易煤油燈。這類煤油燈的製作方法極其容易,利用廢舊的玻璃瓶,灌滿煤油,在再蓋子上鑽出一個圓孔,將鐵皮包裹的燈芯插入其中,點燃以後即可照明。

到了今天,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科技的創新,傳統的老式煤油燈,已經近乎絕跡。常見的大都是農民自製的簡易煤油燈。

我很慶幸,我書桌上的這臺煤油燈,正是傳統的老式煤油燈。

04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紀念。農村老物件煤油燈,便是上個世紀,農村人們的紀念與記憶,也是我們這一代,少部分農村孩子的紀念與記憶。

在我看來,儘管很多的農村老物件已經被淘汰,已經被新的科技工具取代。但是,它們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有著收藏保留的價值。

我很感謝父親叫我回來,讓我能夠將這盞煤油燈繼續保留,能夠將童年的記憶重新點亮。

那麼,在你的記憶中,是否也有農村的老物件,還在你的腦海揮之不去?是否也曾有一盞煤油燈,照亮了你的童年?

相關焦點

  • 農村老物件照片曝光:老式「暖手寶」讓人懷念,手工推子太個性!
    農村老物件照片曝光:湯婆子:相當於現在的暖手寶!這可謂是老式的「暖手寶」呀!真的讓人懷念!冬天用來取暖,是一種銅製的容器,扁圓形,外面包布,灌滿開水,裝進布袋,暖手或者暖床用!農村老物件照片曝光:煤油燈。小時候家裡雖然有通電,但經常會斷電,所以晚上通常都是用這個。
  • 於都農村老物件合集,你家有沒有?
    過去,咱們於都農村老家很多老物件,總能勾起很多人的回憶,我們驚人的發現原來你家裡有的我家裡也有!以前的東西雖然少,可滿滿的都是回憶。小編整理了一些老物件,在這個炎熱的周末給大家分享一些暖暖的回憶。2、土灶以前農村家家戶戶必砌的,灶上再嵌一兩口大鍋,雖然並不值錢,但是用它炒的菜蒸的飯都特別好吃,現在有許多人都懷念土灶出來的飯菜。
  • 農村這4種老物件,如今瀕臨絕跡,價值非常珍貴,最高能賣幾十萬
    現在農村人的收入高起來,很多農民的生活都更好了,不少人的家裡都蓋起小洋樓,開起了小轎車。很多農村過去常用的東西,逐漸失去了用場,被農村人丟放在角落,成為沒用的老物件。但實際上,這些並不是沒用了,相反它們還有著很高的收藏價值,升值的空間很大。比如說筆者今天要給大家介紹這4種老物件。
  • 農村以前常見的老物件,見過2種,就能猜出你的年齡
    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很多之前的老家具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有些物件是70後、80後的回憶,他們對這些物品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些老物件曾經陪他們度過了很多日日夜夜,是每家不可缺少的東西。今天跟著小編來看看,關於農村以前常見的老物件。
  • 煤油燈織布機,條幾八仙桌,老擺設老物件,是否讓你倍感親切
    以前,在農村長大,或者生活過的人,對老屋正中間牆上掛神軸,下面放條幾、八仙桌、太師椅場景非常熟悉,有一種無法形容的親近感。織布機大家都應該很熟悉,那時間,心靈手巧的農村婦女大部分都會織布,用自己織的布做床單、做被子,誰家的閨女出嫁了,做母親的都要把手工老粗布作為嫁妝陪送。
  • 已經消失的8種農村老物件,圖4收藏價值很高,你家有嗎?
    已經消失的8種農村老物件,圖4收藏價值很高,你家有嗎?小編是個90後,在農村長大到七八歲就跟著父母去縣城生活了,每年偶爾回幾次農村看看爺爺奶奶。這次回去發現老宅裡有不少農村的老物件,卻不認不出來,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圖為第一件,小編就不認識。木鍁。
  • 農村一戶人家裡的十幾樣老物件,一個箱子是女孩子結婚的必備嫁妝
    近日,記者在安徽省阜陽市穎東區西湖鎮湯莊的一個農具展廳內看到,70年代和80年代期間的各種老物件整齊地擺放在那裡。一件件熟悉的老物件,讓記者頓時心裡一陣感動。這裡有農具,有生活用品,還有女孩子結婚用的梳妝箱,現在很多年輕人卻叫不上它們的名字。
  • 15種鄧州特色農村老物件,親身經歷用過的人都已老去……
    有那麼一段時光 我們再也無法回去 但是當看著那時的舊物件 卻仍能感受那著的過去,好懷念,同時也好傷感!
  • 農村遺留下來的老物件,12張圖,你能說出幾件老物件名稱
    攝影師在淮北地區拍攝12張農村遺留下來的老物件,如果你使用過,你年齡最低有50歲了,看看你能說出幾件老物件的名稱。圖中的老物件小編提示,它是過去農村賣油郎遛街走巷用的,知道它叫什麼了嗎?圖中這件老物件攝影師真不知道它的名字,你知道嗎?
  • 來看看 曲靖這些老物件是不是你兒時記憶裡的那些
    是一毛一根的冰棒,還是那一本本小小的連環畫……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兒時記憶裡曲靖的那些老物件吧。5.煤油燈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農村家庭大都使用煤油燈照明
  • 有人到農村收購一些老物件,這些老物件有什麼用?你知道嗎
    文/隨風飄散有人到農村收購一些老物件,這些老物件有什麼用?你知道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農村有很多農民的生活都變好了,有的農村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小洋樓,或者是買起了小轎車等等,不過相信有的人也應該發現了,現在農村有不少的東西都已經消失了,比如以前的手工藝或者是以前石磙等等的老物件等等。
  • 有些老物件而千萬不要扔掉,越老越值錢,不信你看看!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村裡蓋起了樓房,家家戶戶都置備了汽車。在搬進新房的時候很多的老物件兒也就沒有用了,放著他吧,覺得沒有用處,也佔地方,扔了也怪可惜了。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伴隨著我的童年的美好時光。以前生活在農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有這些老物件兒,但是現在這些老物件兒卻不經常見了。因為,他們有著一種年代感,讓他們價值倍增。
  •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曾經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總覺著還有感情不過如今還有幾個人能記得這些?1、壓水井老家的壓水井壓出來的水涼爽甘甜小時候渴了都爭著喝呢…...
  • 消失的農村老物件,你還記得多少,裡面一定有幾件讓你淚目
    這些年,農村土坯房子幾乎不見,代之而起的是磚瓦結構的房子,每一分鐘,都有文化遺產在消失,如果不加以保護留存,我們的子孫將來問到我們的歷史,我們將無疑面對他們的問答。怎樣將現代化建設與保護一些古建築結合好,是我們要思索和平衡的主題。
  •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延續——這些老物件,你認識多少?
    以前農村的老物件非常多,有的便於人們的生活,有的可以提供給人們更好的幫助,這些其實都是農民生活智慧的結晶,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各種工具也逐漸浮現,以前農村的很多老物件兒慢慢不見了!
  • 農村的5種工具老物件,圖3你可能用過,古董文物看看你家有嗎?
    在農村,有很多很實用的工具,伴隨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給那麼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都已經成為了老物件,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農村的四種工具,好好看看,你家有嗎?刨子木匠用的,用來平整木材,拋光打磨的工具,在農村,小到做桌子,做板凳,大到修房子,都會用到這個刨子,是農村木匠不可或缺的傳統木工工具。現在,農村不要說這個木匠工具——刨子,連木匠,都不好找了,這些工具,趕緊收藏起來,可能是古董或者文物哦,如果你能找到魯班大師的刨子,斧子之類的,那將是古董或者文物裡面特別值錢的啦!
  • 宿遷老物件:自製煤油燈,曾照亮多少人的心田
    煤油燈離我們的視線漸漸遠去了,即使出生在農村的90後、00後,他們也幾乎沒有看過煤油燈。煤油燈曾經照亮過千家萬戶,照亮過多少人的心田。在艱苦的年代裡,它給人們夜裡加班做事帶來過很多方便,它在過去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照明工具。它在人們印象中的確算是個老物件了。記者日前來到泗洪縣歸仁鎮採訪,在已過不惑之年的武勤女士家,看到她家還保留著一盞自製煤油燈。她向記者講述了她與煤油燈的故事。
  • 文山百味:農村這些快被遺忘的老物件!認識5個以上的,都老了
    煤油燈,90年代末被電燈代替,自此煤油也就沒人賣了。 風箱,農村人主要用它來給土灶催火;它也是農村鄉鎮上的鐵匠鋪不可缺的催火工具。現在農村人已經沒有人用它了,就連鐵匠鋪也消失了。
  • 濟源村民收藏300多件老物件 展示歷史傳承民俗
    蒜臼  提到「老物件」收藏,生活在坡頭鎮坡頭村的人都知道,在他們身邊,就有一位「收藏迷」。他叫鄭兵,今年30多歲,自2003年起,便開始收藏別人覺得「沒啥用」的老物件。至今,在他的家中,已經堆積了300多件大大小小的老物件,儼然成了一個小型「博物館」。  這些老物件多來自於舊時農家,可能連藝術品、工藝品都算不上,但它們總能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親切感。  黃河邊上「藏寶閣」,300多件老物件見證歷史變遷  近日,濟源晨報記者趕往了坡頭村。傍晚時分,幾位村民蹲坐在自家門口閒聊。
  • 煤油燈的興盛和衰落:陪伴農村孩子度過夜晚,又消失於發展的洪流
    等到了八十年代後期,農村每家每戶的照明工具多是這種煤油燈,但跟我們現在想像的不同,現在從網上看到煤油燈的圖片,就是那種中間肚大,上面口小,下面還有底座的煤油燈,覺得還挺好看的。在當時的農村,根本不會使用這樣的煤油燈,農村人都是自己製造的,用一個大肚瓶子,也可以是墨水瓶,把油倒進去,找出一段老棉花搓成燈芯,我們這邊叫「燈焾」,把這段棉花搓成的燈焾放進油中,上面最頂端耷拉在瓶子口,洋火劃著後點燃,一盞燈就造出來的,黑嫂家當時就是用的這種,我記得是一個大藥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