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 曲靖這些老物件是不是你兒時記憶裡的那些

2020-12-06 騰訊網

在你兒時的記憶中,什麼是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毛一根的冰棒,還是那一本本小小的連環畫……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兒時記憶裡曲靖的那些老物件吧。

1.搪瓷杯

小編記憶裡的搪瓷茶杯總是印著各色的花樣與標語,在小編很小的時候可以說家家戶戶的必備品,即使磕過幾次有了斑駁的黑點,卻依然耐用。那些搪瓷臉盆、水杯、碗都有歲月的痕跡,有當時溫暖的記憶。

2.磁帶

磁帶,作為承載一個時代記憶的載體,已有50年的歷史。對於小編這樣的80後來說,少年時的大部分青春時光裡都有它的身影。那些年小編的追星方式便是,存錢買各種歌星的磁帶。

3.算盤

算盤起源於中國,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即使在現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古老的算盤也沒有被廢棄。小編上小學那會兒還有過算盤課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小編一樣,幹過把算盤當滑板玩的事。4.石磨

石磨在小編很小的時候還是很常見的,當時這種農家人用來加工食品的工具大多是以人力為主的。現在人們巧妙地將古老技術和現代化元素結合起來,用電動機驅動的石磨小編見得更多了。

5.煤油燈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農村家庭大都使用煤油燈照明。煤油燈多為玻璃質材,外形如細腰大肚的葫蘆,上面是個形如張嘴蛤蟆的燈頭,燈頭一側有個可把燈芯調進調出的旋鈕,以控制燈的亮度。也有簡易的煤油燈製作方法,利用用過的墨水瓶或藥瓶,先在蓋上打一個圓孔,然後將牙膏或白鐵皮製成的燈芯模插到圓孔裡,用棉花或布條做燈芯,在瓶內注入煤油,用火柴點上就可照明。

6.滾鐵環

舊時傳統兒童遊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滾鐵環,好懷念那肆意奔跑的歲月。7.壓水井

小編小的時候在老家的農村見過,由於好奇總是找各種藉口去壓水,看著一股股水流噴湧而出,真的是很開心。八九十年代大量使用,曾經的甘甜只留在了回憶裡。

8.老式手電筒

說起老式手電筒,我相信大部分00後都沒有見過這種老物件,但是在我小的時候它卻是每家都必備的家用「電器」。小時候最怕走夜路,就是它給了我不少安全感。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來源:久品曲靖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為留住兒時記憶 男子花5年收藏老物件(圖)
    風鼓機、鐵熨鬥、水車、煤油燈、火籠……這些老物件把「50後」、「60後」、「70後」帶回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流金歲月。近日,在晉江英林鎮東埔村村民吳建軍的家中,記者見到了許多老物件。52歲的他告訴記者,自己花5年時間來收藏它們,就是為了留住兒時的記憶。
  • 老照片老物件裡的瀋陽記憶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陳鳳軍)「你看,這些大哥大、傳呼機、老掛鍾,全是過去用過的老物件。」8月9日渾南區五三街道優品天地社區推出的「憶瀋陽——老照片、老物件展覽」一下就吸引了社區居民的目光。
  • 那些寄居在時光縫隙裡的小物件組成了我們的童年
    看到兒時的舊物 ,就好像被帶上了一架時光機,在時光隧道裡呼嘯著來到記憶中的弄堂。 左邊 一群扎著辮子的丫 頭們 在跳著皮筋,嘴裡還嚷嚷著最新潮的「童謠」,前頭一撥兒娃子趴在地上撥弄著手上「稀罕 」的玻璃珠子,好像 每一粒兒都是一份榮譽的象徵。
  • 有些老物件而千萬不要扔掉,越老越值錢,不信你看看!
    在搬進新房的時候很多的老物件兒也就沒有用了,放著他吧,覺得沒有用處,也佔地方,扔了也怪可惜了。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伴隨著我的童年的美好時光。以前生活在農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有這些老物件兒,但是現在這些老物件兒卻不經常見了。因為,他們有著一種年代感,讓他們價值倍增。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農村以前經常能見現在,卻很值錢的東西吧。
  •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延續——這些老物件,你認識多少?
    以前農村的老物件非常多,有的便於人們的生活,有的可以提供給人們更好的幫助,這些其實都是農民生活智慧的結晶,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各種工具也逐漸浮現,以前農村的很多老物件兒慢慢不見了!
  • 每天都在說老物件兒,這9種老物件兒你見過嗎?估計都不認識吧!
    在文玩圈,除了一些可以在手中把玩的文玩之外,還有很多種類,什麼奇石啊,什麼木雕啊,等等,分門好多個門類,而在這眾多的門類裡,有一個老物件兒的門類,這所謂的老物件不一定是多珍貴的,多稀有了,相反的,老物件在過去幾乎都是家家都使用的東西,所以普通價格不會很高,但是很多老物件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意義,所以文化價值比較高,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九種老物件
  • 老物件舊時光 這家故事館有很多龍門陣和你「擺」
    延續城市文脈,留住重慶記憶。山城故事館,講述你和老物件之間的故事。一座城市,擁有著許多老故事,故事來自於你的第一張準考證、第一張獎狀、時髦一時的「燕舞」牌收錄機,或許是一張張肉票糧票……重慶山城故事館,用「壓箱底」的老物件將時間的印記一一託起。
  • 鄉村這些老物件,你還隨意丟棄嗎?這樣利用起來,讓庭院留住記憶
    說起老物件,這幾年隨著社會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一些高檔的庭院,以及能夠展現古風古韻的老宅,都把一些老物件當作一種時代的記憶,一種鄉愁留在了自己的生活當中,這是一種鄉愁文化,這是一種記憶鑲嵌在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 80後的一些老物件,兒時的純真,村子的質樸都去哪了
    老王90後是個農村人,在農村和礦區過完了童年,這裡包含了我很多的記憶,很多的純真,初進入城裡,別的好多不適應,大有城裡套路多,我要回農村的架勢,下面老王帶各位看官先說說現在消失的老物件,也是我兒時的寄託!
  • 這些老物件在「講」舊時光
    我們總是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卻忽略了在我們生命中,那些承載著時光的老物件。它們,或許還堆砌在你家裡的儲藏室裡,或許早已隨著時光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在記憶深處,或多或少,都有它們的影子。日前,太原美術館正在籌備一場名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時尚迴響」的大型展覽,不少市民聽到消息後,都積極地把老物件送到了籌備處,那些纏繞著時光、滲透著故事、陪伴你長大的老物件集體亮相時,似乎在娓娓講述那些成長歲月中關於年代和城市的記憶。
  • 這些老物件裡藏著一段段崢嶸歲月……
    近日,在江蘇路街道社區文化中心舉辦的軍旅老物件展中,眾多社區人士捐出了封存幾十年的老物件,講述了許多背後的故事。 軍用水壺、老軍裝、舊槍套、子彈殼、榮譽勳章、工作薄……各種飽含革命年代的紅色印記和見證改革開放的記憶,一一呈現眼前。
  • 古稀老人手作「老物件」 掌上復原北京記憶
    【解說】剃頭挑子、拉洋片兒、冰棍兒車……眼前這些精緻復古的微縮模型,是古稀老人金世崑的得意之作。歷時數年,他把這些已消失的老北京行當在掌中復原,用模型記錄下舊日的胡同時光。近日,中新社記者在金世崑老先生家中,看到了三十多種已消失的行當模型。冰棍兒棒、三合板、火柴棍兒……老人用這些材料等比例還原出了舊時胡同裡商販們走街串巷的行當營生。
  • 山東博物館徵收老物件,看看這些東西你家有嗎?
    組圖來源 | @水鄉網還有解決繁雜計算統計的算盤、代步的老式自行車、填補空閒時間的收音機……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一張老照片,一段老記憶,一個老地方,一些老故事......這些,無不承載著燦爛的精神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歷史物證,見證了社會的發展變遷
  • 這些以前不起眼的老物件,現在價值一萬多,圖5可以讓你一夜暴富
    這些以前不起眼的老物件圖1的價值超過一萬元,圖6可以讓你一夜暴富,雖然農村很窮,但是有很多古董,看起來不重要,但是它們值很多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些古老的鄉村古董,其中一些非常值錢,據說有些已經賣了一百萬元。看看你們的家裡有嗎?
  • 「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
    這是一個跟「記憶」打交道的公益項目。近3年來,黃海波帶領30餘名志願者,徵集、整理、展覽老物件,成立老物件交換市集,圍繞「記憶」,展示文化、促進溝通、留住大時代中的小故事,讓人們感受時代跳動的脈搏。市民安素香捐贈的小炕桌就擺放在這裡。炕桌看上去非常厚實,卯榫沒有鬆動,上面有兩個抽屜,抽屜裡留有墨水印。
  • 「回憶」一波80年代老物件來襲,來看看你都認識幾個?
    時間就像一場連綿不斷的雨,衝刷著記憶。直到有一天,偶然看到曾經的老物件,曾經的回憶湧上心頭。隨著時間流逝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物件也在漸漸消失,這些老物件你都還有印象嗎?圖中80年代供銷社賣的裁衣剪,現在奶奶家裡還有一把這樣的剪子。
  • 「冰燈記憶展覽館」徵集老物件、老照片 來曬曬你的「冰燈記憶」
    17日從哈爾濱市城管部門獲悉,為完整記錄和反映哈爾濱冰燈藝術遊園會的歷史變遷,兆麟公園第46屆冰燈藝術遊園會設置「冰燈記憶展覽館」,即日起向全社會廣泛徵集有關哈爾濱冰燈歷史發展的老物件、老照片。
  • 農村越老越值錢的幾個物件,將來收藏價值很大,看看你家有沒
    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明顯提高,農村人民也進入小康的生活,也有許多農民朋友掙了錢在自家蓋一個小樓,在原來放的一些上年紀的東西沒啥用就扔掉了,其實大家也不知道有的確實越老越有價值,可能你扔掉的東西就是你們家傳了很久的「寶貝|這些老物件兒,逐漸也被先進的科技代替,有的甚至已經廢棄扔了,有一些也成了」古董
  • 搪瓷臉盆……還記得這些老物件嗎?來重慶圖書館帶你穿越「歲月」
    9月11日上午,重慶圖書館大型原創展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百姓生活記憶展」拉開序幕。記者了解到,展覽用書籍、民生熱詞和老物件組成時光隧道,真實地記錄了70年來新中國社會變遷的歷史圖景。當個人記憶如沙漏般急速流失、難以復原,重慶圖書館卻以書籍為本,帶市民回顧來時的每一步。」重慶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百姓生活記憶展」共分成7個篇章,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按每10年劃分為一個篇章,每個篇章設置一組關鍵詞。
  • 陳國建夫婦開起「紅色記憶老物件展」
    毛主席繡像、「向雷鋒同志學習」筆記本、小人書、留音機、電影放映機……近日,陳國建和馬蓉夫妻倆,在一場以「傳承紅色基因,憶黨史看光輝歷程」為主題的老物件展中,將孩子們帶回到屬於父輩們的記憶與年代裡。 寧可省吃儉用也要買到心愛的老物件 「他喜歡這些東西,有時為了能買到或者換到心儀的藏品寧可省吃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