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寄居在時光縫隙裡的小物件組成了我們的童年

2020-12-19 澎湃新聞

看到兒時的舊物 ,就好像被帶上了一架時光機,在時光隧道裡呼嘯著來到記憶中的弄堂。 左邊 一群扎著辮子的丫 頭們 在跳著皮筋,嘴裡還嚷嚷著最新潮的「童謠」,前頭一撥兒娃子趴在地上撥弄著手上「稀罕 」的玻璃珠子,好像 每一粒兒都是一份榮譽的象徵。那一件件的舊物組成了我們的童年,看到它們就勾起了回憶。

那些被時光撫摸過的小物件們,仿佛擁有魔力一般,只要和它對上眼,保準能給你帶來點意想不到的驚喜。翻開 《一器一物:遇見舊時光》 ,好像掉進回憶的漩渦,看作者為你解讀每一樣器物背後專屬於它的故事。

寄居在時光的縫隙裡

本文原載自《半島都市報》

文 | 呂峰

時光是一種非常奇妙的存在,經過它掌心的東西,有的會石沉大海,有的卻因為淘洗而煥發出更加耀眼的魅力,像星星一樣在夜空中熠熠閃光。 那些經受時光之河洗禮而倖存的老物件美麗又放達,能帶給我無數的啟示,勾起我對泛黃的舊時歲月的回憶和懷念。

器物作為一種物品的存在是沒有生命的,是冰涼呆板、無知無覺的。 可是一旦它與人有了親密接觸,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便被賦予了生命與情感。 它也漸漸成了我們的熟人、朋友,甚至家庭成員,和我們一起凝視這個世界、應對這個世界,也目睹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成敗得失。

生活中,我喜歡去尋覓那些逐漸老去或即將消逝的老物件,且竭盡全力地保存,讓它們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為此,我的房間裡堆滿了這樣、那樣的老物件,朋友見了戲稱為「雜貨鋪子」。 我依然樂此不疲,因為我收集、儲藏的不僅僅是物品,還是一種記憶,一種情感。 因與這些物件接近的緣故,我的內心變得更加廣闊寧靜。 面對它們,仿佛走進天荒地老的歲月,走進歷史的拐彎處,左顧右盼卻很難分辨其源頭,在心裡萌生出一種神秘感。

那些與我結緣的老物件,幾乎都有一段來由,都有一段過往,都有一段故事,它們蘊藏了無數的情感和記憶。 於我而言,老物件裡有濃濃的親情,奶奶常用的湯婆子、月餅模子,伴著爺爺度過春秋寒暑的紫砂壺,父親親手綁紮的竹風箏,母親的擀麵杖和鹹菜壇……每次注視、把玩它們,我都會怦然心動,它們像一個熟悉的聲音、一張親切的面容,讓我回想起很多久違了的場景、氛圍、情感。

老物件裡有老去的故園,有逝去的時光。 老院子、青瓦房、木窗欞,都是凝聚了諸多情感的所在。 它們不僅是故園的留存,也傳達了家的概念。 然而,城市化的步伐用不可阻擋的氣勢吞噬了帶著厚重泥土味的院落,也吞噬了那些寫滿了故事的瓦、老門環等。 如今,它們只能默默存在於我都市中的房子一隅,連同曾經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的磨刀石、石拐磨、雞毛撣子等,一起見證著那段逝去的光陰。

童年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無限美好的,更多的時候是體現在玩樂上。 在那些老物件當中,還有陪伴我度過了兒時時光的年畫、小人書、蛐蛐罐、煙標等。 每每看到它們,我的每根神經都會奔向那遙遠的童年、最美的童年時光。 它們也讓我深深懂得了歲月是一種溫存,會在你我的心中永駐。

此外,亦有些經過前人之手傳遞到我手中的老物件。 歲月走遠了,活生生的人老去了,這些金的、銅的、玉的、瓷的物件卻延續了當初創始者的生命,帶著古舊的氣息來到我的身邊。 一方硯臺,一枚閒章,一盞茶託,一隻花瓶,一張古琴,一把團扇……有時我會想,它們從何處來?它們經歷了怎麼樣的故事?它們於寧靜中透出閒適,於閒適中閃著智慧。 因為它們,我變得更加淡定,活得更加自主隨意。

鬥轉星移、時光流逝,因為那些老物件,流瀉月光的天窗依舊清澈明亮,牆上的掛鍾依舊叮噹作響。 擺弄那些老物件,像寄居在時光的縫隙裡,會回到自我、回到從前,讓生活和心情都得到滋潤。 《一器一物:遇見舊時光》是一本記錄生命中遇到的老物件的書,我希冀通過它和大家一起去感受經受了時光之河洗禮的老物件,放慢生活的腳步,找到一種最樸素、最純粹的幸福。

《一器一物:遇見舊時光》

著者:呂峰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一本關於老物件的文化散文集。器物與人接觸、發生關聯後便獲得了生命和滋養,而老物件更是承載著感情、記憶甚至歷史和人文。本書描摹了舊日裡的用具、書房裡的文玩、閨閣中的飾物以及年少時的玩物等各種留有歲月痕跡的老物件,講述它們與作者相遇的緣分,它們背後的歷史文化,以及與之有關的人和事。

這本書可以讓讀者在忙於瑣碎事務的喘息片刻,與作者一起去感受經歷了時光之河洗禮的老物件,回憶起那些逝去的生活場景、塵封的陳年往事,放慢生活的腳步,找到一種最樸素、最純粹的幸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些老物件在「講」舊時光
    我們總是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卻忽略了在我們生命中,那些承載著時光的老物件。它們,或許還堆砌在你家裡的儲藏室裡,或許早已隨著時光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在記憶深處,或多或少,都有它們的影子。日前,太原美術館正在籌備一場名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時尚迴響」的大型展覽,不少市民聽到消息後,都積極地把老物件送到了籌備處,那些纏繞著時光、滲透著故事、陪伴你長大的老物件集體亮相時,似乎在娓娓講述那些成長歲月中關於年代和城市的記憶。
  • 老照片、老鐘錶、舊糧票……那些家傳老物件裡的時光留影
    新華社銀川12月29日電(記者任瑋)泛黃的老照片、停擺的舊鐘錶、「電匣子」收音機、斑駁的舊糧票……在寧夏銀川市寶湖社區的家風家訓館裡,收集展覽了居民家中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一些老物件。這些頗具年代感的物品,見證並記錄了過去幾十年間,大到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小到家庭生活、個人命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 【時光博物館】童年雜貨鋪
    10月26日-30日,由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發起的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創意體驗館——「時光博物館」將空降北京三屯裡,帶你「穿越」時光,掀起全民回憶殺。   改革開放二十年,童年有多種多樣的小零食,有小娃娃陪伴,也有綠色的鐵皮小青蛙,彩色的泥老虎,漂亮的彩虹圈……在彩色電視前看動畫片,跟小夥伴們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玩彈珠、翻花繩……   現在的孩子們,蔬菜水果純綠色,營養均衡不要多。
  • 老物件:民權泛黃時光的印記......
    「隨著70、80後一代人的成長,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伴隨著人們成長的東西一次又一次的被淘汰,但那些老物件卻曾經懷揣著老一輩的夢想。」小編有幸在民權縣王橋鎮煙墩村的一個小院裡見到了這些平常難以見到的老物件
  • 老物件裡的舊時光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老物件裡的舊時光 2020-06-25 0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帕:溫馨可人的貼身小物件
    題記:時光不經意間穿越萬水千山,改變了滄海桑田,蒼老了你我的容顏。唯有那些帶著情感和溫度的小物件,在光陰深處,歷久彌新,煜煜生輝。手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先秦時就有「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之句。手巾應該是最早的手帕吧?
  • 小胡同裡的那些舊時光,記憶猶新
    小胡同裡的舊時光文/王冬梅#北京胡同#永內大街的小胡同呈「T」字型,大姨一家住在橫線的起點上。三十多年前,我的很多個暑假都在這裡度過。時至今日,護城河極速奔騰的流水、棗紅木桌上酥脆的油條以及公交車路過時含混不清的報站聲都會在不經意間入夢而來。
  • 那些閃耀了我們童年的動漫(其一)
    轉眼間,第一批90後已經奔三,作為95後的筆者也不由得感嘆時光飛逝,仿佛昨天還在大學宿舍裡五黑,今天就要踏入社會成為社畜。2打頭的年齡開始讓人有了一絲緊張感。最近在家閒來無事,偶然翻到神龍鬥士出了新作,打開了回憶的閘門,就借這個引子順便帶大家回憶一下,那些點亮了我們童年的動漫吧。
  • 童年時光機|那些不需要理由的快樂時光
    想念那些不需要理由的快樂時光。本篇分享一些和children有關的可愛知識。兒童節相關英文表達1.Children's Day 兒童節Children's Day is on the first day of June every year.
  • 民國時期的小物件有多精緻?
    可以看出陳數在《傾城之戀》裡扮演的白流蘇,還有在《新上海灘》裡扮演的方豔芸,都有借鑑其中的一些動作、感覺和氣質。那種精緻優雅的感覺,也許就是民國氣質的一種體現吧。不過看的時候,我對其中的幾個小物件挺感興趣的。民國時期的小物件都蠻精緻的。
  • 好久不見,讓我們在植物裡,再次遇見童年
    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隔著漫漫歲月煙塵,可是,無論輾轉多少時空,我們都是從小在黑山白水裡一起長大的故人,我們吃的食物,陪我們長大的植物,都定格在時光裡,在回憶裡,沒變過。小時候,不知道兒童節的可貴,長大了,變老了,好想自己變回一個孩子,把人生重新從頭走一遍。
  • 木質播種機、織布機...這些老物件,能不能帶你找回舊時光?
    ▼▼▼近日,涪陵藺市美心紅酒小鎮景區的年代文化展覽館已建成,裡面匯聚的上千老物件將揭開珍藏在記憶裡的「舊時光」。和眼妹兒一起去現場看看吧~年代文化展覽館由農耕文化、明清書房、老上海、中國戲曲、中國旗袍等主題展示區組成。每個展示區都陳列了當時的一些代表性舊物件。
  • 小物件,大情趣,《紅樓夢》裡的經典橋段
    在愛情裡,有一句話叫「睹物思人」,這個「物」,大多都是貼身的小物件,紅樓夢裡小物件特別多,它是推動故事情節的道具,連接雙方的作用,是帶動故事情節的關鍵。《紅樓夢》第三十二回 黛玉心想寶玉最近讀了很多以小物件私定終身的故事,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鴛鴦,或有鳳凰,或有玉環金珮,或鮫帕鸞滌,皆由小物而遂終身。
  • 高爾基《童年》:人生裡苦難的童年時光
    高爾基的《童年》,是以一個孩子的眼光來描述的,講了阿寥沙從三歲到十歲在外祖父家苦難的童年時光。這部小說裡,第一章,阿廖沙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變故,父親去世。父親走了,母親哭的雙眼腫脹,象融化了一樣。兩個舅舅常常捉弄眼睛不好的格裡戈裡,燒燙的頂針,電烙鐵,而且欺負外祖母的養子小茨岡。小茨岡是個善良又聰明的年輕人。很小的時侯,他被拋棄在街上,外祖母可憐他,把他撿回來養大成人。小茨岡是個能幹的人,懂得染布的技巧。兩個舅舅都想要他,卻互相謾罵詛咒他 。
  • 憶惜,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那昔日裡似乎太過冗長的童年,就在時光的流逝中壓縮成零散的碎片。時光在流逝,歲月不等人。如今想童年,春秋一瞬間。日光傾城而下,時光擺上的印記在身後層層腐朽!東流逝水,葉落紛紛,荏苒的時光就這樣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落下了黃昏,升起了旭日。一年,一歲,漸漸接近,偷偷遠離,我整理凌亂的思緒,向新的時間邁去,又是一日天空藍,捉不住時光豪不留情的越出手指的縫隙。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 來看看 曲靖這些老物件是不是你兒時記憶裡的那些
    是一毛一根的冰棒,還是那一本本小小的連環畫……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兒時記憶裡曲靖的那些老物件吧。那些搪瓷臉盆、水杯、碗都有歲月的痕跡,有當時溫暖的記憶。對於小編這樣的80後來說,少年時的大部分青春時光裡都有它的身影。那些年小編的追星方式便是,存錢買各種歌星的磁帶。
  • 被漸漸遺忘的童年老物件,你見過幾個?網友:90後一個都沒見過!
    時光荏苒, 歲月匆匆,一轉眼就到了中年了,也許是年齡逐漸大了的緣故,越來越懷念以前無憂無慮的日子,有時候看到以前的物件,思緒一下子可以拉回到小時候,這些物件你認識幾個?八十年代的經典電熨鬥,稍微不注意衣服就被烙個窟窿,現在已經沒人用它了。
  • 勾起重慶人童年記憶的特色老物件,或許以後再也看不到了…
    都說「時光如水匆匆跑,歲月如刀催人老」!一年又一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以前的生活越來越懷念,重慶的小夥伴們,還記得那些老舊物件嗎?它們穿越你的童年和青春,即使如今時光已去,我們長大,這些東西仍然是我們心中不可抹去的記憶。而且在復古風大行其道的今天,老物件還是新時尚的製造者呢!
  • 那些見證了大歷史的小物件
    我們小時候或多或少地幻想過穿越到過去的冒險,但其實我們不需要藉助時間機器或者魔法。只要扭開一顆好奇心,身邊那些日常使用的小物什就可以帶我們穿越到過去。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品牌和產品,在今天可能僅僅只是留給人「聽過」的印象,仿佛它們的存在是自古以來的應有之義。
  • 《姜二嫚的詩》:詩醒了,帶我們從童年通向童年
    翻開這本《姜二嫚的詩》,讓我們從童年通往童年,重回詩一般的日常,品鑑如詩靈魂創造的奇蹟世界。詩醒了,住進孩子眼睛裡普通又平凡的日常,看似簡單,卻隱藏著不少詩意的驚喜。步履匆匆的大人從未停留,自然也無從發現,而孩子的眼睛,如同一臺最精巧的詩意捕捉儀器,只一眼,就網住了逃逸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