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方文化與電商產業在國內興起,中國的節日一下子多了一倍以上,光是情人節就有中西之分。每年的二月十四號和農曆七月初七,便是情侶們最喜歡的節日,在各種營銷之下,隨處都充斥著浪漫的氣氛。
不過,人們崇尚的七夕,實際上並不是中國的情人節,情侶們手捧鮮花收穫甜蜜時卻不知道,自己早就與真正的情人節擦肩而過了,既然七夕不是中國的情人節,到底哪天才是呢?
圖片:手捧鮮花收穫甜蜜資料截圖
一、七夕節是女兒節
關於七夕,民間充滿了各種傳說,各個版本都浪漫唯美。相傳,天上的織女們偷偷下凡,並且在民間湖中戲水。結果,其中一個織女的衣服被牛郎藏起來。
那位織女錯過了飛天的時間,便留在凡間與牛郎一起生活,並且生了兩個孩子。就在織女打定主意一直留在民間過日子時,天庭卻發現了失蹤的織女,並且將她抓回天庭。
經過一番周旋,天帝最終同意讓這對夫妻每年都見一次面,也就是七夕。為了讓他們見面,所有的喜鵲都匯聚到天上,搭成拱橋讓他們在橋上相聚。
可能因為這個版本的傳說太讓人感動,於是人們便把這天當作是情人節,然而翻閱各種典籍都沒有確切的說明,這一天就是情人節。與其說這一天是情人節,倒不如說是女兒節。在這一天,年輕女子們乞巧、拜織女等等,女兒家在這一天過得非常充實,但是眾多項目中,唯獨就是沒有愛情的影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喜鵲
二、元宵節便是情人節
既然七夕不是情人節,那麼中國的年輕男女們是否有表達愛情的日子呢?在余光中看來,中國男女也有專門表達愛情的日子,這個日子正是元宵節。
作為傑出的現代詩人,余光中話中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但是,他為什麼會發出「元宵節既是中國情人節」的說法呢?這就得從中國的傳統習俗入手了。
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中國的元宵節,元宵節與其他節日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他節日有可能是為了某一個人而形成,元宵節卻是單純的順應節氣和地方習俗而來。
如果從這一點出發,元宵節並不能當作情人節,但是,從地方習俗來看,這一天卻是年輕人表達愛意的最佳時間。
圖片:元宵節資料截圖
三、元宵節與愛情
在封建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宵禁」制度,「宵禁」制度規定,每天晚上從「閉門鼓」擂響以後,所有人一律不可以外出,如果實在有緊急的私事,必須得到守夜官兵的同意以後才可以出門。
除了官府辦事人員,所有人必須等到到第二天的「開門鼓」響起以後才可以外出。如果沒有得到夜巡人員的允許私自外出,輕者挨板子,嚴重的還得面臨刑法懲治,哪怕是在風氣最為開放的唐朝,「宵禁」制度同樣沒有放寬。
在宵禁制度下,人們在晚上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活動,年輕男女幽會的機會也被阻隔。
不過,宵禁也不是每天都有的,每年的元宵節就是例外。每年從正月十四這天開始解除宵禁,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恢復,總共有三天的時間。
圖片:元宵節解除宵禁劇照
在這三天裡,大家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隨意外出,連那些深閨女子也不例外。這三天也是最熱鬧的,尤其是在晚上,更是人頭攢動。
元宵節還有賞燈和猜燈謎的習俗,到了晚上,年輕男女聚集在花燈前賞燈、猜燈謎,美好的氣氛更容易擦出愛情火苗。不管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還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都是描寫年輕男女在元宵節的晚上尋找愛人的情景。從這些詩詞中也可以看出,元宵節確實是古代男女約會的好時期。
在如此佳節,最讓人沉迷的,莫過于美人與花燈,早在漢朝時期,中國人就已經有賞花燈的習俗了,不過當時的花燈樣式簡單,時至唐朝時期,花燈的樣式開始增多,變得更加精美,花燈除了好看,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它象徵著光明,可以驅趕黑暗。
圖片:元宵節時人頭攢動劇照
作為新年的最後一天,中國百姓每年在這一天都會燈火通明,迎接新一年的開始。除此以外,花燈還有相思之意。
那些還未出嫁的女子,在這一天都會親手做一個花燈,並且在燈上寫上心上人的名字,然後把它放到河裡,讓它帶著自己的思念漂向心愛之人。在社交軟體滿天飛的時代,這種古老的方式顯得更加浪漫而有趣。
古人在元宵節表達愛意的方式,不像西方人那麼直接,但是,古人的愛意卻像正月十五的明月一樣,雖然沒有太陽那麼耀眼,卻更顯溫柔。
在這良辰美景,男男女女聚在一起賞燈猜燈謎,比七夕更加妥帖,和有情人在燈火下相會,比鵲橋相會更有溫度,也更加浪漫。
圖片:花燈在河裡漂流劇照
四、三月三,古人的情人節
除了元宵節以外,農曆三月初三也被古人視為情人節,這個節日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也就是當時的上巳節。上巳節有水邊祭祀與沐浴的習俗,每年到上巳節這天,百姓們都要到水邊祭祀,還要用薰香沐浴。
古人之所以會有這個活動,主要是因為三月三是春夏交替之際,這時的陰氣是最為旺盛的,也是人體最容易生病的時候,他們祭祀與沐浴,就是為了洗掉厄運,乞求女巫帶給他們健康。
三月三還是春遊的好時節,春深之際草長鶯飛,動物們開始尋找愛侶,年輕男女的心也開始萌動,不管是踏青還是祭祀沐浴,都可以看到很多少男少女在談情說愛。
趁著時光正好,連官府都鼓勵百姓們光明正大的追求愛情,如此看來,上巳節也是男女們談情說愛的好日子,把這個日子定為情人節並不為過。
圖片:三月草長鶯飛劇照
但是,不同時期的上巳節有不一樣的規矩,時至晉朝,上巳節已經不再是所有人的節日了,只有貴族們才有資格結伴踏青和進行其它休閒項目。
到了唐朝時期,皇帝對上巳節又開始重視起來,還會帶著后妃們出宮遊行。可惜的是,隨著靖康之恥的發生,社會對女人的束縛越來越嚴格,上巳節也因此而淡出社會。
如今,隨著廣西壯族申遺成功,三月三已經成為這個民族特有的情人節。對於壯族百姓而言,什麼二月十四、七月初七,都比不上三月初三,所以,壯族的三月三是最隆重的。大家在崇拜西方情人節的同時,不妨到廣西去體驗最為傳統的中式情人節。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