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廈條約,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美國從此肆無忌憚

2020-12-12 上遊新聞

1844年7月3日,美國代表顧盛和清廷代表耆英在澳門望廈村普濟禪院籤訂了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美望廈條約》。美國就此獲取了侵害中國主權的領事裁判權,並獲得「最惠國待遇」,享受中國給予其他國家的一切權利。

 一、背景

19世紀初的世界,英國已經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而此時的大清帝國仍然是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曾經的國勢,從乾隆末年就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吏治敗壞,國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統治面臨深刻危機。

與清王朝日趨衰落相對應的是,英、法、美各國的資本主義卻在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的快速發展,「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努力尋找新的資源及產品生存空間。歐美列強為了擴大商品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加緊了徵服殖民地的活動,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古老封建國家,自然成為了他們侵略擴張的最佳對象。

歐美列強竭力向中國推銷工業產品,企圖用商品貿易打開中國的大門,但結果並未能如願。於是,英國就採取了極其卑劣的手段,向中國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鴉片,以滅絕人性的方法追逐巨額暴利。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600萬兩,造成財政枯竭,國庫空虛。煙毒泛濫摧殘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敗壞了社會風尚,也造成工商業的蕭條和衰落。

為改變這種局面,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往廣東禁菸。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毀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虎門銷煙。林則徐銷煙連同把名義上屬於英國人的鴉片庫存全部銷毀。這讓英國人惱羞成怒,成為英國對中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藉口。

二、望廈條約

在林則徐領導的廣州禁菸運動中,美國鴉片販子的利益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他們於1839年5月聯合上書美國國會,要求美國政府與英、法、荷等聯合起來對付中國。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美國派加尼率東印度艦隊來中國沿海護僑,保護美國利益。

1842年3月22日,美國東印度艦隊抵達澳門。時值清軍在閩浙戰場連遭敗績,清軍向英軍議和之際。4月13日,加尼乘人之危,在未向中國通報的情況下,指揮「星座號」直駛黃埔,開創了美國軍艦擅闖中國內河的惡劣先例。

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1842年8月29日,中國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國提出的議和條款,在英軍艦上正式籤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而加尼在得知《南京條約》籤訂的消息後,逕自致函兩廣總督祁填,要求要求清政府給予美國片面最惠國待遇。但加尼的使命只是「保僑」,戰爭結束之後其使命已經完成,根本沒有談判籤約的權力。雖然沒有籤約,但期間幾經波折,加尼基本摸清了大清的底牌。1843年4月21日,加尼率東印度艦隊啟程返航。

中英《南京條約》籤訂的消息傳到華盛頓,美國總統約翰·泰勒於1842年12月諮會國會,要求派遣代表來華商談建立新的經濟關係。1843年5月,美國政府派顧盛為特使來華,其使命就是要求中方給予美國與英國同等的通商條件。7月31日,顧盛使團從華盛頓啟程出發,一路顛簸,歷時208天,於1844年2月24日抵達澳門。

1844年6月18日,清欽差大臣、兩廣總督耆英與顧盛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進行會談。在談判過程中,美方軟硬兼施,採用訛詐的手法,脅迫中方談判者。耆英屈服於壓力,抱著「一視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擬定的條約草案。

耆英後來在奏摺中寫道:「奴才督率黃恩彤及各委員,逐款指駁,不敢稍有遷就,往復辯論,多者十餘次,少者亦五六次。」美方草約原有47款,經多次磋商,討價還價,最後四易其稿,定為34條。

1844年7月3日,雙方正式籤訂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和《海關稅則》。因籤約地在澳門望廈村,所以又稱《望廈條約》。望廈條約是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籤訂了眾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之一,也是清政府和美國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打開了美國對中國的侵略之門,美國從此肆無忌憚!

三、危害更甚的《望廈條約》

《望廈條約》

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並附有海關稅則。主要內容為美國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利。也就是說,英國通過鴉片戰爭獲得的特殊權益,除割地、賠款外,美國全部獲得,而且在許多方面危害中國更甚:

1.協定關稅:"倘中國日後欲將稅率變更,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

2.擴大領事裁判權範圍:中國國民與美國國民發生訴訟事件,美國國民由美國領事等官員捉拿審訊,按照美國法律與慣例處理;美國國民在中國與別國國民發生爭議,中國官員無權過問。由此,清朝對美國國民的逮捕、審訊定罪、懲治的司法權力全部喪失。

3.侵犯中國的領海權:美國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國港口"巡查貿易",清朝港口官員須"友好"接待。停泊在中國的美國商船,清朝無從統轄。

4.片面最惠國待遇,如中國日後給他國以某種優惠,美國應一體均沾。

《望廈條約》使美國享有英國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特權,同時還擴大了侵略權益。是比中英《南京條約》、 中英《虎門條約》及其附件更細緻更完備的不平等條約。它是加在中國身上的又一道更為沉重的枷鎖,並成為爾後中法《黃埔條約》及其他帝國主義列強與中國籤訂不平等條約的範本。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國恥 | 1844年7月3日,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美望廈條約》籤訂
    175年前的今天,1844年7月3日,美國代表顧盛和清廷代表耆英在澳門望廈村普濟禪院籤訂了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美望廈條約
  • 中美望廈條約(1844)
    而加尼卻在得知《南京條約》籤訂的消息後,逕自致函兩廣總督祁填,要求最惠國待遇,未果。   中英《南京條約》籤訂的消息傳到華盛頓,美國總統泰勒於1842年12月諮會國會,要求派遣代表來華商談建立新的經濟關係。1843年5月,美國政府派顧聖為特使來華,其使命就是要求中方給予美國與英國同等的通商條件。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2月,顧聖到達澳門。
  • 中國軍史: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籤訂
    美國與中國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中美五口貿易章程》。中英籤訂結束鴉片戰爭的《南京條約》後,美國趁火打劫,派專使顧盛來華脅迫清欽差大臣耆英於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在澳門附近望廈村籤訂。共三十四款,附有《海關稅則》。
  • 中美雙邊關係史關鍵詞:望廈條約
    耆英屈服於壓力,抱著「一視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擬定的條約草案。7月3日,雙方在望廈村正式籤訂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又稱《望廈條約》。  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並附有海關稅則。主要內容為美國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利。也就是說,英國通過鴉片戰爭獲得的特殊權益,除割地、賠款外,美國全部獲得,而且在許多方面危害中國更厲:1.協定關稅。
  • 7月3日:《中美望廈條約》籤訂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7月3日    1844年7月3日,美國代表顧盛和清廷代表耆英在澳門望廈村普濟禪院籤訂了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美望廈條約》。美國就此獲取了侵害中國主權的領事裁判權,並獲得「最惠國待遇」,享受中國給予其他國家的一切權利。
  • 《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性質: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籤訂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列強強加而來的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1943年10月8日,清政府與英國在虎門籤訂《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又稱《虎門條約》。《虎門條約》的籤訂,使中國的主權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進一步損害了中國的權益,給中國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
  • 第一次鴉片戰爭除了《南京條約》,大清還籤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因為從此以後中國在西方國家的強迫下從古代跨入了近代,從封建社會進入了半殖民地社會。而這次戰爭帶給大清朝的痛,還絕不是《南京條約》的恥辱,一大批不平等條約也在這個時期先後籤訂。
  • 歷史背後的真相-不勞而獲的中美《望廈條約》
    在那個中藩防護愈嚴,華夷之辨日甚的天朝制度下,圍繞著使團進京的問題,雙方互發照會達幾十封,最後美國使團以恐嚇、欺騙等手段,終於以不再進京面見皇上做出讓步,逼迫清欽差大臣、兩廣總督耆英在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籤訂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由於籤訂的地點是澳門的望廈村一座普濟禪院,故又稱《望廈條約》。
  • 中國為什麼要和美國籤望廈條約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條約籤字的消息傳到美國後,美國總統泰祿立即派特使加勒·顧盛來到中國。顧盛是曾經長期在中國經營鴉片走私的約翰·顧盛的本家兄弟。此人於1844年2月到達澳門,立即同護理兩廣總督的程矞採交涉,他表示要到北京向皇帝遞交國書,同中國訂立「永遠和好條約」。
  • 《中美望廈條約》到底有多不平等?
    作者按:這是我2007年寫的一篇博文,一位博友留言道:「我80年代本科學歷史的,也從未讀過該條約。當然,因為「你懂的」的原因,我還是不得不做了些修改。 《中美望廈條約》是美利堅與大清國籤訂的第一個條約,籤訂時間是1844年7月3日,籤訂地點是澳門的望廈村……163年之後,草民我閒來無事,找來原文讀了讀。不讀不知道,一讀糊塗了!因為我一點都看不出來這個被稱作中美間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條約,對咱們中國有什麼不平等之處,相反,倒是對美利堅頗不平等呢。
  • 美國是怎樣強迫清政府籤訂《中美望廈條約》的?
    美國這個小跟班,到了十九世紀初,在對華貿易方面,成為僅次於英國的西方國家。成功的趴在大清朝的身上咕咚咕咚的吸血,清朝的軀殼愈加乾癟。販毒吸血和英國侵略者一樣,美國早就把鴉片作為侵略和掠奪中國的主要工具。英國大煙販子肆無忌憚的銷售,美國的煙販子也十分的猖獗。當時在廣州的美商,除了一家例外,其餘全部經營鴉片。
  • 濠江漫話:以史明志 探訪《望廈條約》籤訂地
    中新社澳門7月5日電題:以史明志 探訪《望廈條約》籤訂地  中新社記者 龍土有  談起澳門佛教,不能不談普濟禪院;提起中華民族百年國恥,也不能不提這座位於望廈山的廟宇,因為在169年前,中美《望廈條約》就是在這座禪院的後花園籤訂的。  169年過去了,歷史早已翻過了屈辱的那一頁。
  • 1842年8月29日: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籤訂
    1842年8月29日: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籤訂   1842年,英國侵略軍先後攻佔吳淞、上海、鎮江後,於8月初將軍艦開到南京江面1842年8月29日,在英國軍艦「漢華麗」號上,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籤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江寧就是現在的南京,所以《江寧條約》也稱《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幾點:(1)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自此以後,香港就成為英國在遠東的軍事和商業基地。)
  • 1842年8月29日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籤訂
    1842年8月29日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籤訂1842年,英國侵略軍先後攻佔吳淞、上海、鎮江後,於8月初將軍艦開到南京江面,並把炮口對準南京城。腐敗的清政府公開違背廣大人民堅決抗敵的願望,向侵略者屈膝投降。
  • 中美籤訂首個不平等條約,地點在澳門?
    望廈這個地名,初識是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上。鴉片戰爭爆發後,美國也曾派艦隊來到大清朝,而知曉大清朝已經與英國籤訂《南京條約》,他們便要求清方,對於美國的在華利益,也照此辦理。於是1844年,美國特使顧盛,便與大清朝的兩廣總督耆英,在望廈村進行了並不友好的會談,結果大清朝總督耆英,在美方所擬定的條約草案之上大筆一揮,籤下了自己的字號,這就是中美望廈條約,是清朝與美國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 中美籤訂首個不平等條約,地點在澳門?
    望廈這個地名,初識是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上。鴉片戰爭爆發後,美國也曾派艦隊來到大清朝,而知曉大清朝已經與英國籤訂《南京條約》,他們便要求清方,對於美國的在華利益,也照此辦理。於是1844年,美國特使顧盛,便與大清朝的兩廣總督耆英,在望廈村進行了並不友好的會談,結果大清朝總督耆英,在美方所擬定的條約草案之上大筆一揮,籤下了自己的字號,這就是中美望廈條約,是清朝與美國籤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 鴉片戰爭後,為何又籤訂了《望廈條約》,只因10個字
    後來英國人在廣東犯法,又不交給清朝查辦,林則徐為此關閉了所有與英國的貿易。英國代表添油加醋的向英國內閣匯報,英國內閣在271:262的微弱優勢下通過了對清朝動武,自此,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英國前前後後派出2萬人,清朝則是調動了7省軍隊,結果大家都知道,清朝死了近2萬人,英國死了幾百人,浙江巡撫報告再打下去恐有流民,道光宣布求和,於是就籤訂了清朝與國外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割地、賠款、協商稅率、開放通商口岸,自由貿易。
  •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籤訂
    1842年8月29日,在英國軍艦「漢華麗」號上,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籤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江寧就是現在的南京,所以《江寧條約》也稱《南京條約》。(5)英國商人在各口岸可以自由和中國商人交易,不加任何限制。(從此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和中國商人接觸,選擇和培養他們的代理人。)
  • 望廈條約
    耆英屈服於壓力,抱著"一視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擬定的條約草案。7月3日,雙方在望廈村正式籤訂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又稱《望廈條約》。   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並附有海關稅則。主要內容為美國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利。也就是說,英國通過鴉片戰爭獲得的特殊權益,除割地、賠款外,美國全部獲得,而且在許多方面危害中國更厲:1.協定關稅。
  • 2020年國考常識 | 不平等條約知多少?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整理了歷史常識之不平等條約,希望能對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一、《南京條約》   1842年中英籤訂   又稱「萬年和約」 、「白門條約」 、「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