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會昌縣一名31歲扶貧幹部倒在扶貧路上

2020-12-10 中國日報網

中國江西網/贛州頭條客戶端 李嵐、劉源、記者施自強報導:9月29日下午18時30分,贛南醫學院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常駐隊員肖新泉在走訪掛點貧困戶途中不幸墜樓身亡,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1歲。

肖新泉,出生於1988年5月18日,興國人。2011年6畢業於西安體育學院經濟學專業,201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2年7月到贛南醫學院圖書館工作,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在職攻讀贛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思政)專業,取得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2017年12月,贛南醫學院派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精準扶貧。

10月2日,在會昌縣殯儀館舉行了肖新泉同志遺體告別儀式,贛南醫學院的領導和同事、小密鄉黨委政府領導、羅田村的貧困戶、村幹部齊齊到場。他們送別的是年輕的生命,是盡職盡責的幫扶幹部,更是可親可敬的親人。

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常駐隊員肖新泉生前獻血照片

年輕黨員攜初心而來

2017年12月,肖新泉作為一名常駐隊員來到羅田村,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看著從城市裡來的年輕扶貧幹部,村民們心裡大多認為他是來走走過場的。貧困戶問他:「大家都說你是研究生畢業,為什麼要來這麼偏遠的農村工作?」肖新泉說:「這裡是脫貧的主戰場,我有什麼理由不來?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我在讀書時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這是我的使命。」

肖新泉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他駐村的500多個日日夜夜裡,他把理想信念寫在了行動上,為羅田村群眾分憂解難,用自己的誠懇、踏實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小密鄉扶貧辦主任郭霖說,「肖老師就像我們村裡、鄉裡的幹部一樣,村民的家長裡短、油鹽小事他都記在心裡,只要能幫上忙的他都搭把手,老表們也都信任他,把他當家人。」贛南醫學院駐羅田村第一書記李兆華回憶,「新泉是一個刻苦、勤奮的人,苦活累活搶著幹。新泉原來是醫學院圖書館的老師,在圖書館工作期間,他在做好服務讀者工作的同時,通過努力學習,曾多次發表學術論文,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到村裡後,又能迅速轉變角色,誠實熱情、全心全意服務群眾,是我扶貧工作的好助手。」

相關焦點

  • 痛心!會昌縣一名31歲扶貧幹部倒在扶貧路上(圖)
    中國江西網/贛州頭條客戶端 李嵐、劉源、記者施自強報導:9月29日下午18時30分,贛南醫學院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常駐隊員肖新泉在走訪掛點貧困戶途中不幸墜樓身亡,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1歲。2017年12月,贛南醫學院派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精準扶貧。  10月2日,在會昌縣殯儀館舉行了肖新泉同志遺體告別儀式,贛南醫學院的領導和同事、小密鄉黨委政府領導、羅田村的貧困戶、村幹部齊齊到場。他們送別的是年輕的生命,是盡職盡責的幫扶幹部,更是可親可敬的親人。
  • 江西會昌縣一扶貧幹部走訪貧困戶時墜亡,年僅31歲
    新京報訊(記者 周世玲)10月7日,新京報記者從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委組織部獲悉,贛南醫學院派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的扶貧幹部肖新泉,於9月29日走訪掛點貧困戶時墜樓身亡,年僅31歲。肖新泉走訪低保戶。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委組織部供圖贛州市會昌縣委組織部信息顯示,肖新泉,1988年5月18日生於江西省興國縣,2011年6月畢業於西安體育學院經濟學專業,2012年7月到贛南醫學院圖書館工作,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在職攻讀贛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思政)專業,取得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2017年12月學校派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精準扶貧。
  • 追記江西會昌縣周田鎮扶貧幹部文樹人
    【中國夢·實踐者】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追記江西會昌縣周田鎮扶貧幹部文樹人寒風蕭瑟,草木寂靜。2018年12月10日,文樹人走了,56歲的生命驟然定格。「可惜了那麼好的一位幹部。」他掛點的貧困戶饒澤亮第二天趕圩時聽到消息,掩面啜泣,如他一般,噩耗傳來,文樹人的家人、同事以及他掛點扶貧的江西省會昌縣周田鎮橋塘村的群眾沉浸在無限的惋惜與悲痛中,無言中的儘是依依不捨。文樹人是周田鎮政府幹部,2014年,他開始結對幫扶該鎮橋塘村的8戶貧困戶。
  • 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追記會昌縣周田鎮扶貧幹部文樹人
    2018年12月10日,像往常一樣騎著摩託進村上戶的文樹人不幸發生車禍,56歲的生命驟然定格。噩耗傳來,文樹人的家人、同事以及他掛點扶貧的會昌縣周田鎮橋塘村的群眾沉浸在無限的惋惜與悲痛中。「可惜了那麼好的一位幹部。」他掛點的貧困戶饒澤亮第二天趕圩時聽到消息,掩面啜泣。文樹人是周田鎮政府幹部,2014年,他開始結對幫扶橋塘村的8戶貧困戶。
  • 會昌鄉村大講堂鍛造扶貧幹部
    近日,會昌縣高排鄉雲雷村委會會議室座無虛席,這是該村第五次開展鄉村大講堂活動。扶貧幹部齊聚一堂,講扶貧政策,說脫貧故事,論村情戶情。  為進一步落實扶貧幹部責任意識,提升扶貧幹部對政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幫助扶貧幹部熟悉縣情、鄉情、村情、戶情,培育一支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幹部隊伍,去年下半年以來,會昌縣在全縣扶貧幹部中組織開展鄉村大講堂活動。鄉村大講堂在縣鄉村三級同時開設,在每周的幹部扶貧工作例會上,採取輪流安排和隨機抽點相結合的方式檢查包村責任人、分管領導、幫扶幹部的政策掌握情況以及情況的熟悉程度。
  • 扶貧路上風雨兼程 前赴後繼只為人民——優秀扶貧幹部何國權、李奎...
    記者 王雪梅 攝9月28日,來自全縣各級各部門,鄉鎮(街道)主要領導、宣傳委員、分管扶貧領導、駐村第一書記、教育系統、婦聯繫統共1300餘人,分3場聆聽我縣優秀扶貧幹部何國權、李奎、彭中瓊等3名同志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述說扶貧幹部在脫貧路上風雨兼程,為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前赴後繼的事跡,並在全縣掀起向何國權、李奎、彭中瓊等3名同志學習的濃厚氛圍。
  • 是扶貧幹部亦是作家 他用筆桿子記錄扶貧路上的辛酸冷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31日訊(周番)張奎的人生第二個春天來了,這位再過三個春秋,就將步入花甲之年的臨退休幹部,在2017年接受農行萬州分行委派赴一線扶貧,在扶貧宣言中,他將自己這份老驥伏櫪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入戶穿村汗不幹,擔當使命難心寬。情牽百姓家中曖,愛解千門炕上寒。策施鄉關滋雨潤,謀劃故土絢霞丹。
  • 雲南兩名扶貧幹部突發心梗不幸去世,年僅40餘歲
    又有2名扶貧幹部離開了我們!李興勇走訪掛聯群眾李興勇不只是一名優秀的駕駛員,還是一名稱職的扶貧幹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李興勇掛鈎幫扶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得知李興勇因病去世的消息,土馬村罵居迷上寨建檔立卡貧困戶曹文明無比震驚,悲痛不已,當場痛哭流涕。
  • 嚴格執紀監督,強化扶貧保障——江西省會昌縣高排鄉紀委扶貧工作紀實
    近年來,江西省會昌縣高排鄉紀委堅持把精準扶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牢記使命,履職擔當,鐵面執紀,全面貫徹從嚴治黨,做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工作,以嚴明的紀律、紮實的工作、優良的作風為全鄉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保障,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
  • 助力健康扶貧!贛醫一附院專家到會昌縣小密鄉開展義診活動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吳先群、劉輝、黃麗飛報導:為做好健康扶貧工作,將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落到實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鞏固脫貧工作成果,12月3日,贛醫一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鄒曉峰,黨委副書記徐小軍率該院十餘個科室的20餘名專家到會昌縣小密鄉開展健康扶貧義診活動
  • 扶貧路上的「先鋒官」
    2017年11月,傅輝成為縣政協機關駐竹葉坪鄉茶埡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傅輝始終牢記「把責任扛在肩上,把貧困群眾端在心中,把自己置於腳下」的誓言,以堅忍不拔的意志、雷厲風行的作風、真情關懷的愛心投入扶貧工作,充當扶貧路上的「先鋒官」。  濾沙池的那個網子要安裝的,已經答應了就絕對要安裝。有老百姓給我們反映,講如果沒有安裝的話,它那個泥巴水,沒有過濾,一吃就不乾淨。
  • 貴州省遵義扶貧幹部餘永流:給女兒寫下「請罪書」的父親倒在了工作...
    貴州省遵義扶貧幹部餘永流:給女兒寫下「請罪書」的父親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2020-12-02 12:56:39遵義市匯川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新網貴陽12月2日電 題:貴州省遵義扶貧幹部餘永流:給女兒寫下「請罪書」的父親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作者熊俊俊陳露  12月1日凌晨4時左右,作為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農業農村局派駐泗渡鎮觀壩村的駐村幹部,餘永流的時光停留在了33歲的年輪上。
  • 扶貧路上的巾幗領路人​—沂水縣沙溝鎮巾幗扶貧幹部風採
    在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徵途上,沂水縣沙溝鎮黨委書記、分管扶貧責任人、扶貧辦主任、扶貧辦工作人員這一班巾幗扶貧幹部,帶領全鎮黨員幹部,敢於創新,腳踏實地,勤勉奮鬥,默默耕耘,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沙溝鎮位於沂水縣西北36公裡處,總面積218平方公裡,共轄67個行政村,有2.3萬戶、6.7萬口人。轄區內有18個省級重點貧困村、4個市級重點貧困村。
  • 「公主殿下,對不起……」貴州33歲扶貧幹部倒在脫貧決勝時刻
    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3歲。而這也是他駐村的2年零8個月。除了那封寫給女兒的家書,餘永流的辦公電腦上還存著一篇《我的扶貧故事》,他從一個駐村幹部的視角出發,用平實的筆觸記錄了自己的扶貧歷程。文章寫道,作為扶貧幹部的他在觀壩村,看到一位被病魔纏身的父親李瑞年獨自撫養4個孩子,天氣冷了四個孩子就擠在一張床上,並且四個孩子也沒有戶籍。這樣的場景震撼了餘永流。
  • 風華正茂惦百姓疾苦,扶貧路上忽遇絕症!
    (卿躍飛)10月11日,因腦溢血突發累倒在扶貧工作崗位上的女英雄曾紅梅告別儀式在新化縣殯儀館舉行。據悉,現年47歲的曾紅梅,科頭鄉下莊村人,1996年1月,參加工作,200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科頭鄉文化站站長、汝溪群工辦副書記、友誼村駐村幹部。10月9日,曾紅梅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享年47歲。
  • 江西扶貧幹部用生命書寫紅土地新時代答卷
    她,23歲;他,28歲。兩個年輕的生命在扶貧路上隕落。「努力成長,長成參天大樹!」在扶貧工作日記本扉頁,樊貞子留下這樣一句話。然而,這棵青春之樹,在最蔥蘢挺秀的季節,突然凋零。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幹部是離貧困群眾最近的人,他們每天行走在最艱險的道路上,在貧困堡壘的攻堅之地,向山而立,知難而行。
  • 長豐朱巷鎮:堅守初心 扶貧路上擔使命
    時值初夏、綠樹成蔭,在朱巷鎮的村頭巷尾、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黨員群眾們忙碌的身影,2020年是我國實現全面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朱巷鎮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全面行動,衝鋒在前,向全鎮脫貧攻堅發起最後的總攻,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將責任和擔當寫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 杜支偉:扶貧路上的「孺子牛」
    一提到迎賓路街道扶貧幹部杜支偉,村民們都讚不絕口:「他是個實誠人,不怕苦、不怕累,實實在在地幫助我們脫貧致富,是我們貧困群眾的貼心人、扶貧路上的孺子牛。」2019年8月24日,杜支偉接到一紙調令,他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千鈞。在迎賓路街道分管扶貧工作以來,他滿腔激情全力以赴。
  • 一本未寫完的扶貧日誌|追記新化縣科頭鄉扶貧幹部曾紅梅
    曾紅梅生前在前往貧困戶家中的路上。走村入戶了解貧困戶疾苦。一本未寫完的扶貧日誌。辦公桌上攤開的日誌本,密密麻麻記錄著扶貧路上的點滴,但時間卻永遠停在了前一天。10月9日,科頭鄉文化站站長、汝溪群工辦副書記、友誼村駐村幹部曾紅梅因突發腦溢血,倒在了扶貧路上,永遠離開了她日夜牽掛的鄉親和為之辛勤奮鬥了23年的熱土。
  • 永城市黃口鎮馮正陽扶貧路上播撒青春
    他把青春撒在扶貧路上,無論這條路有多艱辛,他都沒有退縮,更沒有放棄,他就是永城市黃口鎮的一名普通扶貧幹部馮正陽。    馮正陽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皮膚有點黑,性格有點靦腆。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他卻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在黃口鎮實施的「1333」產業扶貧模式開局中,將試點村——曹樓村的十幾畝8424西瓜大棚管理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