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2020-11-19 中國新聞網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2017-12-23 16:54: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勞特利奇哲學史》中文總主編馮俊介紹該書翻譯出版情況。 房程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歷經15年翻譯、總字數逾540萬的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23日與此間專家學者見面。該書匯聚了國內頂尖哲學研究者翻譯,原著水平之高、翻譯水平之高,受到廣泛關注。

  「《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發行暨西方哲學的翻譯、研究與寫作研討會」2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來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研究機構和高校的60餘位學者對該書給予高度評價。

  1995年,該書中文翻譯總主編馮俊在英國發現此書後,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極力推薦。2000年原版圖書出齊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立刻購買了全套圖書的中文版權,由馮俊擔任翻譯總主編,並邀請到一大批傑出的西方哲學研究專家參與翻譯工作。

  該書各章都以淺近的風格寫成,每一章的作者都是這一領域公認的專家,130多位頂尖專家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以色列等10多個國家的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全書對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直到現在的西方哲學史提供了一種編年式的考察。它深入討論了哲學的所有重要發展,對於那些普遍公認的偉大哲學家提供了很大篇幅,較小一些的人物也並沒有被忽略。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該書中文總主編馮俊表示,該書的翻譯工作既不是安排的任務,也不是科研課題、甚至沒有項目資金支持,最初的翻譯工作開展條件也有限,是翻譯團隊裡的各位同仁出於對於學術的執著追求和熱愛,十餘載堅持不懈才完成這項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張志偉表示,該書可以看做一套西方哲學史的百科全書,它立足於現代哲學,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描述,而是集研究性和閱讀性於一身,對於中國哲學界研究西方哲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趙敦華表示,哲學史的寫作很難,將一套高水平的哲學史翻譯成中文的難度更高。該書的現代哲學部分關注了科學哲學、心靈哲學等前沿問題,這也是現代社會面臨的重要問題。該書的適時出版,拓寬了國內學界研究的視野。(完)

相關焦點

  • 《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座談會暨西方哲學的翻譯、研究與寫作研討...
    大家圍繞著十卷本《勞特利奇哲學史》的出版,就「西方哲學的翻譯、研究與寫作」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李永強主持座談會。與會學者對十卷本《勞特利奇哲學史》的出版給予高度評價。馮俊擔任《勞特利奇哲學史》的中文翻譯總主編,並邀請了一大批優秀的西方哲學研究專家參與翻譯工作。歷時15年,翻譯字數逾540萬,規模之大,水平之高,堪稱空前。《勞特利奇哲學史》是西方世界在走向21世紀時出版的一部代表當今世界西方哲學史研究領域最高學術水平的著作。它對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直到現在的西方哲學史提供了一種編年式的考察。
  • 從《勞特利奇哲學史》看哲學史編纂學的進展
    由馮俊教授擔任中文翻譯總主編的《勞特利奇哲學史》(10卷本)中文版歷時15年全部出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不久前推出全10卷「典藏版」,共計540萬字。該書是西方世界在走向21世紀時出版的一部代表當今世界西方哲學史研究領域最高學術水平的著作。
  • 《勞特利奇哲學史》的現實意義
    「哲學史是應該厚古薄今還是應該厚今薄古?」「書寫哲學史是否必須要有一個邏輯體系?」「哲學是不是等同於本體論和認識論?」「在文獻資料浩如煙海的時代,能否憑一人之力寫出或翻譯出具有全球視野的哲學史?」
  • 哲學史都不讀,哲學如何入門?!
    我既非科班出身,也沒讀幾本哲學著作,如何給哲學的讀者們推薦靠譜的書單呢?所以,讓我推薦哲學入門必讀書籍,我是很難為情的。但同時又感到,作為一名哲學發燒友,無書分享也說不過去。所以工作之餘,我開始四處搜查流行的哲學入門書籍,同時根據自己的判斷整理出一份僅代表個人的哲學入門書單。限於篇幅,本文著重談哲學史書單。
  • 「薦書」《西方哲學史(1—5卷)》
    第一卷 古希臘羅馬哲學第二卷 中世紀哲學·文藝復興時期哲學第三卷 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哲學第四卷啟蒙哲學第五卷 德國古典哲學內容簡介本書分為五卷六編,約200萬字,集中了國內西方哲學界同仁的共同力量,每一章都由國內在該領域的專家來撰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西方哲學史研究的學術進展和最新風貌
  • 中國氣派的西方哲學史
    馮俊主編的《西方哲學史》(5卷本)集中了國內西方哲學界20多位學者的共同力量,可以說這套書基本代表了當前西方哲學史研究的學術進展和最新風貌,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以中國特色重構西方哲學史,拓展西方哲學的意蘊和內涵。
  • 羅素《西方哲學史》是本爛書?
    將要撰寫的著作名叫《西方哲學史》。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一書流傳甚廣,現在出版英文平裝本的R outledge出版公司說它是「二十世紀最暢銷的哲學書」,很可能是真的。忘了是在高中還是大學時,我也找來中譯本,讀了一點,心裡不禁犯嘀咕:這是羅素寫的嗎?轉而去讀文德爾班了。不過,對得享大名的《西方哲學史》的質量的懷疑,一直深植在胸。
  • 想進入西方哲學的智慧殿堂?這10本哲學入門書,你必須得看!
    這本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內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一個裡程碑。3,《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史》是英國現代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創作的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著作。《西方哲學史》全書共3卷,全面地介紹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四方哲學的發展過程。第1卷講的是古代哲學的產生與發展。第2卷講到天主教哲學從興起到壯大,最後衰落的歷史。第3卷主要講述近代哲學的發展過程。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科學的興盛期,再到19世紀思潮的猛烈湧動。作者最後提出了邏輯分析哲學。
  • 西方哲學史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做研究家的同時做翻譯家,以翻譯促進研究、以研究帶動翻譯,研究與翻譯並舉、兩者相輔相成,是我國西方哲學史研究長期經驗的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版的西方哲學史譯著不勝枚舉,其中不乏精品。除了單本著作和經典譯叢類著作,還出版了一些重要哲學家著作的全集本或選集本,包括苗力田主持翻譯的《亞里斯多德全集》、梁志學主持翻譯的《費希特選集》、王曉朝翻譯的《柏拉圖全集》等。
  •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中)》講義首次公開出版(圖)
    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胡適著作《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卷中)即將面世。其中,首次公開出版的卷中是最大的亮點,這是胡適1919年在北大哲學系二、三年級講授中國哲學史中古部分時的講義。卷中雖然只有54000字左右,但是它反映了胡適當年與《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一脈相承的治學方法和治學理念。另外,卷中有大量顧頡剛的手批(還有20%的可能是胡適本人)。
  • 訪著名哲學史家、《希臘哲學史》項目主持人汪子嵩
    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4卷本《希臘哲學史》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版了。該書是世界上第二部多卷本希臘哲學史著作,近500萬字,編寫歷時27個春秋。該書的出版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為什麼要研究古希臘哲學?我國希臘哲學史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從事希臘哲學史研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近日,我們採訪了著名哲學史家、《希臘哲學史》項目主持人汪子嵩先生。
  • 權威<西方哲學史>出齊 集我學人百年大成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訊  記者文松輝報導:「《西方哲學史》(八卷本)出版座談會」今天在京舉行,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社科院常務副院長冷溶、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李景源、著名哲學家葉秀山、王樹人等近40位國內頂尖的哲學權威齊聚中國社會科學院,共慶這部匯集了近百年來中國幾代學人在西哲研究領域成果的圖書全部出齊。
  • 羅素《西方哲學史》:一部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經典著作
    《西方哲學史》是英國現代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創作的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著作。 《西方哲學史》全書共3卷,全面地介紹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四方哲學的發展過程。第1卷講的是古代哲學的產生與發展。第2卷講到天主教哲學從興起到壯大,最後衰落的歷史。第3卷主要講述近代哲學的發展過程。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科學的興盛期,再到19世紀思潮的猛烈湧動。作者最後提出了邏輯分析哲學。
  • 《葉秀山全集》12卷本發布 近600萬字紀念當代哲學名家
    《葉秀山全集》12卷本發布 近600萬字紀念當代哲學名家中國新聞網  作者:馬海燕  2019-09-09 在知名哲學家葉秀山逝世三周年之際
  • 馮俊:為什麼要讀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這本書中講的「西方」並不完全是一個地理概念,它並沒有包括中國西邊的所有地域或國家,它講述的主要是古代希臘羅馬所屬或者活動所涉及的疆域,即今天的地中海沿岸、西亞、北非等地區,文藝復興和近代以來主要是義大利、荷蘭、英、德、法等西歐諸國。從文明形態上講,體現的主要是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的交流和融匯。
  •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開拓和深化
    黃枬森、莊福齡等老一輩學者篳路藍縷,主持編寫的八卷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奠定了這一領域的研究基礎;而新一代學者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推出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也展示了這一領域研究所取得的新進展。1984年三卷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學資料選編》出版,在此基礎上,黃枬森等主編了三卷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於1987年出版。這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這一學科的開闢,在世界馬克思主義專業研究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馮友蘭對哲學史的分期
    第一個階段是在馮友蘭剛入哥倫比亞大學不久,在初步接觸、閱讀英文本西方哲學史之後,於1920年2月將西方哲學史與中國哲學史相比較,在這種比較中對西方哲學史分期作了不自覺的劃分。在2月7日的日記中,馮友蘭認為西方哲學史上的「經院哲學」時期相當於中國的三國六朝以及唐五代宋初哲學時期,西方哲學史上的「近代哲學」時期相當於程朱陸王哲學以及「清儒考據」時期。
  • 車銘洲《西歐中世紀哲學與現代西方五大哲學思潮》重裝出版
    車銘洲《西歐中世紀哲學與現代西方五大哲學思潮》重裝出版 2015-09-20 20:50:11  該書包含《西歐中世紀哲學概論》和《現代西方五大哲學思潮》這兩部在學術界有著廣泛影響的著作。《西歐中世紀哲學概論》1982年4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從哲學史的角度,分別就西歐封建制度確立時期、繁榮時期、解體時期的哲學思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論述,是西方哲學史特別是中世紀哲學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對於全面系統地了解西歐中世紀哲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 普通人為什麼要讀哲學?
    1946至1947年,馮友蘭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其英文講稿經過整理後寫成《中國哲學簡史》,於1948年由美國麥克米倫出版社出版。此書一出,便立即成為西方人了解和學習中國哲學與文化的不二之選,七十餘年來一直是諸多世界名校中國哲學課程的通用教材。
  • 中國哲學史研究值得關注的幾個領域
    作者:郭齊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500年出土之哲學文獻與中國哲學史」首席專家、武漢大學教授)陳曉傑(武漢大學講師)  「中國哲學(史)」學科創立於20世紀初,奠基人是王國維、胡適、馮友蘭等。20世紀30年代馮友蘭的兩卷本《中國哲學史》,是中國哲學史學科初創過程中的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