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西方哲學史》是本爛書?

2020-12-11 騰訊網

[摘要]1943年5月,他的財務狀況開始改善。他從出版商西蒙和舒斯特那裡,得到一筆預付稿酬,高達3000美元,是他那時為止得到的金額最大的預付稿酬。將要撰寫的著作名叫《西方哲學史》。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一書流傳甚廣,現在出版英文平裝本的R outledge出版公司說它是「二十世紀最暢銷的哲學書」,很可能是真的。忘了是在高中還是大學時,我也找來中譯本,讀了一點,心裡不禁犯嘀咕:這是羅素寫的嗎?轉而去讀文德爾班了。不過,對得享大名的《西方哲學史》的質量的懷疑,一直深植在胸。

《羅素傳:瘋狂的幽靈19 21- 19 7 0》,(英)瑞·蒙克著,嚴忠志等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 0 16年7月版,110 .00元。

最近,瑞·蒙克的《羅素傳:瘋狂的幽靈1921-1970》中譯本出版,作者對羅素的後半生做了一些窮形盡相的描繪。我因此得以知道,原來對《西方哲學史》印象不佳的不止我一個人。

先看看這本書的出版背景。1938年,66歲的羅素應芝加哥大學之聘來到美國。1940年夏天,羅素遇到一位有點理想主義情懷的百萬富翁阿爾伯特·巴恩斯。哲學與資本的媾和開場了。

巴恩斯與羅素協商了幾天,最後同意和羅素籤訂一份為期5年的合同,工資為6000美元。羅素的職責是,每周舉辦一次哲學史講座,從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開始,經過5年的時間,最後討論20世紀的哲學家(那些講座後來成為羅素的暢銷書《西方哲學史》的基礎材料)。羅素向巴恩斯提及,他手頭較緊,因此需要在社會上舉辦講座,以便從基金會之外的渠道獲得收入。巴恩斯當即將薪水增加到8000美元。1940年8月16日,兩人籤訂合同,將這個數字寫了進去。「一位富有的主顧(以18世紀的方式)解決了我的個人問題。他給了我一個教書職位,工作不多,報酬不錯。」在9月6日寫給吉爾伯特·默雷的信件中,羅素如此總結了那一場交易。(第278-9頁)

到了1942年秋天,羅素可能感覺錢還是不夠花,於是就在外面接了私活兒。資本家不樂意了,心說,我大把銀子養著你,你還在外面偷人?當年年底,巴恩斯基金會致信羅素,通知他已被解聘。

羅素收到解聘通知之後,隨即向報界發表了一項聲明,宣布他打算狀告巴恩斯,理由是對方沒有遵守1940年籤署的為期5年的合同。他要求巴恩斯賠償24000美元———他依照合同可以獲得的金額——— 並且對打贏官司充滿信心。可是,他的案子要到1943年8月才能開始庭審:在那之前的時間裡,羅素、彼得和康拉德(指羅素的妻子和兒子)不得不再次面臨陷入赤貧的危險。(第295頁)

1943年5月,他的財務狀況開始改善。他從出版商西蒙和舒斯特那裡,得到一筆預付稿酬,高達3000美元,是他那時為止得到的金額最大的預付稿酬。將要撰寫的著作名叫《西方哲學史》,基本材料取自他在巴恩斯基金會舉行的講座。(第297頁)

也就是說,《西方哲學史》其實是為賺錢而寫的,為了解燃眉之急。但書到底寫得怎麼樣呢?瑞·蒙克有一段概述:

讀者的感覺是,該書布局不當,幾乎堪稱草草結束了事……黑格爾著作等身,該書僅用15頁篇幅闡述。尼採被當作泛泛而談的諷刺對象,幾乎難見具體內容。一方面,該書隻字不提克爾凱郭爾、胡塞爾和海德格爾這樣的哲學大師;另一方面,它卻分別使用整章篇幅,大談哲學史上影響較小的人物,例如,柏格森、杜威以及——— 令人覺得非常稀奇古怪的———拜倫勳爵。這些做法讓該書的質量大打折扣。此外,該書其後的部分屢屢出錯,結果主觀武斷,觀點變幻無常。就這兩點而言,顯而易見的解釋是,羅素確實心急火燎,希望早點脫稿。(第299頁)

這評價的確夠低的。但並非瑞·蒙克一個人這樣看:

當該書最終出版(美國版於1945年10月;英國版在一年之後)時,撰寫書評的學院派哲學家們幾乎無一例外,普遍持不屑一顧的態度。C .D .布羅德(Broad)是羅素以前的弟子和崇拜者,曾經協助羅素重返劍橋大學,看到該書之後也無法忽視這一事實:全書筆調滿不在乎,見解非常膚淺,結論過於草率,簡直到了令人憤慨的地步。(第314頁)

專家的評價低,架不住廣大讀者買帳啊。瑞·蒙克寫道:「雖然瑕疵比比皆是(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恰恰因為這些瑕疵),該書出版之後一炮走紅,隨即進入暢銷書目錄。它將羅素的財務狀況置於穩固的基礎之上,讓他餘生衣食無憂。」不光羅素有生之年如此,到今天,《西方哲學史》仍然是最暢銷的哲學書。

不過,說「撰寫書評的學院派哲學家們幾乎無一例外,普遍持不屑一顧的態度」,就意味著,例外至少是可能存在的。事實上,思想史家以賽亞·伯林(IsaiahBerlin)就為《西方哲學史》寫了長達二十多頁的書評,發表在1947年4月的哲學雜誌《心》(M ind)上。由於是在專業雜誌上刊出的,後來又沒有收入文集,長久一來,這篇書評都極少有人讀到。直到2013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重版《扭曲的人性之材》,此文才作為附錄重刊。問題是,即便在新書中,書評的題目也沒有出現在目錄中,而僅僅作為「第二版附錄」排在後面而已。這就意味著,如果你不仔細讀《扭曲的人性之材》英文第二版,也可能不會注意到這篇書評。

其實,這是一篇特別精彩的書評,詳盡、公允、文筆老辣,值得細細揣摩。伯林的話,這裡就不一句一句地翻譯了,撮述一下,他的意思是:《西方哲學史》既然是寫給普通讀者了,就別老拿專業水準強求它了。行文散漫,缺乏體系,缺漏多,東一句西一句,有頭無尾,沒有論證就「咣當」一下給你來句驚人論斷,要麼就是論證到關鍵處,讓讀者滿懷期待之時,突然,沒了;歷史背景的交代相當隨心所欲,也沒與論述相交融,一開始還交代背景,等講到近代,乾脆思想背景什麼的全不見了……所有這些毛病,其實都不要緊,你不就是來看羅素有什麼見解的嗎?就看他一個人耍唄。羅素文筆優美,目光敏銳,就算有些問題忽略了或是沒論證好,但他由始至終都是坦誠的,而且表述清晰極了。你還想怎麼樣?這就是羅素版的哲學史。

我自愧寫不出伯林這樣既有專業水準又飽含人性的書評。但願更多的人可以讀到它。

說起來,中國讀者對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挺熟悉的。最近讀到秦穎先生的《貌相集》中關於何兆武先生的一篇,才明白《西方哲學史》為何在中國傳播得那麼廣: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在八十年代初曾熱過一段,何先生是第一譯者。他說,翻譯這本書是上面派的任務……很久之後,商務印書館的一位領導,也是他的同學告訴他,這書是毛澤東交代翻譯的。為什麼呢?因為五十年代初,羅素和愛因斯坦發起了一個世界和平運動,運動的主題是反美帝國主義霸權。毛澤東很欣賞,便和周恩來聯名發了一份電報,邀請羅素訪問中國。羅素欣然同意。但臨上飛機前還是取消了。因為羅素當時已經九十七歲,不可能完成訪問的任務。

他送給毛澤東一套《西方哲學史》。至於為什麼只譯了第一卷,何先生說,太費勁了,第二卷、第三卷就推掉了。

一開始,《西方哲學史》只譯出了上卷,由商務印書館於1963年9月出版。後來《西方哲學史》中譯本印了好幾個版本,想知道哪個是初版的,只需認準封面上的「內部讀物」字樣。

秦穎先生的敘述可能與事實有些微出入:羅素1970年逝世,享年九十七歲,所以他即使想來中國,也不會是九十七歲時的事。按瑞·蒙克的記載,愛因斯坦和羅素等發表反核宣言,是在1955年。從時間上考慮,毛澤東建議翻譯出版《西方哲學史》,應該在1955年至1963年之間。

有時候,我們覺得一本書十分有名、流傳甚廣,其實除了書本身有價值這個因素,還有許多別的因素也會左右它的傳播。比如,因為是別人交代過的,你才有機會讀到某本書。你現在明白了罷。(文/劉錚 )

相關焦點

  • 羅素的一生及我最愛讀的《西方哲學史》
    羅素2歲喪母,4歲喪父,於1970年逝世,享年98歲。羅素一生先後七次陷入情網,並先後同其中的五位結婚。羅素一生進過兩次監獄。第一次是在1918年,由於在一篇文章中引述美國國會對使用軍隊對付罷工者的調查報告而被判處六個月監禁,獄中待遇由第二級改為第一級,在布裡克斯頓獄中完成《數理哲學導論》一書。第二次是在1961年,89歲高齡的羅素參與一個核裁軍的遊行後被拘禁了7天。
  • 聽牛津大師講西方哲學史
    圖片選自《牛津西方哲學史》(插圖本)  在我國,羅素、梯利兩本同名的《西方哲學史》多年來影響巨大,在西方哲學史領域基本是平分秋色,而以羅著稍佔上風。  闡明哲學而不用術語  《牛津西方哲學簡史》是一部從理念到體例都頗為新穎的西方哲學史。與羅素、梯利的著作分為上下兩冊不同,該書是一部單卷本,它以40萬字的篇幅,分為22章,簡明扼要地敘述了西方哲學從起源到維根斯坦的全部西方哲學歷程。文字雖然不多,卻將西方哲學史上的重要哲學家及其觀點悉數呈現。
  • 重讀羅素《西方哲學史》有感
    羅素《西方哲學史》心之所向,無遠弗屆,這就是思想的力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應該把美好的時光用來閱讀一流的書籍。向經典致敬。經典是什麼?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中說到: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 羅素《西方哲學史》:一部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經典著作
    《西方哲學史》是英國現代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創作的講述西方哲學發展歷史的著作。 《西方哲學史》全書共3卷,全面地介紹了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20世紀中葉四方哲學的發展過程。第1卷講的是古代哲學的產生與發展。第2卷講到天主教哲學從興起到壯大,最後衰落的歷史。第3卷主要講述近代哲學的發展過程。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科學的興盛期,再到19世紀思潮的猛烈湧動。作者最後提出了邏輯分析哲學。
  • 哲學史都不讀,哲學如何入門?!
    我既非科班出身,也沒讀幾本哲學著作,如何給哲學的讀者們推薦靠譜的書單呢?所以,讓我推薦哲學入門必讀書籍,我是很難為情的。但同時又感到,作為一名哲學發燒友,無書分享也說不過去。所以工作之餘,我開始四處搜查流行的哲學入門書籍,同時根據自己的判斷整理出一份僅代表個人的哲學入門書單。限於篇幅,本文著重談哲學史書單。
  • 中國氣派的西方哲學史
    馮俊主編的《西方哲學史》(5卷本)集中了國內西方哲學界20多位學者的共同力量,可以說這套書基本代表了當前西方哲學史研究的學術進展和最新風貌,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以中國特色重構西方哲學史,拓展西方哲學的意蘊和內涵。
  • 羅素何以被稱為現代頂尖的哲學家?看完這個你就知道
    如果你想簡單、明快的讀懂西方哲學史,請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如果你想真切的了解諸如「哲學是什麼?它有何用」這類問題,請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如果你想了解人的心靈,增加自己的智慧,激發自己的思想,進而成為一個關注現實人生之人,請讀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羅素是誰?
  •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 2017-12-23 16房程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馬海燕)歷經15年翻譯、總字數逾540萬的十卷本西方哲學巨著《勞特利奇哲學史》23日與此間專家學者見面。該書匯聚了國內頂尖哲學研究者翻譯,原著水平之高、翻譯水平之高,受到廣泛關注。  「《勞特利奇哲學史》出版發行暨西方哲學的翻譯、研究與寫作研討會」2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 這本書是我讀過的最適合中國人讀的西方哲學史
    關於西方哲學史的書籍,只讀過有限的幾本:伯特蘭·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羅伯特·所羅門的《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如果它也算的話),其中《蘇菲的世界》最易讀,它是一本小說,主人公是位十五歲的小女孩,照著小說的意思,人到了十五歲的年紀,已經學習了不少知識,
  • 誰寫作了伯特蘭·羅素的《西方的智慧》?
    尤其是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羅素認為「這個主題無法在一本更短的書籍或是幾本互相獨立的書中得到恰當的闡述」。羅素的研究成果被集成一套厚達1200頁的三部曲,公然挑戰了亞歷山大詩人卡利馬科斯的名言:「一本大部頭就是一場大災難。」與不可彌補的大災難不同,大部頭的書籍是可以縮減的。羅素曾對吉本的書做過多次這類嘗試,以持續為自己帶來靈感。
  • 西方哲學史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做研究家的同時做翻譯家,以翻譯促進研究、以研究帶動翻譯,研究與翻譯並舉、兩者相輔相成,是我國西方哲學史研究長期經驗的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版的西方哲學史譯著不勝枚舉,其中不乏精品。除了單本著作和經典譯叢類著作,還出版了一些重要哲學家著作的全集本或選集本,包括苗力田主持翻譯的《亞里斯多德全集》、梁志學主持翻譯的《費希特選集》、王曉朝翻譯的《柏拉圖全集》等。
  • 羅素,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
    羅素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當代哲學家格雷林的《羅素》一書,開篇第一句話是「羅素活得很長,做了很多事」。這當然不僅指他的長壽——享年97歲,更是指他生命的活躍和多產。他一生的故事之多,令他自己不得不用三卷本700多頁的大部頭自傳才能講完。
  • 「薦書」《西方哲學史(1—5卷)》
    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哲學第四卷 啟蒙哲學第五卷 德國古典哲學內容簡介本書分為五卷六編,約200萬字,集中了國內西方哲學界同仁的共同力量,每一章都由國內在該領域的專家來撰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西方哲學史研究的學術進展和最新風貌。
  • 羅素:西方分析哲學之父
    羅素訪問中國期間1931年,60歲的羅素承襲其兄爵位成為羅素伯爵第三。此後羅素以創作出版和四處講學為生,三次到美國巡迴演,並在英國彼得斯菲爾德附近塔山創辦學校。1938年訪美並旅居到1944年,期間在芝加哥大學、紐約城市大學等地任教,並在多所大學開設講座。1944年,72歲的羅素返回英國,再次入選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管委會,並在該校任教。1948年在去挪威演講的途中,不幸飛機失事,卻意外生還。1950年,78歲的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並被授予英國嘉行勳章。
  • 梅劍華讀《二十世紀分析哲學史》︱從羅素到克裡普克
    溫德爾班是一個典型的康德主義者,在他眼裡西方哲學史分為三個階段:康德之前的哲學、康德哲學和康德之後的哲學。以此類比,當代美國語言哲學家斯各特·索莫斯(Scott Soames)的兩大卷《二十世紀分析哲學史》可稱得上是以克裡普克為中心敘述的哲學史。在索莫斯眼中,二十世紀前七十年的分析哲學歷史不妨可以劃分為:克裡普克以前的哲學和克裡普克哲學兩個階段。
  • 羅素與魯迅——論自由主義的困境
    本來想介紹一下西方哲學家,但是後來轉念一想,羅素寫的《西方哲學史》文筆好,列的又大致清晰,把近代之前的西方哲學家都列進去了,何必重複勞動呢?(羅爵爺的文學水平可是能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他對這本作品肯定也很滿意,否則也不會把此書敬贈給Chairman Mao 了。)
  • 馮俊:為什麼要讀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這本書中講的「西方」並不完全是一個地理概念,它並沒有包括中國西邊的所有地域或國家,它講述的主要是古代希臘羅馬所屬或者活動所涉及的疆域,即今天的地中海沿岸、西亞、北非等地區,文藝復興和近代以來主要是義大利、荷蘭、英、德、法等西歐諸國。從文明形態上講,體現的主要是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的交流和融匯。
  • 醍醐灌頂的書,推薦5本哲學入門書籍
    2、《西方哲學史》 作者:羅素 豆瓣評分:8.9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討論西方哲學史的著作。其敘述年代從希臘文明的興起一直到現代的邏輯分析哲學。
  • 深圳大學2014西方哲學史考研大綱
    深圳大學2014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命題學院(蓋章):文學院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927西方哲學史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本考試大綱適用於報考深圳大學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西方哲學史系統研究西方哲學從古希臘到現代的發展歷程。西方哲學史課程是哲學本科專業的專業課和核心課程。
  • 西方哲學史:希波克拉底「西醫之父」
    #西方哲學史他要求每個學醫的人都必須遵守誓言才能獲得一書,並且讓醫生以治病救人為神聖使命,不能用藥品害人,不能洩露病人隱私等等。希波克拉底的這份誓詞,對整個西方醫學界有著深刻的影響。1948年的時候,世界醫協大會對這個誓言加以修改,定名為《日內瓦宣言》,後來又據此制定了國際醫務人員道德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