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說課稿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三大改造》。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語: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將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內容,主要講述了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上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下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中國現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三大改造」是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任務之一,它的完成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具有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說學情
過渡語:要想上好一堂歷史課,不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還要對學情有深入的把握。
八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不久,知識層次,理解能力都不強。但是他們對歷史充滿興趣,對歷史知識有無限的探索欲望。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順應學生的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語:新課程標準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出發點和依據,根據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和掌握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形式,知道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政策,明確三大改造的實質、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解讀史料,分析三大改造的內容,掌握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歸納總結三大改造的影響,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三大改造是我黨開闢的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之路。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三大改造的內容。
【難點】三大改造的實質和意義。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託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本課,我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史料分析法和小組討論法等。通過啟發式的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語:接下來,我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和難點,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導入新課
過渡語:眾所周知,一堂歷史課如果有好的開頭,就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使他們心懷期待地投入新的學習內容中去。為此,我採用溫故知新導入法導入新課:
我會提問學生:之前「土地改革」的內容是什麼,學生回答後,進一步引導「土改之後我國農村發展是怎樣的?」從而順利導入本節課。
【設計意圖】利用歷史知識前後銜接的特點,通過對知識的回顧,使學生在舊知和新知之間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繫,並且通過問題的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新課講授
1.背景
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產生的背景,而三大改造的背景比較簡單,我會請學生自主歸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背景和改造的形式、改造完成的時間。學生回答後我會進行適當的評價,並做出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增強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三大改造的內容
(1)農業
農業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點內容,我會給學生3分鐘的時間,請學生閱讀課文小字,並結合小字後面兩幅圖片,以歷史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優越性是什麼?」學生討論過程中,我會進行巡視,並給予適當點撥。學生總結出答案之後,我會做適當的點評和補充。
(2)手工業
對於手工業的改造這一知識點,我會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並設置一系列的問題:「手工業的改造形式是什麼?基本完成時間是什麼時候?與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有什麼關係?」學生回答後,我會適當點評並補充,學生通過問題的回答,會明白對手工業進行改造的相關內容。
(3)資本主義工商業
之後我會引導學生自然的過渡到下一知識點的學習,我會指導學生閱讀課文,通過填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找出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開始的時間和改造形式,進入高潮的時間、改造政策以及改造完成的時間,讓學生對這一目的知識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根據學生的回答做進一步的講解,通過舉例子等形式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形式和改造政策的含義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便於學生理解。
同時我還會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的小字和工商界向黨中央和毛澤東報喜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公私合營後的優越性。請學生結合課文後面的閱讀卡,思考老字號店鋪在公私合營時的情況?最後共同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設置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法,提高學生合作學習以及概括總結的能力。
3.意義
三大改造的意義是本課的難點內容,我會採用問答法解決這一知識點,我會請同學們結合教材,思考「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時間、意義分別是什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為什麼說三大改造的完成,標誌著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會從三大改造的內容和改造前後生產資料和生產關係的變化提示學生,讓學生積極思考回答,並作出適當補充,從而讓學生對三大改造的實質和歷史意義有較深的理解和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深層思維,從而掌握這一難點知識。
(三)小結作業
1.小結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鞏固知識,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因此在小結環節我採用了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知識內容的方式來加深同學們對本課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同時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2.作業
在課程的最後我設置了開放性的作業:在社會主義改造中遺留了一些問題,試分析產生這些遺留問題的深刻原因及教訓?下節課一起交流討論。
【設計意圖】開放式的作業設計,更能夠提高大家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同學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歷史課堂的學習中來。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以上為《三大改造》說課稿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